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晓专利>正文

一种可冲洗气管导管的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4778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冲洗气管导管的改进结构,包括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气管导管,所述气管导管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安装氧气管的通孔,在气管导管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气管导管一个开口状态的试堵器,且试堵器能够完全封闭气管导管的一个开口。该结构成本低,使用方便,通过改变氧气管输入位置来卡紧氧气管,同时防止氧气管脱落,保证氧气的准确吸入,减少院感发生率,减少耗材、节约患者就医费用,同时设置试堵器来测定管道堵塞后患者病情变化,增加患者拔管后的适应性,减少二次气管切开几率,保证患者安全,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An improved structure for flushing the tracheal tub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mproved structure of an endotracheal tube, including internal hollow and open ends of the endotracheal tube, the side wall of the tracheal catheter is provided for mounting through hole oxygen tube, is used to control the endotracheal tube an opening state test block is installed on the endotracheal tube, and test an opening block device can completely closed endotracheal tube. The structure of low cost, convenient use, by changing the oxygen tube input position clamping oxygen tube, while preventing the oxygen tube off,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inhalation of oxyge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hospital infection, reduce material consumption and save the patients medical expenses, while setting the test block device to determin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changes after blocking pipe plug, increase patient pull after the reduction of two adaptability, tracheotomy rate,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shorten recovery time after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冲洗气管导管的改进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冲洗气管导管的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气管以软骨、肌肉、结缔组织和粘膜构成。软骨为“C”字形的软骨环,缺口向后,各软骨环以韧带连接起来,环后方缺口处由平滑肌和致密结缔组织连接,保持了持续张开状态。管腔衬以粘膜,表面覆盖纤毛上皮,粘膜分泌的粘液可粘附吸入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纤毛不断向咽部摆动将粘液与灰尘排出,以净化吸入的气体。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气管切开术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目前气管切开手术后,为了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需要在患者喉径部安装一个管道用于通入氧气或者其它治疗用物质,但是现有管道都是将氧气管和药剂管从同一通道置入,无卡子固定,易造成药剂管和氧气管脱落,影响患者氧气吸入,从而影响呼吸状况,同时该结构的管道无法准确测试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情况,不能做到分步堵管,对于病人存在再气切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是现有气管手术后氧气管容易脱落,以及无法进行试堵而造成患者术后恢复出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冲洗气管导管的改进结构,该结构通过改变氧气管输入位置来保证氧气准确吸入,同时设置试堵器来测定管道堵塞后患者呼吸恢复状况,减少二次气管开切几率,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冲洗气管导管的改进结构,包括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气管导管,所述气管导管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安装氧气管的通孔,在气管导管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气管导管一个开口状态的试堵器,且试堵器能够完全封闭气管导管的一个开口。气管切开手术后,患者无法自主进行呼吸,通常情况都是在喉径处的伤口位置安装一个气管导管,向其中通入氧气和药剂,氧气和药剂都是通过同一开放管道输入,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没有固定卡子进行固定,氧气管和药剂管患者翻身、咳嗽时易脱落,将影响氧气输入及患者治疗情况,使得患者的呼吸频率受到破坏,影响患者的康复,而且在并且恢复过程中,我们将进行试堵管,传统只能通过纱布、胶塞、指套、木条等堵住气管导管端口,由于没有进行逐步堵管,可能在直接全部堵管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导致不能脱管。而本方案设计的改进结构,其通过在气管导管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安装氧气管的通孔,使得氧气管进入气管导管后能够固定,氧气管大小与通孔大小相匹配来防止氧气管脱落。试堵器能够对管道堵塞后病人病情进行评估,来满足逐渐对气管导管的封闭,最终拔除气管导管。