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支撑层的皮卡车车厢自动平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128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支撑层的皮卡车车厢自动平盖,包括平盖、支座杆、前基座、前升降杆、后基座、后升降杆、前连接件、后连接件、前液压缸、后液压缸和支承层,前后升降杆末端安装在前后基座上,前端通过转轴安装在前后连接件上,前后连接件安装在平盖上,前后液压缸与前后升降杆末端连接,支承层设于平盖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更加方便,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能够自动进行升降,对皮卡车车厢进行遮盖,保证车厢中的货物不被日晒雨淋,拆卸方便,运行可靠,采用液压结构,平盖能够可靠的进行升降,同时,平盖具有支承层,能够具有较大的承重力,强度高,重量轻,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承受更大的积雪。

An automatic flat cover for a pickup car with a supporting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upport layer with the pickup car automatic flat cover, including flat cover, a support rod, a front base, a lifting rod, front rear base, after the lifting rod, a front connector, connector, hydraulic cylinder, hydraulic cylinder and a supporting layer, and the lifting rod is installed on front and rear end on the base, the rotating shaft is installed in the front end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iece before and after, before and after the connector is installed on the flat cover, before and after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fting rod before and after the end of the supporting layer is arranged inside the flat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use,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maintenance, can automatically lift, the pickup car cover, to ensure the goods in the carriage by the sun and rain, convenient disassembly, reliable operation, hydraulic structure, flat cover can rely on the lift, at the same time, has a flat cover layer, can have great bearing capacity, high strength, light weight, can adapt to various environments, bear more sn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支撑层的皮卡车车厢自动平盖
本技术属于皮卡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支撑层的皮卡车车厢自动平盖。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而皮卡车作为一种商用、货用和载人为一体的多功能车型,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绝大多数皮卡车的后盖都比较简陋,经常出现质量问题,一些高档的皮卡后盖由于其价格昂贵,结构过于复杂,并不能很好的在市场流行普及。同时,皮卡车的车厢是敞开式的,因此车厢内的物品容易受到风吹雨淋,这些缺点影响了皮卡车的推广和使用,而现有的车厢盖体使得皮卡车承载量变小,且内部变得黑暗、透气性不好,使用很不方便,如果加装一些特制的车厢盖体则会使得皮卡车看起来体积臃肿,所以需要一种皮卡车车厢自动平盖来解决上述问题。此外,现在的皮卡车车厢平盖承重不够,强度不够大,容易损坏,不能适应雨雪天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支撑层的皮卡车车厢平盖,尤其适合皮卡车车厢使用,平盖能够自动升降,平盖具有支承层,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能够适应雨雪天气,能够承受更大的积雪。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支撑层的皮卡车车厢自动平盖,包括平盖,还包括支座杆、前基座、前升降杆、后基座、后升降杆和支承层,支座杆固定安装在车厢内侧壁顶端,前基座固定安装在支座杆靠近驾驶室的一端,前升降杆末端通过转轴固定安装在前基座上,前升降杆前端通过转轴固定安装在前连接件上,后基座固定安装在支座杆靠近车尾的一端,后升降杆末端固定安装在后基座上,后升降杆前端通过转轴固定安装在后连接件上,前连接件与后连接件对称安装在平盖的前后端,支撑层设于平盖内部,支承层包括顶层、中间层和底层,中间层设于顶层与底层之间,顶层与底层为玻璃钢材料。其中,中间层包括肋条和承接层,肋条数量为多个,多个肋条相互垂直设置,承接层设于肋条上下面,承接层为多个向内凹的六边形构成的连接面,向内凹的六边形对应肋条相交形成的插格。进一步的,其中,还包括前液压缸和后液压缸,前液压缸活塞与前升降杆末端连接,后液压缸活塞与后升降杆连接。前升降杆包括第一前支撑杆和第二前支撑杆,第一前支撑杆末端通过转轴固定安装在前基座上,第二前支撑杆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一前支撑杆连接,第二前支撑杆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前连接件连接,第一前支撑杆末端与前液压缸活塞连接。后升降杆包括伸缩杆、第一后支撑杆和第二后支撑杆,第一后支撑杆固定安装在后基座上,第二后支撑杆末端通过转轴与第一后支撑杆连接,第二后支撑杆前端通过转轴与后连接件连接,第一后支撑杆包括主杆和副杆,主杆为L型,副杆固定安装在主杆上,主杆和副杆设有对应的通孔,伸缩杆穿过通孔一端与第二后支撑杆连接,伸缩杆另一端与后液压缸活塞杆连接。进一步的,支座杆数量为两个,对称安装在车厢两侧壁上,前基座和后基座数量均为两个,均对称安装在两个支座杆上。前升降杆和后升降杆数量均为两个。进一步的,还包括前横梁和后横梁,前横梁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前支撑杆连接,后横梁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后支撑杆连接。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更加方便,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能够自动进行升降,省时省力,节省空间,对皮卡车车厢进行遮盖,保证车厢中的货物不被日晒雨淋,拆卸方便,运行可靠,采用液压结构,平盖能够可靠的进行升降,同时,平盖具有支承层,能够具有较大的承重力,强度高,重量轻,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承受更大的积雪。