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零部件的检测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1304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零部件的检测台,包括检测用旋转台,所述检测用旋转台安装在基座上;检测用旋转台的上方设有清扫设备;所述清扫设备包括中空且竖直设置的长柄,长柄内设有一对伸缩的撑杆,撑杆的底端设有连杆机构,连杆机构上设有刷毛。初始,撑杆隐藏在长柄内,为电梯零部件放置在检测用旋转台上检测提供了空间。需清扫旋转台时,一对撑杆下伸并撑开呈八字形,撑杆将连杆机构及其上的刷毛撑开,刷毛与旋转台接触;之后,电机驱动长柄旋转,进而,所述刷毛旋转,清扫所述检测用旋转台。

A test platform for elevator part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tection platform of elevator parts, including detection with rotary table, the detection with rotary table is mounted on the base; with the above detection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cleaning equipment; the cleaning device comprises a hollow and vertically arranged long handle, long handle is provided with a rod of the telescopic rod. The bottom end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connec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brush hair. In the beginning, the pole is hidden in the long handle, which provides space for the detection of the elevator parts on the testing rotary table. When a rotary table is to be cleaned, a pair of supporting rods are stretched downward and stretched to form a eight figure, and a supporting rod opens the brush bar of th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and the upper part, and the brush hair contacts with the rotary table. After that, the motor drives the long handle to rotate, and then the brush hair rotates to sweep the detection rotary 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零部件的检测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的检测,具体涉及电梯零部件的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一般公知,一套机电设备由若干零部件组成,在组装该套机电设备之前,上述若干零部件需得到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电梯,一种安全性要求极高的机电设备,其零部件的检测更为严格,严格的零部件检测,需要一个干净的检测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为电梯零部件的检测提供一个干净的检测环境。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零部件的检测台,包括检测用旋转台,所述检测用旋转台安装在基座上;检测用旋转台的上方设有清扫设备;所述清扫设备包括中空的长柄,长柄竖直设置,长柄的底端开口,长柄的中空腔内设有两个收纳装置,两个收纳装置沿所述中空腔的圆周向均匀分布;任一收纳装置包括直线驱动组件、与直线驱动组件连接的旋转组件、设在长柄底端开口处的旋转驱动组件,所述直线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旋转组件沿长柄的长度方向直线移动,所述旋转组件运行至长柄端部开口处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旋转组件旋转;每一旋转组件上安装有撑杆;两个旋转组件分别为第一旋转组件和第二旋转组件,第一旋转组件的撑杆底端与第一连杆的首端活动连接,第二连杆的尾端与第一连杆的尾端铰接,第二连杆的首端与第二旋转组件的撑杆底端活动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均设有柔性的刷毛;所述长柄上安装有传动用齿轮,传动用齿轮与驱动用电机连接,驱动用电机通过机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清扫设备的初始状态为:撑杆完全隐藏在长柄的中空腔内。长柄的底端与检测用旋转台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该距离为电梯零部件放置在检测用旋转台上和在所述检测用旋转台上检测提供了空间。