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耳型头带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281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8 0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耳型头带耳机,包括有喇叭机构、麦克风和头带机构,喇叭机构包括有耳垫、喇叭、PCB板、电池和若干控制按键,头带机构固定于旋转支架上,耳垫固定于旋转支架的前端面;喇叭设置于喇叭罩内,喇叭罩安装于旋转支架中,喇叭罩前端穿过旋转支架套于耳垫中,喇叭罩后端贴靠旋转支架的后端面;喇叭罩及PCB板的外部环绕设置固定圈形成可旋转结构;在固定圈后部设有后盖,麦克风整体与后盖连接成麦克风的360度旋转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使麦克风和头带均可360度旋转,从而可左右耳变换佩戴,并且不会造成使用不便;而耳机头带可自由伸缩,使佩戴更为舒适;设置缓冲垫圈可缓解长时间佩戴对耳朵造成的压迫。

A single ear headband heads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耳型头带耳机
本技术涉及耳机产品
,具体涉及一种单耳型头带耳机。
技术介绍
单耳型头带耳机由于使用方便,且由于只戴在一只耳机上,不影响使用者用另一只耳朵直接接收周围的声音,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广播播音、话务报务、通讯联系等许多领域。单耳型头带耳机通常由一个喇叭加耳垫构成,其上设置头带和一只麦克风。然而,传统的单耳型头带耳机由于结构设计的问题,其麦克风及头带通常不能进行360度旋转,旋转角度有限,从而影响了其使用的方便性,尤其是想更换另一只耳朵使用时更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合理、使用更方便、麦克风和头带均可360度旋转的单耳型头带耳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耳型头带耳机,包括有喇叭机构、麦克风和头带机构,喇叭机构包括有耳垫、喇叭、PCB板、电池和若干控制按键,耳垫与喇叭对接,喇叭及麦克风与PCB板连接,PCB板与电池连接,头带机构固定于喇叭机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带机构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于一旋转支架的头带固定臂上,该旋转支架为圆环形结构,所述耳垫固定于旋转支架的前端面;所述喇叭设置于一喇叭罩内,喇叭罩整体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旋转支架中,喇叭罩前端的圆形凸出部穿过旋转支架套于耳垫中,喇叭罩后端的外延部贴靠旋转支架的后端面;PCB板固定于喇叭罩的后端面,电池沿PCB板固定;所述喇叭罩及PCB板的外部环绕设置一圆形的固定圈,固定圈套在喇叭罩及PCB板上形成可旋转结构;在固定圈后部设有一后盖,麦克风整体与该后盖连接为一体形成麦克风的360度旋转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按键包括有呼叫按钮、电源按键和终止按键,呼叫按钮设置于后盖中,其与PCB板连接,终止按键和电源按键分别设置于固定圈的上下两侧,且两者分别与PCB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喇叭机构还包括有一环形的缓冲垫圈,该缓冲垫圈设置于耳垫与喇叭罩之间,形成对耳朵压的迫缓冲结构,可缓解长时间佩戴耳机对耳朵造成的压迫。进一步地,所述头带机构包括有头带臂和金属头带(其它材质头带亦可),金属头带通过头带固定盖固定于头带臂中,在金属头带的前端具有一头带垫;头带臂的底端通过一旋转轴套安装于所述头带固定臂上形成360度旋转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头带臂的内侧面设有凹槽,在该凹槽中设有一可以滑动的头带滑块,金属头带的尾部穿过位于头带臂端部的头带安装臂而插设于该头带滑块中形成可调节的滑动结构,所述头带固定盖将头带滑块封闭于头带臂中。进一步地,所述头带滑块的底部具有两处弧形凸部,而所述头带固定盖的内部设有一段与头带滑块的弧形凸部相匹配的凹凸结构定位部,该凹凸结构定位部与头带滑块均为软胶制成,软胶与硬胶结合采用耳臂超声技术完成,即由发生器产生20KHz(或15KHz)的高压高频信号,通过换能系统,把信号转换为高频机械振动,加于塑料制品工件上,通过工件表面及内在分子间的磨擦而使传处到接口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此工件本身的熔点时,使工件接口迅速熔化,继而填充于接口间的空隙;当震动停止,工件同时在一定的压力下冷却定形,便达到完美的焊接。通过头带滑块滑动并陷入头带固定盖的凹凸结构定位部的凹陷部位形成金属头带的定位结构,将金属头带往里推或者往外拉,可以带动头带滑块滑动,停止推动或拉动后,头带滑块的弧形凸部会陷入到头带固定盖的凹陷部位中,从而形成定位。进一步地,还设有一充电座,充电座上设有用于放置耳机部分的凹座,在该充电座内还设有若干磁铁,而在耳机部分中亦设有磁铁,耳机部分通过其内的磁铁与充电座内的磁铁相吸而固定于充电座中,如此有利于耳机进行稳定的充电。优选地,所述电池为可充电的锂电池。本技术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使耳机麦克风的旋转臂可360度旋转,耳机头带也可360度旋转,从而可左右耳变换佩戴,并且不会造成使用不便;而耳机头带可自由伸缩,根据使用者头型大小调节,使佩戴更为舒适;设置缓冲垫圈可缓解长时间佩戴对耳朵造成的压迫。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剖面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分解结构图。图中,1为耳垫,2为缓冲垫圈,3为旋转支架,4为头带固定臂,5为喇叭罩,6为PCB板,7为喇叭,8为电池,9为固定圈,10为呼叫按钮,11为后盖,12为麦克风,13为电源按键,14为终止按键,15为头带臂,16为头带固定盖,17为金属头带,18为头带安装臂,19为头带滑块,20为旋转轴套,21为头带垫,22为磁铁,23为充电座。