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晃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06645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防晃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壳体,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有装置腔,所述固定块的侧壁贯穿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贯穿固定块的侧壁并延伸至装置腔内,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固定块上,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位于装置腔内,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一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装置腔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通过将驱动轮夹紧固定,进而防止绘画机器人在绘画时产生晃动对绘画的影响,提高了绘画水平。

Anti slosh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ake proof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 upper end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shell, the upper end of the bas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xed block, the fixed block is arranged inside the device cavity, the fixed block side wall is provided through a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rotating shaft penetrates through the first fixed block side wall and extends to the device cavity,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fixed block, wherein one end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bevel gear, the first bevel gear device located in the cavity, one end of the first shaft from the first bevel gea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gear, second bevel gear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inner wall the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bevel gear with the first bevel gear mesh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and simple operation, thereby preventing the impact of sway on the painting robot when drawing, and improving the painting level by clamping and fixing the driving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晃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绘画机器人
,尤其涉及防晃动装置。
技术介绍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绘画机器人是指一种可以独立绘制人物肖像画的机器人,现有的绘画机器人在绘画时,机体容易产生晃动,这样绘制出来的肖像美观度有所欠缺,所述我们推出防晃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防晃动装置,其通过将驱动轮夹紧固定,进而防止绘画机器人在绘画时产生晃动对绘画的影响,提高了绘画水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防晃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壳体,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有装置腔,所述固定块的侧壁贯穿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贯穿固定块的侧壁并延伸至装置腔内,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固定块上,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位于装置腔内,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一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装置腔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远离第二锥齿轮的一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装置腔内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依次贯穿装置腔的内壁和底座,所述第三转轴位于装置腔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条形块,所述条形块的中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齿条,所述第一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上端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末端设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固定装置。优选地,所述齿条通过弹性装置固定连接在在滑槽的内壁上,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有从动轮。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的外侧设有隔音板。优选地,两个所述夹块相对的一端均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表面设有防滑纹。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夹块和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下端,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侧壁设有条形槽,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凹形杆,所述凹形杆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侧壁上,所述凹形杆的内部设有圆台,所述圆筒的中部设有圆腔,所述第三转轴的下端依次贯穿凹形杆和圆腔,所述第三转轴位于圆腔内的部分设有外螺纹,所述圆腔的内壁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凹形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V形杆,所述V形杆的拐角处通过强力弹簧固定连接在条形槽的侧壁上,所述夹块固定连接在V形杆远离凹形杆的一端,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下端设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位于两个夹块之间。本技术中,使用时,将机器人推到画板前,然后打开驱动电机的开关,驱动电机转动带动第四齿轮转动,第四齿轮转动带动使齿条移动,齿条移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转动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转动使圆台移动,使圆台不在抵住V形杆,在强力弹簧的作用下,夹块将驱动轮夹紧。