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絮凝剂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9966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8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絮凝剂试验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支撑组件以及放置在支撑组件的投放桶,所述投放桶是两端开口的圆台状腔体,所述投放桶悬空并倒置在支撑组件上,所述投放桶倒置后的下端开口设置有可启闭的盖板,所述投放桶下方放置有蓄水桶,所述蓄水桶中放置有测试盒,所述测试盒放置在投放桶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每次测量时无法完全倒入到测试盒中的问题。

Test device for concrete floccula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crete flocculant test device,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that includes a support assembly is placed on the ground and placed on the support component on the barrel, the barrel is put on the ends of conical cavity opening, the releasing bucket suspended and inverted on the support assembly, the lower end of the barrel on after the opening is provided with a cover plate can be opened and closed, the launch is placed below the barrel storage bucket, the water storage barrel is placed in the test box, the test box placed just below the put bucket.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test box can not be completely poured into the test box when each measurement is measu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絮凝剂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性能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絮凝剂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在混凝土领域通常需要进行混凝土絮凝剂试验。传统的混凝土絮凝剂试验是将混凝土填装到投放桶内,然后在重力作用下将混凝土从投放桶内倒入到测试组件中。测试组件包括装有水的蓄水桶以及放置在蓄水桶内且处于水下的测试盒。测试时,将投放桶放置到测试盒正上方,使混凝土穿过蓄水桶的水面倒入到测试盒中,直至测试盒倒满为止,然后将测试盒取出,观测测试盒中混凝土的性状。但是在投放桶投放过程中,手动的抓紧投放桶会因为个人经验的多寡影响到正常测量,每次测量时无法完全倒入到测试盒中,需要多次填装混凝土,才能进行全部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絮凝剂试验装置,它具有一次完成测试的特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絮凝剂试验装置,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支撑组件以及放置在支撑组件的投放桶,所述投放桶是两端开口的圆台状腔体,所述投放桶悬空并倒置在支撑组件上,所述投放桶倒置后的下端设置有扣合组件,所述扣合组件可以启闭且覆盖投放桶倒置后的下端的开口,所述投放桶下方放置有蓄水桶,所述蓄水桶中放置有测试盒,所述测试盒放置在投放桶的正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测试时,先将支撑组件移至蓄水桶附件,并将卡接件上的卡环部处于蓄水桶正上方,在蓄水桶中加入蓄水桶高度的三分之二的水。然后利用扣合组件将投放桶的下端开口密封,并向投放桶中填装适量的混凝土,然后将投放桶放到卡环部上。然后将测试盒放置在蓄水桶中且处于投放桶正下方。打开扣合组件让混凝土自然下落到测试盒中,在重力作用下混凝土会全部下落到测试盒中,待蓄水桶中的水平静后,将装有混凝土的测试盒取出。较佳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U”形底座、固定支撑于远离底座开口的一侧的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支撑架顶端的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包括向底座开口方向延伸的延伸部以及固定于延伸部且处于延伸部远离支撑架一端的卡环部,所述卡环部的直径介于投放桶上下两端面直径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形底座可以方便蓄水桶的放置,卡接件将投放桶卡接并悬空,且拆装方便。较佳的:所述扣合组件包括铰接于投放桶侧边且完全覆盖投放桶底部开口的盖板、固定在盖板上的搭扣扣板以及固定在投放桶的侧壁上且卡接在搭扣扣板上的搭扣扣环,所述搭扣扣板的设置位置远离盖板和投放桶的侧壁的铰接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将投放桶密封,再通过搭扣扣环与搭扣扣板的配合将盖板可拆卸的卡接在投放桶底部。根据需要通过搭扣扣环对盖板进行闭合。较佳的:所述卡接件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调高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卡接件的高度可以实现调节,适应多种测试工况。较佳的:调高组件包括开设于支撑架的套筒、与套筒滑移连接的套杆以及螺纹连接的在套杆上的调节杆,调节杆贯穿套杆并顶到套筒底部,所述卡接件固定连接在套杆顶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连接进行高度的调节,可以实现卡接件高度的无级调节。较佳的:所述套杆和套筒的截面均为方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圆形结构在测试过程中出现意外转动。