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惠忠专利>正文

公路、桥梁或隧道护栏用安全行车警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9483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公路、桥梁或隧道护栏用安全行车警示装置,在公路、桥梁或隧道的两侧均沿车辆前进方向设有一组护栏设,每根护栏上沿长度方向并排设有一组固定块;每根护栏端头的两个固定块上分别设有一个抱箍,所有安装套的内孔之间穿有一根白色透明软管,该白色透明软管与安装套之间间隙配合,白色透明软管内装有警示玻璃微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抛弃了传统结构中在护栏上设置反光标等结构,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安装套间隙配合白色透明软管,警示玻璃微壳的空心微壳内装有粉体结构的荧光粉;白色透明软管经过风吹以后会随风转动或者晃动,这样就会导致警示玻璃微壳跟随白色透明软管一起晃荡,可运用在一般的公路、高速公路、桥梁和隧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路、桥梁或隧道护栏用安全行车警示装置
本技术属于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桥梁或隧道护栏用安全行车警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越来越重要,然而行车安全却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每年全国发生的交通事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由于夜间视线差,所以夜间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又大幅高于白天,且下雨天的夜间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为了避免夜间发生交通事故,一般在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桥梁或隧道两侧会设置起提示作用的警示灯,这些警示灯通过主动发光的方式达到提示效果。然而,警示灯需要耗电,不仅需要搭设供电线路,而且需要长期消耗电能,还需要定期更换和维护,成本高。后来,又出现了三种代替警示灯的安全行车提示方式:第一种是黄黑相间的塑料带,当车辆通过时大灯照向前方的塑料带上,从而使塑料带反光,进而提示公路或隧道的宽度。这种提示方式的优点是成本低,也不需要耗电,更不需要大量维修,缺点是塑料带反射的光线一般是黄光,这种黄光比较刺眼,容易造成驾驶员视觉疲劳。第二种是在路面上铺设金属反光标,当车辆大灯照到金属反光标上的时候,金属反光标会照亮路面,这种方式的优缺点和塑料带相同。第三种是采用荧光粉,这种方式在两边的护栏上涂有荧光粉涂层,并在荧光粉涂层表面设有一层耐磨层。荧光粉涂层白天吸收太光能,夜晚主动发出可见光,从而达到安全提示的作用。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不需要耗电,使用和维护成本低,发出的光线为可见光,且成本比警示灯低廉,但由于设置耐磨层所以成本比塑料带和反光标高;缺点是耐磨层风吹日晒后,耐磨层会老化脱落,这样就会暴露出荧光粉涂层,而荧光粉涂层表面粗糙度较大,遇到灰尘沉积以后就容易大幅影响荧光粉涂层的吸收光能和发光效率;并且,荧光粉涂层遇水或者液体以后就不会发生,这样就完全失效了。另外,即使耐磨层不磨损,现有的荧光粉涂层固定涂覆在护栏上,只有表面的荧光粉能够有效吸收光能,所以为了避免浪费材料,只能将荧光粉涂层做得比较薄,而这样是否能够整夜都发光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并且,固定的荧光粉涂层发出的可见光也是固定的,示宽的警示效果也比较有限,如果发出的可见光是运动的,警示效果会更好,也更加不容易导致视觉疲劳,而现有的固定式荧光粉涂层根本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公路、桥梁或隧道护栏用安全行车警示装置,该警示装置用于公路、桥梁或隧道行车安全提示,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公路、桥梁或隧道护栏用安全行车警示装置,包括护栏(1),在公路、桥梁或隧道的两侧均沿车辆前进方向设有一组护栏(1),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护栏(1)上沿长度方向并排设有一组固定块(2),该固定块与所述护栏(1)固定,且固定块(2)设在两侧的护栏(1)相对面上;每根所述护栏(1)端头的两个固定块(2)上分别设有一个抱箍(4),该护栏(1)上其余的固定块(2)上均分别固设有一个安装套(5);所有所述安装套(5)的内孔之间穿有一根白色透明软管(6),该白色透明软管与安装套(5)之间间隙配合,而所述白色透明软管(6)的两端头分别由一个堵盖(7)堵住,且所述抱箍(4)箍紧在对应的堵盖(7)外面;所述白色透明软管(6)内装有水,在白色透明软管内装有警示玻璃微壳(8),该警示玻璃微壳由空心微壳(8a)和荧光粉(8b)构成,该空心微壳为白色透明圆球,空心微壳(8a)由玻璃或石英制成;所述空心微壳(8a)的外径为0.5-1.5mm,其壁厚≤0.5mm;所述荧光粉(8b)为粉体结构,并密闭封装在空心微壳(8a)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案中的荧光粉(8b)摒弃了现有结构中的涂层结构,改为自由状态的粉体结构,并且将这些自由状态的荧光粉(8b)完全密闭地封装在空心微壳(8a)内,这样就在荧光粉(8b)外面形成一个全方位的保护壳体。并且,空心微壳(8a)由玻璃或石英制成,取材方便,价格低廉,缺点是制造相对复杂。