按上述技术方案,电梯零部件被放置在检测用旋转台上,检测人员旋转所述检测用旋转台,对其上的电梯零部件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在将电梯零部件放置在检测用旋转台上之前,所述清扫设备对所述检测用旋转台进行清扫,具体地:直线驱动组件驱动旋转组件直线移动至长柄底端开口处,所述旋转组件带着撑杆伸出长柄的中空腔,之后,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旋转组件向长柄外侧方向旋转,旋转组件带着其上的撑杆向长柄外侧方向旋转,如此,两个撑杆处于撑开状态,呈八字形;在两个撑杆撑开的过程中,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也被撑开,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大,即,第一连杆的首端与第二连杆的首端之间的距离变大,隐藏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所述刷毛随着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撑开而展开,展开的刷毛与所述检测用旋转台接触;之后,所述驱动用电机动作,驱动传动用齿轮,传动用齿轮带动长柄旋转,进而,所述刷毛旋转,清扫所述检测用旋转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长柄枢接在机架上,机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清扫设备为电梯零部件的检测提供了一个干净的环境,可有效地避免检测用旋转台上的杂物被误认为电梯零部件的瑕疵,或因杂物的存在因使电梯零部件在所述检测用旋转台上得不到平整放置而被误认为电梯零部件的形位误差达不到标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清扫设备,在检测人员对电梯零部件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其撑杆及其上的刷毛收纳在长柄中,以不妨碍电梯零部件的检测;清扫设备清扫所述检测用旋转台时,撑杆向下伸出并撑开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及其上的刷毛,柔性的刷毛接触所述检测用旋转台;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长柄及刷毛旋转,清扫所述检测用旋转台。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内螺纹块、与内螺纹块枢接的旋转块,所述撑杆安装在所述旋转块上;所述直线驱动组件包括枢接在长柄中空腔内的直线移动用螺纹杆,直线移动用螺纹杆与所述内螺纹块螺接。旋转块的端部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旋转驱动组件设有一段弧形状的齿条,旋转驱动组件枢接在长柄端部开口处,所述旋转组件直线移动至长柄端部开口处时,旋转驱动组件旋转,驱动所述齿条旋转,齿条驱动所述第一齿轮旋转。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一底部开设缺口的旋转环,所述齿条设置在旋转环的内侧壁上,旋转环的旋转中心线偏离第一齿轮的旋转中心线。按上述说明,电动驱动所述直线移动用螺纹杆旋转,内螺纹块沿所述中空腔的侧壁直线移动,内螺纹块带着旋转块和第一齿轮同步直线移动,旋转块带着撑杆直线移动。直线移动的第一齿轮和旋转块经过旋转环的底部缺口,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旋转环内,此时,撑杆已完全突出长柄。之后,旋转环旋转,带动其上的齿条旋转,由于旋转环的旋转中心偏离第一齿轮的旋转中心,旋转环旋转一周,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一次,旋转环旋转两周,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两次,直至旋转块驱动其上的撑杆向长柄的外侧旋转预定角度。旋转预定角度的两个撑杆驱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张开至预定角度,其上的刷毛展开。所述旋转驱动组件设有第一蜗轮,第一蜗轮与第一蜗杆啮合,第一蜗杆枢接在长柄中空腔内。第一蜗轮与第一蜗杆的啮合具有自锁作用,在其驱动下,旋转环上的缺口可准确复位至旋转环的底部,便于第一齿轮伸入所述旋转环内。第一蜗杆的端部设有第二齿轮,两个第一蜗杆端部的第二齿轮同时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三齿轮的齿轮轴延伸至长柄的另一端部。直线移动用螺纹杆的底端设有第四齿轮,两个直线移动用螺纹杆端部的第四齿轮同时与第五齿轮啮合,第五齿轮的齿轮轴延伸至长柄的另一端部。第五齿轮位于第三齿轮的旁侧,第五齿轮的齿轮轴中空,第三齿轮的齿轮轴活动插设在第五齿轮的齿轮轴内,第三齿轮的齿轮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五齿轮的齿轮轴内。第五齿轮的齿轮轴和第三齿轮的齿轮轴的端部均设有旋转件(如齿轮、带轮、链轮),使用者通过电机旋转所述两个旋转件即可分别控制第三齿轮和第五齿轮。其中,第五齿轮的齿轮轴端部的旋转件设有刻度,便于使用者准确地控制第五齿轮的旋转角度,进而准确地控制旋转组件的直线位移量。所述电机安装在长柄的中空腔内,如中空腔的侧壁上。基座上开设螺纹孔,螺纹孔内螺接有螺杆,螺杆上固定有拨动件,螺杆的顶端抵压在检测用旋转台的底面上,以定位所述检测用旋转台。所述螺杆竖直设置,检测人员拨动所述拨动件,拨动件带动螺杆旋转,螺杆上升,其顶端抵压在所述检测用旋转台的底面上,以定位所述检测用旋转台;螺杆下降,螺杆顶端与所述检测用旋转台底面脱离接触,检测人员可旋转所述检测用旋转台,以旋转其上的电梯零部件,便于检测人员全方位检测电梯零部件。