较佳的: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手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调高组件的调节更加省力。较佳的: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滑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支撑组件的移动。较佳的: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通过向远离卡环部方向倾斜的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推杆推动支撑组件,使支撑组件的移动更加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测试时,先将支撑组件利用推杆和底座下方的滑轮快捷的移至蓄水桶附件。并将卡接件上的卡环部处于蓄水桶正上方,并利用调高组件将卡接件调节到所需高度,调节时通过调节杆上的手轮进行调节。在蓄水桶中加入蓄水桶高度的三分之二的水。然后利用扣合组件将投放桶的下端开口密封,并向投放桶中填装适量的混凝土,然后将投放桶放到卡环部上。然后将测试盒放置在蓄水桶中且处于投放桶正下方。打开扣合组件让混凝土自然下落到测试盒中,待蓄水桶中的水平静后,将装有混凝土的测试盒取出。附图说明图1是支撑组件和投放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支撑组件的爆炸图。图中,1、投放桶;11、提手;2、扣合组件;21、盖板;22、搭扣扣板;23、搭扣扣环;3、支撑组件;31、底座;311、滑轮;32、支撑架;321、推杆;322、连接杆;33、卡接件;331、延伸部;332、卡环部;4、调高组件;41、套筒;42、套杆;43、调节杆;431、手轮。5、蓄水桶;6、测试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混凝土絮凝剂试验装置,参见图1,包括投放桶1、蓄水桶5、测试盒6以及支撑组件3,投放桶1是两端开口的圆台状腔体,投放桶1悬空并倒置在支撑组件3上,投放桶1顶端设置有提手11。支撑组件3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U”形底座31、固定支撑于远离底座31开口的一侧的支撑架32以及设置在支撑架32顶端的卡接件33,卡接件33包括向底座31开口方向延伸的延伸部331以及固定于延伸部331且处于延伸部331远离支撑架32一端的卡环部332,卡环部332的直径介于投放桶1上下两端面直径之间。结合图2,投放桶1放置在支撑组件3上,投放桶1底部设置有密封投放桶1底部开口的扣合组件2。扣合组件2包括铰接于投放桶1侧边且完全覆盖投放桶1底部开口的盖板21、固定在盖板21上的搭扣扣板22以及固定在投放桶1的侧壁上且卡接在搭扣扣板22上的搭扣扣环23。通过搭扣扣环23与搭扣扣板22的配合将盖板21可拆卸的扣合在投放桶1底部。搭扣扣板22设置在远离盖板21和投放桶1的侧壁铰接处的位置,根据需要通过搭扣扣环23对盖板21进行闭合。结合图3,为了使卡接件33的高度可以实现调节,让支撑组件3适应多种测试工况。卡接件33与支撑架32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且卡接件33上端设置有调高组件4。调高组件4包括开设于支撑架32的套筒41、与套筒41滑移连接的套杆42以及螺纹连接的在套杆42上的调节杆43,调节杆43贯穿套杆42并顶到套筒41底部。上述的卡接件33固定连接在套杆42顶端。套杆42和套筒41的截面均为方形,避免圆形结构在测试过程中出现意外转动。套杆42和套筒41间隙配合,套杆42和套筒41截面为方形时只可以相对滑移无法相对转动。通过螺纹连接进行高度的调节,可以实现卡接件33高度的无级调节。为了使调高组件4的调节更加省力,在调节杆43上设置有手轮431。为了方便支撑组件3的移动,在底座31的底部的四个角部各设置有一个滑轮311。为了使支撑组件3的移动更加方便,支撑架32固定安装有推杆321,推杆321通过向远离卡环部332方向倾斜的连接杆322固定连接在支撑架32上。本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为:测试时,先将支撑组件3利用推杆321和底座31下方的滑轮311快捷的移至蓄水桶附件。并将卡接件33上的卡环部332处于蓄水桶正上方,并利用调高组件4将卡接件33调节到所需高度,调节时通过调节杆43上的手轮431进行调节。在蓄水桶中加入蓄水桶高度的三分之二的水。然后利用扣合组件2将投放桶1的下端开口密封,并向投放桶1中填装适量的混凝土,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混凝土絮凝剂试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絮凝剂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支撑组件(3)以及放置在支撑组件(3)的投放桶(1),所述投放桶(1)是两端开口的圆台状腔体,所述投放桶(1)悬空并倒置在支撑组件(3)上,所述投放桶(1)倒置后的下端设置有扣合组件(2),所述扣合组件(2)可以启闭且覆盖投放桶(1)倒置后的下端的开口,所述投放桶(1)下方放置有蓄水桶(5),所述蓄水桶(5)中放置有测试盒(6),所述测试盒(6)放置在投放桶(1)的正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絮凝剂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支撑组件(3)以及放置在支撑组件(3)的投放桶(1),所述投放桶(1)是两端开口的圆台状腔体,所述投放桶(1)悬空并倒置在支撑组件(3)上,所述投放桶(1)倒置后的下端设置有扣合组件(2),所述扣合组件(2)可以启闭且覆盖投放桶(1)倒置后的下端的开口,所述投放桶(1)下方放置有蓄水桶(5),所述蓄水桶(5)中放置有测试盒(6),所述测试盒(6)放置在投放桶(1)的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絮凝剂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U”形底座(31)、固定支撑于远离底座(31)开口的一侧的支撑架(32)以及设置在支撑架(32)顶端的卡接件(33),所述卡接件(33)包括向底座(31)开口方向延伸的延伸部(331)以及固定于延伸部(331)且处于延伸部(331)远离支撑架(32)一端的卡环部(332),所述卡环部(332)的直径介于投放桶(1)上下两端面直径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絮凝剂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组件(2)包括铰接于投放桶(1)侧边且完全覆盖投放桶(1)底部开口的盖板(21)、固定在盖板(21)上的搭扣扣板(22)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