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放液的中药提取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22782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9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放液的中药提取罐,包括罐体、进料口、出渣口,所述出渣口处设置有出渣门,所述出渣门内部中空形成过滤腔室,所述过滤腔室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腔室上设置有进液口,滤液排出口,所述进液口的上方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远离罐体壁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透水孔组,所述进液管的底壁上与所述进液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下开口,所述透水孔、进液管、下开口、进液口、过滤腔室、排液口依次连通形成中药提取液的流出通道,所述进液管内设置有开启或闭合所述流出通道的杆状阀门等特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会堵塞过滤装置,药液能够快速排出罐体。

A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raction tank with convenient liquid dischar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edicine convenient for draining the liquid extraction tank, comprising a tank body, a material inlet and a slag outlet, the slag outlet is arranged at the slag door, the slag door inside the hollow formed filter chamber, the filter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filter device, the filter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inlet, the filtrate outlet, the liquid inlet tube is arranged above the liquid inlet, the liquid inlet pipe from the tank wall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permeable hole group, bottom wall of the liquid inlet tube and the liquid inlet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set a lower opening, the permeable hole, the liquid inlet pipe and a lower opening, the liquid inlet and the filter chamber, the liquid discharge po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ormation of liquid outflow channel of Chinese medicine extraction, the liquid inlet pipe is arranged in the opening or closing of the outflow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of valve rod.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plug the filter device, and the liquid can quickly discharge the tank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放液的中药提取罐
本技术涉及中药提取设备,具体的涉及一种方便放液的中药提取罐。
技术介绍
目前的中药提取罐通常是在出渣门上设置提取液排出口,并通过过滤装置将厚厚的几层药渣截留在出渣门上方,其过滤时,滤液要先透过层层的药渣才能到达过滤装置,经过滤装置过滤后从提取液排出口排出罐体,其过滤耗时较长,当罐体中细小的颗粒状中药材较多时,细小的颗粒状药材还容易堵塞过滤装置,导致药液无法通过过滤装置排出罐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放液的中药提取罐,其不会堵塞过滤装置,药液能够快速排出罐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方便放液的中药提取罐,包括罐体、设置于罐体顶部的进料口、设置于罐体底部的出渣口,所述出渣口处设置有出渣门,所述出渣门内部中空形成过滤腔室,所述过滤腔室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腔室的顶壁上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过滤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滤液排出口,所述进液口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进液口相连通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固定设置于所述罐体的侧壁上,所述进液管的远离罐体壁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透水孔组,若干所述透水孔组沿所述进液管轴向分布,相邻所述透水孔组之间设置有不透水区,所述透水孔组包括密集设置的若干透水孔,所述进液管的底壁上与所述进液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下开口,所述透水孔、进液管、下开口、进液口、过滤腔室、滤液排出口依次连通形成中药提取液的流出通道,所述进液管内设置有开启或闭合所述流出通道的杆状阀门,所述杆状阀门滑动设置于所述进液管内,所述杆状阀门的顶部设置有L型把手,所述L型把手上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插设有定位销,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板一,所述定位板一上设置有与所述插销相适配的插孔一。进一步的,所述杆状阀门包括中心杆和若干设置于所述中心杆上闭合或开启相对应透水孔的半环形封孔弧板以及至少一个半环形支撑弧板,所述半环形封孔弧板设置于所述中心杆上与所述透水孔组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半环形支撑弧板设置于所述半环形封孔弧板的相对一侧。更进一步的,所述下开口和所述进液口平滑连接形成倒锥形开口,所述倒锥形开口上端大,下端小,所述杆状阀门的下端设置有开启或闭合所述倒锥形开口的锥形封头,所述锥形封头配合插设于所述倒锥形开口内。更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杆的内部中空形成喷水通道,所述喷水通道内设置有高压喷头,所述中心杆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喷水通道相连通的进水口,所述中心杆靠近所述罐体壁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喷水通道相连通若干喷水孔。更进一步的,罐体上还设置有定位板二,所述定位板二上设置有与所述插销相适配的插孔二。