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腔楼盖用组合芯模,其由上半模和下半模组成,所述上半模由顶板、底板、侧壁和圆柱体构成空心密封箱体,所述下半模由顶板、侧壁、圆柱体和挑边构成空心不密封箱体。所述下半模的圆柱体顶面开设有一孔管,所述孔管的长度小于圆柱体的长度,所述上半模设置有两个圆柱体,分别为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所述上半模第一圆柱体的半径等于所述下半模的孔管的半径,所述上半模的第一圆柱体无缝插入所述下半模的孔管即可组成所述组合芯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方便生产、运输以及安装稳定性强,且用其生产的空心楼盖承载能力等同于实心楼盖,同时更具美观性与经济性。
A combined core mold for cavity fl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腔楼盖用组合芯模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提供了一种空腔楼盖用组合芯模。
技术介绍
楼盖是水平方向上的承重结构体系,是多层及高层房屋的组成部分。它承担楼面荷载,并将荷载传递给竖向结构(墙和柱),荷载通过竖向承重结构向下传递给基础和地基。楼盖在传递荷载的同时,还将各竖向承重结构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为竖向结构构件的提供水平支撑,提高了竖向构件的整体稳定性和整体刚度,使墙柱能够协同作用,共同承担荷载。楼盖与竖向承重构件的牢固连接之后,使结构的整体性大幅增加,整体刚度增大,变形减小,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可以更充分的利用。因此,楼盖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楼盖自身是否满足结构要求,又要考虑对结构的整体作用,楼盖的刚度和变形对结构的影响。在土木工程领域,钢筋混凝土由于成本低、坚固耐用,因而被大量运用。对于楼盖体系,通常是由梁和板共同组成。梁的高度比板厚大得多,板底要现梁,使建筑净空减小。当柱网跨度较大时,为满足刚度要求,梁高更大。为克服这一缺陷,出现了密肋楼盖体系。在相同跨度下,密肋梁高较小,刚度好,受力比较好。但是,密肋楼盖的缺陷是施工复杂,因为密肋梁间距较小,支模比较复杂,费时费工又耗模板。为简化施工工序,出现了玻璃钢模壳、聚丙烯塑料模壳等。但这种专用模壳对于大量中小工程还是不便推广,同时报废的模壳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近些年来,填充材料取代模壳而形成的现浇空心楼盖的研制与应用有了较大发展。比如BDF薄壁筒芯空心楼盖、WFB密肋空心楼盖、圆筒管或薄壁箱体随混凝土一起浇筑于楼盖中,但现有的空心楼盖承重能力无法替代有梁楼盖,且没有较好的阻燃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承重能力强,阻燃性好,抗悬浮效果好,且生产、运输、安装都及其方便的空腔楼盖用组合芯模。一种空腔楼盖用组合芯模,其特征在于,其由上半模和下半模组成,所述上半模由顶板、底板、侧壁构成空心密封箱体,所述下半模由顶板、侧壁、圆柱体和挑边构成空心不密封箱体,所述上半模底板外侧设置有凸起,所述下半模顶板外侧设置有凹槽,所述上半模底板外侧的凸起与所述下半模顶板外侧的凹槽对应设置且凸起和凹槽可以紧密连接,所述上半模底板和侧壁内侧设置有凸起,所述下半模顶板和侧壁内侧设置有凸起,所述上半模的底板长度和宽度等于所述下半模的顶板长度和宽度,所述上半模侧壁厚度等于所述下半模侧壁厚度,所述下半模侧壁高度等于所述上半模侧壁高度,所述上半模、下半模中心设置有圆柱体,所述上半模、下半模圆柱体平行于侧壁,垂直于顶板,所述上半模的圆柱体顶面与底板外侧重合,所述下半模的圆柱体顶面与顶板外侧重合,所述下半模的圆柱体长度等于其侧壁和挑边的的高度之和,所述下半模的圆柱体顶面开设有一孔管,所述孔管的长度小于圆柱体的长度,所述上半模设置有两个圆柱体,分别为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所述上半模第一圆柱体的半径等于所述下半模的孔管的半径,所述上半模的第一圆柱体无缝插入所述下半模的孔管即可组成所述组合芯模。进一步的:所述上半模的凹槽两端与其底板的侧边相连,所述下半模的凹槽两端与其顶板的侧边相连,所述上半模和下半模的凹槽数量至少有两个。进一步的:所述上半模底板和侧壁内侧均至少设置有一个凸起,下半模顶板和侧壁内侧均至少设置有一个凸起。进一步的:所述上半模底板和侧壁均分为两层,下半模顶板和侧壁均分为两层,外层为加强层,外层为阻燃层。进一步的:所述加强层为水泥砂浆和/或脱硫石膏。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层为阻燃泡沫和/或木质纤维基超轻质材料和/或六铝酸钙轻质材料。进一步的:所述上半模的底板、侧壁和挑边的角都为圆角,下半模的顶板、侧壁和挑边的角都为圆角。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和下半模的挑边设置有贯穿挑边平行于侧壁的通孔。进一步的:每一挑边至少有一个通孔。进一步的:所述上半模的底板的通孔和所述下半模的通孔对应设置,每个下半模挑边上的通孔都在上半模顶板上对应设置有一个位于同一圆柱面的通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一种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方便生产和运输,两块半模可合成一个完整的芯模,可以节省铝合金模具的开模费;两块半模之间通过圆柱体与孔管无缝连接,,安装方便,且整体稳固性强;2、本技术一种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的上半模和下半模的顶板、侧壁和挑边的角都为圆角,使混凝土结构避免了应力集中在直角阴角处,易出现裂缝,另外,在浇筑混凝土时圆角也便于混凝土料的流动性;3、本技术一种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的上半模和下半模的顶板、侧壁和挑边的外层设有水泥砂浆和/或脱硫石膏加强层,以增强芯模的强度与刚度;4、本技术一种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的上半模和下半模顶板和侧壁内侧均至少设置有一个凸起,这样可以增加芯模的强度。