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型聚氯乙烯薄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薄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型聚氯乙烯薄膜。
技术介绍
中国塑料薄膜的产量约占塑料制品总产量的20%,是塑料制品中产量增长较快的类别之一。从中国塑料薄膜(厚度为0.06mm~0.26mm)的应用领域看,用量最大、品种最多、应用最广的是包装工业,其消费约占2/3,其次是农业约占30%,再有就是功能膜,如微孔膜、屏蔽膜、土工膜等。若在树脂基体中添加适宜的塑料助剂,就可以制备出所需的各种功能性薄膜。塑料薄膜工业上的生产方法有压延法和挤出法,其中挤出法又分为挤出吹膜、挤出流延、挤出拉伸(又称二次成型)等。塑料薄膜,用于包装,以及用作覆膜层。塑料包装及塑料包装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特别是复合塑料软包装,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其中又以食品包装所占比例最大,比如饮料包装、速冻食品包装、蒸煮食品包装、快餐食品包装等,这些产品都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聚氯乙烯簿膜的耐光性、耐老化性比较好且具有比较好的耐撕裂性能,能透气,是一种洁净、无色、透明的薄膜,一般加入增塑剂,它可溶于丙酮,环已酮等溶剂。因此,可以用聚氯乙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菌型聚氯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树脂50‑60份、环氧树脂25‑35份、环氧大豆油2‑5份、红薯淀粉5‑8份、豌豆淀粉2‑4份、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5‑1.5份、二甲基硅油0.1‑0.5份、茶多酚0.1‑0.4份、气相白炭黑0.1‑0.5份、罗布麻纤维0.2‑0.6份、气相二氧化钛0.1‑0.4份、纳米膨润土0.2‑0.6份、精氨酸接枝壳聚糖0.2‑0.6份、苎麻麻骨0.1‑0.4份、亚油酸0.1‑0.4份、纳米石墨烯0.08‑0.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型聚氯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树脂50-60份、环氧树脂25-35份、环氧大豆油2-5份、红薯淀粉5-8份、豌豆淀粉2-4份、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5-1.5份、二甲基硅油0.1-0.5份、茶多酚0.1-0.4份、气相白炭黑0.1-0.5份、罗布麻纤维0.2-0.6份、气相二氧化钛0.1-0.4份、纳米膨润土0.2-0.6份、精氨酸接枝壳聚糖0.2-0.6份、苎麻麻骨0.1-0.4份、亚油酸0.1-0.4份、纳米石墨烯0.08-0.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聚氯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树脂55份、环氧树脂30份、环氧大豆油3份、红薯淀粉6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复光,
申请(专利权)人:桐城市弘业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