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绿化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4595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0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绿化带,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道路,道路的两侧固定设置有路缘石,在道路同一侧的路缘石共2排,且呈相对设置,在呈相对设置的路缘石之间设置有种植层,种植层上种植有绿化植物,道路在其与路缘石的连接处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连通于种植层;路缘石在作为道路的分界的同时,也为种植层提供容置的空间,种植层和绿化植物具有蓄水并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在下雨时,种植层和绿化植物会对落在其上的雨水进行吸收,同时,落在道路上的雨水从排水管流向种植层,被土壤吸收,用于补充和涵养地下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的情况。

A spongy city greening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绿化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绿化带,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绿化带。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一种国家倡导的城市雨水和洪涝的管理概念,其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并且在需要时将雨水排出的一种系统。绿化带是海绵城市建设中重要的一环,绿化带设置在道路的两侧,在道路的边缘固定设置有路缘石,路缘石内设置有种植层,种植层上种植有绿化植物,种植层和绿化植物在下雨时对雨水具有吸收和净化的作用,并且经种植层下渗的雨水对地下水进行补充。但是,由于道路一般是有混凝土等实心材料构成的,不具有渗水的作用,落在其上的雨水直接通过排水井排向污水管网,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绿化带,具有对落在道路上的雨水进行回收利用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海绵城市绿化带,包括道路,所述道路的两侧固定设置有路缘石,在所述道路同一侧的路缘石共2排,且呈相对设置,在呈相对设置的所述路缘石之间设置有种植层,所述种植层上种植有绿化植物,所述道路在其与路缘石的连接处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连通于种植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路缘石在作为道路的分界的同时,也为种植层提供容置的空间,种植层和绿化植物具有蓄水并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在下雨时,种植层和绿化植物会对落在其上的雨水进行吸收,同时,落在道路上的雨水从排水管流向种植层,被土壤吸收,用于补充和涵养地下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的情况。优选的,所述道路在其与路缘石的连接处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连通于排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槽对道路两侧的雨水进行引导,引导雨水从排水管进入土壤中,并且引流槽对雨水起暂时存储的作用,在雨势较大时,部分雨水将暂存在引流槽中,减少道路中雨水积存过多而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的情况。优选的,所述引流槽的槽口处设置有第一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过滤网对进入配水管的雨水进行过滤,减少雨水所携带的杂物随着雨水进入排水管中,而致使排水管堵塞的情况。优选的,在所述种植层的下方设置有储水槽,所述种植层内固定设置有吸水棉,所述吸水棉连接于储水槽,所述储水槽的侧壁的顶部连通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连通于地下的土壤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雨势较大时,多余的雨水会经过种植层和排水管进入储水槽中进行储存,增大了绿化带的蓄水量,减少在雨势较大时,雨水过多而无法正常进入地下的情况,并且吸水棉连接于种植层和储水槽,吸水棉储存于储水槽中的雨水吸上种植层中,为绿化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减少种植层内的水分容易被消耗尽的情况,减少需要人工额外为绿化植物浇水的情况,由于储水槽的容量有限,在雨水过大而储水槽中的雨水量达到储存上限时,多余的雨水会经溢流管流向地下的土壤中,作为地下水的补充,涵养地下水资源。优选的,在所述种植层的下方固定设置有隔离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离网用于隔离储水槽上方的空间,减少储水槽上方的泥土掉落到储水槽内,对储水槽造成污染和占用储水槽内的空间的情况,同时,隔离网对储水槽上方的材料起到支撑的作用,提高储水槽上方的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隔离网与种植层之间设置有土工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工布用于隔离隔离网与种植层,能对从种植层中进入隔离网的雨水进行过滤,减少种植层中的泥土经隔离网进入储水槽的情况,减少种植层中泥土的流失。