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飞溅烧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51808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1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飞溅烧瓶,包括:相互配接的上瓶体和下瓶体,以及独立设置的防溅架,所述上瓶体下边沿设有一圈环形凸沿且所述下瓶体上端设有能够与凸沿相配接的凹槽,所述防溅架上端设有能够与凸沿相配接的凹槽且下端设有能够与凹槽相配接的凸沿,所述防溅架正中设有一方便加液的入口且所述入口内对称地设有两扇形支撑板,两扇形支撑板共同连接有一与所述防溅架同轴的柱状防溅块,所述防溅块正中设有一通孔且所述通孔内可旋转地连接有一调节柱,所述调节柱暴露在防溅块外的上端设有防脱块且所述调节柱暴露在防溅块外的下端对称地设有两扇形防溅板,两扇形防溅板能够旋转至与两扇形支撑板之间的空隙重叠。

A spattering flas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飞溅烧瓶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生产容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飞溅烧瓶。
技术介绍
烧瓶是化学实验或者化学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器皿之一,适用于加热,混合液体,进行相关的化学反应实验。由于烧瓶的瓶口设计细小,传统烧瓶在加入液体时需要用到引流棒,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化学试剂溅出烧瓶外,产生化学事故,化学反应结束以后,清洁烧瓶是一件很繁琐的工作,瓶口细,瓶身长,很难对烧瓶进行全面清洁,如果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有较大的固体反应物,那么必须将固体反应物磨碎加入,操作十分繁琐,其次现有技术中的烧瓶即使有防飞溅的装置,但是仍然存在液体溅出的可能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ZL201410278606.1公开有一种防飞溅烧瓶装置,其中包括:上主体、下主体、防飞溅引流板、橡胶密封圈,上主体和下主体采用螺纹连接,防飞溅引流板固定在上主体瓶口处,上主体与下主体连接处有密封装置,所述防飞溅烧瓶装置还包括吸水装置,所述吸水装置设置在密封装置上。虽然上述技术方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但是,鉴于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防飞溅引流板固定在上主体瓶口处,这样在一些无需使用防飞溅引流板的情况下此装置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飞溅烧瓶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飞溅烧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接的上瓶体(1)和下瓶体(2),以及独立设置的防溅架(3),所述上瓶体(1)下边沿设有一圈环形凸沿(4)且所述下瓶体(2)上端设有能够与凸沿(4)相配接的凹槽(5),所述防溅架(3)上端设有能够与凸沿(4)相配接的凹槽(5)且下端设有能够与凹槽(5)相配接的凸沿(4),所述防溅架(3)正中设有一方便加液的入口(6)且所述入口(6)内对称地设有两扇形支撑板(7),两扇形支撑板(7)共同连接有一与所述防溅架(3)同轴的柱状防溅块(8),所述防溅块(8)正中设有一通孔且所述通孔内可旋转地连接有一调节柱(9),所述调节柱(9)暴露在防溅块(8)外的上端设有防脱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飞溅烧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接的上瓶体(1)和下瓶体(2),以及独立设置的防溅架(3),所述上瓶体(1)下边沿设有一圈环形凸沿(4)且所述下瓶体(2)上端设有能够与凸沿(4)相配接的凹槽(5),所述防溅架(3)上端设有能够与凸沿(4)相配接的凹槽(5)且下端设有能够与凹槽(5)相配接的凸沿(4),所述防溅架(3)正中设有一方便加液的入口(6)且所述入口(6)内对称地设有两扇形支撑板(7),两扇形支撑板(7)共同连接有一与所述防溅架(3)同轴的柱状防溅块(8),所述防溅块(8)正中设有一通孔且所述通孔内可旋转地连接有一调节柱(9),所述调节柱(9)暴露在防溅块(8)外的上端设有防脱块(11)且所述调节柱(9)暴露在防溅块(8)外的下端对称地设有两扇形防溅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翔凌贾宪勇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亨必达化学合成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