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热风烘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6859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循环热风烘干系统,包括烘房、燃烧机、热交换装置和除尘装置,所述烘房内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将所述烘房分隔为烘干室和回风室,且所述隔热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孔和回风孔,所述进风孔上设置有鼓风机,所述燃烧机、所述热交换装置和所述除尘装置依次连接且所述热交换装置位于所述烘干室。通过隔热板将烘房分隔为烘干室和回风室,在烘干室内被热交换装置加热的空气在对蚊香进行烘干后可通过回风室回流到烘干室再一次被加热,形成循环热风,热风温度相对较高,烘干效果较好且能耗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热风烘干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烘干系统,尤其是一种循环热风烘干系统。
技术介绍
烘干也称为干燥,是指将物料中含有的水分排出的过程,广泛应用于各类生产工艺中,在蚊香生产中也需要对成型的蚊香进行烘干。目前对蚊香的烘干主要是采用热源直接对空气进行加热,然后将被加热的空气吹向蚊香将蚊香中的水分带出,再这些含水量较大的空气排出到外部大气中,并吸入新的空气进行加热。这种烘干方式需要不断的对冷空气进行加热,能耗相对较高。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用于蚊香的烘干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耗能相对较低的循环热风烘干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热风烘干系统,包括烘房、燃烧机、热交换装置和除尘装置,所述烘房内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将所述烘房分隔为烘干室和回风室,且所述隔热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孔和回风孔,所述进风孔上设置有鼓风机,所述燃烧机、所述热交换装置和所述除尘装置依次连接且所述热交换装置位于所述烘干室。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以及多个位于所述第一风管和所述第二风管之间的散热管,所述第一风管的一端具有进风口,另一端为密闭结构,所述第二风管与所述进风口对应的一端为密闭结构,另一端具有出风口,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风管和所述第二风管连通,所述第一风管内设置有多个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将所述第一风管分隔为多个第一风室,所述第二风管内设置有多个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将所述第二风管分隔为多个第二风室,所述第一风室和所述第二风室通过所述散热管依次相互交替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散热组件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组件依次串联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热交换装置还包括引风机,所述引风机连接在两个相邻的所述散热组件之间或者连接在所述散热组件和所述除尘装置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风管和所述第二风管都为方形管,且所述第一风管在与各所述第一风室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上可拆卸连接有透明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除尘装置包括筒体、连接在所述筒体上部的进气管和穿插在所述筒体内的出气管,所述筒体上端的口部位置设置有盖板,下端成漏斗状,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散热组件连接,所述出气管的下端位于靠近所述筒体下端口部的位置处,上端穿过所述盖板与外部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燃烧机和所述热交换装置之间设置有隔焰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隔热板将烘房分隔为烘干室和回风室,在烘干室内被热交换装置加热的空气在对蚊香进行烘干后可通过回风室回流到烘干室再一次被加热,形成循环热风,热风温度相对较高,烘干效果较好且能耗相对较低。2、本技术提供的热交换装置不能能够有效的利用燃烧机提供的热烟气对空气进行加热,而且能够有效阻隔烟气中含有的颗粒,确保排出的气体符合环保要求。3、通过设置除尘装置,可进一步除去烟气中可能含有的颗粒,较为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循环热风烘干系统的烘房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部分部件;图2为本技术循环热风烘干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部分部件。图中标示对应如下:10-烘房;11-隔热板;12-烘干室;13-回风室;14-进风孔;15-回风孔;20-燃烧机;30-热交换装置;31-散热组件;32-引风机;33-第一风管;34-第二风管;35-散热管;36-第一挡板;37-第一风室;38-第二挡板;39-第二风室;40-除尘装置;41-筒体;42-进风管;43-出风管;44-盖板;50-隔焰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循环热风烘干系统,包括烘房10、燃烧机20、热交换装置30和除尘装置40,其中燃烧机20优选为生物质能燃烧机,较为环保。烘房10为密闭结构,其内设置有隔热板11,隔热板11将烘房10分隔为烘干室12和回风室13,其中回风室13位于烘干室12的上方,带烘干的物料放置在烘干室12内。