一种薄膜辊子全自动上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951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膜辊子全自动上料设备,包括料辊、机架、链传动装置、纠偏装置和接料装置,链传动装置包括限位卡块、支撑架、传送链、导向齿轮、驱动轴和传动电机,纠偏装置和接料装置均包括设置在机架另一侧液压站,纠偏装置包括与液压站相连的纠偏液压缸、设置在侧板底部的滚轮以及底架上开设的导向槽,接料装置包括推送液压缸、铰接臂和接料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机架上设置链传动装置,并且链传动装置上设有限位卡块方便料辊卡在链传动装置上,解决了人工搬运料辊费时费力的缺陷,大大提高了提高了上料效率;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避免塑料薄膜卡入设备中,不仅增加了设备的稳定性,还提高了效率,保证了后期上胶的质量。

A full automatic feeding equipment for film roll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ilm roll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including roller, a frame, a chain transmission device, correcting device and receiving device, a chain transmission device comprises a limiting block, frame, transmission chain and steering gear, the drive shaft and the drive motor support, correcting device and receiving device are arrang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frame hydraulic station, hydraulic station and rectifying device including connected rectifying hydraulic cylinder, a guide groove is formed at the bottom of the opening in the side roller and a receiving device, including push cylinder, articulated arm and receiving roller, the invention through the chain transmission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machine frame, and a chain transmission device a limit block convenient roller card in chain transmission device, overcomes the drawbacks of manual handling material and time-consuming, thus greatly improving the feeding efficiency; the invention can avoid plastic card In the equipment, it not only increases the stability of the equipment, but also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and ensures the quality of the later adhes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辊子全自动上料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膜辊子全自动上料设备。
技术介绍
塑料薄膜贴纸在生产过程中,塑料薄膜一般需要经过上硅油、上胶、烘干等工序,塑料薄膜加工完后再将印有图案的纸与塑料薄膜贴合,由于整个生产线很长,需要通过辊子来进行塑料薄膜的输送,但是在长距离输送过程中塑料薄膜会发生偏移,容易卡在机架上导致设备损坏;另外为了匹配较长的生产线,一般需要外径较大的原料辊,可是体积过大的原料辊在上料时会比较困难浪费,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当一卷原料辊用完时需要停止机器,重新换上新的原料辊,这样不仅影响生产效率,频繁启停还影响设备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效率高且生产质量好的薄膜辊子全自动上料设备。