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捕捞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7361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2 18:15
一种捕捞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捞网设置有上圈和下圈,所述的上圈内侧设置有上内圈,所述的上圈与所述的下圈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绳,所述的上圈与所述的上内圈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绳,所述的上圈与所述的下圈之间设置有流刺网,所述的流刺网设置有上网纲绳,所述的上网纲绳与设置在所述的上圈与所述的上内圈之间的第二限位绳固定,上圈与下圈之间第一限位绳就始终保持拉紧状态,流刺网也始终保持与上圈与下圈之间的第一限位绳高度相同,下内圈内侧的渔网上可以放诱饵,当鱼来吃诱饵或从流刺网旁边游过碰到流刺网时,因流刺网处于宽松状态,再则流刺网呈V形设置,鱼很容易被粘牢,拉绳设置有浮标,可以根据需要用来控制捕捞网的深度。

A fishing net

A fishing net,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fishing net is arranged on the ring and the lower ring, the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upper inner ring, a first limit rop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ring and the lower ring, second limit rop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ring and the inner ring the gillne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ring and the lower ring, gill net is arranged in the Internet cable, Internet cable and set the second between the upper ring and the inner ring of the limit rope is fixed on. Ring and the lower ring between the first limiting rope always maintain tension, gillnetting has always maintained the same level as the first limit on the ring and the lower ring between the rope, under the inner nets can be put on the bait when the fish to eat bait or from the gill nets swim alongside met gillnet, due to flow gill is loose like State, and gillnetting is V shape set, fish can easily be glued, pull rope is 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buoy, used to control the depth of fishing 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捕捞网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捕捞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捕捞网。
技术介绍
随着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渔业捕捞工具也越来越多,如拖网、围网、流刺网等,还有小规模作业的如蟹笼、地笼等,但有些地方因洋流太急或海底高低不平等原因,大的捕捞作业很难进行,而小规模作业如蟹笼、地笼等产量不高,如何能高效地又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捕捞工具一直是渔民朋友所想要解决的问题。鉴于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捕捞网,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捕捞网,所述的捕捞网设置有上圈和下圈,所述的上圈内侧设置有上内圈,所述的上圈与所述的下圈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绳,所述的上圈与所述的上内圈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绳,所述的上圈与所述的下圈之间设置有流刺网,所述的流刺网设置有上网纲绳,所述的上网纲绳与设置在所述的上圈与所述的上内圈之间的第二限位绳固定;所述的上圈与所述的上内圈之间的第二限位绳呈V形设置,所述的下圈内侧设置有下内圈,所述的下圈与所述的下内圈之间设置有第三限位绳,所述的下圈与所述的下内圈之间的第三限位绳呈V形设置;所述的流刺网设置有下网纲绳,所述的下网纲绳与设置在所述的下圈与所述的下内圈之间的第三限位绳固定;所述的下内圈内侧设置有渔网;所述的上圈或上内圈设置有拉绳;所述的拉绳设置有浮标;所述的流刺网的高度高于所述的上圈与所述的下圈之间的高度;所述的流刺网的上网纲绳的长度长于所述的上圈与所述的上内圈之间第二限位绳的长度;所述的流刺网设置有下网纲绳,所述的流刺网的下网纲绳的长度长于所述的下圈与所述的下内圈之间第三限位绳的长度;所述的上圈与所述的上内圈的材质比重至少轻于海水的比重;所述的下圈与所述的下内圈的材质比重至少重于海水的比重。