而试堵器包括套管和堵盖,套管可以为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管道,套管套在气管导管的外壁上,堵盖安装在套管的一个端头上并且能够在该端头上进行移动来改变气管导管的一个开口的开口状态,通过这种设计能够将堵盖和套管形成连接,能够逐步进行管口的打开和封闭,新成一个渐进过程,便于病人有适应过程。为了将堵盖在套管上形成滑动连接,在套管设置有堵盖的端头设置有安装槽,堵盖的一个端面凸出形成导轨,且导轨插入安装槽中并能够沿着安装槽移动,同时安装槽的数量为两条且相互平行,导轨的数量为两条且相互平行,且导轨均能够插入对应的安装槽中并能够沿着安装槽移动。安装槽沿着套管中心对称设置,其在套管上共形成四个通槽,其中两两配对形成一条安装槽,导轨通过在安装槽中的移动,实现对气管导管的封闭。套管也可以设计为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另一端可调节堵盖的管子,当患者需要试堵管时,将套管套在气管导管的外壁上,通过这种设计能够逐步进行管口封闭,形成一个渐进过程,便于病人有适应过程。此设计是在堵盖上有一个直径为堵盖二分之一大小的帽子,当刚开始堵管时就将帽子打开,实行半堵管,患者病情平稳、呼吸畅通,能够自行咳嗽时再将帽子盖上,实行全堵管,再观察两天患者无不适予以拔除气管导管。由于是在人体喉径部进行开口,还需要将其进行固定在喉颈部,所以在气管导管的外壁上套有安装套,且通孔设置安装套和试堵器之间,在安装套的对称两侧均连接有扣带,扣带能够相互连接固定,使用时通过安装套增加接触面积,减少对单位面积的压力,同时也便于纱布有安装位置,然后扣带缠绕在颈部一周实现固定,防止使用时脱落而影响治疗。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该结构通过改变氧气管输入位置来卡紧氧气管,同时防止氧气管脱落,保证氧气的准确吸入,减少院感发生率,减少耗材、节约患者就医费用,同时设置试堵器来测定管道堵塞后患者病情变化,增加患者拔管后的适应性,减少二次气管切开几率,保证患者安全,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气管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堵盖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扣带,2-安装套,3-气管导管,4-通孔,5-氧气管,6-安装槽,7-套管,8-导轨,9-堵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可冲洗气管导管的改进结构,包括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气管导管3,在气管导管3的外壁上套有增大接触面积的安装套2,且通孔4设置安装套2和试堵器之间,安装套2的对称两侧均连接有扣带1,扣带1能够连接在一起形成固定。气管导管3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安装氧气管5的通孔4,通孔4的直径和氧气管5的外径相同,在气管导管3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气管导管3中一个开口状态的试堵器,试堵器包括套管7和堵盖9,套管7为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管道,套管7套在气管导管3的外壁上,堵盖9安装在套管7的一个端头上并且能够在该端头上进行移动来改变气管导管3的一个开口的开口状态。套管7设置有堵盖9的端头设置有两条且相互平行的安装槽6,堵盖9的一个端面凸出形成两条且相互平行的导轨8,且导轨8均能够插入对应的安装槽6中并能够沿着安装槽6移动。实际使用时气管导管3套有试堵器的一端是朝向患者身体外部,另一端是插入到患者喉径部中,气管导管3的外径为1.6cm,通孔4和氧气管5的直径均为0.5cm,套管7的内径也为1.6cm,这样套在气管导管3上后,能够防止气体从气管导管3的外壁和套管7的内壁通过而失去密封作用。在手术后患者经过治疗,达到预期目的后,开始试堵管,此时堵盖9是沿着安装槽6滑开的,完全露出气管导管3的端口,患者能够通过氧气管5和气管导管3的端口进出口气,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后,在患者无不适反应后,慢慢将堵盖9是沿着安装槽6反向滑动形成部分堵管,并观察患者反应,无不适反应继续滑动,直到堵盖9完全封闭气管导管3的端口形成完全封闭,形成全堵管,此时患者只能通过氧气管5吸入气体,则说明患者呼吸功能恢复,病情好转,且能自行咳痰,经过几天观察后拔除管子,本方案从而避免了外界气体进入而影响患者恢复,患者能够获得符合要求的氧气进入,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和预防术后感染。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冲洗气管导管的改进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冲洗气管导管的改进结构,包括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气管导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导管(3)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安装氧气管(5)的通孔(4),在气管导管(3)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气管导管(3)一个开口状态的试堵器,且试堵器能够完全封闭气管导管(3)的一个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冲洗气管导管的改进结构,包括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气管导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导管(3)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安装氧气管(5)的通孔(4),在气管导管(3)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气管导管(3)一个开口状态的试堵器,且试堵器能够完全封闭气管导管(3)的一个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冲洗气管导管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堵器包括套管(7)和堵盖(9),套管(7)为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管道,套管(7)套在气管导管(3)的外壁上,堵盖(9)安装在套管(7)的一个端头上并且能够在该端头上进行移动来改变气管导管(3)的一个开口的开口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冲洗气管导管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史晓丽方巧红张利石柳
申请(专利权)人:陈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