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盖结构和电饭煲或电压力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80735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0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开盖结构和电饭煲或电压力锅。该开盖结构包括按钮组件,其具有第一结合面;盖,该盖具有第二结合面,第一结合面能够与第二结合面接触,定义按钮组件的旋转轴心为O,第一结合面上能与第二结合面相接触的两个极限端的端点分别为D1和D2,其中D1位于第一结合面的自由端,且以O点引第一结合面的垂线、垂点为自锁点S,D1、O和D2之间所夹的角度∠D1OD2为扣合角α,D1、O和S之间所夹的角度∠D1OS为自锁角γ,并有第一预设角<α‑γ<第二预设角,且α>γ,其中第一预设角和第二预设角均大于0°。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开盖结构和电饭煲,能够获得合理的扣合角度,使得按钮组件和盖扣合后不会出现脱扣、同时还能防止无法开盖,扣合结构可靠性高。

An open cover structure and an electric cooker or an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open cover structure, an electric rice cooker or an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The lid structure comprises a button assembly, having a first joint surface; cover, the cover has a combined surface second, the first joint surface can be combined with contact with the second axis definition button component is O, the first combining surface with second combined endpoint two limit contacting end are respectively D1 and D2 D1, which is located on the first surface with a free end, and the O point is first combined with the vertical and vertical point locking point S, between D1, O and D2 / D1OD2 for angle buckling angle alpha, D1, O and S between the angle between the angle D1OS for self-locking angle gamma, and the preset angle alpha gamma < < second preset angle, and alpha gamma, > the first preset angle and second preset angle greater than 0 degrees. According to the opening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and the electric cooker, a reasonable buckle angle can be obtained, so that the button assembly and the cover button will not be released after being combined,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prevent the lid from being opened,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buckle is highly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盖结构和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本技术涉及电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电器装置(诸如电饭煲)的开盖结构。
技术介绍
电饭煲日常使用过程中,开盖结构设计不合理会造成使用不便。例如,在整机工作过程中,面盖因受热膨胀,同时考虑到各配合零件的加工误差,开盖过程中易造成前端扣位配合处顶死。导致开盖不良,诸如,未正常脱扣,严重时无法开盖。如果开盖结构扣位量过多的话,开盖行程(角度)大,不利于有效的开盖操作。再者,开盖结构扣合量小的话,开盖行程过小,无法有效的实现自锁。在使用器具过程中可能出现无法扣死的情况,严重会出现脱扣。影响正常的使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急需一种开盖结构,该结构合盖后扣合量合理,不会出现合盖过程或合盖后脱扣、同时开盖过程开不了盖的不良情况,并且,扣合结构可靠,操作手感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开盖结构,该开盖结构包括:按钮组件,按钮组件具有第一结合面;支撑结构,按钮组件枢轴转动地安装于支撑结构;盖,盖能够与按钮组件结合,其中,盖具有第二结合面,第一结合面能够与第二结合面接触,定义所述按钮组件的旋转轴心为O,所述第一结合面上能与所述第二结合面相接触的两个极限端的端点分别为D1和D2,其中D1位于所述第一结合面的自由端,且以O点引所述第一结合面的垂线、垂点为自锁点S,所述D1、O和D2之间所夹的角度∠D1OD2为扣合角α,所述D2、O和S之间所夹的角度∠D2OS为自锁角γ,并有第一预设角&lt;α-γ&lt;第二预设角,其中第一预设角和第二预设角均大于0°。进一步地,第一结合面与第二结合面的扣合量为三角形D1OD2中扣合角α所对应的边D1D2的长度,且所述D1D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为其横向扣合量,且有所述横向扣合量的取值范围为2.5mm-3mm。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结合面与水平面所形成的第一角度为摩擦角β,所述摩擦角β与所述自锁角γ成正相关的关系:即β越大γ越大、β越小γ越小。进一步地,所述摩擦角β的取值范围在10°到15°之间,所述第一结合面与所述第二结合面相贴合地接触,第一结合面与水平面所形成的第二角度等于第一角度。进一步地,按钮组件还包括具有中空空间的避空结构,盖还包括从盖突出的扣位结构,扣位结构能够插入避空结构中。进一步地,盖还包括用于引导盖与按钮组件结合的导向筋。进一步地,支撑结构中设置有用于接收导向筋的第一凹槽。进一步地,盖包括两个相互间隔开的扣位结构。进一步地,按钮组件包括两个相互间隔开的避空结构,用于分别接收扣位结构。进一步地,按钮组件包括开盖按钮和用于支撑开盖按钮的按钮支架,其中,第一结合面设置于按钮支架上。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按钮组件通过所述按钮支架枢轴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结构上。进一步地,按钮支架设置有从其两端部延伸出的突出部,突出部设置于支撑结构的第二凹槽。进一步地,按钮组件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按钮组件朝向按钮组件与盖结合的方向转动的第一限位结构;和/或,支撑结构还包括用于限制按钮组件朝向按钮组件与盖分离的方向转动的第二限位结构。