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承重柱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
,具体为一种钢结构承重柱。
技术介绍
钢结构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特点是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和钢桁架等构件,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大中型工业厂房、大跨度公共建筑、高层房屋、轻型活动房屋、工作平台、栈桥和支架等的柱,大多采用钢柱。由于钢材质较硬,所以通常以钢结构来制造承重柱,但是目前房屋越造越高,承受的重量也越大,所以就需要承重柱的刚性更强,所以就需要增大柱体的体积和钢板的厚度,而采用这种方法又会使得承重柱的自重增加,两者相对产生了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结构承重柱,解决了市场上的钢结构承重柱自重较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承重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圆柱形,所述底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固定块以环形阵列的形式设置在底座的侧面,所述固定块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结构承重柱,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为圆柱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固定块(2)以环形阵列的形式设置在底座(1)的侧面,所述固定块(2)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所述第一螺纹孔(3)内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4),所述底座(1)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内柱体(5),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还固定连接有外壳体(6),所述内柱体(5)位于底座(1)的中心处,且内柱体(5)位于外壳体(6)内,所述内柱体(5)的表面通过加强筋(7)与外壳体(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承重柱,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为圆柱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固定块(2)以环形阵列的形式设置在底座(1)的侧面,所述固定块(2)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所述第一螺纹孔(3)内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4),所述底座(1)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内柱体(5),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还固定连接有外壳体(6),所述内柱体(5)位于底座(1)的中心处,且内柱体(5)位于外壳体(6)内,所述内柱体(5)的表面通过加强筋(7)与外壳体(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6)表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板(8),所述第一加强板(8)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9),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0),所述第一通孔(9)内插接有第一连接螺栓(11),所述第一连接螺栓(11)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9)与第二螺纹孔(10)螺纹连接,所述外壳体(6)上设置有中空夹层(12),所述中空夹层(12)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板(13),所述第二加强板(13)的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4),所述内柱体(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座(15),所述顶座(15)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三螺纹孔(16),所述外壳体(6)表面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加强板(17),所述第三加强板(17)的表面开设有第三通孔(18),所述第三通孔(18)内插接有第二连接螺栓(19),所述第二连接螺栓(19)的一端穿过第三通孔(18)与第三螺纹孔(16)螺纹连接,所述顶座(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管(20),所述套管(20)内固定连接有高强弹簧(21),所述高强弹簧(2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垫块(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承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8)和第三加强板(17)的数量均为四个,第一加强板(8)和第二加强板(17)的形状均为三角形,且四个第一加强板(8)和第三加强板(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