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3511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于提供如下盖子:具备可将收容内容物的容器本体以倒立状态密闭的上盖,且可将以倒立状态配置于上盖的容器本体容易地从上盖取下。具体而言,为安装于具有挤压性的容器本体的盖子,其特征在于,具备下盖及相对于所述下盖可不伴随机械性抵抗来装卸的上盖,下盖具备:包围所述容器本体的口筒部的外周的包围筒;从所述包围筒突出的缩径部;用于排出所述容器本体内的内容物的排出口;及设置于所述排出口的逆止阀,所述上盖具有保持所述排出口与所述逆止阀之间空间的气密的密封部。

Lid

The invention is provided with the following cover: the upper lid is capable of holding the container body in the inverted position, and the container body disposed on the upper cover in an inverted position can be easily removed from the upper cover. Specifically, installed on the lid of the container body is extruded, characterized with respect to the lower cover and the lower cover can not with mechanical resistance to loading and unloading on the cover, lower cover has surrounded the container body mouth tube surrounded by the peripheral tube; from the surrounding the tube necking part; a discharge port for discharge of the contents in the container body; and arranged on the valve outlet, the upper cover is provided with seal air tight the outlet and the space between the non-return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盖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盖子,尤其是涉及安装于挤压容器中的容器本体的盖子。
技术介绍
挤压容器本体并提高内容物的压力从而将内容物从排出口排出的所谓的挤压容器被用于各种用途。收容于挤压容器的内容物通常以倒立状态被排出。因此,只要将挤压容器以倒立状态保持就能够将内容物从容器本体顺畅地排出。关于管状容器,提出了通过将小盖介由合页设置于盖子上,从而使打开了小盖的容器处于倒立状态(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管状倒立容器还具备可将开闭盖子等繁琐性排除来使用的优点。而且,专利文献1的管状倒立容器还可防止流通·保管时内容物从盖子泄漏。另外,提出了收容液体的食品、化妆品等流动性材料且能够以倒立状态设置的容器(例如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2的容器为介由合页在盖子上设置有盖部的倒立型带合页盖子容器。由于专利文献2的容器介由合页而设置盖子,故而以打开盖部的状态可被确实地卡止从而能够在该状态下卫生地倒立。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8269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9684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就上述专利文献1的管状倒立容器中的盖子而言,由于在小盖的安装时使用合页,故而反复进行小盖的开闭时有合页破损的可能性。合页破损时无法将容器以倒立状态保持。而且,专利文献1的管状倒立容器在设置成倒立状态时的漏液防止并不一定充分。同样的问题在上述专利文献2的倒立型带合页盖子容器中也有产生的可能性。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如下盖子:具备可将收容内容物的容器本体以倒立状态密闭的上盖,且可将以倒立状态配置于上盖的容器本体容易地从上盖取下。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盖子为安装于具有挤压性的容器本体的盖子,其特征在于,具备下盖及相对于所述下盖可不伴随机械性抵抗来装卸的上盖,下盖具备:包围所述容器本体的口筒部的外周的包围筒;从所述包围筒突出的缩径部;用于排出所述容器本体内的内容物的排出口;及设置于所述排出口的逆止阀,所述上盖具有保持所述排出口与所述逆止阀之间空间的气密的密封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盖子具备具有保持下盖的排出口与逆止阀之间空间的气密的密封部的上盖。由于上盖的密封部通过与下盖的排出口的端部接触,可将下盖的逆止阀保持为关阀状态,故而上盖可将收容内容物的容器本体以倒立状态密闭。上盖除了可将下盖的逆止阀保持为关阀状态,还可相对于下盖不伴随机械性抵抗地进行装卸。由于容器本体能够不伴随机械性抵抗地介由下盖以倒立状态配置于上盖,故而可容易地从上盖取下。附图说明图1为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子安装于容器本体的挤压容器的侧视图。图2为从图1所示的挤压容器将盖子的上盖取下的状态的侧视图。图3为表示可安装于容器本体的下盖的剖视图。图4为表示上盖的剖视图。