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2750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送粉器,属于粉末输送技术领域,所述送粉器包括:储粉罐(1)、搅拌电机(2)、粉末进料口及密封盖(3)、搅拌机构连接轴(4)、送粉槽(5)、气压表(6)、平衡气进气入口(7)、送粉载气进气入口(8)、输粉出口(9)和搅拌杆(10);所述加料口及密封盖(3)、平衡气进气入口(7)以及气压表(6)与所述储粉罐(1)上端连接;所述搅拌机构连接轴(4)与所述搅拌电机(2)连接,所述搅拌机构连接轴(4)的末端位于所述送粉槽(5)的槽口处;所述送粉槽(5)与所述储粉罐(1)末端连接;所述搅拌杆(10)与所述搅拌机构连接轴(4)连接。

A powder feeder

\u672c\u5b9e\u7528\u65b0\u578b\u63d0\u51fa\u4e86\u4e00\u79cd\u9001\u7c89\u5668\uff0c\u5c5e\u4e8e\u7c89\u672b\u8f93\u9001\u6280\u672f\u9886\u57df\uff0c\u6240\u8ff0\u9001\u7c89\u5668\u5305\u62ec\uff1a\u50a8\u7c89\u7f50(1)\u3001\u6405\u62cc\u7535\u673a(2)\u3001\u7c89\u672b\u8fdb\u6599\u53e3\u53ca\u5bc6\u5c01\u76d6(3)\u3001\u6405\u62cc\u673a\u6784\u8fde\u63a5\u8f74(4)\u3001\u9001\u7c89\u69fd(5)\u3001\u6c14\u538b\u8868(6)\u3001\u5e73\u8861\u6c14\u8fdb\u6c14\u5165\u53e3(7)\u3001\u9001\u7c89\u8f7d\u6c14\u8fdb\u6c14\u5165\u53e3(8)\u3001\u8f93\u7c89\u51fa\u53e3(9)\u548c\u6405\u62cc\u6746(10)\uff1b\u6240\u8ff0\u52a0\u6599\u53e3\u53ca\u5bc6\u5c01\u76d6(3)\u3001\u5e73\u8861\u6c14\u8fdb\u6c14\u5165\u53e3(7)\u4ee5\u53ca\u6c14\u538b\u8868(6)\u4e0e\u6240\u8ff0\u50a8\u7c89\u7f50(1)\u4e0a\u7aef\u8fde\u63a5\uff1b\u6240\u8ff0\u6405\u62cc\u673a\u6784\u8fde\u63a5\u8f74(4)\u4e0e\u6240\u8ff0\u6405\u62cc\u7535\u673a(2)\u8fde\u63a5\uff0c\u6240\u8ff0\u6405\u62cc\u673a\u6784\u8fde\u63a5\u8f74(4)\u7684\u672b\u7aef\u4f4d\u4e8e\u6240\u8ff0\u9001\u7c89\u69fd(5)\u7684\u69fd\u53e3\u5904\uff1b\u6240\u8ff0\u9001\u7c89\u69fd(5)\u4e0e\u6240\u8ff0\u50a8\u7c89\u7f50(1)\u672b\u7aef\u8fde\u63a5\uff1b\u6240\u8ff0\u6405\u62cc\u6746(10)\u4e0e\u6240\u8ff0\u6405\u62cc\u673a\u6784\u8fde\u63a5\u8f74(4)\u8fde\u63a5\u3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送粉器
本技术属于粉末输送
,涉及一种送粉器。
技术介绍
