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钻床钻头防屑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315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3:10
一种立式钻床钻头防屑罩,它包括竖直布置的罩体组件、水平布置且与罩体组件相接的连接组件;罩体组件包括连接圈、防护罩、具有收放结构的箍圈;连接圈为上下开口且竖直布置的空心圆形圈;防护罩竖直布置且形状为弧形,防护罩由圆心角相同的弧形橡胶板和弧形隔热棉层粘接而成,隔热棉层设在橡胶板靠近其轴线的内侧柱面上,防护罩的圆心角为300‑330度,防护罩的周向有一个上下贯通的缺口,防护罩的弧长小于连接圈的周长,防护罩的高度大于连接圈的高度,防护罩的中下部有若干周向等距间隔布置的格栅条;连接圈的下部、防护罩的上部、箍圈由内至外、依次地紧密套接,格栅条均超出连接圈。本防屑罩能够防止立式钻床作业时金属废屑四处飞溅。

A type of anti chip cover for vertical drill b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钻床钻头防屑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式钻床钻头防屑罩。
技术介绍
钻头是用以在实体材料上钻削出通孔或盲孔,并能对已有的孔扩孔的刀具。立式钻床加工前,须先调整工件在工作台上的位置,使被加工孔中心线对准刀具轴线。加工时,工件固定不动,主轴在套筒中旋转并与套筒一起作轴向进给。立式钻床电机架固定在升降滑板上,通过升降滑板的上下运动带动钻头的上下运动。钻床加工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金属废屑,随着钻床的运转,金属废屑四处飞溅,容易对作业员造成伤害。箍圈是一种现有的一种连接管件、阀门以及管路配件的一种连接装置,具有使用方便,紧箍力强、密封性能好等特点。主要用于车辆、船舶、柴油机、汽油机、机床、消防等各种机械设备、化工设备的普通全胶管、尼龙塑料软管、夹布胶管、水带等接口处的连接紧固及密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式钻床钻头防屑罩,它能够防止立式钻床作业时金属废屑四处飞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钻床钻头防屑罩,它包括竖直布置的罩体组件、水平布置且与罩体组件相接的连接组件;罩体组件包括连接圈、防护罩、具有收放结构的箍圈;连接圈为上下开口且竖直布置的空心圆形圈;防护罩竖直布置且形状为弧形,防护罩的圆心角为300-330度,防护罩由圆心角相同的弧形的橡胶板和弧形的隔热棉层粘接而成,隔热棉层设在橡胶板靠近其轴线的内侧柱面上,防护罩的周向有一个上下贯通的缺口,防护罩的弧长小于连接圈的周长,防护罩的高度大于连接圈的高度,防护罩的中下部有若干周向等距间隔布置的格栅条;连接圈的下部、防护罩的上部、箍圈由内至外、依次地紧密套接,格栅条均超出连接圈。为简单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立式钻床钻头防屑罩均简称为本防屑罩。本防屑罩的使用状态为:将本防屑罩通过连接组件与立式钻床的滑板固定连接,钻床的钻头位于罩体组件内部。立式钻床使用时,滑板带动钻头向下运动,本防屑罩同步向下运动,防护罩向下运动时,防护罩下端先接触工件台,然后继续向下运动,格栅条下部接触工件台后沿连接圈的径向向外翻折,钻头工作时飞溅的金属碎屑被挡在罩体组件内部,滑板带动钻头向上运动时,本防屑罩同步向上运动,格栅条下侧逐渐向内收缩,然后继续向上运动离开工件台,格栅条恢复使用前的竖直状态。本防屑罩的优点:本防屑罩固定在立式钻床的滑板上,可以与钻头同步运动,钻头工作时飞溅的金属碎屑会被挡在本防屑罩内部,不会随处飞溅,保护了室内环境,避免飞溅的金属碎屑对钻床操作人员造成伤害。防护罩上留有缺口可以作为观察口用来观察被加工的工件的状态。本防屑罩长时间使用后因碎屑的不断冲击可能会导致防护罩破损,采用这种结构,破损后方便及时更换。为达到本专利技术更好的使用状态,优选方案如下:作为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前后依次相接的安装座、连接管、第一杆,安装座的形状大体为横置的T形,安装座由弧形的安装片、圆形的第二杆前后构成,安装片的前侧与连接圈的外柱面相适配,安装片的高度小于连接圈的高度,第二杆的前端与安装片的后侧固接;连接管为圆形管,连接管的后部设有沿其径向布置的螺纹通孔,螺纹通孔的中心与连接管的后端之间的轴向距离为L,螺纹通孔内旋装螺栓,连接管的内径等于第二杆的外径,连接管、第二杆的长度之比为1:0.2-0.4;第一杆为圆形杆,其外径等于连接管的内径,连接管、第一杆的长度之比为1:0.1-0.3,第一杆的前部沿径向内凹地设有自其前端向后延伸的铣平面,铣平面为平行于第一杆的轴线的长方形平面,铣平面前后方向的长度大于L,第一杆的后部设有螺纹段;安装片的前侧与连接圈的固接,第二杆的轴线与连接圈的轴线垂直相交且两线共同一竖直面,第二杆与连接管的前部内外插接,第一杆的前部与连接管的后部内外插接,螺栓的螺纹端与铣平面紧密接触,螺纹段超出连接管。由于不同型号的立式钻床,钻头与滑板之间的距离不同,采用这种结构,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钻床钻头距滑板的距离不同调节第一杆在连接管中的插入深度,从而改变整个连接组件的长度以适应不同型号的钻床的需求。