图5为表示上盖的立体图,图5A为从非嵌合部侧观察的立体图,图5B为从嵌合部侧观察的立体图。图6为表示通过上盖的非嵌合部而将下盖的逆止阀保持为关阀状态的状态的剖视图。图7为表示通过上盖的嵌合部而将下盖的逆止阀保持为关阀状态的状态的剖视图。符号说明12:容器本体;12a:口筒部;14:盖子;20:下盖;21:排出口;22:缩径部;24:包围筒;28:逆止阀;30:上盖;35:密封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1.整体构成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盖子14安装于挤压容器10的容器本体12,具有下盖20与上盖30。容器本体12具有可通过挤压从排出口排出内容物的所谓的挤压性。如图2所示,通过取下上盖30并以下盖20的排出口(未图示)为目标方向进行调向并挤压容器本体12,可排出收容于容器本体12内的内容物。为了排出容器本体12内的内容物,如图3所示,下盖20安装于容器本体12的口筒部12a。下盖20为树脂制的成型体,具有:包围容器本体12的口筒部12a的外周的包围筒24;从包围筒24突出的缩径部22;排出容器本体12的内容物(未图示)的排出口21。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包围筒24的内周面通过螺旋作用嵌合于容器本体12的口筒部12a的外周面。下盖20进一步具有:连接于容器本体12的口筒部12a的内周的固定筒25及覆盖包围筒24的外周的裙部26。通过用固定筒25与包围筒24夹着容器本体12的口筒部12a,从而将下盖20固定于容器本体20。裙部26如随后说明的那样,可通过肩部26a与上盖30的外筒33的端部进行咬合。在下盖20的排出口2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逆止阀28的嵌入槽22a。逆止阀28通过将嵌入端部28a嵌入于嵌入槽22a从而固定于排出口21。逆止阀28通常为关阀状态,承受顺向的压力时成为开阀状态。在此的顺向是指从容器本体12的内侧朝向外侧的方向。承受顺向的压力而逆止阀28成为开阀状态,从而容器本体12内的内容物从排出口21被排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逆止阀28可使用狭缝阀(橡胶阀)。狭缝阀为形成有十字形狭缝(未图示)的由弹性体构成的控制阀,只要不受顺向的压力则为关阀状态。狭缝阀受到顺向的压力时通过弹性形变反转从而狭缝打开而成为开阀状态。容器本体12内的内容物通过被打开的狭缝而向容器本体12的外侧排出。在缩径部22的外周,卡止突起23形成为环状。连接缩径部22到裙部26的表面成为抵接面27。卡止突起23及抵接面27如随后说明的那样,通过上盖30(图1)将逆止阀28保持为关阀状态时,连接于上盖30的规定区域。如图4所示,上盖30向下开口,具有一体化的内筒31、中筒32及外筒33。上盖30与下盖20同样也为树脂制的成型体。外筒33的端部33a咬合于下盖20的裙部26的肩部26a来形成。内筒31插入到下盖20的排出口21的内部。内筒31为如下构成:外周面连接于排出口21的内周面从而可保持逆止阀28的外侧(内筒31侧)的空间的气密。中筒32形成为可在与内筒31之间夹着下盖20的排出口21的先端从而进行固定。上盖30下侧的中筒32的内周面成为下盖20的缩径部22的卡止突起23进行卡止的卡止面36。在上盖30的上侧,外筒33与中筒32通过倾斜的曲面连接,设置由将中筒32的内周面作为表面的一部分的凹部构成的非嵌合部34。上盖30可通过非嵌合部34而相对于下盖20不伴随机械性抵抗地来装卸。上盖30的中筒32的内周面上不设置任何与下盖20的一部分嵌合从而来固定的凹凸结构。因此,非嵌合部34与下盖20之间不产生机械性抵抗。非嵌合部34在底面34a具有密封部35。密封部35具有与下盖20的排出部21的端部21a(图3)接触的曲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部35通过曲面状突起来构成。非嵌合部34如进一步说明的那样,可容纳下盖20的缩径部22。此时,连接外筒33到中筒32的支持面37可支持下盖20的抵接面27。图5A为表示从非嵌合部34侧观察的上盖30的立体图。如图所示,可确认由曲面状突起构成的密封部35。上盖30的下侧(非嵌合部34的相对侧)为如下嵌合部38:与下盖20嵌合从而保持逆止阀28的外侧(内筒31侧)的空间的气密,从而可将逆止阀28保持为关阀状态。图5B表示从嵌合部38侧观察的上盖30的立体图。高度不同的3个筒(内筒31、中筒32、外筒33)被设置成同心圆状。2.动作及效果如图6所示,上盖30的非嵌合部34可容纳下盖20的缩径部22。设置于上盖30的密封部35与下盖20的排出口21的端部21a接触,从而保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盖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盖子,为安装于具有挤压性的容器本体的盖子,其特征在于,具备下盖及相对于所述下盖可不伴随机械性抵抗来装卸的上盖,下盖具备:包围所述容器本体的口筒部的外周的包围筒;从所述包围筒突出的缩径部;用于排出所述容器本体内的内容物的排出口;及设置于所述排出口的逆止阀,所述上盖具有保持所述排出口与所述逆止阀之间空间的气密的密封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24 JP 2016-1636611.一种盖子,为安装于具有挤压性的容器本体的盖子,其特征在于,具备下盖及相对于所述下盖可不伴随机械性抵抗来装卸的上盖,下盖具备:包围所述容器本体的口筒部的外周的包围筒;从所述包围筒突出的缩径部;用于排出所述容器本体内的内容物的排出口;及设置于所述排出口的逆止阀,所述上盖具有保持所述排出口与所述逆止阀之间空间的气密的密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饭岛博树
申请(专利权)人:竹本容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