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驱动控制反馈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03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8 0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伺服控制电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伺服驱动控制反馈电路,包括输入端IWsense、输入端VREFBUF、电阻R172、电阻R142、电阻R122、运算放大器U9C、电阻R125、接地端AGND、电容C161以及输出端IW,在电阻R125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9C的第8引脚端之间还电连接有电流过滤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运算放大器U9C增加电流过滤模块可以对电流反馈的电源信号和高频信号进行过滤,防止造成输出端IW的干扰,使得整个伺服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好,另外通过采用运算放大器作为的核心器件,使得具有失调电压小、静态误差小和增益精度高的优点。

A servo drive control feedback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onic servo control, servo drive provides a feedback control circuit, including the IWsense input, VREFBUF input, resistor R172, a resistor R142 and a resistor R122, operational amplifier U9C, resistor R125, grounding terminal AGND, capacitance C161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IW, the resistance between the end and the R125 the operational amplifier U9C eighth pin en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urrent filter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increasing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filter module in U9C operational amplifier can filter the power signal and high frequency current feedback signal, to prevent interference caused by an output end of the IW, which makes the whole servo system dynamic and static performance, also through the operation amplifier as the core device,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offset voltage and small static error and gain high prec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伺服驱动控制反馈电路
本技术属于伺服控制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伺服驱动控制反馈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交流伺服控制技术达到广泛的应用。现有的伺服控制器朝着体积小、功能多的方向发展,在伺服控制器内部各种电路密集排布,对伺服控制时的电流反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里电流反馈电路是伺服驱动控制中常用的电路,传统的电流反馈电路是由双极互补的PNP和NPN晶体管构成的。但是,由于双极互补中的PNP和NPN晶体管的特性难以理想对称,例如,由于输入级PNP和NPN管VBE的不同引起失调电压VOS,反相输入端偏置电流和同相输入端偏置电流引起失调电压等,导致电流反馈电路的静态误差较大、增益精度偏低,电流反馈的精度和实时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动、静态性能,精确的电流反馈是提高系统控制精度、稳定性和快速性的重要环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失调电压小、静态误差小、增益精度高、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好的伺服驱动控制反馈电路。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伺服驱动控制反馈电路,包括输入端IWsense、输入端VREFBUF、电阻R172、电阻R142、电阻R122、运算放大器U9C、电阻R125、接地端AGND、电容C161以及输出端IW,所述的输入端IWsense与电阻R142串联连接,所述的输入端VREFBUF与电阻R172串联连接后与输入端IWsense与电阻R142并联后的共同输出端电连接在运算放大器U9C的第10引脚端,在所述的输入端IWsense与电阻R122之间电连接有电容C155,电阻R122的一端电连接接地端AGND,另一端电连接在运算放大器U9C的第9引脚端,其特征在于,在电阻R125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9C的第8引脚端之间还电连接有电流过滤模块,所述的电流过滤模块包括电源过滤电容EC110、电阻R110以及高频过滤电容C110,所述的电源过滤电容EC110、电阻R110以及高频过滤电容C110并联连接,所述的电阻R12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61和输出端IW电连接,电容C161电连接在接地端AGND上。