作为优选的,所述的螺栓为蝶形螺栓。蝶型螺栓相比传统螺栓操作更加方便,可以不使用工具徒手操作,更加方便快捷。作为优选的,缺口位于防护罩上远离连接组件的另一侧。缺口位于防护罩上远离连接组件的另一侧,钻床操作人员操作时,观察口方向正对着操作人员,方便观察。附图说明图1是本防屑罩的立体图。图2是本防屑罩拆解后的立体图。图3是立式钻床安装本防屑罩后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本防屑罩包括竖直布置的罩体组件1、水平布置且与罩体组件1相接的连接组件2。罩体组件1包括连接圈3、防护罩4、具有收放结构的箍圈5。连接圈3为上下开口且竖直布置的空心圆形圈。防护罩4竖直布置且形状为弧形,防护罩4的圆心角为330度,防护罩4由圆心角相同的弧形的橡胶板和弧形的隔热棉层粘接而成,隔热棉层设在橡胶板靠近其轴线的内侧柱面上(隔热棉层在图中未示出),防护罩4的周向有一个上下贯通的缺口4a,防护罩4的弧长小于连接圈3的周长,防护罩4的高度大于连接圈3的高度,防护罩4的中下部有若干周向等距间隔布置的格栅条4b。通过切割防护罩4的中下部形成格栅条4b,格栅条4b具有弹性好、隔高温的性能,格栅条4b竖直向受压后可以弯曲、压力消失后可以复原。箍圈5为现有技术部分。连接圈3的下部、防护罩4的上部、箍圈5由内至外、依次地紧密套接,缺口4a位于防护罩4上远离连接组件2的另一侧,格栅条4b均超出连接圈3,通过箍圈5使得防护罩4在连接圈3上得到定位。连接组件2包括前后依次相接的安装座7、连接管6、第一杆8,安装座7的形状大体为横置的T形,安装座7由弧形的安装片7a、圆形的第二杆7b前后构成,安装片7a的前侧与连接圈3的外柱面相适配,安装片7a的高度小于连接圈3的高度,第二杆7b的前端与安装片7a的后侧中部固接。连接管6为圆形管,连接管6的后部设有沿其径向布置的螺纹通孔6a,螺纹通孔6a的中心与连接管6的后端之间的轴向距离为L,螺纹通孔6a内旋装蝶形螺栓6b,连接管6的内径等于第二杆7b的外径,连接管6、第二杆7b的长度之比为1:0.3。第一杆8为圆形杆,其外径等于连接管6的内径,连接管6、第一杆8的长度之比为1:0.2,第一杆8的前部沿径向内凹地设有自其前端向后延伸的铣平面8b,铣平面8b为平行于第一杆8的轴线的长方形平面,铣平面8b前后方向的长度大于L,第一杆8的后部设有螺纹段8a。安装片7a的前侧与连接圈3的上部固接,第二杆7b的轴线与连接圈3的轴线垂直相交且两线共同一竖直面,第二杆7b与连接管6的前部内外插接,第一杆8的前部与连接管6的后部内外插接,蝶形螺栓6b的螺纹端与铣平面8b紧密接触,螺纹段8a超出连接管6。参见图3,本防屑罩的使用状态为:将本防屑罩的第一杆8的螺纹段8a与立式钻床的滑板9上的预留螺纹孔螺纹连接,钻床的钻头位于罩体组件1内部。立式钻床使用时,滑板9带动钻头向下运动,本防屑罩同步向下运动,防护罩4向下运动时,防护罩4下端先接触工件台10,然后继续向下运动,格栅条4b下部接触工件台10后沿连接圈3的径向向外翻折(格栅条4b翻折的状态图中未示出),钻头工作时飞溅的金属碎屑被挡在罩体组件1内部,滑板9带动钻头向上运动时,本防屑罩同步向上运动,格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立式钻床钻头防屑罩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钻床钻头防屑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竖直布置的罩体组件、水平布置且与罩体组件相接的连接组件;罩体组件包括连接圈、防护罩、具有收放结构的箍圈;连接圈为上下开口且竖直布置的空心圆形圈;防护罩竖直布置且形状为弧形,防护罩的圆心角为300‑330度,防护罩由圆心角相同的弧形的橡胶板和弧形的隔热棉层粘接而成,隔热棉层设在橡胶板靠近其轴线的内侧柱面上,防护罩的周向有一个上下贯通的缺口,防护罩的弧长小于连接圈的周长,防护罩的高度大于连接圈的高度,防护罩的中下部有若干周向等距间隔布置的格栅条;连接圈的下部、防护罩的上部、箍圈由内至外、依次地紧密套接,格栅条均超出连接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钻床钻头防屑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竖直布置的罩体组件、水平布置且与罩体组件相接的连接组件;罩体组件包括连接圈、防护罩、具有收放结构的箍圈;连接圈为上下开口且竖直布置的空心圆形圈;防护罩竖直布置且形状为弧形,防护罩的圆心角为300-330度,防护罩由圆心角相同的弧形的橡胶板和弧形的隔热棉层粘接而成,隔热棉层设在橡胶板靠近其轴线的内侧柱面上,防护罩的周向有一个上下贯通的缺口,防护罩的弧长小于连接圈的周长,防护罩的高度大于连接圈的高度,防护罩的中下部有若干周向等距间隔布置的格栅条;连接圈的下部、防护罩的上部、箍圈由内至外、依次地紧密套接,格栅条均超出连接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钻床钻头防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前后依次相接的安装座、连接管、第一杆,安装座的形状大体为横置的T形,安装座由弧形的安装片、圆形的第二杆前后构成,安装片的前侧与连接圈的外柱面相适配,安装片的高度小于连接圈的高度,第二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后青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