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祖英专利>正文

建筑起重机用吊架装卸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3604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起重机用吊架装卸系统,包括呈条状的翻转座,所述翻转座的数量为两条,且翻转座之间相互平行,各翻转座上均设置有平行于翻转座长度方向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端均向上;各第一凹槽中均安装有呈条状的翻转槽体,所述翻转槽体与翻转座平行,各第一凹槽的开口端宽度均大于其内翻转槽体的宽度,各第一凹槽的底部与其内翻转槽体的底部接触,且各翻转槽体均可以自身底部为转动中心,在对应第一凹槽中摆动;各翻转槽体上均设置呈条状且与翻转槽体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端朝上。本装置可用于实现吊架的拆除分离。

Crane loading and unloading system for building cran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crane hanger handling system, including a flip seat strip, the number of the turnover seat is two, and the turnover seat are mutually parallel, the turnover seat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groove is parallel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length of a flip, the open end of the first groove are upward each; the first groove are arranged in the groove strip flip, flip and flip seat body parallel to the open end of the width of the first groove are larger than the width of the bottom groove in turn, each of the first contact with the bottom of the groove and the groove flip, flip tank can own at the bottom of the center of rotation. The swing in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groove; the groove is arranged on a flip second groove parallel to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strip and flip the slot, an opening of the groove end up second. The device can be used to dismantle and separate the hang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起重机用吊架装卸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吊装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起重机用吊架装卸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高层建筑的施工越来越多,吊装设备作为重要的施工器具,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高层双子塔式建筑,传统的立式塔吊搭建、拆卸难度大,现有技术中亦有采用所修建的建筑物作为基座,将为人字形或门型的吊架搭设于建筑物的顶层,所述吊架可直接作为建筑材料和施工器械的吊装工具,在进行塔吊拆除时,以上搭建于建筑物顶层的吊架亦作为塔吊逐层拆离的泄放工具。在搭建于建筑物顶层的吊架完成使用后,由于其体积和重量均较大,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破坏性拆除成小件后,由建筑物的顶层逐一释放至地面上。