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驾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5038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拟驾驶系统,包括控制器、座椅、模拟控制端和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支架、体感模拟驱动装置、旋转装置、底盘装置;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模拟控制端、体感模拟驱动装置、旋转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座椅、模拟控制端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架两端的上侧;所述座椅、模拟控制端、第一支架、体感模拟驱动装置经旋转装置相对底盘装置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人们带来更逼真的模拟驾驶体验,更能保障安全性。

An analog driv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riving simulation system, including controller, seat, analog control terminal and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bracket, the first somatosensory simulation driving device, a rotating device, chassis device; the controller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analog control terminal, Poprioceptive simulation driving device, rotary connecting device; the seat control, simulation the first bracket is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upper side; the seat, analog control terminal, a first bracket, somatosensory by rotating device relative to the chassis rotation device simulation driv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brings people more realistic simulation driving experience and more secur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驾驶系统
本技术涉及仿真游戏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模拟驾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参与娱乐的时间越来越多,对娱乐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模拟驾驶系统给人们带来了极强的娱乐刺激满足感,广受欢迎。但目前的模拟驾驶系统能实现的功能相对简单,且模拟驾驶的体验舒适感和逼真感有待改善。此外,人们最重视的安全性能还有待加强,为广大客户提供满意放心的娱乐服务。综上可知,所述模拟驾驶系统,实际中存在不便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驾驶系统,给人们带来更逼真的模拟驾驶体验,更能保障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模拟驾驶系统,包括控制器、座椅、模拟控制端和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支架、体感模拟驱动装置、旋转装置、底盘装置;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模拟控制端、体感模拟驱动装置、旋转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座椅、模拟控制端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架两端的上侧;所述座椅、模拟控制端、第一支架、体感模拟驱动装置经旋转装置相对底盘装置旋转。较佳地,所述底盘装置包括底盘支架、若干伸缩杆、与伸缩杆数量一致的第一垫块、与伸缩杆数量一致的第二垫块;所述第一垫块设置于底盘支架边缘底部;所述第二垫块设置于底盘支架中间底部,且位置与第一垫块一一对应;所述伸缩杆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垫块、第二垫块可拆卸式连接。较佳地,所述底盘支架呈矩形构造;所述伸缩杆、第一垫块、第二垫块均包括四个;所述第一垫块设置于底盘支架顶角底部;所述第二垫块均设置于同一平面,且位置与第一垫块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垫块的厚度大于第一垫块,且第一垫块与第二垫块的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伸缩杆与该平面形成夹角。较佳地,所述体感模拟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两电动缸、模拟驱动支架;所述模拟驱动支架包括平行设置的顶板和底板;所述电动缸设置于顶板、底板之间。较佳地,所述模拟驾驶系统还包括连接板、若干减震器;所述连接板平行可拆卸式连接在顶板的顶部;所述连接板经减震器设置在第一支架底部。较佳地,所述模拟驾驶系统还包括若干近距离感应预警器、一独立设置的应急开关;所述近距离感应预警器分布在第一支架的两端;所述应急开关与控制器进行无线通讯。较佳地,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一旋转盘、第二旋转盘、电机;所述第一旋转盘设置在第二旋转盘上侧,且第一旋转盘经电机驱动相对第二旋转盘旋转。较佳地,所述座椅包括靠背部、就座部;所述模拟驾驶系统还包括压力感应预警器、若干体感振动器;所述压力感应预警器设置于就座部内部;所述体感振动器分布在座椅外侧。较佳地,所述模拟驾驶系统还包括特效风机、若干多声道环绕音响、若干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和特效风机均设置在模拟控制端附近的第一支架上;所述多声道环绕音响分布在第一支架的两端。较佳地,所述模拟控制端包括离合模拟器、刹车模拟器、油门模拟器、方向盘。