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开环谐振器的滤波双工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88092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开环谐振器的滤波双工天线,包括一个中间加载短路柱的矩形贴片、一个堆叠的寄生矩形贴片、发射通道馈电探针、接收通道馈电探针、反射地板、发射端口、接收端口、发射通道馈电网络和接收通道馈电网络,其中,矩形贴片印刷在中间介质基板的上表面,堆叠的寄生矩形贴片印刷在上层介质基板的上表面,反射地板印刷在下层介质基板的上表面,发射通道馈电网络和接收通道馈电网络印刷在下层介质基板的下表面。所述滤波双工天线引入开环谐振器作为馈电网络,具有滤波双工功能,能够实现发射和接收同时进行,且天线的发射与接收使用的电磁波均为线极化电磁波。

A filter duplex antenna based on open loop reson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开环谐振器的滤波双工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开环谐振器的滤波双工天线。
技术介绍
天线是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设备,天馈系统是无线通信系统的最前端,是无线通信系统不可缺少的关键部件。天馈系统包括天线、滤波器和双工器,传统方法是三者分别设计,然后用射频电缆进行连接从而使得整个系统体积大、重量重,尤其由馈线和匹配网络带来的损耗会极大的降低信号的传送效率。在现代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实现系统的结构紧凑、重量轻、小型化、性能佳,一体化的天馈系统成为发展趋势。双工天线将天线、滤波器、双工器等前端器件联合进行设计,能够使得射频前端系统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引入,使得通信系统的小型化和集成化更加容易实现。射频前端的一体化设计将摈弃两端的匹配网络和连接的馈线,这会大幅的提高信号的传送效率,同时使得无线通信系统小型化、重量轻。目前的同极化双工天线存在收发频率的间隔比较大,端口隔离度低,有时还需电路引入传输零点以提高收发隔离,造成电路结构复杂化,而且天线的增益不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开环谐振器的滤波双工天线,所述天线为同极化异频双工天线,无需引入额外的电路以实现传输零点提高隔离,通过开环谐振器馈电就能够使得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具有高的隔离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开环谐振器的滤波双工天线,所述滤波双工天线包括三层互相平行的介质基板,分别为上层介质基板、中间介质基板和下层介质基板,所述上层介质基板和中间介质基板间隔一定距离,中间介质基板和下层介质基板无缝连接,还包括印刷在上层介质基板上表面的堆叠的寄生矩形贴片,印刷在中间介质基板上表面的矩形贴片,印刷在下层介质基板上表面的反射地板,印刷在下层介质基板下表面的发射通道馈电网络和接收通道馈电网络,加载在所述矩形贴片长度方向中心轴线上并贯穿中间介质基板的一排等间距的短路柱,发射通道馈电探针,接收通道馈电探针,发射端口和接收端口;所述发射通道馈电探针和接收通道馈电探针一端与矩形贴片相连,另一端分别穿过中间介质基板、反射地板、下层介质基板与发射通道馈电网络和接收通道馈电网络相连,同时,所述发射通道馈电网络和接收通道馈电网络的另一端分别与发射端口和接收端口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发射通道馈电网络包括第一微带馈线、第一微带耦合线、发射通道第一开环谐振器、发射通道第二开环谐振器、第二微带耦合线和第二微带馈线;所述接收通道馈电网络包括第三微带馈线、第三微带耦合线、接收通道第三开环谐振器、接收通道第四开环谐振器、第四微带耦合线和第四微带馈线。进一步地,所述发射通道馈电网络的一端通过第一微带馈线与发射端口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二微带馈线与所述发射通道馈电探针相连;所述接收通道馈电网络的一端通过第三微带馈线与接收端口相连,另一端通过第四微带馈线与所述接收通道馈电探针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短路柱的上端连接到矩形贴片,下端连接到反射地板,且沿着矩形贴片的长度方向中心轴线等间距排列,关于矩形贴片的几何中心对称。进一步地,所述发射通道馈电探针和接收通道馈电探针关于矩形贴片的几何中心对称,且都在所述矩形贴片的宽度方向中心轴线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微带耦合线和发射通道第一开环谐振器之间存在耦合间隙、所述发射通道第一开环谐振器和发射通道第二开环谐振器之间存在耦合间隙、所述发射通道第二开环谐振器和第二微带耦合线之间存在耦合间隙,且所有耦合间隙可调。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微带耦合线和接收通道第三开环谐振器之间存在耦合间隙、所述接收通道第三开环谐振器和接收通道第四开环谐振器之间存在耦合间隙、所述接收通道第四开环谐振器和第四微带耦合线之间存在耦合间隙,且所有耦合间隙可调。进一步地,印刷在中间介质基板上表面的矩形贴片和加载在所述矩形贴片长度方向中心轴线上并贯穿中间介质基板的一排等间距的短路柱能够产生一个具有两个谐振模式的单极化贴片天线;发射通道第一开环谐振器、发射通道第二开环谐振器和具有两个谐振模式的单极化贴片天线的低频谐振模式相耦合产生的发射天线使得频率为f发的发送信号能够通过,而频率为f收的接收信号不能通过;接收通道第三开环谐振器、接收通道第四开环谐振器和具有两个谐振模式的单极化贴片天线的高频谐振模式相耦合产生的接收天线使得频率为f收的接收信号能够通过,而频率为f发的发送信号不能通过。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加载等间距排列的短路柱的矩形贴片和堆叠的寄生矩形贴片经发射通道馈电探针或接收通道馈电探针馈电设计了一个具有两个谐振模式的单一极化的贴片天线,且两个谐振模式的频点间隔近,便于实现发射接收频率间隔近的频分双工天线。2、本专利技术基于开环谐振器的滤波双工天线电路结构简单,无需引入额外的电路以实现传输零点提高隔离,通过开环谐振器馈电即可使得发射端和接收端间具有高的隔离度。