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雾栽培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47528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雾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储液槽、栽培箱和电机;位于所述储液槽底端的软管;所述软管伸入所述栽培箱;安装于所述栽培箱内部的水量控制装置和超声波雾化器;安装于所述水量控制装置上的进水口;插入所述进水口的所述软管;所述超声波雾化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气雾栽培技术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而且耗能低、成本低,提高了对营养液的使用率。

Air mist cultivation techniqu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erosol cultivation technolog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comprises a frame arranged on the frame; the liquid storage tank, cultivation box and motor; hose is located on the bottom of the reservoir; the hose into the cultivation box; a water flow control devic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box and cultivation the ultrasonic atomizer is arranged in the water; water inlet control device; the hose is inserted into the water inlet; the input end of the ultrasonic atomiz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The air mist cultivation technology designed by the invention is not only simple in structure, reasonable in design, but also with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low cost, and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nutrient solution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雾栽培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土栽培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气雾栽培技术。
技术介绍
我国人多地少,可利用耕地日趋减少,土地利用率低,而且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对蔬菜的需求。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各地纷纷采取无土栽培种植方法,而气雾栽培是无土栽培中最具有开发潜力和前景的技术。气雾栽培是不用土壤或基质来栽培植物的一项农业高新技术,是以人工创造植物根系环境代替土壤环境,有效解决了土壤栽培中难以解决的水分、空气、养分供养的矛盾,使植物根系处于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但是目前气雾栽培技术在实际生产中,不仅植物对营养液的吸收比较慢、吸收率低、植物的生产周期长,而且占用空间大、成本高、耗能高。并且采用循环式生产工艺,容易将植物根系产生的细菌等有害物质流入营养液中,随着营养液的循环,被不同植物的根系吸收,造成植物易发生病虫害,植物品质欠佳,给生产者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成本低的气雾栽培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雾栽培技术,不仅成本低、耗能低,而且利用潮汐、浮根和毛细管式技术,将栽培箱内的营养液采取不排液、不循环、不回收的处理方式,彻底解决了病虫害的传播。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雾栽培技术,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储液槽、栽培箱和电机;位于所述储液槽底端的软管;所述软管伸入所述栽培箱;安装于所述栽培箱内部的水量控制装置和超声波雾化器;安装于所述水量控制装置上的进水口;插入所述进水口的所述软管;所述超声波雾化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储液槽内部的营养液通过所述软管,并从所述进水口流入所述栽培箱内部,所述水量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栽培箱内的水量,所述电机给所述超声波雾化器进行供电,所述超声波雾化器将营养液喷成雾状,喷射到植物的根部。优选的,在上述气雾栽培技术中,所述水量控制装置是由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并通过螺纹固定的底浮、以及以插拔方式固定在所述壳体顶端的顶浮构成的;其中用于堵塞所述进水口,并安装在所述底浮上的活塞;设置于所述壳体顶端的通气孔;用于堵塞所述通气孔,并位于所述顶浮上的堵气塞;营养液从所述进水口流入所述栽培箱时,所述底浮平躺于所述栽培箱箱底,营养液水位的上升,所述底浮和所述顶浮浮起,所述堵气塞远离所述通气孔,空气进入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活塞堵塞所述进水口,营养液将不再进入所述栽培箱,营养液喷射完毕,所述所述底浮和所述顶浮下降,所述堵气塞堵塞所述通气孔,所述活塞远离所述进水口,营养液从所述进水口流入所述栽培箱。优选的,在上述气雾栽培技术中,所述超声波雾化器是由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振荡电路、以及与所述振荡电路连接的三极管和超声波晶片构成的;所述振荡电路产生振荡信号,振荡信号被所述三极管进行能量放大,放大后的信号传输至所述超声波晶片,所述超声波晶片将电能转换为超声波能量,将营养液喷成雾状,喷射至植物的根部。优选的,在上述气雾栽培技术中,所述栽培箱在所述机架上的位置低于所述储液槽。