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708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力容器,该压力容器包括至少两层承压壳体,相邻两层承压壳体之间形成环空,环空内充装有压力介质,相邻两层承压壳体之间采用弹性支撑体固定。当压力容器的外部环境压力产生波动时,外承压壳体结构变形所产生的形变压力经过弹性支撑体的缓冲不会直接作用在内承压壳体上,从而对内承压壳体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另外,即使由于外承压壳体发生变形而导致环空的体积发生变化,引起环空压力的增大,该增大压力也会经过高压氮气均匀作用在内承压壳体上,使内承压壳体不会产生局部变形甚至失效。

A pressure vessel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ressure container, which comprises at least two layers of pressure bearing shells, and annulus is formed between the two layers of pressure bearing shells, and the annulus is filled with pressure medium. The elastic support body is fixed between the two layers of pressure bearing shells. When the external pressure of the pressure vessel fluctuates, the deformation pressure produced by the deformation of the outer pressure bearing shell will not directly act on the inner pressure bearing shell by buffering the deformation pressure generated by the elastic support structure, so as to play a certain protective role for the inner pressure shell. In addition, even if the volume of the annulus is changed due to the deformation of the outer pressure bearing shell, the annulus pressure will increase.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will also play a role of uniform nitrogen pressure on the bearing shell, so that the inner pressure bearing shell will not cause partial deformation or even fail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容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力容器。
技术介绍
压力容器是能够承受内部压力或者外部压力的密闭容器,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目前的压力容器承压结构都是一层结构或者多层结构,对于超高压容器,采用一层结构必须提高壁厚和选用高强度材料,采用多层结构可以用较薄的材料多层缠绕、包扎来增加壁厚以提高压力容器承压能力。申请公布号为CN102305290A,申请公布日为2012.01.0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缓冲式多层承压结构的压力容器,该压力容器包括内层壁、外层壁,内层壁通过固定支撑件和外层壁固定连接,内层壁和外层壁之间有压力腔体(即环空)。使用时,在各环空中充满压力介质,假如内层壁的压力是0MPa,环空中压力介质的压力是5MPa,外层壁的压力是30MPa,这样实际上外层壁承受的压力为25MPa,内层壁承受的压力为5MPa,从而通过在环空中充入压力介质的方式降低了外层壁的设计难度,提高了整个压力容器的承压能力。但是由于内层壁和外层壁之间采用固定支撑件固定,在超高压环境下,当外部压力产生波动的时候,外层壁可能会产生形变,该形变压力会通过固定支撑件直接传导到内层壁,使内层壁产生局部变形,甚至使内层壁失效,影响压力容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容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外承压壳体发生形变时,形变压力会直接作用在内承压壳体上而导致内承压壳体会产生局部变形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压力容器,包括至少两层承压壳体,相邻两层承压壳体之间形成环空,所述环空内充装有压力介质,相邻两层承压壳体之间采用弹性支撑体固定。上述的相邻两层承压壳体之间采用弹性支撑体固定的压力容器,所述的承压壳体成圆柱体状,两端部为球形过渡。上述的相邻两层承压壳体之间采用弹性支撑体固定的压力容器,所述的压力介质为气体。上述的相邻两层承压壳体之间采用弹性支撑体固定、承压壳体成圆柱体状,两端部为球形过渡、压力介质为气体的压力容器,所述的弹性支撑体为柔性垫。上述的相邻两层承压壳体之间采用弹性支撑体固定、承压壳体成圆柱体状,两端部为球形过渡、压力介质为气体的压力容器,所述的弹性支撑体为弹簧。上述的弹性支撑体为弹簧的压力容器,所述的弹性支撑体有至少三个并且沿着承压壳体形成的环空均匀分布。上述的弹性支撑体有至少三个并且沿着承压壳体形成的环空均匀分布的压力容器,所述承压壳体上开设有同轴设置的人孔,相邻两层承压壳体外层人孔的孔径大于内层人孔的孔径。