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可回收型中试亚临界流体萃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2278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9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通道可回收型中试亚临界流体萃取装置,该装置由下述四个系统构成亚临界溶剂气瓶、冷水机、低温溶媒储罐和高压柱塞泵构成的溶剂系统;四个串联在一起的萃取罐、筒体微孔陶瓷滤芯、热水机A及水循环A构成的萃取系统;分离罐、热水机B及水循环B构成的分离系统;管路切换阀、气体回收管路、真空泵、气动增压泵、溶剂过滤净化装置构成的溶剂回收系统;四个萃取罐通过管道Ⅵ与管路切换阀相连,该管道Ⅵ的末端与高压柱塞泵相连;管路切换阀通过气体回收管路连有管道Ⅶ,该管道Ⅶ的一端与真空泵相连,其另一端与气动增压泵相连;气动增压泵与溶剂过滤净化装置相连;分离罐通过管道Ⅸ与管道Ⅷ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堵塞、稳定、安全。

A multi channel recoverable medium test sub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道可回收型中试亚临界流体萃取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产萃取仪设备领域,一种多通道可回收型中试亚临界流体萃取装置。
技术介绍
1939年,美国的HenryRosenthal首创将压缩后液化的低级气态烷烃用于油料浸出(专利号:US2152664),加压状态下,溶剂以液态形式浸出油脂,混合油和湿粕中含的溶剂在减压的状态下自然挥发。整个加工过程在低温状态下进行,油料中组分不氧化,粕中蛋白不变性,且生产成本低。但成功应用于工业化生产还是我国以祁鲲为代表的研究人员实现的1990年专利技术专利“液化石油气浸出油脂工艺”(专利号:90108660.6)。此后,充分利用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和超声技术的优点,将超声引入到亚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中。河南省安阳市天然产物亚临界流体萃取与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苏大学食品学院联合设计了一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且适于多种亚临界流体萃取的装备,并利用该装置系统研究天然产物功效成分的提取技术。专利技术人朱新亮、徐斌的专利技术专利(200910034263.3)提供了一种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亚临界流体萃取装置与方法;技术专利(200920231157.X)提供了一种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亚临界流体萃取装置。虽然国产自动化元件及软件设施也能满足萃取的工业化生产,自动计量、自动监控、自动显示、自动报警等,但无法解决萃取罐中萃取溶剂堵塞现象以及萃取溶剂的回收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堵塞、运行稳定、安全的多通道可回收型中试亚临界流体萃取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通道可回收型中试亚临界流体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下述四个系统构成——亚临界溶剂气瓶、冷水机、低温溶媒储罐和高压柱塞泵构成的溶剂系统;所述亚临界溶剂气瓶、所述低温溶媒储罐和所述高压柱塞泵通过管道Ⅰ串联在一起;所述低温溶媒储罐通过管道Ⅱ与所述冷水机相连;——四个串联在一起的萃取罐、置于四个所述萃取罐中的筒体微孔陶瓷滤芯、热水机A及水循环A构成的萃取系统;所述萃取罐通过管道Ⅲ与所述热水机A及水循环A相连;——分离罐、热水机B及水循环B构成的分离系统;所述分离罐通过管道Ⅳ与所述热水机B及水循环B相连,且该分离罐通过管道Ⅴ与所述萃取罐相连;——管路切换阀、气体回收管路、真空泵、气动增压泵、溶剂过滤净化装置构成的溶剂回收系统;四个所述萃取罐通过管道Ⅵ与所述管路切换阀相连,该管道Ⅵ的末端与所述高压柱塞泵相连;所述管路切换阀通过所述气体回收管路连有管道Ⅶ,该管道Ⅶ的一端与所述真空泵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气动增压泵相连;所述气动增压泵与所述溶剂过滤净化装置相连,该溶剂过滤净化装置通过管道Ⅷ经所述管路切换阀与所述管道Ⅰ相连;所述分离罐通过管道Ⅸ与所述管道Ⅷ相连。