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门锁、背门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590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尾门锁及车辆,尾门锁包括:壳体、驱动件、传动组件、卡板和棘爪,驱动件与控制器电连接;卡板上设有限位部;棘爪上设有配合部,配合部与限位部相配合使尾门锁处于锁止状态;其中,解锁时,驱动件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正向动作,使传动组件带动棘爪旋转,当配合部脱离限位部时,驱动件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停止动作,使传动组件与棘爪相干涉,以限制棘爪复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尾门锁,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记忆杆、记忆杆弹簧和记忆杆销轴等部件,通过驱动件的停滞来限制棘爪复位,从而消减了零部件数量,降低了产品成本;且零部件数量的减少也简化了尾门锁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零部件冗余所带来的质量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尾门锁、背门总成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尾门锁、一种包括上述尾门锁的背门总成及包含上述背门总成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相关技术中,具有雪载功能的尾门锁,都是通过记忆杆30’限制棘爪20’复位来实现雪载功能,如图1所示,其雪载功能的实现是增加了记忆杆30’、记忆杆弹簧、记忆杆销轴40’等部件换来的,因此带来了零件数量增加、成本增加等负担;且记忆杆30’既需要与传动组件相配合以实现运动,又需要与棘爪20’配合实现对棘爪20’的机械限位,还需要与卡板10’配合实现复位以解除对棘爪20’的机械限位,因此结构和原理均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门锁。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尾门锁的背门总成。本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背门总成的车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尾门锁,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控制器,所述尾门锁包括:壳体;驱动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件相连;卡板,通过第一转轴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卡板上设有限位部;棘爪,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尾门锁、背门总成及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尾门锁,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锁包括:壳体;驱动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件相连;卡板,通过第一转轴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卡板上设有限位部;棘爪,通过第二转轴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传动组件相配合,且所述棘爪上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限位部相配合使所述尾门锁处于锁止状态;其中,解锁时,所述驱动件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正向动作,使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棘爪绕所述第二转轴旋转,当所述配合部脱离所述限位部时,所述驱动件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停止动作,使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棘爪相干涉,以限制所述棘爪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门锁,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锁包括:壳体;驱动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件相连;卡板,通过第一转轴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卡板上设有限位部;棘爪,通过第二转轴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传动组件相配合,且所述棘爪上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限位部相配合使所述尾门锁处于锁止状态;其中,解锁时,所述驱动件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正向动作,使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棘爪绕所述第二转轴旋转,当所述配合部脱离所述限位部时,所述驱动件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停止动作,使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棘爪相干涉,以限制所述棘爪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马达,当所述配合部脱离所述限位部时,所述马达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断电,以停止动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为双向驱动马达,当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棘爪相干涉以限制所述棘爪复位时,所述双向驱动马达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反向动作,能够解除所述传动组件对所述棘爪的干涉,使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棘爪复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为双向驱动马达或设有单向锁止结构的单向驱动马达,所述单向锁止结构能够限制所述单向驱动马达反向旋转;其中,当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棘爪相干涉以限制所述棘爪复位时,所述马达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继续正向动作,能够解除所述传动组件对所述棘爪的干涉,使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棘爪复位。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尾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号开关,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能够在所述卡板旋转至解锁位置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电信号,使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件动作,以使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棘爪复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尾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开关为微动开关,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东辉赵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