优选的,所述储水槽在溢流管处固定设置有第二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过滤网对储水槽和溢流管进行阻隔,减少储水槽和溢流管发生杂质交换的情况,提高储水槽内的洁净程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路缘石在作为道路的分界的同时,也为种植层提供容置的空间,种植层和绿化植物具有蓄水并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在下雨时,种植层和绿化植物会对落在其上的雨水进行吸收,同时,引流槽对道路两侧的雨水进行引导,引导雨水从排水管进入种植层中,被种植层中的土壤吸收;在雨势较大时,多余的雨水会经过种植层和排水管进入储水槽中进行储存,增大了绿化带的蓄水量,减少在雨势较大时,雨水过多而无法正常进入地下的情况,并且吸水棉连接于种植层和储水槽,吸水棉储存于储水槽中的雨水吸上种植层中,为绿化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减少种植层内的水分容易被消耗尽的情况,减少需要人工额外为绿化植物浇水的情况,由于储水槽的容量有限,在雨水过大而储水槽中的雨水量达到储存上限时,多余的雨水会经溢流管流向地下的土壤中,作为地下水的补充,涵养地下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道路;2、路缘石;3、种植层;4、绿化植物;5、排水管;6、引流槽;7、第一过滤网;8、储水槽;9、吸水棉;10、溢流管;11、隔离网;12、土工布;13、第二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一种海绵城市绿化带,如图1所示,包括道路1,在道路1的两侧固定设置有路沿石,并且在道路1同一侧的路沿石共有2排,且呈相对设置,在呈相对设置的路缘石2之间设置有种植层3,种植层3上种植有绿化植物4,路缘石2在作为道路1的分界的同时,也为种植层3提供容置的空间,种植层3和绿化植物4具有蓄水并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在下雨时,种植层3和绿化植物4会对落在其上的雨水进行吸收。结合图1和图2,在种植层3下方设置有隔离网11,并且在隔离网11的下方设置有储水槽8,储水槽8沿道路1的长度方向设置,隔离网11用于隔离储水槽8上方的空间,减少储水槽8上方的泥土掉落到储水槽8内,对储水槽8造成污染和占用储水槽8内的空间的情况,同时,隔离网11对储水槽8上方的材料起到支撑的作用,提高储水槽8上方的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在雨势较大时,多余的雨水会经过种植层3和排水管5进入储水槽8中进行储存,增大了绿化带的蓄水量。隔离网11与种植层3之间设置有土工布12,土工布12用于隔离隔离网11与种植层3,能对从种植层3中进入隔离网11的雨水进行过滤,减少种植层3中的泥土经隔离网11进入储水槽8的情况,减少种植层3中泥土的流失。道路1在其与路缘石2的连接处沿道路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引流槽6,并且在引流槽6的槽壁上等距离设置有多个排水管5,并且排水管5连通于种植层3,引流槽6对道路1两侧的雨水进行引导,引导雨水从排水管5流向种植层3,被土壤吸收,用于补充和涵养地下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并且引流槽6对雨水起暂时存储的作用,在雨势较大时,部分雨水将暂存在引流槽6中,减少道路1中雨水积存过多而影响道路1的正常使用的情况。引流槽6的槽口处设置有第一过滤网7,第一过滤网7对进入配水管的雨水进行过滤,减少雨水所携带的杂物随着雨水进入排水管5中,而致使排水管5堵塞的情况。在种植层3中沿道路1长度方向间隔一定距离固定设置有吸水棉9,并且吸水棉9经过隔离网11和土工布12连接于储水槽8,用于将储水槽8中的水分吸上种植层3中,以保持种植层3的湿度。在储水槽8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海绵城市绿化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绵城市绿化带,包括道路(1),所述道路(1)的两侧固定设置有路缘石(2),在所述道路(1)同一侧的路缘石(2)共2排,且呈相对设置,在呈相对设置的所述路缘石(2)之间设置有种植层(3),所述种植层(3)上种植有绿化植物(4),其特征是:所述道路(1)在其与路缘石(2)的连接处设置有排水管(5),所述排水管(5)连通于种植层(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绿化带,包括道路(1),所述道路(1)的两侧固定设置有路缘石(2),在所述道路(1)同一侧的路缘石(2)共2排,且呈相对设置,在呈相对设置的所述路缘石(2)之间设置有种植层(3),所述种植层(3)上种植有绿化植物(4),其特征是:所述道路(1)在其与路缘石(2)的连接处设置有排水管(5),所述排水管(5)连通于种植层(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绿化带,其特征是:所述道路(1)在其与路缘石(2)的连接处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引流槽(6),所述引流槽(6)连通于排水管(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绿化带,其特征是:所述引流槽(6)的槽口处设置有第一过滤网(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湛程世勇黄东兵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园中园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