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电磁兼容性实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6627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电磁兼容性实验方法,包括设备组装,常温检测,高温检测,低温检测及数据汇总等五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设通用性和可操作性强,数据检测精度高,可对控制器在多种复杂自然环境和电磁环境运行时进行仿真检测,仿真度高,检测数据获取便捷,从而在极大的降低检测作业成本和劳动强度的同时,有效的提高检测作业效率和检测精度,同时还有助于为伺服驱动设备产品后续研发及使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An experimental method for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of industrial robot controll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xperimental method for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of industrial robot controller, which includes five steps: device assembly, room temperature detection, high temperature detection, low temperature detection and data aggrega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universal and operability, high detection precision of data, controller simulation detection in complex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operation, simulation and high detection data acquisition convenient, resulting in greatly reducing the operation cost and labor intensity detection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of effective detection and detection the accuracy, but also help to further research for servo drive equipment products and provide a reliable refer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电磁兼容性实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电磁兼容性实验方法,属伺服驱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基于控制器和伺服驱动电机的电气驱动及拖动系统在众多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控制器在实际运行时,由于使用环境差异性极大,一方面环境温度对控制器运行性能和使用寿命均存在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控制器运行的环境中往往因为高压电网、高压电动机等设备运行而产生复杂的电磁干扰,从而导致控制器设备硬件和软件系统均造成严重的干扰,并造成影响控制器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同时也极易造成控制器的绝缘防护能力下降,严重时甚至造成电容器、控制芯片等设备发生击穿故障,而针对这一问题,当前尚无专业有效的用于控制器电磁兼容性检测试验方法,从而极大的限制了当前伺服驱动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控制器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电磁兼容性实验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电磁兼容性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设备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电磁兼容性实验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电磁兼容性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工业机器人伺控制器电磁兼容性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设备组装,首先将至少两个待检测控制器安装到检测设备上,各控制器均分别与一个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连接,且各伺服驱动系统另均与其额定功率相匹配的负载相互连接,然后将待检测控制器同时用密封防护罩包覆在同一密闭空间内,然后在密闭空间内均布至少两个电磁辐射源,至少一个热风机和至少一个冷风机,且各电磁辐射源、热风机和冷风机均环绕各待检测控制器均布;第二步,常温检测,完成第一步作业后,首先通过热风机和冷风机共同运行,将检测舱内温度调整到20℃—30℃,然后分别在环境湿度为20%—3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电磁兼容性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工业机器人伺控制器电磁兼容性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设备组装,首先将至少两个待检测控制器安装到检测设备上,各控制器均分别与一个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连接,且各伺服驱动系统另均与其额定功率相匹配的负载相互连接,然后将待检测控制器同时用密封防护罩包覆在同一密闭空间内,然后在密闭空间内均布至少两个电磁辐射源,至少一个热风机和至少一个冷风机,且各电磁辐射源、热风机和冷风机均环绕各待检测控制器均布;第二步,常温检测,完成第一步作业后,首先通过热风机和冷风机共同运行,将检测舱内温度调整到20℃—30℃,然后分别在环境湿度为20%—30%、40%—55%及60%—80%,且空气中游离固体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5%—10%、20%—50%及60%—80%条件下分别进行检测作业,在进行检测时,首先各待检测控制器对空载状态、满载状态及堵转状态下的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进行起停操作、最大动力输出、最小动力输出及至少三个定位控制,其中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至少3次,最大动力输出、最小动力输出及至少三个定位控制时,驱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最大动力输出连续运行1—3小时,最小动力输出连续运行1—3小时,定位控制时相邻两个定位点间距离为1—10厘米,且定位精度误差为1—10丝,堵转状态下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至少3次,起停时间间隔为3—10秒,且堵转状态下测试时,由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和待检测控制器中其中任意一个停止工作即可完成检测,在待检测控制器进行驱动作业过中,各待检测控制器对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驱动状态均不相同,在待检测控制器驱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运行时,由各电磁辐射源对各待检测控制器进行电磁辐射作业,并同时对检测过程中各待检测控制器运行的电流参数、电压参数和电流、电压波形图进行采集,然后在完成检测后,待控制器静置1—10分钟后,对控制器电路进行绝缘检测和控制器电路运行参数及运行波形检测;第三步,高温检测,完成第二步作业后,使待检测控制器和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均静置10—60分钟,并使其温度与环境温度保持一直,然后首先通过辐照加热装置和制冷机组共同运行,将检测舱内温度调整到50℃—90℃,然后分别在环境湿度为20%—30%、40%—55%及60%—90%,且空气中游离固体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5%—10%、20%—50%及60%—80%条件下分别进行检测作业,在进行检测时,首先各待检测控制器对空载状态、满载状态及堵转状态下的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进行起停操作、最大动力输出、最小动力输出及至少三个定位控制,其中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至少3次,最大动力输出、最小动力输出及至少三个定位控制时,驱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最大动力输出连续运行1—3小时,最小动力输出连续运行1—3小时,定位控制时相邻两个定位点间距离为1—10厘米,且定位精度误差为1—10丝,堵转状态下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至少3次,起停时间间隔为3—10秒,且堵转状态下测试时,由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和待检测控制器中其中任意一个停止工作即可完成检测,在待检测控制器进行驱动作业过中,各待检测控制器对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驱动状态均不相同,在待检测控制器驱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运行时,由各电磁辐射源对各待检测控制器进行电磁辐射作业,并同时对检测过程中各待检测控制器运行的电流参数、电压参数和电流、电压波形图进行采集,然后在完成检测后,待控制器静置1—10分钟后,对控制器电路进行绝缘检测和控制器电路运行参数及运行波形检测;第四步,低温检测,完成第三步作业后,使待检测控制器和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均静置10—60分钟,并使其温度与环境温度保持一直,然后首先通过辐照加热装置和制冷机组共同运行,将检测舱内温度调整到-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梅花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育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