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林君专利>正文

一种提示车距的降噪音汽车尾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1584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示车距的降噪音汽车尾翼,包括固定安装在汽车尾部的尾翼本体,所述尾翼本体由共振吸声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尾翼本体表面还包覆有一层玻璃棉;所述尾翼本体上还设置有朝向汽车后部的测距传感器、警示灯、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测距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所述警示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示车距的降噪音汽车尾翼,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尾翼本体风噪较大、且尾翼无法提示后车保持车距的问题,实现降低汽车高速行驶过程中尾翼本体风噪、同时对后车提示车距的目的。

A noise reducing vehicle tai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mpt car from the tail of the car noise reduction, including fixed in the tail of the car body, the tail body by resonance sound absorption materials produced by the surface of the fin body is coated with a layer of glass wool; the tai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distance sensor, warning lights, facing the rear of the car control module, the control module receives the range sensor signals and control the warning light. The purpose of the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prompt car from the tail of the car noise reduction, to solve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in tail wind noise and large body tail tips to keep away from the car after the car to the problem,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ar at high speed in the process of ontology, and tail wind noise in vehicle distance of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示车距的降噪音汽车尾翼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配件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提示车距的降噪音汽车尾翼。
技术介绍
汽车尾翼是指汽车行李箱盖上,后端所装形似鸭尾的突出物,属于汽车空气动力配件中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为了减少车辆尾部的上升力。汽车在高速行驶时,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在行驶过程中会遇到空气阻力,围绕汽车重心同时产生纵向、侧向和垂直上升的三个方向的空气动量,其中纵向为空气阻力。为了有效地减少并克服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的影响,人们设计使用了汽车尾翼,其作用就是使空气对汽车产生第四种作用力,即产生较大的对地面的附着力,它能抵消一部分上升力,有效控制汽车上浮,使风阻系数相应减小,使汽车能紧贴在道路地面行驶,从而提高行驶的稳定性能。然而,在汽车高速行驶的过程中,现有的尾翼由于直接与空气产生高速的相对运动,在汽车高速行驶时会发出较大噪音,对乘客或驾驶员都带来干扰,影响行车的舒适性。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时,安全车距为100米以上;车速低于每小时100公里时,最小安全车距不得少于50米。而在高速行车过程中,车速基本都在100公里以上,驾驶员稍微走神则会导致车距过近,造成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而对于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由于行车速度很快,传统的依靠驾驶员目测车距的方式存在较大误差,而现有的汽车尾翼也无法对后车进行车距上的提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示车距的降噪音汽车尾翼,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尾翼本体风噪较大、且尾翼无法提示后车保持车距的问题,实现降低汽车高速行驶过程中尾翼本体风噪、同时对后车提示车距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提示车距的降噪音汽车尾翼,包括固定安装在汽车尾部的尾翼本体,所述尾翼本体由共振吸声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尾翼本体表面还包覆有一层玻璃棉;所述尾翼本体上还设置有朝向汽车后部的测距传感器、警示灯、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测距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所述警示灯。针对现有的汽车尾翼在高速行车过程中风噪较大、且尾翼无法提示后车保持车距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提示车距的降噪音汽车尾翼,通过使用共振吸声材料制作汽车尾翼,同时在尾翼本体表面包覆一层玻璃棉,利用共振吸声材料的共振与玻璃棉的多孔吸声效应,来减轻汽车尾翼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的噪音污染;同时通过在尾翼上安装测距传感器,探测后车距离并通过警示灯发出车距过近的警示。所述共振吸声材料是吸声材料中利用共振作用来降低音量的一类材料的通称,如吸收低中频的膜状材料、板状材料,吸收低频的乳胶合板、硬质纤维板、石棉水泥板和石膏板、穿孔板等。