并且,玻璃或石英结构强度高,而空心微壳(8a)的外径为0.5-1.5mm,其壁厚≤0.5mm,这实际上形成一种微球结构,这样就能从整体上进一步使空心微壳(8a)具有非常高的结构强度,不易损坏,从而能够很有效地保护内部的荧光粉(8b),可靠地将荧光粉与灰尘和雨水、外界液体隔开,从而防止荧光粉(8b)遇到灰尘后降低发光效率,并且避免荧光粉(8b)遇到雨水或者液体,进而防止荧光粉(8b)失效。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案中空心微壳(8a)的外径为0.5-1.5mm,其壁厚≤0.5mm,也有特别考虑,具体理由如下:1、空心微壳(8a)的结构为微球结构,结构强度非常高;2、空心微壳(8a)的尺寸小,这样就导致空心微壳(8a)的表面积相对较大,从而增大荧光粉(8b)与光线的接触面积,提高荧光粉(8b)的吸光效率;3、在玻璃球的制造工艺中,小尺寸的空心微壳(8a)反而比大尺寸的空心微壳(8a)更容易制造,这样就能有效降低空心微壳(8a)的加工难度和制造成本。同时,空心微壳(8a)为白色透明圆球,表面粗糙度低,这样不仅便于荧光粉(8b)透过空心微壳(8a)吸收光能或者发出光线,而且空心微壳(8a)表面不易附着灰尘,这样又能进一步提高荧光粉(8b)吸收或者发出光线的效率,而且用高压水也可以轻易地冲洗掉空心微壳(8a)外表面附着的少量灰尘,而不用担心损坏空心微壳(8a)。另外,空心微壳(8a)为白色透明圆球,而荧光粉(8b)为粉体结构,这两个技术特征有机配合,能使荧光粉(8b)从各个方向吸收光能;与传统的荧光粉涂层相比,本案中粉体结构的荧光粉吸收光能的效率大幅提高,两种结构形式吸收光能的方式具有实质性区别。另外,本案将警示玻璃微壳(8)装在白色透明软管(6)内,并在白色透明软管(6)内装有水,这样既在白色透明软管(6)内装一组警示玻璃微壳(8),且水能减小警示玻璃微壳(8)之间的摩擦,并且警示玻璃微壳(8)可以在白色透明软管(6)内转动或移动。同时,白色透明软管(6)与安装套(5)间隙配合,这样在吹自然风或者车辆通过引起吹风时,白色透明软管(6)可以在安装套(5)内晃动,从而使警示玻璃微壳(8)装在白色透明软管(6)内晃动,这样就能达到动态警示的效果,且这一结构设计特别适于公路、桥梁或隧道护栏。作为本案重要的优化设计,所述警示玻璃微壳(8)悬浮在水中,且每一米长的白色透明软管(6)内分布有100-300个警示玻璃微壳(8)。采用以上结构设计,警示玻璃微壳(8)悬浮在水中,有如下好处:一是可以让警示玻璃微壳(8)在水中自由移动,自由移动时主要是自由翻转,其次是沿白色透明软管(6)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自由移动的警示玻璃微壳(8)与晃动的白色透明软管(6)相结合,能有效改善夜间提示效果,大幅改善动态提示效果;二是警示玻璃微壳(8)悬浮在水中,能有效减少相邻的警示玻璃微壳(8)自由移动时碰撞和磨损,这样就能延长警示玻璃微壳(8)的使用寿命,有效防止警示玻璃微壳(8)损坏,从而保证本技术的正常使用,避免经常维修和更换。由上可知,本案中的警示玻璃微壳(8)悬浮在水中,是特殊场合所做出的特殊技术措施,很好地改善了本技术的性能,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不容易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想到。另外,每一米长的白色透明软管(6)内分布有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公路、桥梁或隧道护栏用安全行车警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公路、桥梁或隧道护栏用安全行车警示装置,包括护栏(1),在公路、桥梁或隧道的两侧均沿车辆前进方向设有一组护栏(1),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护栏(1)上沿长度方向并排设有一组固定块(2),该固定块与所述护栏(1)固定,且固定块(2)设在两侧的护栏(1)相对面上;每根所述护栏(1)端头的两个固定块(2)上分别设有一个抱箍(4),该护栏(1)上其余的固定块(2)上均分别固设有一个安装套(5);所有所述安装套(5)的内孔之间穿有一根白色透明软管(6),该白色透明软管与安装套(5)之间间隙配合,而所述白色透明软管(6)的两端头分别由一个堵盖(7)堵住,且所述抱箍(4)箍紧在对应的堵盖(7)外面;所述白色透明软管(6)内装有水,在白色透明软管内装有警示玻璃微壳(8),该警示玻璃微壳由空心微壳(8a)和荧光粉(8b)构成,该空心微壳为白色透明圆球,空心微壳(8a)由玻璃或石英制成;所述空心微壳(8a)的外径为0.5‑1.5mm,其壁厚≤0.5mm;所述荧光粉(8b)为粉体结构,并密闭封装在空心微壳(8a)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桥梁或隧道护栏用安全行车警示装置,包括护栏(1),在公路、桥梁或隧道的两侧均沿车辆前进方向设有一组护栏(1),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护栏(1)上沿长度方向并排设有一组固定块(2),该固定块与所述护栏(1)固定,且固定块(2)设在两侧的护栏(1)相对面上;每根所述护栏(1)端头的两个固定块(2)上分别设有一个抱箍(4),该护栏(1)上其余的固定块(2)上均分别固设有一个安装套(5);所有所述安装套(5)的内孔之间穿有一根白色透明软管(6),该白色透明软管与安装套(5)之间间隙配合,而所述白色透明软管(6)的两端头分别由一个堵盖(7)堵住,且所述抱箍(4)箍紧在对应的堵盖(7)外面;所述白色透明软管(6)内装有水,在白色透明软管内装有警示玻璃微壳(8),该警示玻璃微壳由空心微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惠忠杨奎军纪宏
申请(专利权)人:刘惠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