现有技术中的用于搭建于建筑物顶层的吊架的结构设计使得其利用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用于搭建于建筑物顶层的吊架的结构设计使得其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起重机用吊架装卸系统,本装置可用于实现吊架的拆除分离。建筑起重机用吊架装卸系统,包括呈条状的翻转座,所述翻转座的数量为两条,且翻转座之间相互平行,各翻转座上均设置有平行于翻转座长度方向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端均向上;各第一凹槽中均安装有呈条状的翻转槽体,所述翻转槽体与翻转座平行,各第一凹槽的开口端宽度均大于其内翻转槽体的宽度,各第一凹槽的底部与其内翻转槽体的底部接触,且各翻转槽体均可以自身底部为转动中心,在对应第一凹槽中摆动;各翻转槽体上均设置呈条状且与翻转槽体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端朝上;还包括用于约束吊架在拆卸时翻转角度的限位装置。本装置用于以下结构形式的吊架的拆除:所述吊架为门型架或人字形架,作为吊架支腿的撑杆为包括多段杆段的多段组合式结构,同时相邻杆段的连接形式为可拆卸连接形式。在对应吊架需要转运时,特别是对应吊架需要由建筑物的顶层释放至地面,可通过在对应吊架的顶部固定拉绳,以上拉绳在人工或卷扬机的作用下,拉动对应吊架以其某一根撑杆的底部为转动中心转动,如先对对应吊架左端的撑杆进行拆卸,可通过:以上拉绳牵引吊架以右端的撑杆底部为圆心转动,在左侧的撑杆底部离开地面且吊架的重心还落在右端撑杆底部的左侧时,将左端撑杆最下侧的杆段拆离,这样,可拆离掉左端撑杆最下端的杆段;而后使得吊架在重力的作用下,两根撑杆的底部再次落在地面上,通过调换拉绳位置或采用其他拉绳,向吊架施加使其以左端撑杆底部为圆心转动的力,当右侧撑杆的底部离开地面后,进行右端撑杆最下端杆段的拆除。周而复始摆动吊架,可在不采用其他吊具的情况下,完成吊架的无损分离,以方便将吊架释放至地面以待下次利用。如上操作步骤为本装置实现其功能的基础:本装置中,由于所述翻转槽体可在第一凹槽中摆动,翻转槽体上设置有第二凹槽,以上第二凹槽作为各撑杆底部的容纳槽,即无论吊架是门型架还是人字架,大部分吊架上均设置两个撑杆或两排撑杆,在为两排撑杆时,各排撑杆上均包括多根撑杆,且撑杆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样,由于本方案中包括两根翻转座,在翻转座被固定后,相当于两个均呈条状的第二凹槽相互平行,这样,当吊架仅有两个撑杆上,各第二凹槽可以用于容纳不同的撑杆,当吊架包括两排撑杆时,各第一凹槽分别用于容纳一排撑杆,这样,在进行吊架左右翻摆时,通过对应翻转槽体在对应翻转座的第一凹槽中转动,避免吊架的底部与楼顶直接接触从而达到保护楼顶不被破坏的作用。同时由于本装置中,在杆段拆离过程中,如第一凹槽与翻转槽体之间的摩擦因数数值大小较为稳定,这样,便于为吊架翻摆提供适宜的拉力以保证作业的安全。相对于撑杆直接与地面作用,无论翻转槽体与翻转座之间是干摩擦,还是在第一凹槽中注入有如为润滑脂的减摩剂,此种方式还具有翻摆阻力更小的特点。同时本方案避免了撑杆在拆离过程中,其底部相对于其他部件发生剧烈的滑动摩擦,即本方案还具有保护撑杆底部的作用。本装置特别适宜于为人字架的吊架的拆离。以上限位装置用于避免吊架翻转过度,造成吊架的重心偏离至两翻转槽体的外侧而导致吊架倒塌。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以上限位装置可采用翻转座实现:如限制第一凹槽外侧槽面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以上限位装置亦可在第一凹槽外侧固定凸块,在翻转槽体翻转至与凸块相互作用时,通过凸块限制翻转槽体不能进一步翻转达到上述目的;以上凸块亦可设置在翻转槽体的外侧上。由于各吊架的类型不同,故当吊架的一个支腿翻转至竖直方向时,吊架的重心可能在竖直支腿的正上方、左侧或右侧,故优选为上述限位装置对支腿翻转止点位置可调,这样,在采用凸块时,以上凸块优选直接采用可锁紧的螺杆、通过螺杆与翻转槽体或翻转座相连的块状结构,且设置为以上块状结构的位置可通过对应螺杆调整,或者采用块状结构仅通过螺栓与翻转槽体或翻转座可拆卸连接,针对不同翻转需要,采用不同尺寸的块状结构即可。以上仅采用螺栓实现可拆卸连接的方案有利于保证现场操作的安全性。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作为一种可提高翻转槽体与翻转座配合精度的实现方案,所述翻转槽体的底部及第一凹槽的底面均为等径圆弧面,且相互配合的翻转座及翻转槽体两者中,翻转座上的等径圆弧面弧度与翻转槽体上的等径圆弧面弧度一致。本方案在使用时,相当于翻转槽体转动的中心为对应等径圆弧面圆心所组成的轴线。同时本方案相较于采用转轴等可保证转动中心精度的实现方案,翻转槽体可方便与翻转座脱离,如吊架一侧悬空时,首先在吊架悬空侧撑杆的底部固定翻转槽体,再将翻转槽体释放至第一凹槽中的方式,利用第一凹槽的开口宽度大于第二凹槽的开口宽度、翻转槽体与第一凹槽之间的间隙可设置为大于撑杆与第二凹槽之间间隙的优选方案,完成吊架在本装置上的快速就位。