所述筒体微孔陶瓷滤芯的体积为1L,由连续的孔壁和孔隙组成,其上共开孔6个,每孔内径为5cm。所述筒体微孔陶瓷滤芯内设有多层不对称结构的微孔非对称膜,且平均孔径为0.15μm的梯度陶瓷膜。四个所述萃取罐上分别设有放空阀门Vs、放空阀门Va、放空阀门Vb、放空阀门Vc。所述亚临界溶剂气瓶与所述低温溶媒储罐之间的所述管道Ⅰ上设有阀门V21。所述低温溶媒储罐与所述高压柱塞泵之间的所述管道Ⅰ上设有阀门V1。所述分离罐底部设有阀门V22。所述低温溶媒储罐上、四个所述萃取罐上、所述管道Ⅰ上、所述管道Ⅵ上、所述管道Ⅶ上、所述管道Ⅸ上、所述管道Ⅴ与所述气体回收管路之间均设有压力表。所述管道Ⅰ上、管道Ⅴ上、所述管道Ⅵ上、所述气体回收管路上、所述管道Ⅶ上、所述管道Ⅸ上均设有控制阀。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中设有萃取溶剂回收系统,因此,液化石油气被回收利用,安全、清洁和高效。2、本技术中设有筒体微孔陶瓷滤芯,该滤芯内设有多层不对称结构的微孔非对称膜,且平均孔径为0.15μm的梯度陶瓷膜,从而提高了萃取效率。3、本技术解决了萃取溶剂堵塞现象,系统压力稳定可控,减少了仪器的运行成本,同时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极大地降低了由液化石油气排放而引起的火灾爆炸的安全隐患,适合运用推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样品萃取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溶剂回收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中溶剂过滤净化装置示意图。图中:1—亚临界溶剂气瓶;2—冷水机;3—低温溶媒储罐;4—高压柱塞泵;5—萃取罐;6—筒体微孔陶瓷滤芯;7—热水机A及水循环A;7’—热水机B及水循环B;8—分离罐;9—管路切换阀;10—气体回收管路;11—真空泵;12—气动增压泵;13—溶剂过滤净化装置;131—气体回收管路;132—螺栓;133—端盖;134—螺丝;135—弹簧;136—不锈钢板;137—不锈钢微孔滤网;138—吸附剂;1310—不锈钢微孔过滤板;1311—不锈钢筒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多通道可回收型中试亚临界流体萃取装置,该装置由下述四个系统构成——亚临界溶剂气瓶1、冷水机2、低温溶媒储罐3和高压柱塞泵4构成的溶剂系统;亚临界溶剂气瓶1、低温溶媒储罐3和高压柱塞泵4通过管道Ⅰ串联在一起;低温溶媒储罐3通过管道Ⅱ与冷水机2相连。——四个串联在一起的萃取罐5、置于四个萃取罐5中的筒体微孔陶瓷滤芯6、热水机A及水循环A7构成的萃取系统;萃取罐5通过管道Ⅲ与热水机A及水循环A7相连。——分离罐8、热水机B及水循环B7’构成的分离系统;分离罐8通过管道Ⅳ与热水机B及水循环B7’相连,且该分离罐8通过管道Ⅴ与萃取罐5相连。——管路切换阀9、气体回收管路10、真空泵11、气动增压泵12、溶剂过滤净化装置13构成的溶剂回收系统。四个萃取罐5通过管道Ⅵ与管路切换阀9相连,该管道Ⅵ的末端与高压柱塞泵4相连;管路切换阀9通过气体回收管路10连有管道Ⅶ,该管道Ⅶ的一端与真空泵11相连,其另一端与气动增压泵12相连;气动增压泵12与溶剂过滤净化装置13相连,该溶剂过滤净化装置13通过管道Ⅷ经管路切换阀9与管道Ⅰ相连;分离罐8通过管道Ⅸ与管道Ⅷ相连。其中:筒体微孔陶瓷滤芯6的体积为1L,由连续的孔壁和孔隙组成,其上共开孔6个,每孔内径为5cm。筒体微孔陶瓷滤芯6内设有多层不对称结构的微孔非对称膜,且平均孔径为0.15μm的梯度陶瓷膜。四个所述萃取罐5上分别设有放空阀门Vs、放空阀门Va、放空阀门Vb、放空阀门Vc。亚临界溶剂气瓶1与低温溶媒储罐3之间的管道Ⅰ上设有阀门V21。低温溶媒储罐3与高压柱塞泵4之间的管道Ⅰ上设有阀门V1。分离罐8底部设有阀门V22。