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装车深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9751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乙烯装车深冷系统,包括乙烯球罐,乙烯闪蒸罐,第一乙烯低温罐,第二乙烯低温罐,槽车液罐,第一缓冲罐,第二缓冲罐,第一冷却器,第三缓冲罐,第一乙烯压缩机,第四缓冲罐,第二冷却器,第五缓冲罐,第二乙烯压缩机,第六缓冲罐,压缩机出口冷却器,乙烯冷凝器以及乙烯冷凝液缓冲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乙烯装车深冷系统,能耗低、冷却效率高,能够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Ethylene loading cryogenic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ryogenic ethylene loading system, including ethylene spherical tank, ethylene flash tank, the first ethylene cryogenic tank, second ethylene cryogenic tank, tank tank, first buffer tank, a buffer tank second, first cooler, third buffer tank, the first ethylene compressor, fourth buffer tank, second coolers, fifth buffer tank second ethylene compressor, sixth buffer tank, compressor, condenser and cooler, ethylene vinyl condensate buffer tank. The ethylene loading and cooling system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cooling efficiency, which can save the cost and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乙烯装车深冷系统
本技术涉及对乙烯的冷却
,特别涉及一种乙烯装车深冷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对烯烃转化制乙烯装置产生的乙烯进行冷却的方法通常是利用制冷设备持续对罐内乙烯进行降温降压,以使乙烯达到预定的温度以便将乙烯运输出厂。即,制冷设备采用经过压缩得到的低温丙烯作为冷剂,经过换热器换热对罐内乙烯进行循环降温降压。由于夏季温度较高,乙烯球罐内易超温超压,需频繁开启制冷设备对乙烯球罐进行降温降压,因此,这种对乙烯冷却的方法会消耗大量的电能及人力物力,造成了生产能耗高、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耗低、冷却效率高的乙烯装车深冷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乙烯装车深冷系统,包括乙烯球罐,乙烯闪蒸罐,第一乙烯低温罐,第二乙烯低温罐,槽车液罐,第一缓冲罐,第二缓冲罐,第一冷却器,第三缓冲罐,第一乙烯压缩机,第四缓冲罐,第二冷却器,第五缓冲罐,第二乙烯压缩机,第六缓冲罐,压缩机出口冷却器,乙烯冷凝器以及乙烯冷凝液缓冲罐。所述乙烯球罐底部的液相出口与乙烯闪蒸罐管线连接,所述乙烯闪蒸罐底部的液相出口分别与第一乙烯低温罐和第二乙烯低温罐管线连接。所述第一乙烯低温罐和第二乙烯低温罐顶部的气相出口分别与第一缓冲罐管线连接,所述第一缓冲罐与第一乙烯压缩机的一级入口管线连接,所述第一乙烯压缩机的一级出口依次管线连接第二缓冲罐、第一冷却器和第三缓冲罐,所述第三缓冲罐与第一乙烯压缩机的二级入口管线连接,所述第一乙烯压缩机的二级出口依次管线连接第四缓冲罐、第二冷却器和第五缓冲罐,所述第五缓冲罐与第二乙烯压缩机入口管线连接,第二乙烯压缩机出口与第六缓冲罐管线连接,所述第六缓冲罐依次与压缩机出口冷却器、乙烯冷凝器和乙烯冷凝液缓冲罐管线连接,所述乙烯冷凝液缓冲罐与乙烯闪蒸罐管线连接。所述乙烯闪蒸罐顶部的气相出口通过管线经过第五缓冲罐连接到第二乙烯压缩机。进一步地,所述乙烯球罐顶部的气相出口分别与第一乙烯低温罐和第二乙烯低温罐顶部通过补气管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乙烯低温罐和第二乙烯低温罐底部的液相出口分别管线连接到槽车液罐的液相入口。进一步地,所述槽车液罐的气相出口通过管线经过第一缓冲罐连接到第一乙烯压缩机的一级入口。