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槟榔的生物软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7629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6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槟榔的生物软化方法,该生物软化方法包括将槟榔深加工中经发籽和清洗后的槟榔置于含微生物的发酵液中进行搅拌发酵,利用微生物产生的复合酶使槟榔软化,得到软化槟榔;微生物为冠突散囊菌菌株,经发籽和清洗后的槟榔与含微生物的发酵液的质量比为1.0~25∶100,搅拌的速度为10rpm~80rpm,发酵的温度为25℃~40℃,发酵的时间为12h~48h。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物软化方法具有软化效果好、安全性高、可提高槟榔多酚生理活性、食用品质高等优点。

A biosoftening method of Arec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oftening method of areca's biology, the biological softening method comprises fermentation liquid in the deep processing of areca and areca in the seed after cleaning with microbial agitation in the fermentation, the composite enzyme produced by microorganism that areca softening, softening by areca; microbial Eurotium strains the quality of areca seed and after cleaning with microbial fermentation liquid ratio is 1 to 25: 100, the stirring speed is 10rpm ~ 80rpm,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is 25 to 40 DEG C, the fermentation time is 12h ~ 48h. The biosoftening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softening effect, high safety, high physiological activity of areca polyphenols and high edible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槟榔的生物软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产品加工领域,涉及一种槟榔软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槟榔的生物软化方法。
技术介绍
槟榔被誉为南药之首,在我国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也被作为特色产品为当地居民鲜食。食用槟榔干果起源于湖南,已经有近300年的历史,2016年食用干槟榔加工产业年产值达到200亿元,并且每年以15-20%的增速在快速发展。食用干槟榔由于产品含水量低、硬度大,嚼食过程中其纤维对口腔黏膜和牙齿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有可能导致口腔黏膜纤维化而导致口腔癌。为了改善食用干槟榔的品质,提高其嚼食的安全性,槟榔软化技术受到行业的高度关注。现有技术中采用不同的酶或者复合酶制剂对槟榔进行软化存在生产成本高、软化效果仍然不理想、终端产品化渣严重等缺点。因此,寻求新的槟榔软化技术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软化效果好、安全性高、可提高槟榔多酚生理活性、食用品质高的槟榔的生物软化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槟榔的生物软化方法,所述槟榔的生物软化方法包括将槟榔深加工中经发籽和清洗后的槟榔置于含微生物的发酵液中进行搅拌发酵,利用微生物产生的复合酶使槟榔软化,得到软化槟榔;所述微生物为冠突散囊菌菌株;所述经发籽和清洗后的槟榔与含微生物的发酵液的质量比为1.0~25∶100,所述搅拌的速度为10rpm~80rpm,所述发酵的温度为25℃~40℃,所述发酵的时间为12h~48h。上述的槟榔的生物软化方法中,优选的,所述含微生物的发酵液通过以下过程制备得到:从活化好的冠突散囊菌菌株的斜面上取1~2环接入50mL~100mL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摇床培养,转速为50r/min~200r/min,培养温度为20℃~30℃,培养时间为24h~72h,得到一次培养液,然后按的接种量进行逐级扩大培养,得到含微生物的发酵液。上述的槟榔的生物软化方法中,优选的,所述含微生物的发酵液中微生物终浓度为106cfu/mL~1010cfu/mL。上述的槟榔的生物软化方法中,优选的,所述液体培养基主要由蔗糖、麦芽汁、酵母提取物和水组成,原料在水中的浓度如下:蔗糖20g/L~100g/L,麦芽汁5g/L~25g/L,酵母提取物1.0g/L~5.0g/L;所述液体培养基的pH自然,所述液体培养基在115℃~121℃下经过灭菌处理15min~25min。上述的槟榔的生物软化方法中,优选的,所述含微生物的发酵液通过以下过程制备得到:按每1cm2试管斜面加入0.5mL~1mL质量分数为0.1%~0.5%的蛋白胨溶液将活化好的冠突散囊菌菌株的试管斜面上的菌株洗脱收集,得到试管菌株洗脱液,然后按照0.001mL/cm2~0.003mL/cm2将试管菌株洗脱液加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培养温度为20℃~30℃,培养时间为24h~72h,完成一次培养,再根据所需含微生物的发酵液的量,进行逐级扩大培养,即按照每1cm2加入0.5mL~1mL质量分数为0.1%~0.5%的蛋白胨溶液将上一次培养好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的菌洗脱收集,得到固体培养基表面菌洗脱液,按照将收集的固体培养基表面菌洗脱液加在新制备的固体培养基表面,培养温度为20℃~30℃,培养时间为24h~72h,重复前述扩大培养过程,最后用质量分数为0.1%~0.5%的蛋白胨溶液按0.1mL/cm2~0.5mL/cm2洗脱所得固体培养基表面的菌,收集液体,制成终浓度为105cfu/mL~108cfu/mL的菌悬液,得到含微生物的发酵液。上述的槟榔的生物软化方法中,优选的,所述固体培养基主要由蔗糖、麦芽汁、酵母提取物、琼脂和水组成,原料在水中的浓度如下:蔗糖20g/L~100g/L,麦芽汁5g/L~25g/L,酵母提取物1.0g/L~5.0g/L和琼脂16g/L~22g/L;所述固体培养基的pH自然,所述固体培养基在115℃~121℃下经过灭菌处理15min~25min。