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肝降脂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0806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0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肝降脂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北柴胡50‑100份、茵陈80‑150份、虎杖100‑140份、鸡骨草100‑145份、丹参100‑140份、三七25‑55份、赤芍80‑120份、郁金50‑100份、泽泻100‑140份、茯苓100‑140份、灵芝50‑100份、枸杞子100‑140份、决明子100‑140份、枳壳55‑90份及山楂140‑20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中医的辩证理论,全方合理配伍,本方以柴胡、茵陈为君药;以虎杖、鸡骨草、丹参、三七、赤芍、郁金、泽泻、茯苓为臣药;以灵芝、枸杞子、决明子为佐药,枳壳、生山楂为使药,共成疏肝解毒,祛痰降脂,活血化瘀,益肾养肝之剂。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for clearing liver and reducing f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肝降脂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尤其涉及一种清肝降脂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于各种原因如肥胖、糖尿病、营养不良、药物等使肝脏代谢发生障碍,致脂类物质的动态调节平衡失调,从而造成脂肪在肝细胞内蓄积的一种病理状态。脂肪肝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目前为止,西药尚无防治脂肪肝的有效药物,主要为降脂药物。西药调脂药物的毒副作用,对于血脂仅达边缘水平或是冠心病风险较小的人群,不提倡使用调脂药物,以中药长期调理性的治疗最好。中药中以制何首乌和山楂最好,这两种药能降低血脂,防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西药常选用保护肝细胞、去脂药物及抗氧化剂等,如维生素B、C、E、卵磷脂、熊去氧胆酸、水飞蓟素、肌苷、辅酶A、还原型谷胱甘肽、牛磺酸、肉毒碱乳清酸盐、肝泰乐,以及某些降脂药物(例如:肝旨清)等等。上述药物虽然很多,但大多仍需要进一步验证其疗效以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疏肝解毒,祛痰降脂、活血化瘀、益肾养肝的清肝降脂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清肝降脂中药制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北柴胡50-100份、茵陈80-150份、虎杖100-140份、鸡骨草100-145份、丹参100-140份、三七25-55份、赤芍80-120份、郁金50-100份、泽泻100-140份、茯苓100-140份、灵芝50-100份、枸杞子100-140份、决明子100-140份、枳壳55-90份及山楂140-200份。较佳地,一种清肝降脂中药制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北柴胡70-95份、茵陈110-130份、虎杖110-130份、鸡骨草110-130份、丹参110-130份、三七30-45份、赤芍90-105份、郁金78-95份、泽泻110-130份、茯苓110-130份、灵芝70-95份、枸杞子110-130份、决明子110-130份、枳壳55-80份及山楂150-180份。较佳地,一种清肝降脂中药制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北柴胡85份、茵陈123份、虎杖120份、鸡骨草120份、丹参120份、三七38份、赤芍100份、郁金80份、泽泻125份、茯苓120份、灵芝85份、枸杞子125份、决明子120份、枳壳70份及山楂165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清肝降脂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剂为胶囊剂,其由以下步骤组成:(1)按比例称取北柴胡、茵陈、虎杖、鸡骨草、丹参、三七、赤芍、郁金、泽泻、茯苓、灵芝、枸杞子、决明子、枳壳及山楂,切碎混合后备用;(2)将上述混合好的药材加6-10倍的水煎煮2-3次,每次1-2h,合并煎液,过滤,得到滤液;(3)将所述滤液减压浓缩,得到稠膏,将所得稠膏干燥、粉碎,得到干膏细粉,再添加往干膏细粉中添加辅料混合均匀,然后装入胶囊壳,制成1000粒,即得所述胶囊剂。较佳地,所述辅料为淀粉、纤维素或糊精;所述辅料与干膏细粉的质量比为1-5:1。较佳地,所述稠膏在60-80℃条件下的相对密度为1.15-1.25。较佳地,所述稠膏用高效沸腾干燥机干燥,控制进风温度95℃,干燥出风温度为55℃,干燥至水分为5%。较佳地,所述制剂为片剂、颗粒剂或丸剂,其由以下步骤组成:(1)按比例称取北柴胡、茵陈、虎杖、鸡骨草、丹参、三七、赤芍、郁金、泽泻、茯苓、灵芝、枸杞子、决明子、枳壳及山楂,切碎混合后备用;(2)将上述混合好的药材加6-10倍的水煎煮2-3次,每次1-2h,合并煎液,过滤,得到滤液;(3)将所述滤液减压浓缩,得到稠膏,将所述稠膏按照常规的制剂工艺制成片剂、颗粒剂、丸剂。较佳地,所述过滤为先用滤布粗滤再用孔径为10-50μm的膜过滤。本专利技术清肝降脂中药制剂的配伍依据为:1.传统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脂肪肝是现代医学的概念,结合其发病特点和其临床表现,应属祖国医学“胁痛”、“积聚”、“癥瘕”“痰浊”、“肥气”、“肝着”等范畴。最早记载见于《难经》:“肝之积,名日肥气”,故也称之肥气病,是指体内肥脂之气过多地蓄积于肝脏;《素问·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和吴鞠通:“肝气之郁,痰瘀阻络”揭示该病成因与情志、饮食、痰湿及瘀血有关。