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开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2862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开幅机,包括机架、收布机构、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机构、所述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机构与所述收布机构之间的固定架以及剖布机构,还包括针盘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收布机构上的导布机构,导布机构具有伸向所述避让空间的倒“V”形导布杆。通过设置针盘座,并在针盘座上设置剖布机构,使得从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机构织出的筒状坯布经过剖切之后从避让空间中经过,通过倒“V”形导布杆将坯布展开,并通过收布机构实现坯布的收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消除坯布中部的折痕,提升坯布的质量,同时卷布量也增加了一倍,而且能够保证整个开幅机的稳定性。

UNTOP gear cantilever double side open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ouble cantilever opener, gear,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cloth collecting mechanism, double circular gear, cantilever mechanism, the highest gear cantilever double circular machine with the cloth collecting mechanism between the fixed frame and cloth cutting mechanism also comprises a needle plate seat, also includes a cloth guide mechanism of cloth mechanism on the cloth guiding mechanism, the space has to avoid the inverted \V\ - shaped cloth guide rod. By setting the needle plate seat, and cloth cut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needle plate seat, the cantilever mechanism of double circular gear, woven tubular fabric after cutting from the space after the collision avoidance, the inverted \V\ - shaped cloth guide rod fabric, and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een cloth cloth collecting mechanism winding, the utility model can eliminate the central fabric crease, enhance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fabric, cloth has doubled, and can guarantee the stability of the whole open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开幅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开幅机,属针织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传统大圆机的双面机系列中,上针盘和下针筒必须要同步运转,带动安装在上针盘中的上织针与安装在下针筒上的所有下织针,在上下三角的配合再做出各种编织运动。由于上下织针在同一空间内有复杂的交错运动,所以,要求上下针盘在运转平稳的同时,必须要尽可能的同步,以避免出现上下织针“撞针”的情况。在传统技术中,为实现上针盘与下针筒的在运转过程中的高同步性,通过芯轴与上针盘连接的上齿轮组合和与下针筒连接的下齿轮组合其啮合间隙都要尽可能的小。并且其同步精度还受到若干精度的影响,如上下旋转中心同轴承、所有有关支撑轴承及连接轴承的自身精度、所有有关齿轮的齿形齿相精度、主传动轴及上下主传动齿轮的自身钢性及精度等等,所以,其同步精度在传统结构中,成本高且不易保证。为此,申请人在申请号为201510912384.9,名称为“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大圆机”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公开了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大圆机,其包括大盘、中轴、安装于中轴上部且与大盘配合的下齿轮、安装于下齿轮上端的下针筒、设于大盘上侧且安装于大盘上的下压圈、安装于下压圈上的下底板、安装于下底板上的下鞍座、设于下齿轮上方且安装于中轴上端部的珠仔盘、安装于珠仔盘周沿的上针盘、设于珠仔盘上方的中仁、设于中仁上的中仁对位圈、设于中仁对位圈外侧的中仁固定圈、固定于中仁固定圈上的双面灯盘,所述中仁外侧安装有上鞍座,所述上鞍座下端设有上三角,所述上三角下端设有与上三角配合的上织针;所述下鞍座内侧设有下三角,所述下三角设有与下三角配合的下织针,所述下齿轮下端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三点固定于下齿轮,所述固定架、下齿轮及下针筒联接成为一个整体,所述固定架下部与中轴固定相连,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剖幅刀,所述大盘与双面灯盘之间设有中程脚,所述固定架与中轴、双面珠盘及上针盘联成一体。上述的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大圆机,将上针盘与下针筒牢固联接起来,从结构上合二为一,解决了运转不同步的问题,这类双面大圆机的整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主要包括机架100、可转动设置在机架100上的收布机构200、设置在收布机构200上方的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机构300、连接所述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机构300与所述收布机构200之间的固定架400以及用以剖布的剖布机构500,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机构300通过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中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机架100上,其坯布600剖开后,坯布600最终卷在卷布棍上时,断面为折叠状态,由于卷布是有一定拉紧力的,这样在折叠处就会产生两条折痕602,会导致后续匹布漂染不均匀,影响了布匹的质量,图5即显示了织布在卷布辊处的断面图。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坯布质量、结构简易稳定的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开幅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开幅机,包括机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的收布机构、设置在收布机构上方的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机构、连接所述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机构与所述收布机构之间的固定架以及用以剖布的剖布机构,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机构通过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中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机架上,还包括针盘座,针盘座包括环形支撑部、与所述中轴固定连接的固定部以及设置在环形支撑部与固定部之间的衔接部,所述环形支撑部的内侧、所述衔接部的外侧以及所述固定部的外侧围成用以供坯布经过的避让空间,所述剖布机构设置在所述针盘座上,所述环形支撑部与所述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机构连接,所述环形支撑部与所述收布机构固定连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收布机构上的导布机构,导布机构具有伸向所述避让空间的倒“V”形导布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环形支撑部上设有多个安装块,多个安装块沿所述环形支撑部的周向布设,安装块的上端与所述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机构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环形支撑部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安装块为2块、3块、4块或者6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机架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多个机脚,所述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机构的大盘固定在机脚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变速箱,变速箱的主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中轴传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收布机构包括第一传动箱、第二传动箱以及设置在第一传动箱与第二传动箱之间的导布辊组和卷布辊组,所述变速箱通过支撑杆与第一传动箱和第二传动箱连接,在变速箱上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与第一传动箱和/或第二传动箱的传动齿轮组传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倒“V”形导布杆通过调整杆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后,通过设置针盘座,并在针盘座上设置剖布机构,使得从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机构织出的筒状坯布经过剖切之后从避让空间中经过,通过倒“V”形导布杆将坯布展开,并通过收布机构实现坯布的收卷,本技术能够消除坯布中部的折痕,提升坯布的质量,同时卷布量也增加了一倍,通过设置针盘座实现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机构与收布机构的连接,保证整个开幅机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开幅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开幅机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织出的坯布在卷布辊组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开幅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开幅机的侧面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织出的坯布在卷布辊组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针盘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针盘座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3中:100-机架200-收布机构201-导布辊组202-卷布辊组300-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机构400-固定架500-剖布机构600-坯布601-切口602-折痕图4至图8中:10-机架11-底座12-支脚13-变速箱14-主轴15-支撑杆20-收布机构21-第一传动箱22-第二传动箱23-卷布辊组24-导布辊组30-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机构31-大盘32-下齿轮33-中轴40-固定架50-剖布机构60-坯布61-切口70-针盘座71-环形支撑部72-安装块73-固定部74-衔接部75-避让空间80-倒“V”形导布杆81-调整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参照图4至图8,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开幅机,包括机架10、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10上的收布机构20、设置在收布机构20上方的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机构30、连接所述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机构30与所述收布机构20之间的固定架40以及用以剖布的剖布机构50,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机构30通过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中轴33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机架10上,其中,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机构30采用申请号为201510912384.9中的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中的相应结构,其具有运转同步性好的优点。剖布机构50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其可以为普通刀片,也可以是电机带动刀片旋转结构。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开幅机