由于吊架在不断翻摆以实现逐级拆除过程中,需要调整翻转座之间的间距以适应吊架的底部宽度,作为一种不仅方便保证翻转座之间平行度,同时方便调整翻转座间距的实现方案,还包括至少两条滑轨,所述滑轨呈条状,且滑轨之间相互平行;各滑轨上均设置有长条状的轨道槽,所述轨道槽的长度方向与滑轨的长度方向平行;各翻转座的底部均设置有数量与滑轨数量相等的滑块,各翻转座上的各滑块分别嵌入在不同的轨道槽中;且各滑块均可沿着对应轨道槽的长度方向滑动;各滑轨上均设置有用于限制各翻转座在滑轨长度方向上位置的限位装置。本方案中,通过单根或两根翻转座沿着轨道槽滑动改变翻转座之间的间距以适应吊架底部宽度,以上限位装置用于在翻转座间距适宜后,固定翻转座在滑轨上的位置或限制翻转座能够滑动到的止点位置。作为限位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各滑轨上的限位装置均有两个,且所述限位装置为相对于滑轨上端上凸的限位块;各滑轨上,两条翻转座与滑轨的配合点位于两个限位块之间,所述限位块在滑轨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本方案即为用于限制翻转座能够滑动到的止点位置的技术方案,即以上限位块用于对翻转座的继续滑动提供阻碍,而在翻转吊架时,由于吊架的中心落在各滑轨上的限位块之间,即当翻转座与限位块接触后,限位块限制翻转座继续朝与翻转座接触的限位块所在侧继续滑动。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固定翻转座在滑轨上的位置的实现方案可采用螺栓直接锁紧。作为限位块的具体实现方案,所述限位块为其上设置有凹槽的块状结构,所述限位块通过其上的凹槽倒扣于对应滑轨上,所述限位块上还螺纹连接有用于实现限位块在滑轨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建筑起重机用吊架装卸系统

【技术保护点】
建筑起重机用吊架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条状的翻转座(3),所述翻转座(3)的数量为两条,且翻转座(3)之间相互平行,各翻转座(3)上均设置有平行于翻转座(3)长度方向的第一凹槽(7),所述第一凹槽(7)的开口端均向上;各第一凹槽(7)中均安装有呈条状的翻转槽体(4),所述翻转槽体(4)与翻转座(3)平行,各第一凹槽(7)的开口端宽度均大于其内翻转槽体(4)的宽度,各第一凹槽(7)的底部与其内翻转槽体(4)的底部接触,且各翻转槽体(4)均可以自身底部为转动中心,在对应第一凹槽(7)中摆动;各翻转槽体(4)上均设置呈条状且与翻转槽体(4)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二凹槽(8),所述第二凹槽(8)的开口端朝上;还包括用于约束吊架在拆卸时翻转角度的限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起重机用吊架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条状的翻转座(3),所述翻转座(3)的数量为两条,且翻转座(3)之间相互平行,各翻转座(3)上均设置有平行于翻转座(3)长度方向的第一凹槽(7),所述第一凹槽(7)的开口端均向上;各第一凹槽(7)中均安装有呈条状的翻转槽体(4),所述翻转槽体(4)与翻转座(3)平行,各第一凹槽(7)的开口端宽度均大于其内翻转槽体(4)的宽度,各第一凹槽(7)的底部与其内翻转槽体(4)的底部接触,且各翻转槽体(4)均可以自身底部为转动中心,在对应第一凹槽(7)中摆动;各翻转槽体(4)上均设置呈条状且与翻转槽体(4)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二凹槽(8),所述第二凹槽(8)的开口端朝上;还包括用于约束吊架在拆卸时翻转角度的限位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起重机用吊架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槽体(4)的底部及第一凹槽(7)的底面均为等径圆弧面,且相互配合的翻转座(3)及翻转槽体(4)两者中,翻转座(3)上的等径圆弧面弧度与翻转槽体(4)上的等径圆弧面弧度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起重机用吊架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条滑轨(1),所述滑轨(1)呈条状,且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彭祖英
申请(专利权)人:彭祖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