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86455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包括上模和与所述上模匹配的下模,所述上模的上底板上设有压料板,所述压料板位于所述上底板中冲压件板料流动集中的位置上,所述压料板上设有竖直放置的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固定在所述压料板上,所述顶杆的底端悬空且靠近所述下模的边缘,所述下模的边缘上设有压边圈,所述下模上设有用于顶住所述顶杆的摆契机构,且所述摆契机构靠近所述压边圈,在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的过程中,所述摆契机构顶住所述顶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证模具正常生产不压伤冲压件的同时,由于在冲压件板料流动过于集中的部位设计上压料板,使冲压件在压紧的状态下成型,保证材料流动的均匀性,很好的解决了冲压件起皱的问题。

A stamp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拉延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冲压拉延模具。
技术介绍
在冲压件的拉延工序中,对于型面较复杂不易成型的地方,在对冲压件进行压件时,板件容易出现起皱或破裂的现象,也会出现一次拉延板件成型不到位的现象,这些问题会大大降低拉延质量,也会给现场调试人员增加较大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可以保证正常生产避免压伤冲压件的同时解决冲压件起皱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包括上模和与所述上模匹配的下模,所述上模的上底板上设有压料板,所述压料板位于所述上底板中冲压件板料流动集中的位置上,所述压料板上设有竖直放置的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固定在所述压料板上,所述顶杆的底端悬空且靠近所述下模的边缘,所述下模的边缘上设有压边圈,所述下模上设有用于顶住所述顶杆的摆契机构,且所述摆契机构靠近所述压边圈,在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的过程中,所述摆契机构顶住所述顶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冲压拉延模具与传统的上模的上底板不能活动的结构不同,本技术在上底板上单独设计压料板,压在冲压件板料流动集中的位置上,下模设计压边圈;模具压完冲压件后向上运动时,由于上模压料板和下模压边圈会出现同时顶冲压件将冲压件压坏的现象,为了防止压坏冲压件,在压边圈旁设计摆契机构,控制上压料板和下压边圈的先后运动顺利,保证下压边圈完全顶起来后上压料板再开始顶料,不压伤冲压件;本技术在保证模具正常生产不压伤冲压件的同时,由于在冲压件板料流动过于集中的部位设计上压料板,使冲压件在压紧的状态下成型,保证材料流动的均匀性,很好的解决了冲压件起皱的问题。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压料板具体位于所述上底板中的中部,且正对冲压件板料中间的凸模。进一步,所述上模上设有用于给所述压料板提供压力源的第一氮气弹簧,所述下模上设有用于给所述压边圈提供压力源的第二氮气弹簧。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压边圈与压料板均使用氮气弹簧,压边圈在氮气弹簧的作用下可以往上移动,压料板在氮气弹簧的作用下可以往下移动。进一步,所述摆契机构包括摆契、第一推动单元和第二推动单元,所述摆契的一端可摆动的固定在所述下模上,所述摆契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顶杆的下方,所述第一推动单元和第二推动单元分别位于所述摆契的内侧和外侧,所述第一推动单元用于在开模时推动所述摆契向远离所述压边圈的方向摆动,所述第二推动单元用于在合模时推动所述摆契向靠近所述压边圈的方向摆动。进一步,所述第一推动单元包括第三氮气弹簧和推杆,所述第三氮气弹簧镶嵌在所述下模中,所述推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氮气弹簧上,所述推杆的另一端靠近所述摆契的内侧,开模时所述推杆在所述第三氮气弹簧的驱动下推动所述摆契向远离所述压边圈的方向摆动,使所述摆契的另一端远离所述顶杆的底端。进一步,所述第二推动单元包括滑块、滑动轴承和第四氮气弹簧,所述滑块通过所述滑动轴承安装在所述下模中,且所述滑块的一端靠近所述摆契的外侧,所述下模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滑动轴承滑动的所述第四氮气弹簧,合模时所述滑动轴承在所述第四氮气弹簧的驱动下带动滑块向靠近所述摆契的方向滑动,且在所述滑块的推动下使所述摆契的另一端顶住所述顶杆的底端。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压边圈在氮气弹簧的作用下往上移动,压料板在氮气弹簧的作用下往下移动,但此时压边圈上的摆契会推着顶杆让压料板不往下移动,当压边圈行程走完后压料板再往下移动,这样冲压件就不会被压伤,从而起延时作用,而上模由于实现了压料状态下的成型,从而解决了零件的起皱问题。进一步,所述顶杆设有两根,两根所述顶杆对称的固定在所述压料板上。进一步,所述摆契机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摆契机构对称的安装在所述下模上并分别与两根所述顶杆对应,且位于所述压边圈的两头。