颗粒粉末输送技术在粉末球化、材料喷涂等多种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例如,在粉末球化和材料喷涂过程中,需要将细小颗粒粉末通过粉末输送设备送至粉末球化反应器或者材料喷涂的高温喷枪出口处,因此,粉末的连续、均匀输送是实现粉末球化、材料喷涂等工艺过程中的关键一环。目前,粉末输送应用领域所使用的送粉器型式多种多样,但主要输送方式是机械式输送和气力输送。然而,机械式输送方式在传输粉末的过程中,由于粉末容易发生团聚现象,造成传输阻塞,进而导致连续性较差;而气力输送方式在传输粉末的过程中,由于存在气流波动问题,造成粉末的传输均匀性难以控制,造成传输的均匀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送粉器,可以解决机械式输送方式在传输粉末的过程中存在传输阻塞以及气力输送方式在传输粉末的过程中存在均匀性较差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送粉器,包括储粉罐、搅拌电机、粉末进料口及密封盖、搅拌机构连接轴、送粉槽、平衡气进气入口、送粉载气进气入口、输粉出口和搅拌杆;所述加料口及密封盖以及平衡气进气入口与所述储粉罐上端连接;所述搅拌电机与所述搅拌机构连接轴连接,所述搅拌机构连接轴位于所述储粉罐的中心轴上,所述搅拌机构连接轴的末端位于所述送粉槽5的槽口处;所述送粉槽与所述储粉罐末端连接;所述送粉载气进气入口和输粉出口分别设置在所述送粉槽的左右两侧;所述搅拌杆与所述搅拌机构连接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储粉罐为由上部圆柱形储粉段、中间圆锥形收缩段以及下部圆筒形出粉口段组成的分段式结构,所述中圆锥形收缩段对应的锥形角的角度为55°-65°。进一步地,所述加料口及密封盖以及平衡气进气入口与所述储粉罐的上部圆柱形储粉段上端连接;所述送粉槽与所述储粉罐下部圆筒形出粉口段末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杆位于所述储粉罐的中间圆锥形收缩段,所述搅拌杆的末端与储粉罐内壁的距离为2.5-3.5mm。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杆之间相互平行,且均与所述搅拌机构连接轴垂直。进一步地,还包括:螺旋给料装置;所述螺旋给料装置配置在所述搅拌机构连接轴中位于储粉罐下部的圆筒形出粉口段的部分上。进一步地,所述送粉载气进气入口设置有进气格栅,所述输粉出口设置有出气格栅。进一步地,所述送粉槽为有机透明材料。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提供的送粉器通过两级输送机构,可以实现均匀、连续输送粉末,即储粉罐内的粉末通过机械搅拌和螺旋转动输送至送粉槽内,实现均匀送粉,送粉槽内的粉末不断被进入送粉槽的载气流从送粉槽内带出,实现连续送粉。(2)本技术提供的送粉器中储粉罐设置了搅拌杆和螺旋进料装置,确保粉末在料仓出口处不出现粉末聚集、堵塞等现象,能确保顺畅地将储粉罐里的粉末送出至送粉槽内。(3)本技术提供的送粉器可以有效地调节载气的流量与压力,将送粉槽内的粉末顺畅地输送出去,同时送粉槽左右两侧进出口处设置止逆装置,有效地防止外界因素干扰而导致的粉末回流现象。(4)本技术提供的送粉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拆装方便;与传统送粉器相比,其输送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可实现不间断、均匀地输送粉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送粉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送粉器中送粉槽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提供的送粉器的结构进行详细阐述,具体可以如图1和图2所示,送粉器包括:储粉罐1、搅拌电机2、粉末进料口及密封盖3、搅拌机构连接轴4、送粉槽5、气压表6、储粉罐平衡气进气入口7、送粉载气进气入口8、输粉出口9和搅拌杆10;所述加料口及密封盖3、平衡气进气入口7以及气压表6与所述储粉罐1上端连接;所述搅拌机构连接轴4位于所述储粉罐1的中心轴上,所述搅拌机构连接轴4与所述搅拌电机2连接,所述搅拌机构连接轴4的末端位于所述送粉槽5的槽口处;所述送粉槽5与所述储粉罐1末端连接;所述送粉载气进气入口8和输粉出口9分别设置在所述送粉槽5的左右两侧;所述搅拌杆10与所述搅拌机构连接轴4连接。其中,所述搅拌电机2可以通过搅拌机构连接轴4带动下方的搅拌杆10做圆周运动,所述储粉罐1为由上部圆柱形储粉段、中间圆锥形收缩段以及下部圆筒形出粉口段组成的分段式结构,所述中圆锥形收缩段对应的锥形角的角度为55°-65°,优选的,该角度可以选取为60°。