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电缆芯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596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电缆芯筐,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分体式芯筐,以及设置在底座上且与分体式芯筐相邻的电缆芯导向结构;所述电缆芯导向结构由竖直固定在底座上侧面边缘位置的竖直支撑杆,水平固定在竖直支撑杆顶端的水平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水平支撑杆上的导向轮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电缆芯筐,提高了产品使用的灵活性与稳定性,降低了产品的使用难度,进一步促进了产品的普及与行业的发展。

A combined cable core bask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bined cable basket, which comprises a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split core basket on the base, and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and the cable guide structure split core basket adjacent; the cable guide structure is fixed on the base by the vertical position of the side edge of the vertical support bar, the level is fixed on the vertical support bar at the top of the supporting rod, and the guide wheel is arranged on the horizontal supporting rod for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mbined cable core basket, which improves the flexibil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product, reduces the difficulty in the use of the product, and further promotes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produc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电缆芯筐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承载装置,具体是指在电缆生产时使用的一种组合式电缆芯筐。
技术介绍
电缆芯筐是电缆生产中的一种常用装置,是用于装载电缆芯并向后续设备提供电缆芯的装置。现有技术中,电缆芯筐与导向轮之间是分离的,在电缆芯筐移动后还需要在此对其进行重新定位才能保证产品的正常使用,其使用过程较为麻烦。另外,现有的电缆芯筐在使用时由于外力的影响很容易发生晃动甚至产生位移,其稳定性较差,经常在生产时还需要对其进行在此调整或者通过重物来压制其晃动或者移动,其使用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电缆芯筐,提高了产品使用的灵活性与稳定性,降低了产品的使用难度,进一步促进了产品的普及与行业的发展。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组合式电缆芯筐,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分体式芯筐,以及设置在底座上且与分体式芯筐相邻的电缆芯导向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电缆芯导向结构由竖直固定在底座上侧面边缘位置的竖直支撑杆,水平固定在竖直支撑杆顶端的水平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水平支撑杆上的导向轮组成。作为优选,所述竖直支撑杆和水平支撑杆均为伸缩杆。再进一步的,所述分体式芯筐由呈圆盘状的芯筐底盘,设置在芯筐底盘上表面边缘的外筐,设置在芯筐底盘上表面且与外筐同心的内框,以及设置在芯筐底盘下侧面的卡脚组成。作为优选,所述外筐与内框的半径相差15-20cm;所述卡脚呈弧形且数量至少为三个,卡脚沿芯筐底盘下侧面的边缘设置,任意两个相邻卡脚之间的角度相同。更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由内部设置有空腔的底座主体,设置在底座主体上侧的直径与芯筐底盘相同的圆形凹槽,设置在圆形凹槽中且与该圆形凹槽同心的限位凸台,以及设置在凸台和圆形凹槽槽壁之间的卡槽组成。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主体上端面还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灌水口,在底座主体侧面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排水口。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有分体式芯筐,可以在一个分体式芯筐中的电缆芯使用完毕后快速换装另一个分体式芯筐,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上料所需的时间,进一步节省了企业的时间与人力成本。(2)本技术设置有底座,并在底座中设置有可通过液体来填充的空腔,在需要时可以通过填充或排放液体来调整底座的整体重量,大大提高了底座的使用效果与使用灵活性。(3)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灵活性较高,可以在行业内进行普及,大大提高了行业的发展水平,促进了企业的进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体式芯筐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体式芯筐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底座的剖面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分体式芯筐;2、底座;3、竖直支撑杆;4、水平支撑杆;5、导向轮;11、外筐;12、芯筐底盘;13、卡脚;14、内筐;21、底座主体;22、限位凸台;23、卡槽;24、灌水口;25、排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组合式电缆芯筐,包括底座2,设置在底座2上的分体式芯筐1,以及设置在底座2上且与分体式芯筐1相邻的电缆芯导向结构。