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顶杆和摆契机构均设有两个,且它们之间对应配合,保证上模与下模时间的受力均匀性,使得在生产中上模和下模始终保持平行状态,有利于生产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合模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开模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压料板,2、顶杆,3、压边圈,4、摆契,5、第三氮气弹簧,6、推杆,7、滑块,8、滑动轴承,9、第四氮气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包括上模和与所述上模匹配的下模,所述上模的上底板上设有压料板1,所述压料板1位于所述上底板中冲压件板料流动集中的位置上,所述压料板1上设有竖直放置的顶杆2,所述顶杆2的顶端固定在所述压料板1上,所述顶杆2的底端悬空且靠近所述下模的边缘,所述下模的边缘上设有压边圈3,所述下模上设有用于顶住所述顶杆2的摆契机构,且所述摆契机构靠近所述压边圈3,在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的过程中,所述摆契机构顶住所述顶杆2。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顶杆2设有两根,两根所述顶杆2对称的固定在所述压料板1上。所述摆契机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摆契机构对称的安装在所述下模上,且位于所述压边圈3的两头。所述压料板1具体位于所述上底板中的中部,且正对冲压件板料中间的凸模。所述上模上设有用于给所述压料板1提供压力源的第一氮气弹簧,所述下模上设有用于给所述压边圈3提供压力源的第二氮气弹簧。所述摆契机构包括摆契4、第一推动单元和第二推动单元,所述摆契4的一端可摆动的固定在所述下模上,所述摆契4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顶杆2的下方,所述第一推动单元和第二推动单元分别位于所述摆契4的内侧和外侧,所述第一推动单元用于在开模时推动所述摆契4向远离所述压边圈3的方向摆动,所述第二推动单元用于在合模时推动所述摆契4向靠近所述压边圈3的方向摆动。所述第一推动单元包括第三氮气弹簧5和推杆6,所述第三氮气弹簧5镶嵌在所述下模中,所述推杆6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氮气弹簧5上,所述推杆6的另一端靠近所述摆契4的内侧,开模时所述推杆6在所述第三氮气弹簧5的驱动下推动所述摆契4向远离所述压边圈3的方向摆动,使所述摆契4的另一端远离所述顶杆2的底端。所述第二推动单元包括滑块7、滑动轴承8和第四氮气弹簧9,所述滑块7通过所述滑动轴承8安装在所述下模中,且所述滑块7的一端靠近所述摆契4的外侧,所述下模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滑动轴承8滑动的所述第四氮气弹簧9,合模时所述滑动轴承8在所述第四氮气弹簧9的驱动下带动滑块7向靠近所述摆契4的方向滑动,且在所述滑块7的推动下使所述摆契4的另一端顶住所述顶杆2的底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上模随压机滑块往上走时,压料板1与压边圈3均使用氮气弹簧,压边圈3在第二氮气弹簧的作用下往上移动,压料板1在第一氮气弹簧的作用会往下移动,但此时压边圈3上的摆契4会推着顶杆2让压料板1不往下移动,当压边圈3行程走完的同时摆契4由于第三氮气弹簧5的推动向外摆动,使摆契4脱离顶杆2,压料板1再往下移动,这样冲压件就不会被压伤,从而起延时作用,而上模由于实现了压料状态下的成型,从而解决了冲压件的起皱问题。具体的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冲压拉延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包括上模和与所述上模匹配的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上底板上设有压料板(1),所述压料板(1)位于所述上底板中冲压件板料流动集中的位置上,所述压料板(1)上设有竖直放置的顶杆(2),所述顶杆(2)的顶端固定在所述压料板(1)上,所述顶杆(2)的底端悬空且靠近所述下模的边缘,所述下模的边缘上设有压边圈(3),所述下模上设有用于顶住所述顶杆(2)的摆契机构,且所述摆契机构靠近所述压边圈(3),在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的过程中,所述摆契机构顶住所述顶杆(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包括上模和与所述上模匹配的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上底板上设有压料板(1),所述压料板(1)位于所述上底板中冲压件板料流动集中的位置上,所述压料板(1)上设有竖直放置的顶杆(2),所述顶杆(2)的顶端固定在所述压料板(1)上,所述顶杆(2)的底端悬空且靠近所述下模的边缘,所述下模的边缘上设有压边圈(3),所述下模上设有用于顶住所述顶杆(2)的摆契机构,且所述摆契机构靠近所述压边圈(3),在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的过程中,所述摆契机构顶住所述顶杆(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板(1)具体位于所述上底板中的中部,且正对冲压件板料中间的凸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上设有用于给所述压料板(1)提供压力源的第一氮气弹簧,所述下模上设有用于给所述压边圈(3)提供压力源的第二氮气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契机构包括摆契(4)、第一推动单元和第二推动单元,所述摆契(4)的一端可摆动的固定在所述下模上,所述摆契(4)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顶杆(2)的下方,所述第一推动单元和第二推动单元分别位于所述摆契(4)的内侧和外侧,所述第一推动单元用于在开模时推动所述摆契(4)向远离所述压边圈(3)的方向摆动,所述第二推动单元用于在合模时推动所述摆契(4)向靠近所述压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琪李亚平孙豫闽
申请(专利权)人:数码模冲压技术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