进一步地,所述乙烯球罐与压缩机出口冷却器管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乙烯球罐与乙烯冷凝器管线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乙烯装车深冷系统,不仅可以将乙烯球罐内的乙烯在乙烯闪蒸罐进行一次闪蒸,再在第一乙烯低温罐和第二乙烯低温罐中进行进一步闪蒸,使乙烯得到充分降温与深度冷却,从而达到能够装罐出厂的目的。而且本技术提供的乙烯装车深冷系统,还可以将乙烯球罐罐顶排出的气相乙烯、第一乙烯低温罐和第二乙烯低温罐顶部排出的气相乙烯、乙烯闪蒸罐顶部排出的气相乙烯以及槽车液罐排出的气相乙烯进一步冷却降温成液相乙烯回收进行进行二次闪蒸,从而降低了乙烯冷却能耗,提高了乙烯冷却效率,并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节约了资源,提高了生产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乙烯装车深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乙烯球罐,11乙烯闪蒸罐,12第一乙烯低温罐,13第二乙烯低温罐,14槽车液罐,15第一缓冲罐,16第二缓冲罐,17第一冷却器,18第三缓冲罐,19第一乙烯压缩机,20第四缓冲罐,21第二冷却器,22第五缓冲罐,23第二乙烯压缩机,24第六缓冲罐,25压缩机出口冷却器,26乙烯冷凝器,27乙烯冷凝液缓冲罐。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乙烯装车深冷系统,包括乙烯球罐10,乙烯闪蒸罐11,第一乙烯低温罐12,第二乙烯低温罐13,槽车液罐14,第一缓冲罐15,第二缓冲罐16,第一冷却器17,第三缓冲罐18,第一乙烯压缩机19,第四缓冲罐20,第二冷却器21,第五缓冲罐22,第二乙烯压缩机23,第六缓冲罐24,压缩机出口冷却器25,乙烯冷凝器26以及乙烯冷凝液缓冲罐27。其中,乙烯球罐10底部的液相出口与乙烯闪蒸罐11通过管线连接,乙烯闪蒸罐11底部的液相出口分别与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13通过管线连接。这样乙烯球罐10底部排出的液相乙烯可以排入乙烯闪蒸罐11进行第一次闪蒸,在乙烯闪蒸罐11内的闪蒸液相乙烯可以进入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13进行进一步闪蒸,从而对液相乙烯进行深度冷却。在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13顶部的气相出口分别与第一缓冲罐15管线连接,乙烯球罐10顶部的气相出口也与第一缓冲罐15管线连接,第一缓冲罐15与第一乙烯压缩机19的一级入口管线连接,第一乙烯压缩机19的一级出口依次管线连接第二缓冲罐16、第一冷却器17和第三缓冲罐18,第三缓冲罐18与第一乙烯压缩机19的二级入口管线连接,第一乙烯压缩机19的二级出口依次管线连接第四缓冲罐20、第二冷却器21和第五缓冲罐22,第五缓冲罐22与第二乙烯压缩机23入口管线连接,第二乙烯压缩机23出口与第六缓冲罐23管线连接,第六缓冲罐24依次与压缩机出口冷却器25、乙烯冷凝器26和乙烯冷凝液缓冲罐27管线连接,所述乙烯冷凝液缓冲罐27与乙烯闪蒸罐11管线连接。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内进一步闪蒸产生的闪蒸气相乙烯以及乙烯球罐10中的气相乙烯进入第一缓冲罐15、第二缓冲罐16、第一冷却器17、第三缓冲罐18、第一乙烯压缩机19、第四缓冲罐20、第二冷却器21、第五缓冲罐22、第二乙烯压缩机23、第六缓冲罐24、压缩机出口冷却器25、乙烯冷凝器26以及乙烯冷凝液缓冲罐27,经过多次压缩与换热、以及冷却与冷凝而降温成液相乙烯,然后液相乙烯再从乙烯冷凝液缓冲罐27排入乙烯闪蒸罐11,在乙烯闪蒸罐11内进行再次闪蒸。实现了乙烯球罐10中的气相乙烯以及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13中的富余气相乙烯的回收与充分合理利用,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节约了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乙烯闪蒸罐11顶部的气相出口通过管线经过第五缓冲罐22连接到第二乙烯压缩机23。从乙烯闪蒸罐11顶部排出的闪蒸气相乙烯进入第五缓冲罐22,然后进入第二乙烯压缩机23进行压缩,再进入第六缓冲罐24、压缩机出口冷却器25、乙烯冷凝器26以及乙烯冷凝液缓冲罐27,经过换热、冷却、冷凝,最后从乙烯冷凝液缓冲罐27排入乙烯闪蒸罐11,在乙烯闪蒸罐11内进行再次闪蒸。