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支撑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平盖2、第二前支撑杆3、第一前支撑杆4、前基座5、支座杆6、第一后支撑杆7、后基座8、伸缩杆9、第二后支撑杆10、前横梁11、后横梁12、支撑层13、肋条14、前连接件15、后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支撑层的皮卡车车厢自动平盖,包括平盖1、支座杆5、前基座4、前升降杆、后基座7、后升降杆和支承层12,支座杆5固定安装在车厢内侧壁顶端,前基座4固定安装在支座杆5靠近驾驶室的一端,前升降杆末端通过转轴固定安装在前基座4上,前升降杆前端通过转轴固定安装在前连接件14上,后基座7固定安装在支座杆5靠近车尾的一端,后升降杆末端固定安装在后基座7上,后升降杆前端通过转轴固定安装在后连接件15上,前连接件14与后连接件15对称安装在平盖1的前后端,支撑层12设于平盖1内部。前液压缸和后液压缸分别通过导线与皮卡车内的蓄电池连接,控制前液压缸和后液压缸活塞杆的伸缩,进而控制前升降杆和后升降杆的升降,实现平盖1升降。其中,如图2所示,支承层12包括顶层、中间层和底层,中间层设于顶层与底层之间,顶层与底层为玻璃钢材料。中间层包括肋条13和承接层,肋条13数量为多个,多个肋条相互垂直设置,承接层设于肋条13上下面,承接层为多个向内凹的六边形构成的连接面,向内凹的六边形对应肋条13相交形成的插格。支撑层12采用此种设计,能够将作用于平盖1上的重力分散,减少作用面积,使得每一条肋条13都能产生作用,起到承重的作用,使得平盖1能够更好的承受重力。还包括前液压缸和后液压缸,前液压缸活塞与前升降杆末端连接,后液压缸活塞与后升降杆连接。前升降杆包括第一前支撑杆3和第二前支撑杆2,第一前支撑杆3末端通过转轴固定安装在前基座4上,第二前支撑杆2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一前支撑杆3连接,第二前支撑杆2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前连接件14连接,第一前支撑杆3末端与前液压缸活塞连接。后升降杆包括伸缩杆8、第一后支撑杆6和第二后支撑杆9,第一后支撑杆6固定安装在后基座7上,第二后支撑杆9末端通过转轴与第一后支撑杆6连接,第二后支撑杆9前端通过转轴与后连接件15连接,第一后支撑杆6包括主杆61和副杆62,主杆61为L型,副杆62固定安装在主杆61上,主杆61和副杆62设有对应的通孔,伸缩杆8穿过通孔一端与第二后支撑杆9连接,伸缩杆8另一端与后液压缸活塞杆连接。前液压缸活塞杆伸出,带动第一前支撑杆3向后摆动,带动第一支撑杆2经过转轴向前转动,实现前升降杆下降;后液压缸活塞杆伸出,导致伸缩杆8缩回,进而后升降杆下降。支座杆5数量为两个,对称安装在车厢两侧壁上,前基座4和后基座7数量均为两个,均对称安装在两个支座杆5上。前升降杆和后升降杆数量均为两个。还包括前横梁10和后横梁11,前横梁10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前支撑杆2连接,后横梁11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后支撑杆9连接。本实例的工作过程:通过前液压缸与后液压缸活塞杆的伸缩,实现前升降杆和后升降杆的升降,进而实现平盖1自动升降。驾驶员按下平盖下降按钮,前液压缸活塞杆伸出,第一前支撑杆3通过转轴向后转动,带动第二前支撑杆2通过转轴向前转动,实现前升降杆下降;后液压缸活塞杆伸出,带动伸缩杆8缩回,通过转轴带动第二后支撑杆9向前摆动,实现后升降杆下降,进而实现平盖下降。支撑层12能够承受移动的重力,能够使用雨雪天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更加方便,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能够自动进行升降,省时省力,节省空间,对皮卡车车厢进行遮盖,保证车厢中的货物不被日晒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支撑层的皮卡车车厢自动平盖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支撑层的皮卡车车厢自动平盖,包括平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座杆、前基座、前升降杆、后基座、后升降杆和支承层,所述支座杆固定安装在车厢内侧壁顶端,所述前基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支座杆靠近驾驶室的一端,所述前升降杆末端通过转轴固定安装在所述前基座上,所述前升降杆前端通过转轴固定安装在前连接件上,所述后基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支座杆靠近车尾的一端,所述后升降杆末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后基座上,所述后升降杆前端通过转轴固定安装在后连接件上,所述前连接件与所述后连接件对称安装在所述平盖的前后端,所述支撑层设于所述平盖内部,所述支承层包括顶层、中间层和底层,所述中间层设于所述顶层与所述底层之间,所述顶层与所述底层为玻璃钢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支撑层的皮卡车车厢自动平盖,包括平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座杆、前基座、前升降杆、后基座、后升降杆和支承层,所述支座杆固定安装在车厢内侧壁顶端,所述前基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支座杆靠近驾驶室的一端,所述前升降杆末端通过转轴固定安装在所述前基座上,所述前升降杆前端通过转轴固定安装在前连接件上,所述后基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支座杆靠近车尾的一端,所述后升降杆末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后基座上,所述后升降杆前端通过转轴固定安装在后连接件上,所述前连接件与所述后连接件对称安装在所述平盖的前后端,所述支撑层设于所述平盖内部,所述支承层包括顶层、中间层和底层,所述中间层设于所述顶层与所述底层之间,所述顶层与所述底层为玻璃钢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支撑层的皮卡车车厢自动平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包括肋条和承接层,所述肋条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肋条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承接层设于所述肋条上下面,所述承接层为多个向内凹的六边形构成的连接层,所述向内凹的六边形对应所述肋条相交形成的插格。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支撑层的皮卡车车厢自动平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液压缸和后液压缸,所述前液压缸活塞与所述前升降杆末端连接,所述后液压缸活塞与所述后升降杆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支撑层的皮卡车车厢自动平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升降杆包括第一前支撑杆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迪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勇达行汽车配件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