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驱动电压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242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8 0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伺服控制电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伺服驱动电压控制电路,包括有输入端IN、第一串联电阻联合体、第二串联电阻联合体、运算控制放大器U10B、运算控制放大器U10A、电阻R75、电容C61、接地端AGND以及输出端UZK,运算控制放大器U10A的第3脚与运算控制放大器U10B的第7脚之间还电连接有二级整流过滤模块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二级整流过滤模块电路可以在降压输出端时进行二次过滤整流,通过该整流过滤模块电路能够抑制由电路产生并反馈的干扰可抑制传输线上的传导干扰,同时对降压过程中的电磁干扰辐射发射也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能有效提高电压的精度。

A servo drive voltage control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onic servo control, voltage control circuit of a servo drive is provided, including the input of IN, the first series resistance consortium, second resistance consortium, operation control, operation control amplifier U10B amplifier U10A and a resistor R75, a capacitor C61, grounding terminal AGND and an output terminal of the UZK series, between the operation amplifier U10A third feet and seventh feet U10B operation control amplifie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two level rectifier filter circuit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two level rectifier filter circuit module can be two times the output filter in the step-down rectifier, the rectifier filter module by conduction interference circuit can be suppressed by circuit interference and feedback inhibi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line, but also has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blood pressure in the process of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terference the laun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volt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伺服驱动电压控制电路
本技术属于伺服控制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伺服驱动电压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伺服系统的电源主要包括主副电路电源两部分,其中主电源电路,即其三相整流滤波;副电源电路,即给伺服驱动器的运作提供低压电源。因此,给伺服驱动器提供的电压需要进行一定的降压转换处理,这里在降压的过程中通常只是进行了一次过滤,而没有在降压的后续输出端时进行二次过滤,这样造成在降压处理时整个干扰性大,严重可能影响整个驱动器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伺服驱动电压控制电路,通过该控制电路能够抑制由电路产生并反馈的干扰可抑制传输线上的传导干扰,同时对降压过程中的电磁干扰辐射发射也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伺服驱动电压控制电路,包括有输入端IN、第一串联电阻联合体、第二串联电阻联合体、运算控制放大器U10B、运算控制放大器U10A、电阻R75、电容C61、接地端AGND以及输出端UZK,所述的输入端IN与第一串联电阻联合体串联连接后连接在运算控制放大器U10B的第5脚端,在所述的第一串联电阻联合体与运算控制放大器U10B的第5脚端之间还电连接有过滤模块电路,所述的运算控制放大器U10A的第3脚与运算控制放大器U10B的第7脚端连接,电阻R75连接在输出端UZK与运算控制放大器U10A的第1脚之间,所述的电阻R75与电容C61连接并通过电容C61与接地端AGND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算控制放大器U10A的第3脚与运算控制放大器U10B的第7脚之间还电连接有二级整流过滤模块电路,所述的二级整流过滤模块电路包括电感L110、电容C110、电阻R110、单向二极管D110以及单向二极管D111,所述的电容C110、电阻R110、单向二极管D110并联连接后与单向二极管D111串连连接,所述的电感L110分别与电容C110、电阻R110、接地端AGND、单向二极管D110电连接。