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体弯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6370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体弯头,旨在提供一种连接强度高、结构强度高且安装方便的连体弯头,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连体弯头,包括第一弯头本体和第二弯头本体,所述第一弯头本体和第二弯头本体通过连接块相连接,第一弯头本体和第二弯头本体均包括相连接的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加强网层,内层包括置于内层两端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上设有置于内层内壁上的环槽,环槽内设有金属套管,金属套管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金属套管的外径由两端向中间呈逐渐减小,环槽的槽壁上设有定位槽,金属套管的外壁上设有与定位槽适配的定位块,第二连接端的内壁上设有环形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管件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体弯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件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连体弯头。
技术介绍
弯头是在管路系统中用于改变管路方向的管件,目前,弯头都是单体式,单个弯头独立连接单根管件,但若管件为多根时,每根管件或每个弯头都需单独固定于墙体上,安装不便,且安装稳定性差,市场上的塑料弯头通常采用承插式连接,承插式连接简单,但连接强度较差,会因流体压强造成连接处松动,影响密封性,另外由于弯头在流体的转弯处,流体对弯头产生的冲击及压强最大,所以弯头的结构强度也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强度高、结构强度高且安装方便的连体弯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体弯头,包括第一弯头本体和第二弯头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弯头本体和第二弯头本体通过连接块相连接,连接块包括第一连接板和分别置于第一连接板两侧的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呈工字形结构,第一连接板上还设有两端分别与两第二连接板连接的筋板,第一弯头本体和第二弯头本体均包括相连接的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加强网层,内层包括置于内层两端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上设有置于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连体弯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体弯头,包括第一弯头本体和第二弯头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弯头本体和第二弯头本体通过连接块相连接,连接块包括第一连接板和分别置于第一连接板两侧的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呈工字形结构,第一连接板上还设有两端分别与两第二连接板连接的筋板,第一弯头本体和第二弯头本体均包括相连接的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加强网层,内层包括置于内层两端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上设有置于内层内壁上的环槽,环槽内设有金属套管,金属套管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金属套管的外径由两端向中间呈逐渐减小,环槽的槽壁上设有定位槽,金属套管的外壁上设有与定位槽适配的定位块,第二连接端的内壁上设有环形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体弯头,包括第一弯头本体和第二弯头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弯头本体和第二弯头本体通过连接块相连接,连接块包括第一连接板和分别置于第一连接板两侧的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呈工字形结构,第一连接板上还设有两端分别与两第二连接板连接的筋板,第一弯头本体和第二弯头本体均包括相连接的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加强网层,内层包括置于内层两端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上设有置于内层内壁上的环槽,环槽内设有金属套管,金属套管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金属套管的外径由两端向中间呈逐渐减小,环槽的槽壁上设有定位槽,金属套管的外壁上设有与定位槽适配的定位块,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迪斌吴迪方郑叶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沃迪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