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上圈与下圈之间的间距有第一限位绳控制,而流刺网的高度高于上圈与下圈之间的间距,所以流刺网高度处于宽松状态,同样上网纲绳的长度长于上圈与上内圈之间第二限位绳的长度,流刺网的宽度也处于宽松状态,上圈与上内圈的材质比重海水轻,下圈与下内圈的材质比重比海水重,这样上圈与下圈之间第一限位绳就始终保持拉紧状态,流刺网也始终保持与上圈与下圈之间的第一限位绳高度相同,下内圈内侧的渔网上可以放诱饵,当鱼来吃诱饵或从流刺网旁边游过碰到流刺网时,因流刺网处于宽松状态,再则流刺网呈V形设置,鱼很容易被粘牢,拉绳设置有浮标,可以根据需要用来控制捕捞网的深度,如捕螃蟹等可直接放到海底,本专利技术的捕捞网也可作为养鱼塘的快速捕捞工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捕捞网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捕捞网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捕捞网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一种捕捞网,捕捞网设置有上圈1和下圈2,上圈1内侧设置有上内圈3,上圈1与下圈2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绳5,上圈1与上内圈3之间设置第二有限位绳10,上圈1与下圈2之间设置有流刺网7,流刺网7设置有上网纲绳,上网纲绳与设置在上圈1与上内圈3之间的第二限位绳10固定,上圈1与上内圈3之间的第二限位绳10呈V形设置,下圈2内侧设置有下内圈4,下圈2与下内圈4之间设置有第三限位绳11,下圈2与下内圈4之间的第三限位绳11呈V形设置,流刺网7设置有下网纲绳,下网纲绳与设置在下圈2与下内圈4之间的第三限位绳11固定,下内圈4内侧设置有渔网8,上圈1或上内圈3设置有拉绳6,拉绳6设置有浮标9,流刺网7的高度高于上圈1与下圈2之间的高度,流刺网7的上网纲绳的长度长于上圈1与上内圈3之间第二限位绳10的长度,流刺网7设置有下网纲绳,流刺网7的下网纲绳的长度长于下圈2与下内圈4之间第三限位绳11的长度,上圈1与上内圈3的材质比重至少轻于海水的比重,下圈2与下内圈4的材质比重至少重于海水的比重。实施例二,准备捕鱼时,根据流刺网7的高度,控制好上圈1与下圈2之间第一限位绳5的间距,而流刺网7的高度必须高于上圈1与下圈2之间的高度,使流刺网7高度处于宽松状态,同样上网纲绳的长度长于上圈1与上内圈3之间第二限位绳10的长度,使流刺网7的宽度也处于宽松状态,上圈1与上内圈3的材质比重海水轻,下圈2与下内圈4的材质比重比海水重,这样上圈1与下圈2之间第一限位绳5就始终保持拉紧状态,流刺网7也始终保持与上圈1与下圈2之间的第一限位绳5高度相同,在下内圈4内侧的渔网8上放好诱饵,诱饵与渔网8固定后,可以下网捕鱼,当鱼来吃诱饵或从流刺网7旁边游过碰到流刺网7时,因流刺网7处于宽松状态,再则流刺网7呈V形设置,鱼很容易被粘牢,拉绳6设置有浮标9,可以根据需要用来控制捕捞网的深度,如捕螃蟹等可直接放到海底,本专利技术的捕捞网也可作为养鱼塘的快速捕捞工具。实施例三,其他同上,当上圈1与上内圈3浮力不能拉紧第一限位绳5时,可以在上圈1上绑上一些浮筒,当下圈2与下内圈4的重量不能拉紧第一限位绳5时,可以在下圈2上绑上一些铅制的坠子。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捕捞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捕捞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捞网设置有上圈和下圈,所述的上圈内侧设置有上内圈,所述的上圈与所述的下圈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绳,所述的上圈与所述的上内圈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绳,所述的上圈与所述的下圈之间设置有流刺网,所述的流刺网设置有上网纲绳,所述的上网纲绳与设置在所述的上圈与所述的上内圈之间的第二限位绳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捕捞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捞网设置有上圈和下圈,所述的上圈内侧设置有上内圈,所述的上圈与所述的下圈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绳,所述的上圈与所述的上内圈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绳,所述的上圈与所述的下圈之间设置有流刺网,所述的流刺网设置有上网纲绳,所述的上网纲绳与设置在所述的上圈与所述的上内圈之间的第二限位绳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捞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圈与所述的上内圈之间的第二限位绳呈V形设置,所述的下圈内侧设置有下内圈,所述的下圈与所述的下内圈之间设置有第三限位绳,所述的下圈与所述的下内圈之间的第三限位绳呈V形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选所述的一种捕捞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刺网设置有下网纲绳,所述的下网纲绳与设置在所述的下圈与所述的下内圈之间的第三限位绳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捕捞网,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兆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镇海捷登应用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