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通过将驱动轮夹紧固定,进而防止绘画机器人在绘画时产生晃动对绘画的影响,提高了绘画水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防晃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防晃动装置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防晃动装置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壳体、2底座、3支撑杆、4第三转轴、5第三齿轮、6第二转轴、7第二锥齿轮、8固定块、9第一锥齿轮、10第一转轴、11第一齿轮、12齿条、13第四齿轮、14第二齿轮、15驱动轴、16驱动轮、17夹块、18V形杆、19强力弹簧、20固定板、21固定杆、22凹形杆、23圆台、24驱动电机、25条形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防晃动装置,包括底座2,底座2的上端设有壳体1,底座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固定块8的内部设有装置腔,固定块8的侧壁贯穿设有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贯穿固定块8的侧壁并延伸至装置腔内,第一转轴10转动连接在固定块8上,第一转轴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9,第一锥齿轮9位于装置腔内,第一转轴10远离第一锥齿轮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1,打开驱动电机24的开关,驱动电机24转动带动第四齿轮13转动,装置腔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第二锥齿轮7与第一锥齿轮9相互啮合,第一齿轮11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9转动,第一锥齿轮9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7转动,第二锥齿轮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6,第二转轴6远离第二锥齿轮7的一端设有第二齿轮14,装置腔内设有第三转轴4,第三转轴4依次贯穿装置腔的内壁和底座2,第二锥齿轮7转动带动第二齿轮14转动,第二齿轮14转动带动第三齿轮5转动,第三齿轮5转动带动第三转轴4转动,第三转轴4位于装置腔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5,第三齿轮5与第二齿轮14相互啮合,底座2的上端设有条形块25,条形块25的中部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齿条12,第一齿轮11与齿条12相互啮合,底座2的上端设有固定台,固定台的上端设有驱动电机24,驱动电机24输出轴的末端设有第四齿轮13,打开驱动电机24的开关,驱动电机24转动带动第四齿轮13转动,第四齿轮13与齿条12相互啮合,底座2的下端设有固定装置。本技术中,齿条12通过弹性装置固定连接在在滑槽的内壁上,弹性装置为弹簧,底座2的下端设有支撑杆3,支撑杆3的下端设有从动轮,驱动电机24的外侧设有隔音板,两个夹块17相对的一端均设有橡胶垫,橡胶垫的表面设有防滑纹,固定装置包括夹块17和两个固定板20,两个固定板20固定连接在底座2的下端,固定板20相对的侧壁设有条形槽,两个固定板20之间设有凹形杆22,凹形杆22通过固定杆21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0的侧壁上,凹形杆22的内部设有圆台23,圆台23的中部设有圆腔,第三转轴4的下端依次贯穿凹形杆22和圆腔,第三转轴4位于圆腔内的部分设有外螺纹,圆腔的内壁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凹形杆22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V形杆18,V形杆18的拐角处通过强力弹簧19固定连接在条形槽的侧壁上,夹块17固定连接在V形杆18远离凹形杆22的一端,壳体1的内部设有驱动轴15,驱动轴15的下端设有驱动轮16,驱动轮16位于两个夹块17之间,第三转轴4转动使圆台23移动,使圆台23不在抵住V形杆18,在强力弹簧19的作用下,夹块17将驱动轮16夹紧。本技术中,使用时,将机器人推到画板前,然后打开驱动电机24的开关,驱动电机24转动带动第四齿轮13转动,第四齿轮13转动带动使齿条12移动,齿条12移动带动第一齿轮11转动,第一齿轮11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9转动,第一锥齿轮9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7转动,第二锥齿轮7转动带动第二齿轮14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晃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防晃动装置,包括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上端设有壳体(1),所述底座(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的内部设有装置腔,所述固定块(8)的侧壁贯穿设有第一转轴(10),所述第一转轴(10)贯穿固定块(8)的侧壁并延伸至装置腔内,所述第一转轴(10)转动连接在固定块(8)上,所述第一转轴(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9),所述第一锥齿轮(9)位于装置腔内,所述第一转轴(10)远离第一锥齿轮(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1),所述装置腔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所述第二锥齿轮(7)与第一锥齿轮(9)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6),所述第二转轴(6)远离第二锥齿轮(7)的一端设有第二齿轮(14),所述装置腔内设有第三转轴(4),所述第三转轴(4)依次贯穿装置腔的内壁和底座(2),所述第三转轴(4)位于装置腔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5),所述第三齿轮(5)与第二齿轮(14)相互啮合,所述底座(2)的上端设有条形块(25),所述条形块(25)的中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齿条(12),所述第一齿轮(11)与齿条(12)相互啮合,所述底座(2)的上端设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上端设有驱动电机(24),所述驱动电机(24)输出轴的末端设有第四齿轮(13),所述第四齿轮(13)与齿条(12)相互啮合,所述底座(2)的下端设有固定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晃动装置,包括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上端设有壳体(1),所述底座(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的内部设有装置腔,所述固定块(8)的侧壁贯穿设有第一转轴(10),所述第一转轴(10)贯穿固定块(8)的侧壁并延伸至装置腔内,所述第一转轴(10)转动连接在固定块(8)上,所述第一转轴(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9),所述第一锥齿轮(9)位于装置腔内,所述第一转轴(10)远离第一锥齿轮(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1),所述装置腔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所述第二锥齿轮(7)与第一锥齿轮(9)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6),所述第二转轴(6)远离第二锥齿轮(7)的一端设有第二齿轮(14),所述装置腔内设有第三转轴(4),所述第三转轴(4)依次贯穿装置腔的内壁和底座(2),所述第三转轴(4)位于装置腔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5),所述第三齿轮(5)与第二齿轮(14)相互啮合,所述底座(2)的上端设有条形块(25),所述条形块(25)的中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齿条(12),所述第一齿轮(11)与齿条(12)相互啮合,所述底座(2)的上端设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上端设有驱动电机(24),所述驱动电机(24)输出轴的末端设有第四齿轮(13),所述第四齿轮(13)与齿条(12)相互啮合,所述底座(2)的下端设有固定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琦翁明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小兔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