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表情的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7863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表情的机器人,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底座、旋转基座、身体;其中底座通过位于底座上的旋转基座与身体连接,身体两侧设有手臂结构,身体上方连接有面部结构,面部结构包括面部支架、面部侧面支架、眼球、嘴巴、销钉、舵机Ⅱ、L型杆、面部中间支架、绳、转向板、舵机Ⅲ、眼球架、固定杆;底座两侧设有传动结构,传动结构的移动,带动机器人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面部结构将各个部分分开,可以有效的对面部表情进行控制,使机器人更加多样化;抓取部分设计的三爪机械手抓取物件的范围广,适应性强;传动结构简单高效,可以在多种环境条件下进行工作,不易发生侧翻的事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表情的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变表情的机器人,属于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工业现场。机器人种类繁多,包括工业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家用机器人、医用机器人、服务类机器人等,各类机器人根据其需求有不同的设计方式,本申请所涉及的是一种服务型机器人,一般服务型机器人在使用中很少设计到面部表情应用,同时,在手部抓取机构上适应性较差,在移动方面稳定性一般,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服务型机器人以更好地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表情的机器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变表情的机器人,包括底座1、旋转基座2、身体3;其中底座1通过位于底座1上的旋转基座2与身体3连接,身体3两侧设有手臂结构,身体3上方连接有面部结构,面部结构包括面部支架10、面部侧面支架11、眼球12、嘴巴13、销钉25、舵机Ⅱ26、L型杆27、面部中间支架28、绳29、转向板30、舵机Ⅲ31、眼球架32、固定杆34,面部结构由前至后,设有若干个面部支架10,面部支架10之间通过销钉25、面部中间支架28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变表情的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表情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旋转基座(2)、身体(3);其中底座(1)通过位于底座(1)上的旋转基座(2)与身体(3)连接,身体(3)两侧设有手臂结构,身体(3)上方连接有面部结构,面部结构包括面部支架(10)、面部侧面支架(11)、眼球(12)、嘴巴(13)、销钉(25)、舵机Ⅱ(26)、L型杆(27)、面部中间支架(28)、绳(29)、转向板(30)、舵机Ⅲ(31)、眼球架(32)、固定杆(34),面部结构由前至后,设有若干个面部支架(10),面部支架(10)之间通过销钉(25)、面部中间支架(28)连接,面部两侧的面部侧面支架(11)与面部支架(10)连接,最前方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表情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旋转基座(2)、身体(3);其中底座(1)通过位于底座(1)上的旋转基座(2)与身体(3)连接,身体(3)两侧设有手臂结构,身体(3)上方连接有面部结构,面部结构包括面部支架(10)、面部侧面支架(11)、眼球(12)、嘴巴(13)、销钉(25)、舵机Ⅱ(26)、L型杆(27)、面部中间支架(28)、绳(29)、转向板(30)、舵机Ⅲ(31)、眼球架(32)、固定杆(34),面部结构由前至后,设有若干个面部支架(10),面部支架(10)之间通过销钉(25)、面部中间支架(28)连接,面部两侧的面部侧面支架(11)与面部支架(10)连接,最前方的面部支架(10)上方设有眼球(12),下方设有嘴巴(13),嘴巴(13)后侧通过L型杆(27)与舵机Ⅱ(26)连接,眼球(12)后设有眼球架(32)、固定杆(34),眼球架(32)通过绳(29)与转向板(30)连接,转向板(30)与舵机Ⅲ(31)连接;底座(1)两侧设有传动结构,传动结构的移动,带动机器人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表情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结构包括三爪机械手(6)、舵机Ⅰ(7)、连接板Ⅰ(8)、连接板Ⅱ(9);其中连接板Ⅱ(9)通过连接板Ⅰ(8)与三爪机械手(6)连接,连接板Ⅰ(8)之间、连接板Ⅱ(9)之间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印辉张越冯乔平何自芬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