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电缆成缆护套串联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6973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数字通信电缆成缆护套串联生产方法,包括:拉丝及退火:用拉丝机将铜棒拉成细铜丝后,进行退火处理,然后在细铜丝上包覆绝缘包覆层形成芯线,再收线冷却;对绞:放线后通过绞线机将每两根芯线对绞形成芯线单元,同时将每组芯线单元浸没穿过液态聚乙烯蜡,然后冷却,芯线单元外表形成固态聚乙烯蜡层,再对各芯线单元收线;成缆及包护套:放线,采用成缆机,将三组以上的芯线单元与绝缘柔性中轴进行螺旋绞合成缆,螺旋螺距为芯线单元节距的1.5‑4倍,然后通过纵包装置分别将铝塑复合带、阻水胶带纵包在成缆缆芯外表面,再通过喷砂机喷砂,最后挤塑包覆护套。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保证电缆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字通信电缆成缆护套串联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生产技术,具体涉及数字通信电缆成缆护套串联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数字的通信电缆生产工艺流程最初是分为五个步骤完成的,分别是,拉丝退火、绝缘、对绞、成缆。后来,通过拉丝退火与绝缘两个过程的串联合并后,原来的五个步骤就变成了四个步骤。为了进一步控制质量,提升生效率。行业内又曾经尝试将对绞与成缆过程串联合并,为此研发出了对绞与成缆一体化的群绞机。这一方案成功地实现了对绞与成缆的串联生产,但是并没有获得行业内认可,基本很少被采用。原因是,串联起来的两个工序,生产速度不匹配。低速的对绞供给成为了整机产出的短板,严重浪费了成缆的生产能力。此外,目前的通信电缆的抗震动、抗扭曲能力不足,常常因弯折或外部扭力导致芯线松动,影响电缆一体的稳定性,使芯线更容易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数字通信电缆成缆护套串联生产方法,其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保证电缆质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数字通信电缆成缆护套串联生产方法,包括:拉丝及退火:用拉丝机将铜棒拉成细铜丝后,进行退火处理,然后在细铜丝上包覆绝缘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数字通信电缆成缆护套串联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拉丝及退火:用拉丝机将铜棒拉成细铜丝后,进行退火处理,然后在细铜丝上包覆绝缘包覆层形成芯线,再收线冷却;对绞:放线后通过绞线机将每两根芯线对绞形成芯线单元,同时将每组芯线单元浸没穿过液态聚乙烯蜡,然后冷却,芯线单元外表形成固态聚乙烯蜡层;成缆及包护套:采用成缆机,将三组以上的芯线单元与绝缘柔性中轴进行螺旋绞合成缆,螺旋螺距为芯线单元节距的1.5‑4倍,然后通过纵包装置分别将铝塑复合带、阻水胶带纵包在成缆缆芯外表面,再通过喷砂机喷砂,最后挤塑包覆护套。

【技术特征摘要】
1.数字通信电缆成缆护套串联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拉丝及退火:用拉丝机将铜棒拉成细铜丝后,进行退火处理,然后在细铜丝上包覆绝缘包覆层形成芯线,再收线冷却;对绞:放线后通过绞线机将每两根芯线对绞形成芯线单元,同时将每组芯线单元浸没穿过液态聚乙烯蜡,然后冷却,芯线单元外表形成固态聚乙烯蜡层;成缆及包护套:采用成缆机,将三组以上的芯线单元与绝缘柔性中轴进行螺旋绞合成缆,螺旋螺距为芯线单元节距的1.5-4倍,然后通过纵包装置分别将铝塑复合带、阻水胶带纵包在成缆缆芯外表面,再通过喷砂机喷砂,最后挤塑包覆护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通信电缆成缆护套串联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绞步骤中,放线速度为0.1-0.3m/s,液态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旭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思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