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温导热垫块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7015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均温导热垫块,属于化学分析实验用具;旨在提供一种受热均匀、加热时间的导热垫块。它包括垫块本体;垫块本体(4)的表面排列有多个限位沉孔(5),各限位沉孔(5)的内壁为圆柱面结构、或内齿轮状结构、或锯齿状结构、或波浪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传热均匀、升温快,可有效降低或消除检测样品之间因蒸发气体混杂、沉降而造成交叉污染的可能;是一种化学分析实验用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均温导热垫块改进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热垫块,尤其涉及一种均温导热垫块改进结构;属于化学分析检测实验用具。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对土壤、矿物、水体等样品进行分析检测时,都要对检测样品进行加热消解或蒸干处理,以除去水分等干扰因素。目前,通常都是将多个检测样品分别置于容器中,然后再将各容器放置于电加热器上进行消解或蒸干处理。该方式虽然比较简单,但存在加热时间长、各样品受热不均匀等缺陷。为了克服该缺陷,目前出现了一种由氧化铝陶瓷制成的导热垫板;该垫板虽然具有导热性能好、传热均匀等优点,但仍然沿袭通过容器底部传热的方式,同样存在样品受热不均匀、加热时间长、样品蒸干效率低等缺陷,不能很好地满足精细分析检测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样品受热均匀、加热时间短的均温导热垫块改进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垫块本体;垫块本体的表面排列有多个限位沉孔,各限位沉孔的内壁为圆柱面结构、或内齿轮状结构、或锯齿状结构、或波浪状结构。在各限位沉孔的内壁上有以该限位沉孔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的三个凸起;凸起靠近限位沉孔的孔口设置;在垫块本体的表面有以限位沉孔轴线为中心分布在各限位沉孔外围的环槽,各环槽中有隔离套。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垫块本体的表面增设了限位沉孔,不仅能够对容器进行定位、防止其滑落损坏,而且还可通过限位沉孔的侧壁对容器四周进行保温;彻底避免了传统导热板加热时容器的底部与壁之间温差较大,致使蒸发气体容易在容器端口处冷凝挂壁、回流的缺陷。另外,由于限位沉孔的壁采用了内齿轮状、或锯齿状、或波浪状,因此增大了散热面积,进一步缩短了加热时间。第三,由于采用了隔离套,因此可有效降低或消除检测样品之间因蒸发气体混杂、沉降而造成交叉污染的可能。第四,由于在限位沉孔的内壁设置了凸起,因此能够对容器进行对中限位,进一步提高可了容器受热的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俯视图。图中:隔离套1、容器2、环槽3、垫块本体4、限位沉孔5、凸起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垫块本体4的表面排列有多个限位沉孔5。为了增大散热面积,各限位沉孔5的内壁采用内齿轮状结构、或锯齿状结构、或波浪状结构。为了保证容器2四周受热均匀,在各限位沉孔5的内壁上有以该限位沉孔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的三个凸起6。为了便于放置容器2,凸起6靠近限位沉孔5的孔口设置。为了避免各容器2的蒸发气体相互混杂、沉降而造成交叉污染,在垫块本体4的表面有以限位沉孔5轴线为中心分布在各限位沉孔5外围的环槽3,各环槽3中有隔离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均温导热垫块改进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均温导热垫块改进结构,包括垫块本体;其特征在于:垫块本体(4)的表面排列有多个限位沉孔(5),各限位沉孔(5)的内壁为圆柱面结构、或内齿轮状结构、或锯齿状结构、或波浪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温导热垫块改进结构,包括垫块本体;其特征在于:垫块本体(4)的表面排列有多个限位沉孔(5),各限位沉孔(5)的内壁为圆柱面结构、或内齿轮状结构、或锯齿状结构、或波浪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导热垫块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各限位沉孔(5)的内壁上有以该限位沉孔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的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俸月星沈能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同微测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