为优化上述方案采取的措施具体包括:在上述的一种伺服驱动控制反馈电路中,所述的电阻R172与输入端VREFBUF共同连接有电容C172,所述的电容C172电连接接地端AGND。在上述的一种伺服驱动控制反馈电路中,所述的运算放大器U9C的第9引脚端和第8引脚端之间还电连接有电容C145以及电阻R123,所述的电容C145以及电阻R123并联连接,所述的电阻R123与电阻R122串连连接,运算放大器U9C的第9引脚端电连接在电阻R123与电阻R122之间,电容C145以及电阻R123的输出共同端电连接在运算放大器U9C的第8引脚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运算放大器U9C增加电流过滤模块可以对电流反馈的电源信号和高频信号进行过滤,防止造成输出端IW的干扰,使得整个伺服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好,另外通过采用运算放大器作为的核心器件,由于运算放大器具有差模放大倍数大、差模输入电阻大、共模抑制比大、上限频率大、输入失调电压及其温漂小、输入失调电流及其温漂小等优点,从而使得具有失调电压小、静态误差小和增益精度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伺服驱动控制反馈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伺服驱动控制反馈电路,包括输入端IWsense、输入端VREFBUF、电阻R172、电阻R142、电阻R122、运算放大器U9C、电阻R125、接地端AGND、电容C161以及输出端IW,输入端IWsense与电阻R142串联连接,输入端VREFBUF与电阻R172串联连接后与输入端IWsense与电阻R142并联后的共同输出端电连接在运算放大器U9C的第10引脚端,在输入端IWsense与电阻R122之间电连接有电容C155,电阻R122的一端电连接接地端AGND,另一端电连接在运算放大器U9C的第9引脚端,其特征在于,在电阻R125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9C的第8引脚端之间还电连接有电流过滤模块,电流过滤模块包括电源过滤电容EC110、电阻R110以及高频过滤电容C110,电源过滤电容EC110、电阻R110以及高频过滤电容C110并联连接,电阻R12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61和输出端IW电连接,电容C161电连接在接地端AGND上,这里专利最大的创新是通过电源过滤电容EC110、电阻R110以及高频过滤电容C110可以对电流反馈的电源信号和高频信号进行过滤,防止造成输出端IW的干扰,使得整个伺服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好,另外运算放大器具有差模放大倍数大、差模输入电阻大、共模抑制比大、上限频率大、输入失调电压及其温漂小、输入失调电流及其温漂小等优点,从而使得具有失调电压小、静态误差小和增益精度高的优点。电阻R172与输入端VREFBUF共同连接有电容C172,电容C172电连接接地端AGND,运算放大器U9C的第9引脚端和第8引脚端之间还电连接有电容C145以及电阻R123,电容C145以及电阻R123并联连接,电阻R123与电阻R122串连连接,运算放大器U9C的第9引脚端电连接在电阻R123与电阻R122之间,电容C145以及电阻R123的输出共同端电连接在运算放大器U9C的第8引脚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伺服驱动控制反馈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伺服驱动控制反馈电路,包括输入端IWsense、输入端VREFBUF、电阻R172、电阻R142、电阻R122、运算放大器U9C、电阻R125、接地端AGND、电容C161以及输出端IW,所述的输入端IWsense与电阻R142串联连接,所述的输入端VREFBUF与电阻R172串联连接后与输入端IWsense与电阻R142并联后的共同输出端电连接在运算放大器U9C的第10引脚端,在所述的输入端IWsense与电阻R122之间电连接有电容C155,电阻R122的一端电连接接地端AGND,另一端电连接在运算放大器U9C的第9引脚端,其特征在于,在电阻R125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9C的第8引脚端之间还电连接有电流过滤模块,所述的电流过滤模块包括电源过滤电容EC110、电阻R110以及高频过滤电容C110,所述的电源过滤电容EC110、电阻R110以及高频过滤电容C110并联连接,所述的电阻R12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61和输出端IW电连接,电容C161电连接在接地端AGND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驱动控制反馈电路,包括输入端IWsense、输入端VREFBUF、电阻R172、电阻R142、电阻R122、运算放大器U9C、电阻R125、接地端AGND、电容C161以及输出端IW,所述的输入端IWsense与电阻R142串联连接,所述的输入端VREFBUF与电阻R172串联连接后与输入端IWsense与电阻R142并联后的共同输出端电连接在运算放大器U9C的第10引脚端,在所述的输入端IWsense与电阻R122之间电连接有电容C155,电阻R122的一端电连接接地端AGND,另一端电连接在运算放大器U9C的第9引脚端,其特征在于,在电阻R125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9C的第8引脚端之间还电连接有电流过滤模块,所述的电流过滤模块包括电源过滤电容EC110、电阻R110以及高频过滤电容C110,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兴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