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薄膜辊子全自动上料设备,包括料辊、机架、链传动装置、纠偏装置和接料装置,所述机架包括侧板、连接柱、横杆和底架,两块侧板的下部通过连接柱固定,所述底架设置在侧板下部,且两个底架的下部通过横杆固定,所述侧板顶部的后端向上延伸出凸板,所述凸板上设有开口朝向机架前端的开口,所述开口的上端设有纵向贯穿凸板的锁紧螺杆;所述料辊的中部贯穿设有轴,所述轴的两侧均设有导向轮,所述料辊通过两端的导向轮架设在两个侧板上,所述轴的一端位于导向轮的外侧还设有齿轮盘,所述侧板上还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齿轮盘传动,所述料辊的下端还设有输送辊;所述链传动装置包括限位卡块、支撑架、传送链、导向齿轮、驱动轴和传动电机,所述支撑架和导向齿轮均位于侧板内侧,所述支撑架成V形,且支撑架固定在侧板上部前端的角部,支撑架的两侧边与侧板前端以及上部的两侧边相平行,三个导向齿轮分别固定在侧板其他三个角部,所述传送链套设在三个导向齿轮以及支撑架上,所述传送链上还设有用来托起料辊的卡块,所述驱动轴贯穿两个侧板以及两个侧板同一个角部的两个导向齿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机架一侧且与驱动轴连接;所述纠偏装置和接料装置均包括设置在机架另一侧液压站,所述纠偏装置还包括与液压站相连的纠偏液压缸、设置在侧板底部的滚轮以及底架上开设的导向槽,所述纠偏液压缸固定在横杆中部,且纠偏液压缸的活塞杆与侧板固定,所述滚轮通过轴与轴承横向设置在侧板底部的前后两端,两个导向槽分别横向延伸设置在底架的前后两端,两个滚轮分别设置在相应导向槽内,纠偏液压缸通过活塞杆的进退调节整个机架的横向位置;所述接料装置还包括推送液压缸、铰接臂和接料辊,所述接料辊位于输送辊的前端,且接料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铰接臂的一端,所述铰接臂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侧板的内侧,两个推送液压缸分别固定在两个侧板的内侧,且推送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设有U形夹块,所述U形夹块铰接在铰接臂的中部,推送液压缸通过活塞杆的进退推动接料辊与输送辊紧贴或分离。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侧板成梯形,所述连接柱分别与两块侧板垂直,所述横杆分别与两块底架垂直。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侧板上还设有开口,所述纠偏液压缸通过贯穿开口的第一管路与液压站连接,所述推送液压缸通过贯穿开口的第二管路与液压站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机架上设置链传动装置,并且链传动装置上设有限位卡块方便料辊卡在链传动装置上,并由电机驱动链传动装置将其提升到工作位置,而且料辊上设有导向轮,当链传动装置将其提升到高处后,料管通过导向轮在侧板上移动到指定位置,链传动装置上的限位卡块便可准备下一个料辊的装运,这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搬运料辊费时费力的缺陷,大大提高了提高了上料效率;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将机架分成底架和侧板两部分,且侧板通过滚轮活动设置在底架上的导向槽内,连接两个底架的横杆上还设有纠偏液压缸,通过活塞杆的进退调节整个两个侧板的横向位置,能在塑料薄膜跑偏时及时调整料辊位置,避免塑料薄膜卡入设备中,不仅增加了设备的稳定性,还提高了效率,保证了后期上胶的质量;另外本专利技术还设有接料辊,接料辊的两端通过铰接臂活动设置在两个侧板内侧,并且侧板上固定有推送液压缸,当正在工作的料辊用完时,将新的料辊放在限位卡块上,拉出一点塑料薄膜绕在接料辊上,推送液压缸推动接料辊与输送辊紧贴,使得新的料辊与旧料辊的塑料薄膜首尾相连,节约了换料辊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该过程可以不停机的状态下进行,避免了机器的频繁启停,延长了设备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薄膜辊子全自动上料设备的正面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薄膜辊子全自动上料设备的内侧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薄膜辊子全自动上料设备的外侧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薄膜辊子全自动上料设备,包括料辊5、机架、链传动装置、纠偏装置和接料装置,所述机架包括侧板1、连接柱16、横杆17和底架11,两块侧板1的下部通过连接柱16固定,所述底架11设置在侧板下部,且两个底架11的下部通过横杆17固定,所述侧板顶部的后端向上延伸出凸板,所述凸板上设有开口朝向机架前端的开口,所述开口的上端设有纵向贯穿凸板的锁紧螺杆7;所述料辊的中部贯穿设有轴6,所述轴6的两侧均设有导向轮4,所述料辊通过两端的导向轮架设在两个侧板上,所述轴6的一端位于导向轮4的外侧还设有