优选的,在上述气雾栽培技术中,位于所述栽培箱上的培养板,种植于所述培养板上的植物。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气雾栽培技术,首先储液槽在机架上的位置高于栽培箱,利用水自身重力和水量控制装置中壳体内的空气压给栽培箱内补给营养液,栽培箱内的液面高度大约在3cm左右,当营养液受到超声波雾化器雾化被植物根部吸收或是自然蒸散消耗时,液面也随之逐渐下降,直至栽培箱内营养液完全被用尽才会再度进行供给,使其水位重回3cm的状态,真正做到了不排液、不循环和不回收,不仅保障了营养液完全被植物吸收,而且独立的给液设计,阻隔了地下部病虫害的蔓延,减少了营养液的后处理。其次超声波雾化器利用振荡电路产生振荡信号,通过超声波晶片的高频谐振,将液态水分子结构打散呈水雾状,不需要加热或添加任何化学试剂,不仅节约能源,而且在雾化的过程中,将释放大量的负离子,负离子能有效的去除一氧化碳、细菌等有害物质,使得栽培箱内的空气得到净化,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因此,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气雾栽培技术,不仅成本低、耗能低,而且能有效的防止病虫害的传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本专利技术水量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图。在图1中:1为机架、2为储液槽、3为栽培箱、4为电机、6为水量控制之装置、7为超声波雾化器;在图2中:5为软管、61为壳体、62为底浮、63为顶浮、64为活塞、65为通气孔、66为堵气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气雾栽培技术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而且耗能低、成本低,提高了对营养液的使用率。请参阅相关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雾栽培技术,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1上的储液槽2、栽培箱3和电机4;位于储液槽2底端的软管5;软管5伸入栽培箱3;安装于栽培箱3内部的水量控制装置6和超声波雾化器7;安装于水量控制装置6上的进水口8;插入进水口8的软管5;超声波雾化器7的输入端与电机4连接;储液槽2内部的营养液通过软管5,并从进水口8流入栽培箱3内部,水量控制装置6控制栽培箱3内的水量,电机4给超声波雾化器7进行供电,超声波雾化器7将营养液喷成雾状,喷射到植物的根部。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水量控制装置6是由壳体61、安装在壳体61内部,并通过螺纹固定的底浮62、以及以插拔方式固定在壳体61顶端的顶浮63构成的;其中用于堵塞进水口8,并安装在底浮62上的活塞64;设置于壳体61顶端的通气孔65;用于堵塞通气孔65,并位于顶浮63上的堵气塞66;营养液从进水口8流入栽培箱3时,底浮62平躺于栽培箱3箱底,营养液水位的上升,底浮62和顶浮63浮起,堵气塞66远离通气孔65,空气进入壳体61内部,活塞64堵塞进水口8,营养液将不再进入栽培箱3,营养液喷射完毕,底浮62和顶浮63下降,堵气塞66堵塞通气孔65,活塞64远离进水口8,营养液从进水口8流入栽培箱3。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超声波雾化器7是由电路板71、设置于电路板71上的振荡电路72、以及与振荡电路72连接的三极管73和超声波晶片74构成的;振荡电路72产生振荡信号,振荡信号被三极管73进行能量放大,放大后的信号传输至超声波晶片74,超声波晶片74将电能转换为超声波能量,将营养液喷成雾状,喷射至植物的根部。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栽培箱3在机架1上的位置低于储液槽2。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位于栽培箱3上的培养板,种植于培养板上的植物。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气雾栽培技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雾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储液槽(2)、栽培箱(3)和电机(4);位于所述储液槽(2)底端的软管(5);所述软管(5)伸入所述栽培箱(3);安装于所述栽培箱(3)内部的水量控制装置(6)和超声波雾化器(7);安装于所述水量控制装置(6)上的进水口(8);插入所述进水口(8)的所述软管(5);所述超声波雾化器(7)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4)连接;所述储液槽(2)内部的营养液通过所述软管(5),并从所述进水口(8)流入所述栽培箱(3)内部,所述水量控制装置(6)控制所述栽培箱(3)内的水量,所述电机(4)给所述超声波雾化器(7)进行供电,所述超声波雾化器(7)将营养液喷成雾状,喷射到植物的根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雾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储液槽(2)、栽培箱(3)和电机(4);位于所述储液槽(2)底端的软管(5);所述软管(5)伸入所述栽培箱(3);安装于所述栽培箱(3)内部的水量控制装置(6)和超声波雾化器(7);安装于所述水量控制装置(6)上的进水口(8);插入所述进水口(8)的所述软管(5);所述超声波雾化器(7)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4)连接;所述储液槽(2)内部的营养液通过所述软管(5),并从所述进水口(8)流入所述栽培箱(3)内部,所述水量控制装置(6)控制所述栽培箱(3)内的水量,所述电机(4)给所述超声波雾化器(7)进行供电,所述超声波雾化器(7)将营养液喷成雾状,喷射到植物的根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量控制装置(6)是由壳体(61)、安装在所述壳体(61)内部,并通过螺纹固定的底浮(62)、以及以插拔方式固定在所述壳体(61)顶端的顶浮(63)构成的;其中用于堵塞所述进水口(8),并安装在所述底浮(62)上的活塞(64);设置于所述壳体(61)顶端的通气孔(65);用于堵塞所述通气孔(65),并位于所述顶浮(63)上的堵气塞(66);营养液从所述进水口(8)流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嘉培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叱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