3、本专利技术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可以通过调节对应微带耦合线和对应开环谐振器间的耦合间隙、开环谐振器与开环谐振器之间的耦合间隙,使得所述滤波双工天线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共同工作不受影响,实现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小的互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滤波双工天线的总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滤波双工天线的总结构示意图及部分部件的尺寸编号标注。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滤波双工天线沿长度方向中心轴线垂直剖开的正面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上层介质基板上表面结构的尺寸编号标注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间介质基板上表面结构的尺寸编号标注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下层介质基板下表面结构的尺寸编号标注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滤波双工天线的仿真S参数曲线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滤波双工天线的仿真增益随频率变化曲线图。图9(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发射端口在2.35GHz激励下的xoz面仿真方向图;图9(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发射端口在2.35GHz激励下的yoz面仿真方向图。图10(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接收端口在2.7GHz激励下的xoz面仿真方向图;图10(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接收端口在2.7GHz激励下的yoz面仿真方向图。其中,1-堆叠的寄生矩形贴片,2-矩形贴片,3-短路柱,4-发射通道馈电探针,5-接收通道馈电探针,6-第一微带馈线,7-第一微带耦合线,8-发射通道第一开环谐振器,9-发射通道第二开环谐振器,10-第二微带耦合线,11-第二微带馈线,12-第三微带馈线,13-第三微带耦合线,14-接收通道第三开环谐振器,15-接收通道第四开环谐振器,16-第四微带耦合线,17-第四微带馈线,18-发射端口,19-接收端口,20-上层介质基板,21-中间介质基板,22-下层介质基板,23-反射地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开环谐振器的滤波双工天线,所述滤波双工天线包括三层互相平行的介质基板,分别为上层介质基板(20)、中间介质基板(21)和下层介质基板(22),所述上层介质基板(20)和中间介质基板(21)间隔一定距离,中间介质基板(21)和下层介质基板(22)无缝连接,还包括印刷在上层介质基板(20)上表面的堆叠的寄生矩形贴片(1),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开环谐振器的滤波双工天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开环谐振器的滤波双工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双工天线包括三层互相平行的介质基板,分别为上层介质基板、中间介质基板和下层介质基板,所述上层介质基板和中间介质基板间隔一定距离,中间介质基板和下层介质基板无缝连接,还包括印刷在上层介质基板上表面的堆叠的寄生矩形贴片,印刷在中间介质基板上表面的矩形贴片,印刷在下层介质基板上表面的反射地板,印刷在下层介质基板下表面的发射通道馈电网络和接收通道馈电网络,加载在所述矩形贴片长度方向中心轴线上并贯穿中间介质基板的一排等间距的短路柱,发射通道馈电探针,接收通道馈电探针,发射端口和接收端口;所述发射通道馈电探针和接收通道馈电探针一端与矩形贴片相连,另一端分别穿过中间介质基板、反射地板、下层介质基板与发射通道馈电网络和接收通道馈电网络相连,同时,所述发射通道馈电网络和接收通道馈电网络的另一端分别与发射端口和接收端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开环谐振器的滤波双工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双工天线包括三层互相平行的介质基板,分别为上层介质基板、中间介质基板和下层介质基板,所述上层介质基板和中间介质基板间隔一定距离,中间介质基板和下层介质基板无缝连接,还包括印刷在上层介质基板上表面的堆叠的寄生矩形贴片,印刷在中间介质基板上表面的矩形贴片,印刷在下层介质基板上表面的反射地板,印刷在下层介质基板下表面的发射通道馈电网络和接收通道馈电网络,加载在所述矩形贴片长度方向中心轴线上并贯穿中间介质基板的一排等间距的短路柱,发射通道馈电探针,接收通道馈电探针,发射端口和接收端口;所述发射通道馈电探针和接收通道馈电探针一端与矩形贴片相连,另一端分别穿过中间介质基板、反射地板、下层介质基板与发射通道馈电网络和接收通道馈电网络相连,同时,所述发射通道馈电网络和接收通道馈电网络的另一端分别与发射端口和接收端口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开环谐振器的滤波双工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通道馈电网络包括第一微带馈线、第一微带耦合线、发射通道第一开环谐振器、发射通道第二开环谐振器、第二微带耦合线和第二微带馈线;所述接收通道馈电网络包括第三微带馈线、第三微带耦合线、接收通道第三开环谐振器、接收通道第四开环谐振器、第四微带耦合线和第四微带馈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开环谐振器的滤波双工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通道馈电网络的一端通过第一微带馈线与发射端口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二微带馈线与所述发射通道馈电探针相连;所述接收通道馈电网络的一端通过第三微带馈线与接收端口相连,另一端通过第四微带馈线与所述接收通道馈电探针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开环谐振器的滤波双工天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谢泽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