第一旋转组件的撑杆上开设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块;第二旋转组件的撑杆上开设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滑动配合有第二滑块;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呈三角形,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左右对称设置;每一连杆包括底边、顶边、侧边,顶边长度大于底边长度,底边长度大于侧边长度,底边与顶边构成第一锐角,顶边和侧边构成第二锐角;第一连杆的第一锐角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第二连杆的第一锐角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第一连杆的第二锐角与第二连杆的第二锐角铰接,所述刷毛安装在第一连杆的底边和第二连杆的底边。上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结构设计,目的在于避免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处于死点位置。具体阐述如下:两个撑杆处于收拢状态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也处于收拢状态,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夹角较小,刷毛收拢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随两个撑杆展开后,第一连杆的底边和第二连杆的底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而第一连杆的顶边和第二连杆的顶边之间的夹角小于一百八十度,如此,两个撑杆收拢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不会因处于死点位置而得不到收拢。附图说明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梯零部件的检测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零部件的检测台,包括检测用旋转台(2),所述检测用旋转台安装在基座(3)上;其特征在于:检测用旋转台的上方设有清扫设备(1);所述清扫设备包括中空的长柄(10),长柄竖直设置,长柄的底端开口,长柄的中空腔(100)内设有两个收纳装置(20),两个收纳装置沿所述中空腔的圆周向均匀分布;任一收纳装置包括直线驱动组件、与直线驱动组件连接的旋转组件、设在长柄底端开口处的旋转驱动组件(40),所述直线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旋转组件沿长柄的长度方向直线移动,所述旋转组件运行至长柄端部开口处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旋转组件旋转;每一旋转组件(30)上安装有撑杆;两个旋转组件分别为第一旋转组件和第二旋转组件,第一旋转组件的撑杆(501)底端与第一连杆(81)的首端活动连接,第二连杆(82)的尾端与第一连杆的尾端铰接,第二连杆的首端与第二旋转组件的撑杆(502)底端活动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均设有柔性的刷毛(90);所述长柄上安装有传动用齿轮(11),传动用齿轮与驱动用电机连接,驱动用电机通过机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零部件的检测台,包括检测用旋转台(2),所述检测用旋转台安装在基座(3)上;其特征在于:检测用旋转台的上方设有清扫设备(1);所述清扫设备包括中空的长柄(10),长柄竖直设置,长柄的底端开口,长柄的中空腔(100)内设有两个收纳装置(20),两个收纳装置沿所述中空腔的圆周向均匀分布;任一收纳装置包括直线驱动组件、与直线驱动组件连接的旋转组件、设在长柄底端开口处的旋转驱动组件(40),所述直线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旋转组件沿长柄的长度方向直线移动,所述旋转组件运行至长柄端部开口处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旋转组件旋转;每一旋转组件(30)上安装有撑杆;两个旋转组件分别为第一旋转组件和第二旋转组件,第一旋转组件的撑杆(501)底端与第一连杆(81)的首端活动连接,第二连杆(82)的尾端与第一连杆的尾端铰接,第二连杆的首端与第二旋转组件的撑杆(502)底端活动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均设有柔性的刷毛(90);所述长柄上安装有传动用齿轮(11),传动用齿轮与驱动用电机连接,驱动用电机通过机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零部件的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内螺纹块(31)、与内螺纹块枢接的旋转块(32),所述撑杆安装在所述旋转块上;所述直线驱动组件包括枢接在长柄中空腔(100)内的直线移动用螺纹杆(60),直线移动用螺纹杆与所述内螺纹块螺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零部件的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旋转块(32)的端部设有第一齿轮(33),所述旋转驱动组件(40)设有一段弧形状的齿条(41),旋转驱动组件枢接在长柄(10)端部开口处,所述旋转组件(30)直线移动至长柄端部开口处时,旋转驱动组件旋转,驱动所述齿条旋转,齿条驱动所述第一齿轮旋转。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零部件的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亚维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