隔热板1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孔14和回风孔15,进风孔14上设置有鼓风机(图中未示出),用于将流过被烘干物料的热风抽入回风室13,实现热风在烘干室12和回风室13之间的循环流动。此外,回风室13内最好设置有除湿装置,便于将空气中的水汽排除,提高烘干效果,除湿装置可以为常规的装置,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燃烧机20、热交换装置30和除尘装置40依次连接,且热交换装置30位于烘干室10内,除尘装置40位于烘房10外。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燃烧机20和热交换装置30之间设置有隔焰管50,隔焰管50为双层管,其内侧采用隔焰砖拼接形成,能够有效隔绝火焰,确保热量被送入热交换装置30的同时,热交换装置30不会被火焰烧伤。热交换装置30包括散热组件31和引风机32,其中散热组件3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组件31有多个,多个散热组件31依次串联连接,引风机32连接在两个相邻的散热组件31之间或者连接在散热组件31和除尘装置40之间。散热组件31包括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一风管33和第二风管34以及多个位于第一风管33和第二风管34之间的散热管35,其中,第一风管33位于第二风管34的下方,且两者相互平齐,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管33和第二风管34都为方形管。此外,散热管3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风管33和第二风管34连通。在同一个散热组件31中,第一风管33的一端具有进风口,另一端为密闭结构,第二风管34与第一风管33的进风口对应的一端为密闭结构,另一端具有出风口,具体的密闭结构为常规的结构,此处不再详述。相互串联连接的多个散热组件31中,第一散热组件31的进风口通过隔焰管50与燃烧机20连接,最后一个散热组件31的出风口与除尘装置40连接,相邻的两个散热组件31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相互连接。当然,其中有两个相邻的散热组件31的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通过引风机32相互连接,或者最后一个散热组件31的出风口通过引风机32与除尘装置4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前一种连接方式。第一风管33内设置有多个第一挡板36,第一挡板36将第一风管33的内孔分隔为多个第一风室37,且第一风管33在与各第一风室37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观察窗,该观察窗上可拆卸连接有透明板,这样观察窗不仅可用于观察第一风管33内的情况,也可用于清灰。第二风管34内设置有多个第二挡板38,第二挡板38将第二风管34的内孔分隔为多个第二风室39,在同一个散热组件31中,第一风室37和第二风室39通过散热管35依次相互交替连接,即热风从进风口进入第一风管33后,会依次交替流经第一风室37和第二风室39,最终从出风口流出,在这个过程中,热风中的热量会通过散热管35发散到烘干室23内,加热烘干室23内的空气。除尘装置40包括筒体41、连接在筒体41上部的进气管42和穿插在筒体内的出气管43,筒体41上端的口部位置设置有盖板44,下端成漏斗状,进气管42与对应的散热组件31的出风口连接,出气管43的下端位于靠近筒体41下端口部的位置处,上端穿过盖板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循环热风烘干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热风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烘房、燃烧机、热交换装置和除尘装置,所述烘房内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将所述烘房分隔为烘干室和回风室,且所述隔热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孔和回风孔,所述进风孔上设置有鼓风机,所述燃烧机、所述热交换装置和所述除尘装置依次连接且所述热交换装置位于所述烘干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热风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烘房、燃烧机、热交换装置和除尘装置,所述烘房内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将所述烘房分隔为烘干室和回风室,且所述隔热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孔和回风孔,所述进风孔上设置有鼓风机,所述燃烧机、所述热交换装置和所述除尘装置依次连接且所述热交换装置位于所述烘干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热风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以及多个位于所述第一风管和所述第二风管之间的散热管,所述第一风管的一端具有进风口,另一端为密闭结构,所述第二风管与所述进风口对应的一端为密闭结构,另一端具有出风口,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风管和所述第二风管连通,所述第一风管内设置有多个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将所述第一风管分隔为多个第一风室,所述第二风管内设置有多个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将所述第二风管分隔为多个第二风室,所述第一风室和所述第二风室通过所述散热管依次相互交替连接。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川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泉州市川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