本专利技术中如若优选以上材料复合使用制成的吸声材料,可扩大吸声范围,提高吸声系数。玻璃棉是比较常用的人造无机纤维材料,其内部纤维蓬松交错,存在大量微小的孔隙,是典型的多孔性吸声材料,具有良好的吸声特性。将玻璃棉包覆在尾翼本体表面,即前后表面均包覆,能够使得通过汽车尾翼产生的噪音在穿过尾翼时受到两次玻璃棉内部小孔的阻尼性削弱,起到降低噪音能量的效果。在高速行车过程中,噪音首先通过一层玻璃棉的削弱到达尾翼本体表面,由共振吸声材料制作而成的尾翼本体在音波振动作用下发生共振,继续削弱噪音的能量,再由尾翼本体另一侧包覆的玻璃棉再次削弱噪音能量,从而实现降低尾翼本体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的目的。此外,所述尾翼本体上还设置有朝向汽车后部的测距传感器、警示灯、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测距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所述警示灯。现有的测距传感器包括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等,使用测距传感器测量后面的汽车与本车之间的距离,并将该测得的间距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内预设有100m或50m间距的临界值,控制模块对接收到的实际测量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若实际所测距离小于预设的临界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发出指令,控制所述警示灯点亮或闪烁;若实际所测距离大于预设的临界值,则发出指令使警示灯处于不通电状态。因此,对于高速行驶过程中的车辆,当后车距离本车的间距小于预设的临界值时,前车尾翼上的警示灯亮起或闪烁,以此提示后车驾驶员注意保持车距,确保行车安全,降低安全隐患。优选的,所述共振吸声材料为铝纤维吸音板或聚酯纤维吸音板。铝纤维吸音板或聚酯纤维吸音板均是现有的吸音材料,两者均具有强度高、吸音效果良好,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使用寿命长不易损坏。进一步的,所述测距传感器、控制模块、警示灯均由车载电源系统供电,且所述测距传感器、控制模块、警示灯由一个供电开关统一控制。将上述装置接入车载电源系统中,避免为其配置额外的电源,并且将所述供电开关设置于车体内的操作面板上,便于控制与使用:如在城市里行车时可以轻松将其关闭,仅在高速公路或其他车辆较少的道路上将其打开使用。进一步的,所述测距传感器为激光测距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速度快、精度高,特别是其量程大、能够满足对于车距50m甚至100m的测量要求,有利于本专利技术使用的稳定与可靠。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一种提示车距的降噪音汽车尾翼,通过使用共振吸声材料制作汽车尾翼,同时在尾翼本体表面包覆玻璃棉,利用共振吸声材料的共振与玻璃棉的多孔吸声效应,来减轻汽车尾翼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的噪音污染;2、本专利技术一种提示车距的降噪音汽车尾翼,通过在尾翼上安装测距传感器探测后车距离,并通过控制模块对该距离作出判断并控制警示灯发出车距过近的警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及对应的部件名称:1-尾翼本体,2-玻璃棉,3-警示灯,4-测距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与图2所示的一种提示车距的降噪音汽车尾翼,包括固定安装在汽车尾部的尾翼本体1,所述尾翼本体1由共振吸声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尾翼本体1表面还包覆有一层玻璃棉2;所述尾翼本体1上还设置有朝向汽车后部的测距传感器4、警示灯3、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测距传感器4的信号并控制所述警示灯3;所述共振吸声材料为铝纤维吸音板。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共振吸声材料制作汽车尾翼,同时在尾翼本体1表面包覆一层玻璃棉2,利用共振吸声材料的共振与玻璃棉2的多孔吸声效应,来减轻汽车尾翼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的噪音污染;同时通过在尾翼本体1上安装测距传感器4,探测后车距离并通过警示灯3发出车距过近的警示。将玻璃棉2包覆在尾翼本体1表面,即前后表面均包覆,能够使得通过汽车尾翼产生的噪音在穿过尾翼时受到两次玻璃棉2内部小孔的阻尼性削弱,起到降低噪音能量的效果。在高速行车过程中,噪音首先通过一层玻璃棉2的削弱到达尾翼本体1表面,由共振吸声材料制作而成的尾翼本体1在音波振动作用下发生共振,继续削弱噪音的能量,再由尾翼本体1另一侧包覆的玻璃棉2再次削弱噪音能量,从而实现降低尾翼本体1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的目的。此外,所述尾翼本体1上还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提示车距的降噪音汽车尾翼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示车距的降噪音汽车尾翼,包括固定安装在汽车尾部的尾翼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本体(1)由共振吸声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尾翼本体(1)表面还包覆有一层玻璃棉(2);所述尾翼本体(1)上还设置有朝向汽车后部的测距传感器(4)、警示灯(3)、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测距传感器(4)的信号并控制所述警示灯(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示车距的降噪音汽车尾翼,包括固定安装在汽车尾部的尾翼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本体(1)由共振吸声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尾翼本体(1)表面还包覆有一层玻璃棉(2);所述尾翼本体(1)上还设置有朝向汽车后部的测距传感器(4)、警示灯(3)、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测距传感器(4)的信号并控制所述警示灯(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示车距的降噪音汽车尾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君
申请(专利权)人:李林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