【技术保护点】
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开幅机,包括机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的收布机构、设置在收布机构上方的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机构、连接所述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机构与所述收布机构之间的固定架以及用以剖布的剖布机构,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机构通过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中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机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针盘座,针盘座包括环形支撑部、与所述中轴固定连接的固定部以及设置在环形支撑部与固定部之间的衔接部,所述环形支撑部的内侧、所述衔接部的外侧以及所述固定部的外侧围成用以供坯布经过的避让空间,所述剖布机构设置在所述针盘座上,所述环形支撑部与所述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机构连接,所述环形支撑部与所述收布机构固定连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收布机构上的导布机构,导布机构具有伸向所述避让空间的倒“V”形导布杆。

【技术特征摘要】
1.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开幅机,包括机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的收布机构、设置在收布机构上方的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机构、连接所述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机构与所述收布机构之间的固定架以及用以剖布的剖布机构,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机构通过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中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机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针盘座,针盘座包括环形支撑部、与所述中轴固定连接的固定部以及设置在环形支撑部与固定部之间的衔接部,所述环形支撑部的内侧、所述衔接部的外侧以及所述固定部的外侧围成用以供坯布经过的避让空间,所述剖布机构设置在所述针盘座上,所述环形支撑部与所述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圆机机构连接,所述环形支撑部与所述收布机构固定连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收布机构上的导布机构,导布机构具有伸向所述避让空间的倒“V”形导布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上齿轮悬臂式双面开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撑部上设有多个安装块,多个安装块沿所述环形支撑部的周向布设,安装块的上端与所述无上齿轮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财宝曾志明易新生李冬青朱赞兴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宏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