所述电缆芯导向结构由竖直固定在底座2上侧面边缘位置的竖直支撑杆3,水平固定在竖直支撑杆3顶端的水平支撑杆4,以及设置在水平支撑杆4上的导向轮5组成。所述竖直支撑杆3和水平支撑杆4均为伸缩杆。竖直支撑杆和水平支撑杆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调整长度,提高了产品使用的灵活性与适用范围。而在产品需要移动式,可以将竖直支撑杆与水平支撑杆均缩到最短,使得产品所需的移动高度更低,拥有更好的通过性。竖直支撑杆和水平支撑杆可以通过焊接或螺纹的方式进行固定,导向轮则可以通过固定销或转轴固定在水平支撑杆端部,竖直支撑杆、水平支撑杆和导向轮的具体固定方式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的内容可以很好的实现对其的固定,在此便不进行赘述。如图2、3所示,所述分体式芯筐1由呈圆盘状的芯筐底盘12,设置在芯筐底盘12上表面边缘的外筐11,设置在芯筐底盘12上表面且与外筐11同心的内框14,以及设置在芯筐底盘12下侧面的卡脚13组成。使用时,成捆的电缆芯放置在外筐与内框之间,可以很好的避免在抽出电缆芯的过程中电缆芯打结,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降低了产品使用时对导向轮高度的需求。另外,可以预先准备若干个分体式芯筐,在一个分体式芯筐中的电缆芯使用完毕后可以直接更换另一个分体式芯筐,如此便无需耽搁时间对分体式芯筐进行填充,使得生产无需长时间的中断,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所述外筐11与内框14的半径相差15-20cm;所述卡脚13呈弧形且数量至少为三个,卡脚13沿芯筐底盘12下侧面的边缘设置,任意两个相邻卡脚13之间的角度相同。因该卡脚需要对该分体式芯筐进行支撑,所以卡脚需要拥有足够的强度,其厚度应为5-8cm。如图4所示,所述底座2由内部设置有空腔的底座主体21,设置在底座主体21上侧的直径与芯筐底盘12相同的圆形凹槽,设置在圆形凹槽中且与该圆形凹槽同心的限位凸台22,以及设置在凸台22和圆形凹槽槽壁之间的卡槽23组成。所述底座主体21上端面还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灌水口24,在底座主体21侧面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排水口25。该空腔能够很好的降低底座的重量,使得产品在需要移动式更加轻便,而在移动定位后再通过灌水口向空腔内灌水可以很好的提高底座的重量,进而提升了产品使用时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排水口的排水效果,可以将底座主体下侧内壁以排水口为中心设置一定的坡度,进而使得液体可以在重力与坡度的配合下向排水口集中,进而提高了排水口的排水效果。圆形凹槽、凸台以及卡槽的配合,可以很好的将分体式芯筐固定在其中,大大提高了产品使用的效果。本产品在使用时,首先根据需要将底座设置在相应的位置处,接着根据使用情况分别对竖直支撑杆和水平支撑杆的长度进行调节,直至将导向轮调整至底座上圆形凹槽的中心点上方。接着通过灌水口向底座主体内部的空腔中灌入水,以提高底座的重量,进而加强底座的稳定性,避免底座在使用时发生移动或翻倒。最后,将分体式芯筐放置在底座上的圆形凹槽中,并将分体式芯筐的卡脚卡入卡槽中,进而使得分体式芯筐的固定更加牢靠,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在使用完毕后,将底座主体中的水通过排水口排出,如此便可以轻易的移动底座,提高了产品的灵活性,同时还很好的降低了产品使用所需的人力资源。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组合式电缆芯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电缆芯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设置在底座(2)上的分体式芯筐(1),以及设置在底座(2)上且与分体式芯筐(1)相邻的电缆芯导向结构;所述电缆芯导向结构由竖直固定在底座(2)上侧面边缘位置的竖直支撑杆(3),水平固定在竖直支撑杆(3)顶端的水平支撑杆(4),以及设置在水平支撑杆(4)上的导向轮(5)组成;所述竖直支撑杆(3)和水平支撑杆(4)均为伸缩杆;所述分体式芯筐(1)由呈圆盘状的芯筐底盘(12),设置在芯筐底盘(12)上表面边缘的外筐(11),设置在芯筐底盘(12)上表面且与外筐(11)同心的内框(14),以及设置在芯筐底盘(12)下侧面的卡脚(13)组成;所述底座(2)由内部设置有空腔的底座主体(21),设置在底座主体(21)上侧的直径与芯筐底盘(12)相同的圆形凹槽,设置在圆形凹槽中且与该圆形凹槽同心的限位凸台(22),以及设置在凸台(22)和圆形凹槽槽壁之间的卡槽(23)组成;所述底座主体(21)上端面还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灌水口(24),在底座主体(21)侧面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排水口(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电缆芯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设置在底座(2)上的分体式芯筐(1),以及设置在底座(2)上且与分体式芯筐(1)相邻的电缆芯导向结构;所述电缆芯导向结构由竖直固定在底座(2)上侧面边缘位置的竖直支撑杆(3),水平固定在竖直支撑杆(3)顶端的水平支撑杆(4),以及设置在水平支撑杆(4)上的导向轮(5)组成;所述竖直支撑杆(3)和水平支撑杆(4)均为伸缩杆;所述分体式芯筐(1)由呈圆盘状的芯筐底盘(12),设置在芯筐底盘(12)上表面边缘的外筐(11),设置在芯筐底盘(12)上表面且与外筐(11)同心的内框(14),以及设置在芯筐底盘(12)下侧面的卡脚(13)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华金大成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新东方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