古籍文献中历代医家关于脂肪肝的病因病机论述颇多。清代罗美在《古今名医汇粹》有云:“郁者积聚而不能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其在《内经博议》指出:“肥气属气血两虚,肝气不和,逆气与瘀血相并而成”。明代李梃《医学入门》中指出:“五积六聚皆属脾,经曰:积聚、癥瘕、痞满,皆太阴湿土之气。始因外感、内伤、气郁,医误补而留之以成积”。丹波元坚在《杂病广要》中云:“又有饮食填塞太阴,肝气被压,然肝者将军之官,其性猛烈,不受压制,上冲之则胃脘痛,横行之则两胁痛,惟消食顺气,少兼温散,则食下而肝气自舒,胁痛自止”。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有云:“此由饮酒多食鱼脍之类,腹内痞满,因而成渴,渴又饮水,水气与食结聚,兼遇寒气相加,所以成癖。癖气停聚,乘于脾胃,脾胃得癖气不能消化,故令宿食不消。腹内胀满,噫气酸臭,吞酸,气急,所以谓之酒癖宿食不消也”。其又云:“夫五脏调和则荣卫气理,荣卫气理则津液通流,虽复多饮水浆,不能为病。若摄养乖方,三焦痞隔,三焦痞隔则肠胃不能宣行,因饮水浆过多,便令停滞不散,更遇寒气,积聚而成癖”。2.现代中医认为:脂肪肝多因嗜食肥甘厚味,情志失调,或安逸少动,或感受湿热疫毒,或久病体虚等而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精亏虚气化不及,而致水湿停聚,痰浊郁结,气机郁滞,湿热内生,最终形成痰湿、浊毒、瘀血等停积于肝引发本病,病性多属虚实夹杂,病位主要责之肝、脾,后期与肾相关。治则多以疏肝健脾、祛痰化浊、清热利湿、化瘀降浊、化浊解毒、益肾化浊为主。因其病程较长,病势较缓,治疗当以标本兼治为则。以上组合物中:方中柴胡、茵陈共为君药,柴胡,性微寒,味苦,入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效;茵陈,性微寒,味苦、辛,入脾、胃、肝、胆经,有清热利湿,退黄疸之效;二者相须配伍,共奏疏肝解郁,清热利湿的功效。虎杖、鸡骨草、丹参、三七、赤芍、郁金、茯苓、泽泻共为臣药,虎杖,性微寒,味微苦,入肝、胆、肺经,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之效;鸡骨草,性凉,味甘、微苦,入肝、胃经,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疏肝止痛之效;二者与茵陈联用,可增强利湿解毒之功效。丹参,性微寒,味苦,入心、肝经,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效;三七,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胃经,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赤芍,性微寒,味苦,入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郁金,性寒,味辛、苦,入肝、心、肺经,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四者相须配伍,共奏活血化瘀,清热凉血之功。茯苓,性平,味甘、淡,入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泽泻,性寒,味甘,入肾,膀胱经,清湿热,利小便;两者相须配伍,增强利水渗湿,健脾化痰之功。灵芝、枸杞子、决明子共为佐药,灵芝,性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肝降脂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北柴胡50‑100份、茵陈80‑150份、虎杖100‑140份、鸡骨草100‑145份、丹参100‑140份、三七25‑55份、赤芍80‑120份、郁金50‑100份、泽泻100‑140份、茯苓100‑140份、灵芝50‑100份、枸杞子100‑140份、决明子100‑140份、枳壳55‑90份及山楂140‑2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肝降脂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北柴胡50-100份、茵陈80-150份、虎杖100-140份、鸡骨草100-145份、丹参100-140份、三七25-55份、赤芍80-120份、郁金50-100份、泽泻100-140份、茯苓100-140份、灵芝50-100份、枸杞子100-140份、决明子100-140份、枳壳55-90份及山楂140-2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肝降脂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北柴胡70-95份、茵陈110-130份、虎杖110-130份、鸡骨草110-130份、丹参110-130份、三七30-45份、赤芍90-105份、郁金78-95份、泽泻110-130份、茯苓110-130份、灵芝70-95份、枸杞子110-130份、决明子110-130份、枳壳55-80份及山楂150-18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肝降脂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北柴胡85份、茵陈123份、虎杖120份、鸡骨草120份、丹参120份、三七38份、赤芍100份、郁金80份、泽泻125份、茯苓120份、灵芝85份、枸杞子125份、决明子120份、枳壳70份及山楂165份。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清肝降脂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胶囊剂,其由以下步骤组成:(1)按比例称取北柴胡、茵陈、虎杖、鸡骨草、丹参、三七、赤芍、郁金、泽泻、茯苓、灵芝、枸杞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华黄春英陆石俊覃武海
申请(专利权)人:玉林市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