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配备行程、压缩比、阻尼可调的减震器过滤电动缸动作,使体验更平顺,效果更真实;2)在第一支架的两端分布了近距离感应预警器,当模拟驾驶系统工作时,如有人或物靠近能及时预警并关闭系统动作;此外,配备独立的应急开关,紧急情况下可由应急开关关闭系统动作,提高安全性;3)座椅上安装压力感应预警器,当使用者初次坐上座椅后启动欢迎界面;当使用过程中体验者意外跌落既触发保护停止座椅动作;4)模块化设计,便于不同配置组成、安装搬运方便;5)体感模拟驱动装置兼容电动缸为2缸、3缸电动缸、4缸、6缸等多种驱动模式;6)配备了特效风机、多声道环绕音箱、旋转装置,模拟驾驶真实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角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角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体感模拟驱动装置立体图;其中,附图标识说明:1—座椅,2—模拟控制端,3—第一支架,4—体感模拟驱动装置,5—旋转装置,6—底盘装置,7—连接板,8—减震器,9—近距离感应预警器,10—应急开关,11—体感振动器,12—特效风机,13—多声道环绕音响,14—显示屏,21—离合模拟器,22—刹车模拟器,23—油门模拟器,24—方向盘,41—电动缸,42—顶板,43—底板,51—第一旋转盘,52—第二旋转盘,61—底盘支架,62—伸缩杆,63—第一垫块,64—第二垫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至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模拟驾驶系统,包括控制器、座椅1、模拟控制端2和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支架3、体感模拟驱动装置4、旋转装置5、底盘装置6;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模拟控制端2、体感模拟驱动装置4、旋转装置5电性连接;所述座椅1、模拟控制端2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架3两端的上侧;所述座椅1、模拟控制端2、第一支架3、体感模拟驱动装置4经旋转装置5相对底盘装置6旋转。其中,所述底盘装置6包括底盘支架61、若干伸缩杆62、与伸缩杆62数量一致的第一垫块63、与伸缩杆62数量一致的第二垫块64;所述第一垫块63设置于底盘支架61边缘底部;所述第二垫块64设置于底盘支架61中间底部,且位置与第一垫块63一一对应;所述伸缩杆62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垫块63、第二垫块64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底盘支架61呈矩形构造;所述伸缩杆62、第一垫块63、第二垫块64均包括四个;所述第一垫块63设置于底盘支架61顶角底部;所述第二垫块64均设置于同一平面,且位置与第一垫块63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垫块64的厚度大于第一垫块63,且第一垫块63与第二垫块64的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伸缩杆62与该平面形成夹角。所述体感模拟驱动装置4包括至少两电动缸41、模拟驱动支架;所述模拟驱动支架包括平行设置的顶板42和底板43;所述电动缸41设置于顶板42、底板43之间。所述模拟驾驶系统还包括连接板7、若干减震器8;所述连接板7平行可拆卸式连接在顶板42的顶部;所述连接板7经减震器8设置在第一支架3底部。所述模拟驾驶系统还包括若干近距离感应预警器9、一独立设置的应急开关10;所述近距离感应预警器9分布在第一支架3的两端;所述应急开关10与控制器进行无线通讯。所述旋转装置5包括第一旋转盘51、第二旋转盘52、电机;所述第一旋转盘51设置在第二旋转盘52上侧,且第一旋转盘51经电机驱动相对第二旋转盘52旋转。所述座椅1包括靠背部、就座部;所述模拟驾驶系统还包括压力感应预警器、若干体感振动器11;所述压力感应预警器设置于就座部内部;所述体感振动器11分布在座椅1外侧。所述模拟驾驶系统还包括特效风机12、若干多声道环绕音响13、若干显示屏14;所述显示屏14和特效风机12均设置在模拟控制端2附近的第一支架3上;所述多声道环绕音响13分布在第一支架3的两端。所述模拟控制端2包括离合模拟器21、刹车模拟器22、油门模拟器23、方向盘24。本技术工作原理:底盘装置6:伸缩杆62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垫块63、第二垫块64可拆卸式连接,伸缩杆62与第一垫块63、第二垫块64所在平面形成夹角。由于模拟驾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第一垫块63与第二垫块64的底部不在同一水平面的问题,伸缩杆62的倾斜角度有助于伸缩杆62向第一垫块63方向的压力,使第一垫块63与第二垫块64的底部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体感模拟驱动装置4:兼容电动缸41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模拟驾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拟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座椅、模拟控制端和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支架、体感模拟驱动装置、旋转装置、底盘装置;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模拟控制端、体感模拟驱动装置、旋转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座椅、模拟控制端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架两端的上侧;所述座椅、模拟控制端、第一支架、体感模拟驱动装置经旋转装置相对底盘装置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座椅、模拟控制端和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支架、体感模拟驱动装置、旋转装置、底盘装置;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模拟控制端、体感模拟驱动装置、旋转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座椅、模拟控制端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架两端的上侧;所述座椅、模拟控制端、第一支架、体感模拟驱动装置经旋转装置相对底盘装置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装置包括底盘支架、若干伸缩杆、与伸缩杆数量一致的第一垫块、与伸缩杆数量一致的第二垫块;所述第一垫块设置于底盘支架边缘底部;所述第二垫块设置于底盘支架中间底部,且位置与第一垫块一一对应;所述伸缩杆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垫块、第二垫块可拆卸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支架呈矩形构造;所述伸缩杆、第一垫块、第二垫块均包括四个;所述第一垫块设置于底盘支架顶角底部;所述第二垫块均设置于同一平面,且位置与第一垫块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垫块的厚度大于第一垫块,且第一垫块与第二垫块的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伸缩杆与该平面形成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体感模拟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两电动缸、模拟驱动支架;所述模拟驱动支架包括平行设置的顶板和底板;所述电动缸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丝路蓝创意展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