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75112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频器,包括散热板以及变频器模块,所述变频器模块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电气元件,所述电气元件至少包括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模组和多个电容器,所述散热板上具有至少两个安装区域,其中的一个安装区域设置有所述变频器模块,另一个安装区域为设置其他电器模块的安装区域。在上述实施中,采用在变频器的散热板上设置至少两个安装区域,从而使得变频器在与其他电器模块组装成设备时,其他的电器模块可以安装在变频器的散热板上,从而减少组装设备采用的散热板的个数,简化了组装设备结构,并降低了组装设备的占用空间。

Frequency conver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频器
本技术涉及到电器设备
,尤其涉及到一种变频器。
技术介绍
变频器(Variable-frequencyDrive,VFD)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的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主要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逆变(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变频器靠内部IGBT(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组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技术中,变频器与其他电器模块组装成设备使用时,如何简化组装设备结构、并降低组装设备的占用空间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频器,用以减少变频器在应用时占用的空间,便于组装设备的小型化发展。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频器,包括散热板以及变频器模块,所述变频器模块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电气元件,所述电气元件至少包括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模组和多个电容器,所述散热板上具有至少两个安装区域,其中的一个安装区域设置有所述变频器模块,其他安装区域为设置其他电器模块的安装区域。在上述实施中,采用在变频器的散热板上设置至少两个安装区域,从而使得变频器在与其他电器模块组装成设备时,其他的电器模块可以安装在变频器的散热板上,从而减少组装设备采用的散热板个数,简化了组装设备结构,并降低了组装设备的占用空间。在其中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其他电器模块包括为所述变频器和/或其他直流用电电器供电的直流转直流转换器。在其中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基板与所述散热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模组设置在所述基板朝向所述散热板的一面并与所述散热板接触。此外,所述多个电容器设置在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模组的一面。通过采用将占用空间较大的电容器设置在背离所述散热板的一面,合理的将不同电气元件分配在基板的两侧,从而降低了散热板与基板之间的空间。在另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变频器模块还包括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与所述散热板固定连接,所述基板与所述导热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模组设置在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导热板的一面并与所述导热板接触。所述多个电容器设置在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模组的一面。通过设置的导热板提高散热效果。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导热板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拆卸孔,其中,所述拆卸孔具有螺纹孔,所述拆卸孔的螺纹孔用于旋入将所述导热板与所述散热板顶开的拆卸螺钉。通过设置的拆卸孔,方便了导热板与散热板之间的拆卸。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拆卸孔为阶梯孔,且孔径较小的孔形成为所述拆卸孔的螺纹孔。通过采用阶梯孔的方式,保证了拆卸螺钉的旋入深度,进而保证了拆卸时的可靠性。在一个具体的方案中,所述拆卸孔的螺纹孔和连接所述导热板与所述散热板之间的螺纹连接件对应的螺纹孔直径相同。方便了导热板的加工。在一个具体的方案中,所述散热板为电机的外壳。通过将电机的外壳作为散热板,进一步的整合了电器模块,减少组装设备的占用空间。在另一个具体的方案中,所述散热板为液冷散热板;或所述板状的散热板上设置有散热翅片。即可以通过不同的散热实行实现散热效果。在另一个具体的方案中,所述其他电器模块包括上位机控制模块。通过将上位机控制模块设置在散热板上,进一步的提高了电器模块之间的整合度,减少组装设备的占用空间。在另一个具体的方案中,所述上位机控制模块与所述变频器模块之间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信号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的结构框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模块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模块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模块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散热板11-第一安装区域12-第二安装区域13-第三安装区域14-板状结构15-散热管16-散热翅片20-变频器模块21-基板22-导热板221-拆卸孔222-通孔23-电容器24-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模组30-上位机控制模块40-电机50-蓄电池60-直流转直流转换器具体实施方式在现有技术中,变频器与其他电器模块组装成设备使用时,各自分别作为单独的装置使用,而且为了保证每个装置以及整个设备的正常运行,每个装置都需要采用散热装置进行散热处理,这就造成了组装设备结构复杂、占用较大空间等问题。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变频器的散热板上设置多个安装区域,除了可以为变频器进行散热,还可以将其他电器模块安装在变频器的散热板上,使各个装置共享一个散热板,从而达到简化组装设备结构,减小组装设备占用空间,降低组装设备成本以及简化组装设备散热系统的目的。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不同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中,在变频器的散热板上设置多个安装区域,除了变频器模块的安装区域外,其他安装区域为设置其他电器模块的安装区域,也就是说组装设备中的多个装置可以共用一个散热板。下面用两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一并参考图1及图2,图1及图2示出了本技术不同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及图2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至少包括一个散热板10以及变频器模块20,其中,该散热板10上具有至少两个安装区域,如图1所示,散热板10上设置的两个安装区域分别为第一安装区域11及第二安装区域12,如图2所示,散热板10上设置了三个安装区域,分别为第一安装区域11、第二安装区域12及第三安装区域13。其中,变频器中的变频器模块20(inverter,简称INV)安装在第一安装区域11,其他的区域可以用于安装其他的电器模块,从而使得变频器与其他电器模块组装成设备时,其他的电器模块可以整合到变频器上,并与变频器模块20共用一个散热板10,从而减少组装成设备时散热板使用的个数,进而减少设备占用的空间。继续参考图1,在一个具体的方案中,第二安装区域12可以为设置变频器和/或其他直流用电电器供电的直流转直流(DC/DC)转换器60的安装区域,即在组装设备中需要使用DC/DC转换器时,该DC/DC转换器60可以直接安装在第二安装区域12上,并与变频器模块20共用一个散热板10。在具体使用时,如图1所示,变频器模块20一端与蓄电池50连接,另一连接交流负载,DC/DC转换器60一端与蓄电池50连接,另一端与直流负载连接,并且在具体使用时,变频器模块20根据交流负载的要求,将蓄电池50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负载所需电压与频率的交流电,同理,DC/DC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变频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频器,包括散热板以及变频器模块,所述变频器模块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电气元件,所述电气元件至少包括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模组和多个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上具有至少两个安装区域,其中的一个安装区域设置有所述变频器模块,其他安装区域为设置其他电器模块的安装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器,包括散热板以及变频器模块,所述变频器模块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电气元件,所述电气元件至少包括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模组和多个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上具有至少两个安装区域,其中的一个安装区域设置有所述变频器模块,其他安装区域为设置其他电器模块的安装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电器模块包括为所述变频器和/或其他直流用电电器供电的直流转直流转换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与所述散热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模组设置在所述基板朝向所述散热板的一面并与所述散热板接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容器设置在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模组的一面。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模块还包括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与所述散热板固定连接,所述基板与所述导热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模组设置在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导热板的一面并与所述导热板接触。6.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矢真岩桥幸司山本健士闵思海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