实现了乙烯闪蒸罐11中的富余气相乙烯的回收与充分合理利用,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节约了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乙烯球罐10罐顶还引出管线与压缩机出口冷却器25管线连接,不仅可从压缩机出口冷却器25内引出一股气相乙烯输送到乙烯球罐10,用于控制乙烯球罐10内的压力平衡,还可以将从乙烯球罐10排出的气相乙烯与经第二乙烯压缩机23压缩后的高温气相乙烯混合,从而形成降低了一定温度的气相乙烯,再经过乙烯冷凝器26换热冷凝后进入乙烯闪蒸罐11闪蒸,达到了回收乙烯的目的,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节约了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乙烯球罐10还与乙烯冷凝器26管线连接,当烯烃转化制乙烯装置产生的乙烯经制冷后进入乙烯球罐10后,如果乙烯球罐10内的气压与温度仍然急剧上升,此时,可将乙烯球罐10内的乙烯直接送入乙烯冷凝器26,经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乙烯装车深冷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乙烯装车深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乙烯球罐(10),乙烯闪蒸罐(11),第一乙烯低温罐(12),第二乙烯低温罐(13),槽车液罐(14),第一缓冲罐(15),第二缓冲罐(16),第一冷却器(17),第三缓冲罐(18),第一乙烯压缩机(19),第四缓冲罐(20),第二冷却器(21),第五缓冲罐(22),第二乙烯压缩机(23),第六缓冲罐(24),压缩机出口冷却器(25),乙烯冷凝器(26),以及乙烯冷凝液缓冲罐(27);所述乙烯球罐(10)的液相出口与乙烯闪蒸罐(11)管线连接,所述乙烯闪蒸罐(11)的液相出口分别与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13)管线连接;所述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13)的气相出口分别与第一缓冲罐(15)管线连接,所述第一缓冲罐(15)与第一乙烯压缩机(19)的一级入口管线连接,所述第一乙烯压缩机(19)的一级出口通过管线依次与第二缓冲罐(16)、第一冷却器(17)和第三缓冲罐(18)连接,所述第三缓冲罐(18)还与第一乙烯压缩机(19)的二级入口管线连接,所述第一乙烯压缩机(19)的二级出口通过管线依次与第四缓冲罐(20)、第二冷却器(21)和第五缓冲罐(22)连接,所述第五缓冲罐(22)与第二乙烯压缩机(23)入口管线连接,第二乙烯压缩机(23)出口与第六缓冲罐(24)管线连接,所述第六缓冲罐(24)依次与压缩机出口冷却器(25)、乙烯冷凝器(26)和乙烯冷凝液缓冲罐(27)管线连接,所述乙烯冷凝液缓冲罐(27)与乙烯闪蒸罐(11)管线连接;所述乙烯闪蒸罐(11)的气相出口通过管线经过第五缓冲罐(22)连接到第二乙烯压缩机(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乙烯装车深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乙烯球罐(10),乙烯闪蒸罐(11),第一乙烯低温罐(12),第二乙烯低温罐(13),槽车液罐(14),第一缓冲罐(15),第二缓冲罐(16),第一冷却器(17),第三缓冲罐(18),第一乙烯压缩机(19),第四缓冲罐(20),第二冷却器(21),第五缓冲罐(22),第二乙烯压缩机(23),第六缓冲罐(24),压缩机出口冷却器(25),乙烯冷凝器(26),以及乙烯冷凝液缓冲罐(27);所述乙烯球罐(10)的液相出口与乙烯闪蒸罐(11)管线连接,所述乙烯闪蒸罐(11)的液相出口分别与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13)管线连接;所述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13)的气相出口分别与第一缓冲罐(15)管线连接,所述第一缓冲罐(15)与第一乙烯压缩机(19)的一级入口管线连接,所述第一乙烯压缩机(19)的一级出口通过管线依次与第二缓冲罐(16)、第一冷却器(17)和第三缓冲罐(18)连接,所述第三缓冲罐(18)还与第一乙烯压缩机(19)的二级入口管线连接,所述第一乙烯压缩机(19)的二级出口通过管线依次与第四缓冲罐(20)、第二冷却器(21)和第五缓冲罐(22)连接,所述第五缓冲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健宋铁明金成庆郭奇万元臣杨钟声付俊文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同益石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