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型海珍品捕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7849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圆柱型海珍品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捞装置包括框架体,所述框架体为圆柱状结构,该圆柱状的框架体底面半径为r,高为h,且h=5‑10r,在框架体上设置有网衣,同时在框架体纵向等距分布有多层捕捞网层,每层捕捞网层都由多个在圆周上均匀分布且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捕捞网组成,捕捞网由相互连通的第一网和第二网组成,其中第一网呈喇叭状,其较大的开口设置在所述的网衣上,在第一网和第二网的连接处设置有支撑框,同一捕捞网层中相邻的支撑框之间还通过始终保持张紧状态的弹性绳索相互连接,在框架体的中心处还设置有架体,架体上纵向设置有多个诱捕盒,且多个诱捕盒与多层捕捞网层之间相互对应。

Cylindrical sea treasure fish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ylindrical marine fishing devic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fishing device comprises a frame body, the frame body is a cylindrical structure, the cylindrical frame body bottom radius of R, high h, h=5 and 10R have, the net is arranged in the frame body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framework of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multilayer isometric fishing net layer, each layer of fishing net layer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circumferentially uniformly distributed and are at the same level of fishing nets, fishing nets connected by the first network and the second network, the first network is horn shaped, with its large opening set in the net, in the connecting position of the first network and the second network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frame, adjacent to the same fishing net layer in the supporting frame through the elastic rope tension remains connec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body frame is also provided There are a plurality of trap boxes on the frame, and a plurality of trap boxes and the multilayer fishing net layer correspond to each ot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柱型海珍品捕捞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产品捕捞装置,特别是一种圆柱型海珍品捕捞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野生海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中海参,海胆等海珍品由于其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广受消费者喜爱。但是这类底栖的海珍品的传统捕捞方式是人工潜水作业,捕捞过程受天气、海况的影响较大,对于潜水员身心健康损害大,因此该方式具有成本投入大,捕捞难度强,危险系数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结合底栖海珍品的能够为特征,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不需要人工操作,可自动对海珍品进行捕捞、收集的圆柱型海珍品捕捞装置。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圆柱型海珍品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捞装置包括框架体1,所述框架体1为圆柱状结构,该圆柱状的框架体1底面半径为r,高为h,且h=5-10r,在框架体1上设置有网衣2,同时在框架体1纵向等距分布有多层捕捞网层,每层捕捞网层都由多个在圆周上均匀分布且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捕捞网3组成,捕捞网3由相互连通的第一网4和第二网5组成,其中第一网4呈喇叭状,其较大的开口设置在所述的网衣2上,在第一网4和第二网5的连接处设置有支撑框6,同一捕捞网层中相邻的支撑框6之间还通过始终保持张紧状态的弹性绳索相互连接,在框架体1的中心处还设置有架体8,架体8上纵向设置有多个诱捕盒9,且多个诱捕盒9与多层捕捞网层之间相互对应。