进一步地,所述加料口及密封盖3、平衡气进气入口7以及气压表6与所述储粉罐1的上部圆柱形储粉段上端连接;所述送粉槽5与所述储粉罐1下部圆筒形出粉口段末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杆10位于所述储粉罐1的中间圆锥形收缩段。其中,所述搅拌杆10的末端与储粉罐内壁的距离为2.5-3.5mm,优选的,该距离可以配置为3mm,从而在保证了对储粉罐1内粉末的有效搅拌的同时,又不会与储粉罐1内壁产生摩擦。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杆10之间相互平行,且均与所述搅拌机构连接轴4垂直。进一步地,送粉器还包括:螺旋给料装置11,所述螺旋给料装置11配置在所述搅拌机构连接轴中位于储粉罐1下部的圆筒形出粉口段的部分上,从而在电机带动连接轴4转动的过程中,实现螺旋给料输送。进一步地,所述送粉载气进气入口8设置有进气格栅,所述输粉出口9设置有出气格栅,所述送粉槽5为有机透明材料。其中,所述进气格栅和出气格栅具有止逆功能,所述送粉载气流量和压力可以通过气路管道上设置流量和压力调节装置实现;所述送粉槽5采用有机透明材料制作,从而可以观察储粉罐1内的粉末出料情况。下面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阐述:通过储粉罐1上方的粉末进料口3将待送粉末装入储粉罐1内并将密封盖旋3紧密封好,储粉罐1内的粉末在搅拌杆10的搅拌作用下,顺畅地通过下部螺旋给料机构11推送至储粉罐1下部送粉槽5内,落入送粉槽5内的粉末在载气流的带动下不断地从出粉口9输出。并且由于本技术中的送粉器为一路平衡气,可以在储粉罐1内粉末所剩不多时,底下送粉槽5内由于有送粉载气,在储粉罐1内加入平衡气用以平衡出粉口上下压差,避免粉末倒灌现象出现,同时送粉槽5进出口设置的止逆装置能迅速阻止由于压力波动导致的粉末倒灌现象;并且所述送粉器通过两级输送实现均匀、连续输送粉末,即储粉罐1内的粉末通过机械搅拌和螺旋转动输送至送粉槽5内,实现均匀送粉;送粉槽5内的粉末不断被进入送粉槽5的载气流从送粉槽5内带出,实现连续送粉。本技术未公开技术属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送粉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送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粉罐(1)、搅拌电机(2)、粉末进料口及密封盖(3)、搅拌机构连接轴(4)、送粉槽(5)、平衡气进气入口(7)、送粉载气进气入口(8)、输粉出口(9)和搅拌杆(10);粉末进料口及密封盖(3)以及平衡气进气入口(7)与所述储粉罐(1)上端连接;所述搅拌电机(2)与所述搅拌机构连接轴(4)连接,所述搅拌机构连接轴(4)位于所述储粉罐(1)的中心轴上,所述搅拌机构连接轴(4)的末端位于所述送粉槽(5)的槽口处;所述送粉槽(5)与所述储粉罐(1)末端连接;所述送粉载气进气入口(8)和输粉出口(9)分别设置在所述送粉槽(5)的左右两侧;所述搅拌杆(10)与所述搅拌机构连接轴(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粉罐(1)、搅拌电机(2)、粉末进料口及密封盖(3)、搅拌机构连接轴(4)、送粉槽(5)、平衡气进气入口(7)、送粉载气进气入口(8)、输粉出口(9)和搅拌杆(10);粉末进料口及密封盖(3)以及平衡气进气入口(7)与所述储粉罐(1)上端连接;所述搅拌电机(2)与所述搅拌机构连接轴(4)连接,所述搅拌机构连接轴(4)位于所述储粉罐(1)的中心轴上,所述搅拌机构连接轴(4)的末端位于所述送粉槽(5)的槽口处;所述送粉槽(5)与所述储粉罐(1)末端连接;所述送粉载气进气入口(8)和输粉出口(9)分别设置在所述送粉槽(5)的左右两侧;所述搅拌杆(10)与所述搅拌机构连接轴(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粉罐(1)为由上部圆柱形储粉段、中间圆锥形收缩段以及下部圆筒形出粉口段组成的分段式结构,中圆锥形收缩段对应的锥形角的角度为55°-6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法陈连忠陈海群朱兴营刘金涛马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