低温溶媒储罐3上、四个萃取罐5上、管道Ⅰ上、管道Ⅵ上、管道Ⅶ上、管道Ⅸ上、管道Ⅴ与气体回收管路10之间均设有压力表。管道Ⅰ上、管道Ⅴ上、管道Ⅵ上、气体回收管路10、管道Ⅶ上、管道Ⅸ上均设有控制阀。气动增压泵12工作时,迅速往复工作,随着输出压力接近设定压力值时泵的往复运动速度减慢直至停止,并保持这个压力,此时消耗能量很小,无热量产生,无零件运动。当压力平衡打破,系统的压力不足以将物料脱溶汇集的气体和萃取液蒸发的溶剂气体输送到储液罐时,气动增压泵自动开始工作到下一个平衡。溶剂过滤净化装置13采用广州市浩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全不锈钢加强型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通道可回收型中试亚临界流体萃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通道可回收型中试亚临界流体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下述四个系统构成——亚临界溶剂气瓶(1)、冷水机(2)、低温溶媒储罐(3)和高压柱塞泵(4)构成的溶剂系统;所述亚临界溶剂气瓶(1)、所述低温溶媒储罐(3)和所述高压柱塞泵(4)通过管道Ⅰ串联在一起;所述低温溶媒储罐(3)通过管道Ⅱ与所述冷水机(2)相连;——四个串联在一起的萃取罐(5)、置于四个所述萃取罐(5)中的筒体微孔陶瓷滤芯(6)、热水机A及水循环A(7)构成的萃取系统;所述萃取罐(5)通过管道Ⅲ与所述热水机A及水循环A(7)相连;——分离罐(8)、热水机B及水循环B(7’)构成的分离系统;所述分离罐(8)通过管道Ⅳ与所述热水机B及水循环B(7’)相连,且该分离罐(8)通过管道Ⅴ与所述萃取罐(5)相连;——管路切换阀(9)、气体回收管路(10)、真空泵(11)、气动增压泵(12)、溶剂过滤净化装置(13)构成的溶剂回收系统;四个所述萃取罐(5)通过管道Ⅵ与所述管路切换阀(9)相连,该管道Ⅵ的末端与所述高压柱塞泵(4)相连;所述管路切换阀(9)通过所述气体回收管路(10)连有管道Ⅶ,该管道Ⅶ的一端与所述真空泵(11)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气动增压泵(12)相连;所述气动增压泵(12)与所述溶剂过滤净化装置(13)相连,该溶剂过滤净化装置(13)通过管道Ⅷ经所述管路切换阀(9)与所述管道Ⅰ相连;所述分离罐(8)通过管道Ⅸ与所述管道Ⅷ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可回收型中试亚临界流体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下述四个系统构成——亚临界溶剂气瓶(1)、冷水机(2)、低温溶媒储罐(3)和高压柱塞泵(4)构成的溶剂系统;所述亚临界溶剂气瓶(1)、所述低温溶媒储罐(3)和所述高压柱塞泵(4)通过管道Ⅰ串联在一起;所述低温溶媒储罐(3)通过管道Ⅱ与所述冷水机(2)相连;——四个串联在一起的萃取罐(5)、置于四个所述萃取罐(5)中的筒体微孔陶瓷滤芯(6)、热水机A及水循环A(7)构成的萃取系统;所述萃取罐(5)通过管道Ⅲ与所述热水机A及水循环A(7)相连;——分离罐(8)、热水机B及水循环B(7’)构成的分离系统;所述分离罐(8)通过管道Ⅳ与所述热水机B及水循环B(7’)相连,且该分离罐(8)通过管道Ⅴ与所述萃取罐(5)相连;——管路切换阀(9)、气体回收管路(10)、真空泵(11)、气动增压泵(12)、溶剂过滤净化装置(13)构成的溶剂回收系统;四个所述萃取罐(5)通过管道Ⅵ与所述管路切换阀(9)相连,该管道Ⅵ的末端与所述高压柱塞泵(4)相连;所述管路切换阀(9)通过所述气体回收管路(10)连有管道Ⅶ,该管道Ⅶ的一端与所述真空泵(11)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气动增压泵(12)相连;所述气动增压泵(12)与所述溶剂过滤净化装置(13)相连,该溶剂过滤净化装置(13)通过管道Ⅷ经所述管路切换阀(9)与所述管道Ⅰ相连;所述分离罐(8)通过管道Ⅸ与所述管道Ⅷ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可回收型中试亚临界流体萃取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亮朱力朱宝璋陈涛李玉林冯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