为优化上述方案采取的措施具体包括:在上述的一种伺服驱动电压控制电路中,所述的过滤模块电路包括电容C55、电阻R66以及单向二极管D28,所述的电容C55、电阻R66以及单向二极管D28并联组成一体后的一端电连接在第一串联电阻联合体与运算控制放大器U10B的第5脚端之间,另一端电连接在接地端AGND上。在上述的一种伺服驱动电压控制电路中,所述的运算控制放大器U10A上还电连接有电容C58,所述的电容C58的一端电连接有15V电压,另一端与接地端AGND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二级整流过滤模块电路可以在降压输出端时进行二次过滤整流,通过该整流过滤模块电路能够抑制由电路产生并反馈的干扰可抑制传输线上的传导干扰,同时对降压过程中的电磁干扰辐射发射也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2、通过串联电阻降压的方式,使得电路结构更为简洁明了,节省了电路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电压在通过整流滤波电路后再进行放大,大大减少了电压的脉动,使得输出的电压更加的平滑,能有效提高电压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伺服驱动电压控制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图中;第一串联电阻联合体1;第二串联电阻联合体2;过滤模块电路3;二级整流过滤模块电路4。如图1所示,本伺服驱动电压控制电路,包括有输入端IN、第一串联电阻联合体1、第二串联电阻联合体2、运算控制放大器U10B、运算控制放大器U10A、电阻R75、电容C61、接地端AGND以及输出端UZK,这里第一串联电阻联合体1和第二串联电阻联合体2均由多个串联组成,实现降压过程,输入端IN与第一串联电阻联合体1串联连接后连接在运算控制放大器U10B的第5脚端,在第一串联电阻联合体1与运算控制放大器U10B的第5脚端之间还电连接有过滤模块电路3,这里过滤模块电路3包括电容C55、电阻R66以及单向二极管D28,电容C55、电阻R66以及单向二极管D28并联组成一体后的一端电连接在第一串联电阻联合体1与运算控制放大器U10B的第5脚端之间,另一端电连接在接地端AGND上,这样使得运算控制放大器U10B的输入端得到平滑的低电压,运算控制放大器U10A的第3脚与运算控制放大器U10B的第7脚端连接,电阻R75连接在输出端UZK与运算控制放大器U10A的第1脚之间,电阻R75与电容C61连接并通过电容C61与接地端AGND连接。这里本技术最大的创新之处是运算控制放大器U10A的第3脚与运算控制放大器U10B的第7脚之间还电连接有二级整流过滤模块电路4,二级整流过滤模块电路4包括电感L110、电容C110、电阻R110、单向二极管D110以及单向二极管D111,电容C110、电阻R110、单向二极管D110并联连接后与单向二极管D111串连连接,电感L110分别与电容C110、电阻R110、接地端AGND、单向二极管D110电连接,这里通过二级整流过滤模块电路4可以在降压输出端时进行二次过滤整流,通过该整流过滤模块电路能够抑制由电路产生并反馈的干扰可抑制传输线上的传导干扰,同时对降压过程中的电磁干扰辐射发射也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运算控制放大器U10A上还电连接有电容C58,电容C58的一端电连接有15V电压,另一端与接地端AGND电连接。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伺服驱动电压控制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伺服驱动电压控制电路,包括有输入端IN、第一串联电阻联合体、第二串联电阻联合体、运算控制放大器U10B、运算控制放大器U10A、电阻R75、电容C61、接地端AGND以及输出端UZK,所述的输入端IN与第一串联电阻联合体串联连接后连接在运算控制放大器U10B的第5脚端,在所述的第一串联电阻联合体与运算控制放大器U10B的第5脚端之间还电连接有过滤模块电路,所述的运算控制放大器U10A的第3脚与运算控制放大器U10B的第7脚端连接,电阻R75连接在输出端UZK与运算控制放大器U10A的第1脚之间,所述的电阻R75与电容C61连接并通过电容C61与接地端AGND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算控制放大器U10A的第3脚与运算控制放大器U10B的第7脚之间还电连接有二级整流过滤模块电路,所述的二级整流过滤模块电路包括电感L110、电容C110、电阻R110、单向二极管D110以及单向二极管D111,所述的电容C110、电阻R110、单向二极管D110并联连接后与单向二极管D111串连连接,所述的电感L110分别与电容C110、电阻R110、接地端AGND、单向二极管D110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驱动电压控制电路,包括有输入端IN、第一串联电阻联合体、第二串联电阻联合体、运算控制放大器U10B、运算控制放大器U10A、电阻R75、电容C61、接地端AGND以及输出端UZK,所述的输入端IN与第一串联电阻联合体串联连接后连接在运算控制放大器U10B的第5脚端,在所述的第一串联电阻联合体与运算控制放大器U10B的第5脚端之间还电连接有过滤模块电路,所述的运算控制放大器U10A的第3脚与运算控制放大器U10B的第7脚端连接,电阻R75连接在输出端UZK与运算控制放大器U10A的第1脚之间,所述的电阻R75与电容C61连接并通过电容C61与接地端AGND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算控制放大器U10A的第3脚与运算控制放大器U10B的第7脚之间还电连接有二级整流过滤模块电路,所述的二级整流过滤模块电路包括电感L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兴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