齿轮盘3,所述侧板上还固定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与齿轮盘3传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薄膜辊子全自动上料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辊子全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料辊(5)、机架、链传动装置、纠偏装置和接料装置,所述机架包括侧板(1)、连接柱(16)、横杆(17)和底架(11),两块侧板(1)的下部通过连接柱(16)固定,所述底架(11)设置在侧板下部,且两个底架(11)的下部通过横杆(17)固定,所述侧板顶部的后端向上延伸出凸板,所述凸板上设有开口朝向机架前端的开口,所述开口的上端设有纵向贯穿凸板的锁紧螺杆(7);所述料辊的中部贯穿设有轴(6),所述轴(6)的两侧均设有导向轮(4),所述料辊通过两端的导向轮架设在两个侧板上,所述轴(6)的一端位于导向轮(4)的外侧还设有齿轮盘(3),所述侧板上还固定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与齿轮盘(3)传动,所述料辊(5)的下端还设有输送辊(21);所述链传动装置包括限位卡块(10)、支撑架(9)、传送链(2)、导向齿轮(8)、驱动轴(23)和传动电机,所述支撑架(9)和导向齿轮(8)均位于侧板(1)内侧,所述支撑架(9)成V形,且支撑架(9)固定在侧板上部前端的角部,支撑架(9)的两侧边与侧板前端以及上部的两侧边相平行,三个导向齿轮(8)分别固定在侧板其他三个角部,所述传送链(2)套设在三个导向齿轮(8)以及支撑架(9)上,所述传送链(2)上还设有用来托起料辊(5)的卡块(10),所述驱动轴贯穿两个侧板以及两个侧板同一个角部的两个导向齿轮(8),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机架一侧且与驱动轴连接;所述纠偏装置和接料装置均包括设置在机架另一侧的液压站(15),所述纠偏装置还包括与液压站相连的纠偏液压缸(18)、设置在侧板底部的滚轮(13)以及底架上开设的导向槽(14),所述纠偏液压缸(18)固定在横杆(17)中部,且纠偏液压缸(18)的活塞杆与侧板固定,所述滚轮通过轴与轴承横向设置在侧板底部的前后两端,两个导向槽分别横向延伸设置在底架的前后两端,两个滚轮分别设置在相应导向槽内,纠偏液压缸(18)通过活塞杆的进退调节两个侧板的横向位置;所述接料装置还包括推送液压缸(19)、铰接臂(20)和接料辊(22),所述接料辊(22)位于输送辊(21)的前端,且接料辊(22)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铰接臂的一端,所述铰接臂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侧板的内侧,两个推送液压缸(19)分别固定在两个侧板的内侧,且推送液压缸(19)的活塞杆端部设有U形夹块,所述U形夹块铰接在铰接臂(20)的中部,推送液压缸(19)通过活塞杆的进退推动接料辊与输送辊紧贴或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辊子全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料辊(5)、机架、链传动装置、纠偏装置和接料装置,所述机架包括侧板(1)、连接柱(16)、横杆(17)和底架(11),两块侧板(1)的下部通过连接柱(16)固定,所述底架(11)设置在侧板下部,且两个底架(11)的下部通过横杆(17)固定,所述侧板顶部的后端向上延伸出凸板,所述凸板上设有开口朝向机架前端的开口,所述开口的上端设有纵向贯穿凸板的锁紧螺杆(7);所述料辊的中部贯穿设有轴(6),所述轴(6)的两侧均设有导向轮(4),所述料辊通过两端的导向轮架设在两个侧板上,所述轴(6)的一端位于导向轮(4)的外侧还设有齿轮盘(3),所述侧板上还固定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与齿轮盘(3)传动,所述料辊(5)的下端还设有输送辊(21);所述链传动装置包括限位卡块(10)、支撑架(9)、传送链(2)、导向齿轮(8)、驱动轴(23)和传动电机,所述支撑架(9)和导向齿轮(8)均位于侧板(1)内侧,所述支撑架(9)成V形,且支撑架(9)固定在侧板上部前端的角部,支撑架(9)的两侧边与侧板前端以及上部的两侧边相平行,三个导向齿轮(8)分别固定在侧板其他三个角部,所述传送链(2)套设在三个导向齿轮(8)以及支撑架(9)上,所述传送链(2)上还设有用来托起料辊(5)的卡块(10),所述驱动轴贯穿两个侧板以及两个侧板同一个角部的两个导向齿轮(8),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机架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熙朱改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越千树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