上述的槟榔的生物软化方法中,优选的,所述冠突散囊菌菌株为分离自湖南黑茶中的冠突散囊菌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NO.5891。上述的槟榔的生物软化方法中,优选的,所述搅拌发酵后,于90℃~100℃下灭酶杀菌10min~20min,经清洗后,得到软化槟榔。上述的槟榔的生物软化方法中,优选的,所述软化槟榔的硬度较经发籽和清洗后的槟榔的硬度下降30%~38%。槟榔深加工一般是:用初加工干燥的槟榔,在石灰水等中焖煮发籽和清洗,再干燥,切分,点卤,包装。本专利技术中的方法是增加在发籽和清洗后,干燥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用干槟榔的生物软化方法,通过微生物的筛选,接种特定微生物发酵,利用特定微生物产生的复合酶系,对食用干槟榔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进行适度水解,降低食用干槟榔的硬度,从而实现槟榔软化,达到槟榔柔软度适度可控,提升食用品质,减少槟榔嚼食过程中对口腔黏膜的损伤。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优点如下:1、运用微生物学原理,选择特定微生物进行发酵处理,不需要对酶进行纯化处理,降低了生产成本。2、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保持了微生物产生复合酶的固有特性,水解程度可控。3、微生物发酵对纤维素、半纤维素进行适度水解,食用干槟榔更柔软,可减少对口腔的伤害。4、本专利技术选用的冠突散囊菌菌株对植物多酚具有生物转化作用,可提高槟榔多酚的生理功能。该菌株分离自传统发酵黑茶,对黑茶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该菌株具有安全性高、酶系稳定、纤维素水解可控,且对植物多酚可进行生物转化,能提高多酚的生理活性。5、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软化处理的槟榔比没有处理的槟榔硬度降低了30%~40%。6、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制备适合的发酵液对于控制槟榔的软化效果具有影响。发酵液制备不理想,将出现软化效果不明显,软化工艺过程耗时延长,能耗增加,生产成品提高的情况;或软化过度、化渣严重和导致后期加工过程中的成品外观容易出现严重变形的情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材料和仪器均为市售。以下实施例中采用的冠突散囊菌菌株均为分离自湖南黑茶中的冠突散囊菌菌株(Eurotiumcristatum)XU08,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5891。实施例1: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槟榔的生物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含微生物的发酵液的制备从活化好的冠突散囊菌菌株的斜面上取2环接入50mL液体培养基中,放入摇床培养箱中培养,转速为150r/min,培养温度为25℃,培养时间为40h,得到一次培养液,按1%(v/v)的接种量逐级扩大培养至所需要的发酵液量,得到含微生物的发酵液,发酵液中微生物终浓度为1.0×108cfu/mL~9.0×108cfu/mL。上述液体培养基主要由蔗糖、麦芽汁、酵母提取物和水组成,原料浓度为:蔗糖20g/L、麦芽汁10g/L,酵母提取物2g/L,pH自然,121℃灭菌15min。(2)槟榔的生物软化将槟榔深加工中经发籽和清洗后的槟榔置于发酵罐中,加入步骤(1)得到的含微生物的发酵液,经发籽和清洗后的槟榔与含微生物的发酵液的质量比为10∶100,在温度为25℃下,30rpm搅拌发酵36h。发酵完毕后,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槟榔的生物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槟榔的生物软化方法包括将槟榔深加工中经发籽和清洗后的槟榔置于含微生物的发酵液中进行搅拌发酵,利用微生物产生的复合酶使槟榔软化,得到软化槟榔;所述微生物为冠突散囊菌菌株;所述经发籽和清洗后的槟榔与含微生物的发酵液的质量比为1.0~25∶100,所述搅拌的速度为10rpm~80rpm,所述发酵的温度为25℃~40℃,所述发酵的时间为12h~48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槟榔的生物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槟榔的生物软化方法包括将槟榔深加工中经发籽和清洗后的槟榔置于含微生物的发酵液中进行搅拌发酵,利用微生物产生的复合酶使槟榔软化,得到软化槟榔;所述微生物为冠突散囊菌菌株;所述经发籽和清洗后的槟榔与含微生物的发酵液的质量比为1.0~25∶100,所述搅拌的速度为10rpm~80rpm,所述发酵的温度为25℃~40℃,所述发酵的时间为12h~48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槟榔的生物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微生物的发酵液通过以下过程制备得到:从活化好的冠突散囊菌菌株的斜面上取1~2环接入50mL~100mL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摇床培养,转速为50r/min~200r/min,培养温度为20℃~30℃,培养时间为24h~72h,得到一次培养液,然后按的接种量进行逐级扩大培养,得到含微生物的发酵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槟榔的生物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微生物的发酵液中微生物终浓度为106cfu/mL~1010cfu/mL。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槟榔的生物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培养基主要由蔗糖、麦芽汁、酵母提取物和水组成,原料在水中的浓度如下:蔗糖20g/L~100g/L,麦芽汁5g/L~25g/L,酵母提取物1.0g/L~5.0g/L;所述液体培养基的pH自然,所述液体培养基在115℃~121℃下经过灭菌处理15min~25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槟榔的生物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微生物的发酵液通过以下过程制备得到:按每1cm2试管斜面加入0.5mL~1mL质量分数为0.1%~0.5%的蛋白胨溶液将活化好的冠突散囊菌菌株的试管斜面上的菌株洗脱收集,得到试管菌株洗脱液,然后按照0.001mL/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军李珂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