进一步地,盖还包括邻接第二结合面并朝向开盖按钮突出设置的圆弧面,在按钮组件与盖结合时,圆弧面与按钮组件接触。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饭煲或电压力锅,包括上述的开盖结构。根据本技术的开盖结构和具有上述开盖结构的电饭煲或电压力锅,具有如下优点:1、合理的扣合角度,使得按钮组件和盖扣合后不会出现脱扣、且开盖时能够顺利的开盖,扣合结构可靠性高。2、合盖后具有合理的扣合量,从而极限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脱扣、合盖顶死的不良情况,特别针对气辅模具该设计优点尤为突出。3、开盖按钮组件采用避空设计,从而在极限状态也能够满足开合盖要求。4、横向扣合量在2.5mm-3mm,从而能够保证极限开盖要求,使得扣合结构的可靠性更强。5、盖扣位下部设计的大圆弧过渡,使得合盖声音清脆,开盖过程流畅,操作手感更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开盖结构的立体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图1所示的开盖结构配合后的截面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图1所示的按钮组件与盖配合后的结构放大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图1所示的开盖结构中的按钮组件与盖脱离结合(即,脱扣)时的截面图;图5示意性示出了图4所示的按钮组件与盖脱扣时圆圈所示部分的放大截面图;图6示意性示出了图1所示的开盖结构开盖至最大角度的截面图;图7示意性示出了图6所示的开盖至最大角度时的放大图;图8示意性示出了朝向盖方向观看按钮组件和盖结合后的结构截面图;图9示意性示出了朝向按钮组件方向观看按钮组件和盖结合后的结构截面图;图10示意性示出了摩擦角为10度时的按钮组件与盖的结合量(即,扣合量)分析图;图11示意性示出了摩擦角为15度时的按钮组件与盖的结合量分析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开盖结构及具有该开盖结构的电饭煲或电压力锅,该开盖结构包括:按钮组件,所述按钮组件可旋转且具有第一结合面;支撑结构,所述按钮组件枢轴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结构;盖(优选为面盖),所述盖能够与所述按钮组件结合,其中,所述盖具有第二结合面,所述第一结合面能够与所述第二结合面接触,定义所述按钮组件的旋转轴心为O,所述第一结合面上能与所述第二结合面相接触的两个极限端的端点分别为D1和D2,其中D1位于所述第一结合面的自由端,且以O点引所述第一结合面的垂线、垂点为自锁点S,所述D1、O和D2之间所夹的角度∠D1OD2为扣合角α,所述D2、O和S之间所夹的角度∠D2OS为自锁角γ,并有第一预设角&lt;α-γ&lt;第二预设角,且α&gt;γ,其中第一预设角和第二预设角均大于0°。当扣合角度α&gt;自锁角度γ能够使得按钮组件与盖之间能够形成自锁,进一步当扣合角度α-自锁角度γ&gt;第一预设角时能够有效地防止在扣合过程中或扣合完成后出现脱扣的情况,使其牢固地扣合;当扣合角度α-自锁角度γ&lt;第二预设角时能够有效地防止扣合角度过大(或者说扣合量过大)而使得按钮组件旋转过大的角度、导致的开不了盖的情况的发生,从而有效地实现正常开盖,且α&gt;γ(实现自锁)、第一预设角和第二预设角均大于0保证上述的大小关系。本技术采用合理的扣合角度,使得按钮组件和盖扣合后既不会出现脱扣、且开盖时还能够顺利的开盖,使得扣合结构的可靠性大大地提高;合盖后具有合理的扣合量,从而极限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脱扣、合盖顶死的不良情况,特别针对气辅模具该设计优点尤为突出。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开盖结构包括按钮组件10、盖装饰板20、支撑结构30和盖40,其中,按钮组件10能够枢轴转动地安装于支撑结构30,盖40能够与按钮组件10结合。盖装饰板20覆盖盖40。如图2所示,按钮组件10包括开盖按钮11和用于支撑开盖按钮11的按钮支架12。该按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开盖结构和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结构包括:按钮组件(10),所述按钮组件(10)可旋转且具有第一结合面(121);盖(40),所述盖(40)能够与所述按钮组件(10)结合,其中,所述盖(40)具有第二结合面(41),所述第一结合面(121)能够与所述第二结合面(41)接触;定义所述按钮组件的旋转轴心为O,所述第一结合面上能与所述第二结合面相接触的两个极限端的端点分别为D1和D2,其中D1位于所述第一结合面的自由端,且以O点引所述第一结合面的垂线、垂点为自锁点S,所述D1、O和D2之间所夹的角度∠D1OD2为扣合角α,所述D2、O和S之间所夹的角度∠D2OS为自锁角γ,并有第一预设角<α‑γ<第二预设角,其中第一预设角和第二预设角均大于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结构包括:按钮组件(10),所述按钮组件(10)可旋转且具有第一结合面(121);盖(40),所述盖(40)能够与所述按钮组件(10)结合,其中,所述盖(40)具有第二结合面(41),所述第一结合面(121)能够与所述第二结合面(41)接触;定义所述按钮组件的旋转轴心为O,所述第一结合面上能与所述第二结合面相接触的两个极限端的端点分别为D1和D2,其中D1位于所述第一结合面的自由端,且以O点引所述第一结合面的垂线、垂点为自锁点S,所述D1、O和D2之间所夹的角度∠D1OD2为扣合角α,所述D2、O和S之间所夹的角度∠D2OS为自锁角γ,并有第一预设角&lt;α-γ&lt;第二预设角,其中第一预设角和第二预设角均大于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面(121)与所述第二结合面(41)的扣合量为三角形D1OD2中扣合角α所对应的边D1D2的长度,且所述D1D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为横向扣合量,且有所述横向扣合量的取值范围为2.5mm-3mm。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开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合面(41)与水平面所形成的第一角度为摩擦角β,所述摩擦角β与所述自锁角γ成正相关的关系:即β越大γ越大、β越小γ越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角β的取值范围在10°到15°之间,所述第一结合面与所述第二结合面相贴合地接触,所述第一结合面(121)与水平面所形成的第二角度等于所述第一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组件(10)还包括具有中空空间的避空结构,所述盖(40)还包括从所述盖突出的扣位结构,所述扣位结构能够插入所述避空结构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40)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盖(40)与所述按钮组件(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李锦彬洪奕龙尚飞刘靖覃德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