所述框架体1的底端通过连接绳连接有浮子10,框架体1的顶端则通过连接绳连接有浮子7。相邻的所述捕捞网层中的捕捞网3相互错开。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种结构形式的圆柱型海珍品捕捞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稳固性好,且成本低廉并可反复使用,将其放入捕捞海域便可自动进行海珍品的捕捞与收集,只需要在一段时间后将其拉拽到渔船上即可,不需要渔民潜水采捕,不仅可以降低劳动、避免风险,同时还可以保护海珍品繁殖海域的环境,并且它在作业过程中始终处于海底,因此不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受海流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因此可以实现多种环境下的连续捕捞,提高了捕捞效率。它内部设置有多层捕捞网,每一层又设置有多个捕捞网,因此能够大大提高捕捞效率,提高产量。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圆柱型海珍品捕捞装置,它包括一个作为基础的、刚性的框架体,这个框架体1整体呈圆柱形,同时这个圆柱形的框架体1的底面半径为r,其高为h,则h=5-10r;在框架体1的底端通过连接绳连接有浮子10,而在框架体1的顶端则通过连接绳连接有浮子7;在框架体1上设置有一个闭合的网衣2,同时在框架体1内还纵向的等距分布有多层捕捞网层,且每层捕捞网层都由多个在圆周上均匀分布的捕捞网3组成,捕捞网3由相互连通的第一网4和第二网5两部分组成,第一网4呈喇叭状,并且其相对较大的开口设置在网衣2上,在第一网4和第二网5的连接处设置有支撑框6,在同一层捕捞网层中,相邻的支撑框6之间通过弹性绳索相互连接,且弹性绳索始终保持张紧状态,在框架体1的中心处设置有架体8,在架体8上设置有多个诱捕盒9,并且这多个诱捕盒9与多层捕捞网层之间一一对应(即每一层捕捞网层的中心处都设置有一个诱捕盒9);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捕捞效率,相邻的捕捞网层中的捕捞网3在纵向投影上都相互错开。本技术实施例的圆柱型海珍品捕捞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渔船将本装置运送到需要进行捕捞操作的海域,将包覆有网衣2的框架体1整体平稳地放入海底,在浮子10的作用下,框架体1沉在海底,由于框架体1中心处架体8上的多个诱捕盒9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放置在诱捕盒9中的诱饵所散发出的气味通过通孔散布到周围海域,该海域中的海珍品(如海参)便会朝着诱捕盒9的方向爬行,待海珍品通过网衣2上的开口进入某个捕捞网3时,由于弹性绳索始终处于张紧状态,因此在弹性绳索的作用下,第一网4也会保持张紧状态,海珍品能够轻松地在第一网4内爬行,由于支撑框6的存在,保证第一网4和第二网5的连接处始终张开,以便海珍品爬过支撑框6后,能够直接落入第二网5中,由于第二网5是自然下垂的状态,因此进入第二网5后的海珍品无法通过支撑框6重新爬出,便完成了海珍品的自动捕捞;在框架体1的内部空间中,尽可能多的分布捕捞网3,并且不同层的捕捞网3在纵向投影方向上还相互错开一定角度,也就是说增加了网衣2上分布的、能够进入捕捞网3的数量,因此本装置可以一次性诱捕多个海珍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将本装置置于捕捞海域一段时间后,渔船重新回到该区域,通过漂浮在海面上的浮子7即可判断出框架体1的准确位置,将框架体1(以及沉子10)拉拽到渔船上,并将捕获的海珍品取出,然后重新将本装置放入海底,即可进行下一次的捕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圆柱型海珍品捕捞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柱型海珍品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捞装置包括框架体(1),所述框架体(1)为圆柱状结构,该圆柱状的框架体(1)底面半径为r,高为h,且h=5‑10r,在框架体(1)上设置有网衣(2),同时在框架体(1)纵向等距分布有多层捕捞网层,每层捕捞网层都由多个在圆周上均匀分布且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捕捞网(3)组成,捕捞网(3)由相互连通的第一网(4)和第二网(5)组成,其中第一网(4)呈喇叭状,其较大的开口设置在所述的网衣(2)上,在第一网(4)和第二网(5)的连接处设置有支撑框(6),同一捕捞网层中相邻的支撑框(6)之间还通过始终保持张紧状态的弹性绳索相互连接,在框架体(1)的中心处还设置有架体(8),架体(8)上纵向设置有多个诱捕盒(9),且多个诱捕盒(9)与多层捕捞网层之间相互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型海珍品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捞装置包括框架体(1),所述框架体(1)为圆柱状结构,该圆柱状的框架体(1)底面半径为r,高为h,且h=5-10r,在框架体(1)上设置有网衣(2),同时在框架体(1)纵向等距分布有多层捕捞网层,每层捕捞网层都由多个在圆周上均匀分布且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捕捞网(3)组成,捕捞网(3)由相互连通的第一网(4)和第二网(5)组成,其中第一网(4)呈喇叭状,其较大的开口设置在所述的网衣(2)上,在第一网(4)和第二网(5)的连接处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业富杨军王贵营侯瑞于江南宋健徐寅庭董思宋于佳禾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