上述的相邻两层承压壳体之间采用弹性支撑体固定、承压壳体成圆柱体状,两端部为球形过渡、压力介质为气体的压力容器,所述承压壳体上开设有同轴设置的人孔,相邻两层承压壳体外层人孔的孔径大于内层人孔的孔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相邻两层承压壳体之间采用弹性支撑体固定,当压力容器的外部环境压力产生波动时,外层承压壳体结构变形所产生的形变压力经过弹性支撑体的缓冲不会直接作用在内层承压壳体上,从而对内层承压壳体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另外,即使由于外层承压壳体发生变形而导致环空的体积发生变化,引起环空压力的增大,该增大压力也会经过高压氮气均匀作用在内层承压壳体上,使内层承压壳体不会产生局部变形甚至失效,增加了压力容器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承压壳体成圆柱体状,两端部为球形过渡,压力容器可以更加均匀的承担外部环境的压力。进一步的,弹性支撑体至少三个并且沿着承压壳体形成的环空均匀分布,外层承压壳体承受的压力能够更加均匀的传递到内层承压壳体。进一步的,承压壳体上开设有同轴设置的人孔,相邻两层承压壳体的外层人孔的孔径大于内层人孔的孔径,方便人员和设备进出压力容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压力容器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压力容器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压力容器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压力容器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记的名称为:1.外承压壳体;2.内承压壳体;3.弹性支撑体;4.外人孔;5.内人孔;6.介质充装口;7.压力介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压力容器的实施例1如图1~2所示,包括外承压壳体1和与其用弹性支撑体3固定连接的内承压壳体2,外承压壳体1和内承压壳体2成圆柱体状,两端部为球形过渡,外承压壳体1和内承压壳体2之间形成环空,环空内充满压力介质7,该实施例中压力介质7为高压氮气,外承压壳体1上开设有介质充装口6,该实施例中为氮气进气阀;弹性支撑体3为弹簧,共有四个且沿着圆柱体状壳体形成的环空均匀分布。外承压壳体上1上开设有外人孔4,内承压壳体2上开设有与外人孔4同轴设置的内人孔5,外人孔4的孔径大于内人孔5的孔径,从而方便人员的通过,便于操作。使用该压力容器时,假如内承压壳体和外承压壳体设计承受100MPa的压力,通过介质充装口向压力容器的环空内充装入100MPa的高压氮气,将压力容器放置在200MPa的工作环境中,这时外承压壳体所承受的压力合力是100MPa,内承压壳体承受的压力是来自高压氮气的压力为100MPa,这样在相同材料、相同设计承压能力的情况下,压力容器就可以在200MPa的外部环境中工作。当压力容器的外部环境压力产生波动时,外承压壳体结构变形所产生的形变压力经过弹性支撑体的缓冲不会直接作用在内承压壳体上,从而对内承压壳体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另外,即使由于外承压壳体发生变形而导致环空的体积发生变化,引起环空压力的增大,该增大压力也会经过高压氮气均匀作用在内承压壳体上,使内承压壳体不会产生局部变形甚至失效,增加了压力容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压力容器的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该压力容器的有三层,相邻的两层承压壳体之间形成环空并且通过弹性支撑体连接。本技术的压力容器的实施例3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弹性支撑体弹簧有八个且沿着圆柱体状壳体形成的环空均匀分布。本技术的压力容器的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的弹性支撑体为橡胶垫或塑料垫。本技术的压力容器的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的压力介质为高压氦气等惰性气体。本技术的压力容器的实施例6,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的外承压壳体和内承压壳体呈球体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压力容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容器,包括至少两层承压壳体,相邻两层承压壳体之间形成环空,所述环空内充装有压力介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承压壳体之间采用弹性支撑体固定,所述承压壳体上开设有同轴设置的人孔,相邻两层承压壳体的外层人孔的孔径大于内层人孔的孔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容器,包括至少两层承压壳体,相邻两层承压壳体之间形成环空,所述环空内充装有压力介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承压壳体之间采用弹性支撑体固定,所述承压壳体上开设有同轴设置的人孔,相邻两层承压壳体的外层人孔的孔径大于内层人孔的孔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压壳体成圆柱体状,两端部为球形过渡。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鹏李广庆钟涛王振华周广文邢梅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化工总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