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充电折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342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充电折叠包,包括:由第一柔性保护膜层组成的充电器本体,沿展开的折叠包本体内侧表面的长度方向上水平布置的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所述折叠包内留有间隙并构成折叠压痕线;用于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连接以及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和所述电能输出装置的连接的导线;至少覆盖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的上表面的第二柔性保护膜层,所述第二柔性保护膜层为透明柔性保护膜。优选地,还可以包括中部开有窗口以露出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的上表面的第三柔性保护膜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太阳能充电折叠包,采用柔性的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高,可折叠、卷曲,方便用户携带。

Solar charging folding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充电折叠包
本技术涉及但不限于半导体
,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充电折叠包。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太阳能充电器,一般包括太阳能光伏组件、电压输出单元,通过太阳能光伏组件将太阳辐射转换为电能,再通过电流转换装置形成稳定的直流或交流输出,为各类负载供电。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3997090A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太阳能移动电源,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旋转轴、壳体、蓄电池、光伏充电控制器和交流AC电源插口,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旋转轴与壳体活动连接,太阳能电池板与光伏充电控制器、蓄电池依次电性连接,蓄电池和光伏充电控制器安装于壳体内,AC电源插口位于壳体的侧壁上。太阳能电池板可以通过旋转轴转动,需要利用太阳能进行充电时,将太阳能电池板旋转至壳体外侧;当充电完毕正常使用时,可以将太阳能电池板旋转至壳体内部的空槽中,有效避免太阳能电池板的损坏。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太阳能移动电源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旋转轴、壳体、蓄电池、光伏充电控制器和AC电源插口,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体积大;另外,太阳能电池板实现太阳能转换电能的转换效率较低,且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多为非柔性或柔性较差,不能折叠和卷曲,或折叠、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太阳能充电折叠包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充电折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包本体(1),由第一柔性保护膜层(31)组成;在展开的所述折叠包本体的内侧表面的长度方向上布置有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2),所述折叠包本体内留有间隙并构成折叠压痕线;电能输出装置(4),用于将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转换的电能输出;导线(5),用于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和所述电能输出装置之间的连接;第二柔性保护膜层(32),用于至少覆盖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的上表面,并固定在所述第一柔性保护膜层上,所述第二柔性保护膜层为透明保护膜;第三柔性保护膜层(3),所述第三柔性保护膜层的中部开有窗口以露出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的上表面;其中,所述第三柔性保护膜层的非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充电折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包本体(1),由第一柔性保护膜层(31)组成;在展开的所述折叠包本体的内侧表面的长度方向上布置有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2),所述折叠包本体内留有间隙并构成折叠压痕线;电能输出装置(4),用于将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转换的电能输出;导线(5),用于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和所述电能输出装置之间的连接;第二柔性保护膜层(32),用于至少覆盖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的上表面,并固定在所述第一柔性保护膜层上,所述第二柔性保护膜层为透明保护膜;第三柔性保护膜层(3),所述第三柔性保护膜层的中部开有窗口以露出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的上表面;其中,所述第三柔性保护膜层的非窗口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一柔性保护膜层上,所述第二柔性保护膜层覆盖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的上表面,并固定在所述第三柔性保护膜层上;或者,将所述第二柔性保护膜层的超出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的上表面的大小的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三柔性保护膜层和所述第一柔性保护膜层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充电折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保护膜层至上而下依次包括粘结层(311)、下表层(312);所述第二柔性保护膜层至上而下依次包括上表层(321)、粘结层(322),所述第二柔性保护膜层的上表层通过所述粘结层(322)或所述粘结层(311)固定在所述第一柔性保护膜层(31)的下表层(31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充电折叠包,其中,所述第一柔性保护膜层(31)至上而下依次包括粘结层(311)、下表层(312);所述第二柔性保护膜层(32)至上而下依次包括上表层(321)、粘结层(322);所述第三柔性保护膜层通过所述第一柔性保护膜层的粘结层(311)固定在所述第一柔性保护膜层(31)的下表层(312)上,所述第二柔性保护膜层(32)通过所述粘结层(322)固定在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上和所述第三柔性保护膜层上;或者,所述第二柔性保护膜层(32)通过所述粘结层(322)固定在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上和第一柔性保护膜层的下表层(312)上;所述第二柔性保护膜层(32)的超出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的上表面的大小的部分粘结固定在所述第三柔性保护膜层和所述第一柔性保护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睿王飞蔡智冉玲芬魏蓓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铂阳顶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