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设置于所述罐体内进料口的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出渣门上设置过滤腔室,并在过滤腔室的顶壁上设置进液口,在进液口上方设置进液管,在进液管的侧壁上设置透水孔,进液管内设置打开或关闭流出通道的杆状阀门;药材浸提过程中,杆状阀门上的半环形封孔弧板封闭透水孔,杆状阀门下方的锥形封头,插入下开口和进液口中封闭下开口和进液口,从而避免药液流入进液管;药材浸提完毕后,静置分层,药渣在罐体的下部,提取液在罐体的上部,此时,向上滑动杆状阀门打开提取液的流出通道,并用定位销将杆状阀门固定于定位板一上,此时,药液可以穿过透水孔,进入进液管,并从半环形封孔弧板的中心孔道向下穿过进液管下部的下开口和过滤腔室顶壁上的进液口进入过滤腔室,然后经过过滤腔室内过滤装置过滤后从滤液排出口排出,提取液的整个排出过程不受药渣的干扰,排液速度快;本技术在中心杆上设置喷水通道和高压喷头,并在中心杆上设置喷水孔,当提取罐使用完毕,转动杆状阀门,使喷水孔对向透水孔一侧喷水,即可将透水孔上残留的药渣清洗干净;方便了提取罐的清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进液管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进液管上透水孔和下开口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进液管上透水孔和下开口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杆状阀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2、进料口、4、出渣门,5、过滤腔室,6、过滤装置,8、滤液排出口,9、进液管,10、透水孔组,11、不透水区,12、透水孔,13、下开口,14、杆状阀门,15、把手,16、插销,18、定位销,19、定位板一,20、插孔一,21、中心杆,22、半环形封孔弧板,23、半环形支撑弧板,24、锥形封头,25、喷水通道,26、高压喷头,27、进水口,28、喷水孔,29、定位板二,30、插孔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5所示的一种方便放液的中药提取罐,包括罐体1、设置于罐体1顶部的进料口2、设置于罐体1底部的出渣口,所述出渣口处设置有出渣门4,所述出渣门4内部中空形成过滤腔室5,所述过滤腔室5内设置有过滤装置6,所述过滤腔室5的顶壁上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过滤腔室5的侧壁上设置有滤液排出口8,所述进液口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进液口相连通的进液管9,所述进液管9固定设置于所述罐体1的侧壁上,所述进液管9的远离罐体1壁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透水孔组10,若干所述透水孔组10沿所述进液管9轴向分布,相邻所述透水孔组10之间设置有不透水区11,所述透水孔组10包括密集设置的若干透水孔12,所述进液管9的底壁上与所述进液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下开口13,所述透水孔12、进液管9、下开口13、进液口、过滤腔室5、滤液排出口8依次连通形成中药提取液的流出通道,所述进液管9内设置有开启或闭合所述流出通道的杆状阀门14,所述杆状阀门14滑动设置于所述进液管9内,所述杆状阀门14的顶部设置有L型把手15,所述L型把手15上设置有插销16,所述插销16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插设有定位销18,所述罐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板一19,所述定位板一19上设置有与所述插销16相适配的插孔一20。进一步的,所述杆状阀门14包括中心杆21和设置于所述中心杆21上闭合或开启相对应透水孔12的若干半环形封孔弧板22以及至少一个半环形支撑弧板23,所述半环形封孔弧板22设置于所述中心杆21上与所述透水孔组10相对应位置,所述半环形支撑弧板23设置于所述半环形封孔弧板22的相对一侧;所述半环形封孔弧板22与所述中心杆21围合形成提取液排出的中心通道。本技术在出渣门4上设置过滤腔室5,并在过滤腔室5的顶壁上设置进液口,在进液口上方设置进液管9,在进液管9的侧壁上设置透水孔12,进液管9内设置打开或关闭流出通道的杆状阀门14;药材浸提过程中,杆状阀门14上的半环形封孔弧板封闭透水孔12,杆状阀门14下方的锥形封头24,插入下开口13和进液口中封闭下开口13和进液口,从而避免药液流入进液管9;药材浸提完毕后,静置分层,药渣在罐体1的下部,提取液在罐体1的上部,此时,向上滑动杆状阀门14打开提取液的流出通道,并用定位销18将杆状阀门14固定于定位板一19上,此时,药液可以穿过透水孔12,进入进液管9,并从半环形封孔弧板22的中心通道穿过向下,然后沿进液管9下部的下开口13和过滤腔室5顶壁上的进液口进入过滤腔室5,之后经过过滤腔室5内过滤装置6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方便放液的中药提取罐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便放液的中药提取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设置于罐体(1)顶部的进料口(2)、设置于罐体(1)底部的出渣口,所述出渣口处设置有出渣门(4),所述出渣门(4)内部中空形成过滤腔室(5),所述过滤腔室(5)内设置有过滤装置(6),所述过滤腔室(5)的顶壁上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过滤腔室(5)的侧壁上设置有滤液排出口(8),所述进液口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进液口相连通的进液管(9),所述进液管(9)固定设置于所述罐体(1)的侧壁上,所述进液管(9)的远离罐体(1)壁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透水孔组(10),若干所述透水孔组(10)沿所述进液管(9)轴向分布,相邻所述透水孔组(10)之间设置有不透水区(11),所述透水孔组(10)包括密集设置的若干透水孔(12),所述进液管(9)的底壁上与所述进液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下开口(13),所述透水孔(12)、进液管(9)、下开口(13)、进液口、过滤腔室(5)、滤液排出口(8)依次连通形成中药提取液的流出通道,所述进液管(9)内设置有开启或闭合所述流出通道的杆状阀门(14),所述杆状阀门(14)滑动设置于所述进液管(9)内,所述杆状阀门(14)的顶部设置有L型把手(15),所述L型把手(15)上设置有插销(16),所述插销(16)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插设有定位销(18),所述罐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板一(19),所述定位板一(19)上设置有与所述插销(16)相适配的插孔一(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放液的中药提取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设置于罐体(1)顶部的进料口(2)、设置于罐体(1)底部的出渣口,所述出渣口处设置有出渣门(4),所述出渣门(4)内部中空形成过滤腔室(5),所述过滤腔室(5)内设置有过滤装置(6),所述过滤腔室(5)的顶壁上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过滤腔室(5)的侧壁上设置有滤液排出口(8),所述进液口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进液口相连通的进液管(9),所述进液管(9)固定设置于所述罐体(1)的侧壁上,所述进液管(9)的远离罐体(1)壁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透水孔组(10),若干所述透水孔组(10)沿所述进液管(9)轴向分布,相邻所述透水孔组(10)之间设置有不透水区(11),所述透水孔组(10)包括密集设置的若干透水孔(12),所述进液管(9)的底壁上与所述进液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下开口(13),所述透水孔(12)、进液管(9)、下开口(13)、进液口、过滤腔室(5)、滤液排出口(8)依次连通形成中药提取液的流出通道,所述进液管(9)内设置有开启或闭合所述流出通道的杆状阀门(14),所述杆状阀门(14)滑动设置于所述进液管(9)内,所述杆状阀门(14)的顶部设置有L型把手(15),所述L型把手(15)上设置有插销(16),所述插销(16)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插设有定位销(18),所述罐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板一(19),所述定位板一(19)上设置有与所述插销(16)相适配的插孔一(20)。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苗苏惊鸣谢平平史宁刘珊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地邦动物保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