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单耳型头带耳机,包括有喇叭机构、麦克风12和头带机构,喇叭机构包括有耳垫1、喇叭7、PCB板6、电池8和若干控制按键,耳垫1与喇叭7对接,喇叭7及麦克风12与PCB板6连接,PCB板6与电池8连接,头带机构固定于喇叭机构上;所述头带机构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于一旋转支架3的头带固定臂4上,该旋转支架3为圆环形结构,所述耳垫1固定于旋转支架3的前端面;所述喇叭7设置于一喇叭罩5内,喇叭罩5整体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旋转支架3中,喇叭罩5前端的圆形凸出部穿过旋转支架3套于耳垫1中,喇叭罩5后端的外延部贴靠旋转支架3的后端面;PCB板6固定于喇叭罩5的后端面,电池8沿PCB板6固定;所述喇叭罩5及PCB板6的外部环绕设置一圆形的固定圈9,固定圈9套在喇叭罩5及PCB板6上形成可旋转结构;在固定圈9后部设有一后盖11,麦克风12整体与该后盖11连接为一体形成麦克风12的360度旋转结构。所述控制按键包括有呼叫按钮10、电源按键13和终止按键14,呼叫按钮10设置于后盖11中,其与PCB板6连接,终止按键14和电源按键13分别设置于固定圈9的上下两侧,且两者分别与PCB板6连接。所述喇叭机构还包括有一环形的缓冲垫圈2,该缓冲垫圈2设置于耳垫1与喇叭罩5之间,形成对耳朵压的迫缓冲结构,可缓解长时间佩戴耳机对耳朵造成的压迫。所述头带机构包括有头带臂15和金属头带17,金属头带17通过头带固定盖16固定于头带臂15中,在金属头带17的前端具有一头带垫21;头带臂15的底端通过一旋转轴套20安装于所述头带固定臂4上形成360度旋转结构。所述头带臂15的内侧面设有凹槽,在该凹槽中设有一可以滑动的头带滑块19,金属头带17的尾部穿过位于头带臂15端部的头带安装臂18而插设于该头带滑块19中形成可调节的滑动结构,所述头带固定盖16将头带滑块19封闭于头带臂15中。所述头带滑块19的底部具有两处弧形凸部,而所述头带固定盖16的内部设有一段与头带滑块19的弧形凸部相匹配的凹凸结构定位部,该凹凸结构定位部与头带滑块19均为软胶制成,软胶与硬胶结合采用耳臂超声技术完成,即由发生器产生20KHz(或15KHz)的高压高频信号,通过换能系统,把信号转换为高频机械振动,加于塑料制品工件上,通过工件表面及内在分子间的磨擦而使传处到接口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此工件本身的熔点时,使工件接口迅速熔化,继而填充于接口间的空隙;当震动停止,工件同时在一定的压力下冷却定形,便达到完美的焊接。通过头带滑块19滑动并陷入头带固定盖16的凹凸结构定位部的凹陷部位形成金属头带17的定位结构,将金属头带17往里推或者往外拉,可以带动头带滑块19滑动,停止推动或拉动后,头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单耳型头带耳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耳型头带耳机,包括有喇叭机构、麦克风和头带机构,喇叭机构包括有耳垫、喇叭、PCB板、电池和若干控制按键,耳垫与喇叭对接,喇叭及麦克风与PCB板连接,PCB板与电池连接,头带机构固定于喇叭机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带机构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于一旋转支架的头带固定臂上,该旋转支架为圆环形结构,所述耳垫固定于旋转支架的前端面;所述喇叭设置于一喇叭罩内,喇叭罩整体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旋转支架中,喇叭罩前端的圆形凸出部穿过旋转支架套于耳垫中,喇叭罩后端的外延部贴靠旋转支架的后端面;PCB板固定于喇叭罩的后端面,电池沿PCB板固定;所述喇叭罩及PCB板的外部环绕设置一圆形的固定圈,固定圈套在喇叭罩及PCB板上形成可旋转结构;在固定圈后部设有一后盖,麦克风整体与该后盖连接为一体形成麦克风的360度旋转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耳型头带耳机,包括有喇叭机构、麦克风和头带机构,喇叭机构包括有耳垫、喇叭、PCB板、电池和若干控制按键,耳垫与喇叭对接,喇叭及麦克风与PCB板连接,PCB板与电池连接,头带机构固定于喇叭机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带机构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于一旋转支架的头带固定臂上,该旋转支架为圆环形结构,所述耳垫固定于旋转支架的前端面;所述喇叭设置于一喇叭罩内,喇叭罩整体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旋转支架中,喇叭罩前端的圆形凸出部穿过旋转支架套于耳垫中,喇叭罩后端的外延部贴靠旋转支架的后端面;PCB板固定于喇叭罩的后端面,电池沿PCB板固定;所述喇叭罩及PCB板的外部环绕设置一圆形的固定圈,固定圈套在喇叭罩及PCB板上形成可旋转结构;在固定圈后部设有一后盖,麦克风整体与该后盖连接为一体形成麦克风的360度旋转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耳型头带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键包括有呼叫按钮、电源按键和终止按键,呼叫按钮设置于后盖中,其与PCB板连接,终止按键和电源按键分别设置于固定圈的上下两侧,且两者分别与PCB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耳型头带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机构还包括有一环形的缓冲垫圈,该缓冲垫圈设置于耳垫与喇叭罩之间,形成对耳朵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万森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泰升音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