5、本技术一种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的上半模和下半模的顶板、侧壁和挑边的内层设有阻燃泡沫和/或木质纤维基超轻质材料和/或六铝酸钙轻质材料做阻燃层,以增强芯模的阻燃性。6、本技术一种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的上半模底板和下半模的挑边设置有贯穿挑边和底板且平行于侧壁的通孔,浇灌空心楼盖时,水泥浆从通孔浇入,增加了芯模的抗悬浮性,还可减少芯模的位移。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上半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下半模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上半模、2-下半模、3-底板、4-侧壁、5-第一圆柱体、6-顶板、7-凸起、8-凸起、9-第二圆柱体、10-顶板、11-侧壁、12-圆柱体、13-挑边、14-凹槽、15-凸起、16-孔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以及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空腔楼盖用组合芯模,其特征在于,其由上半模1和下半模2组成,所述上半模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述上半模由底板3、顶板6、侧壁4构成空心密封箱体,所述底板厚度为10cm,所述上半模底板外侧设置有凸起7,所述上半模1的底板3和侧壁4内侧设置有凸起8,所述上半模1长度和宽度为200cm,所述上半模侧壁厚度为10cm,所述上半模侧壁4高度为100cm,所述上半模1中心设置有圆柱体两个,分别为第一圆柱体5,第二圆柱体9,所述上半模1的两个圆柱体平行于侧壁,垂直于底板3,所述上半模的两个圆柱体顶面均与底板外侧重合,所述上半模第一圆柱体5的半径为10cm,所述上半模第二圆柱体9的半径为20cm。所述下半模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由顶板10、侧壁11、圆柱体12和挑边13构成空心不密封箱体。所述挑边13厚度为10cm,所述下半模顶板10外侧设置有凹槽14,所述上半模1底板3外侧的凸起7与所述下半模顶板10外侧的凹槽14对应设置且凸起和凹槽可以紧密连接,所述下半模顶板和侧壁内侧设置有凸起15,所述下半模的顶板长度和宽度为200cm,所述下半模侧壁厚度为10cm,所述下半模侧壁高度为100cm,所述下半模中心设置有圆柱体,所述下半模圆柱体平行于侧壁,垂直于顶板,所述下半模的圆柱体顶面与顶板外侧重合,所述下半模的圆柱体长度等于110cm,所述下半模的圆柱体顶面开设有一孔管16,所述孔管16的长度小于圆柱体12的长度,所述孔管16的半径为10cm,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腔楼盖用组合芯模,其特征在于,其由上半模和下半模组成,所述上半模由顶板、底板、侧壁构成空心密封箱体,所述下半模由顶板、侧壁、圆柱体和挑边构成空心不密封箱体,所述上半模底板外侧设置有凸起,所述下半模顶板外侧设置有凹槽,所述上半模底板外侧的凸起与所述下半模顶板外侧的凹槽对应设置且凸起和凹槽可以紧密连接,所述上半模底板和侧壁内侧设置有凸起,所述下半模顶板和侧壁内侧设置有凸起,所述上半模的底板长度和宽度等于所述下半模的顶板长度和宽度,所述上半模侧壁厚度等于所述下半模侧壁厚度,所述下半模侧壁高度等于所述上半模侧壁高度,所述上半模、下半模中心设置有圆柱体,所述上半模、下半模圆柱体平行于侧壁,垂直于顶板,所述上半模的圆柱体顶面与底板外侧重合,所述下半模的圆柱体顶面与顶板外侧重合,所述下半模的圆柱体长度等于其侧壁和挑边的的高度之和,所述下半模的圆柱体顶面开设有一孔管,所述孔管的长度小于圆柱体的长度,所述上半模设置有两个圆柱体,分别为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所述上半模第一圆柱体的半径等于所述下半模的孔管的半径,所述上半模的第一圆柱体无缝插入所述下半模的孔管即可组成所述组合芯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腔楼盖用组合芯模,其特征在于,其由上半模和下半模组成,所述上半模由顶板、底板、侧壁构成空心密封箱体,所述下半模由顶板、侧壁、圆柱体和挑边构成空心不密封箱体,所述上半模底板外侧设置有凸起,所述下半模顶板外侧设置有凹槽,所述上半模底板外侧的凸起与所述下半模顶板外侧的凹槽对应设置且凸起和凹槽可以紧密连接,所述上半模底板和侧壁内侧设置有凸起,所述下半模顶板和侧壁内侧设置有凸起,所述上半模的底板长度和宽度等于所述下半模的顶板长度和宽度,所述上半模侧壁厚度等于所述下半模侧壁厚度,所述下半模侧壁高度等于所述上半模侧壁高度,所述上半模、下半模中心设置有圆柱体,所述上半模、下半模圆柱体平行于侧壁,垂直于顶板,所述上半模的圆柱体顶面与底板外侧重合,所述下半模的圆柱体顶面与顶板外侧重合,所述下半模的圆柱体长度等于其侧壁和挑边的的高度之和,所述下半模的圆柱体顶面开设有一孔管,所述孔管的长度小于圆柱体的长度,所述上半模设置有两个圆柱体,分别为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所述上半模第一圆柱体的半径等于所述下半模的孔管的半径,所述上半模的第一圆柱体无缝插入所述下半模的孔管即可组成所述组合芯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腔楼盖用组合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模的凹槽两端与其底板的侧边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叶,赵新,李学智,
申请(专利权)人:刘海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