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伟平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用挡土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99237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0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挡土墙结构,包括素土夯实层、施工土堆和挡土墙本体,所述素土夯实层上部铺设有挡土墙本体,挡土墙本体由砖砌墙体、轻混凝土纵坡、疏水通道、密实混凝土基层和防水层组成,所述密实混凝土基层铺设有在素土夯实层上,所述密实混凝土基层前端设有向上凸起的导流踢脚,密实混凝土基层和导流踢脚上表面铺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上部铺设有碎石透水层,所述一种建筑施工用挡土墙结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结构稳固,有效对施工土堆进行阻挡,并且能够对施工土堆渗出的雨水有效过滤、疏水排出,提高了挡土墙本体的排水效果,避免施工土堆内造成雨水淤积。

A retaining wall structure for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taining wall structure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cluding rammed earth layer, construction mound and retaining wall body, wherein the rammed earth layer is covered with a retaining wall body, retaining wall body composed of a brick wall, light concrete longitudinal slope, hydrophobic channel, concrete base layer and waterproof layer the basic composition, compacting concrete laying in rammed earth layer, the compacting concrete base is arranged at the front end to guide skirting convex compacting concrete base and diversion, skirting is laid down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waterproof layer; the waterproof layer is covered with gravel permeable layer, retaining wall structure,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a the construc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stable structure, effective construction of the mound block, and can effectively filter rainwater discharge, construction of the mound from hydrophobic, improves the retaining wall The drainage effect of the body avoids the deposition of rainwater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il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挡土墙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施
,具体是一种建筑施工用挡土墙结构。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施工泥土,短时间内无法运输时,需要将施工泥土堆积在一起形成土堆,为防止土堆占地面积过大以及坍塌,通常在土堆的外围修筑围墙进行阻隔,也避免施工泥土散落影响外部道路以及市政通行。目前的挡土墙通常由砖块砌成的围墙,当施工土堆一侧压力过大时,容易导致挡土墙坍塌,增加危险程度,并且挡土墙仅具有阻挡的效果,透水性差,导致施工土堆内雨水无法排出而造成淤积,严重影响施工的进行,因此,需要一种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且能有效滤水、排水的挡土墙满足建筑施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挡土墙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挡土墙结构,包括素土夯实层、施工土堆和挡土墙本体,所述素土夯实层上部铺设有挡土墙本体,挡土墙本体由砖砌墙体、轻混凝土纵坡、疏水通道、密实混凝土基层和防水层组成,所述密实混凝土基层铺设有在素土夯实层上,所述密实混凝土基层前端设有向上凸起的导流踢脚,密实混凝土基层和导流踢脚上表面铺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上部铺设有碎石透水层,碎石透水层内部孔隙设为疏水通道,疏水通道外侧插入有排水管;所述砖砌墙体固定在密实混凝土基层外侧的碎石透水层上,砖砌墙体内侧的碎石透水层上浇筑有轻混凝土纵坡,轻混凝土纵坡的倾斜面上铺设有碎石透水层,所述轻混凝土纵坡倾斜面的碎石透水层外侧铺设有细石混凝土过滤层,细石混凝土过滤层外侧铺设有砂滤层,砂滤层外侧设有透水混凝土强固层,透水混凝土强固层外层设有透水混凝土面层;所述挡土墙本体内侧面为施工土堆。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土墙本体截面呈直角梯形结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实混凝土基层是由厚度20~30cm的C60混凝土层构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水层采用厚度为5~10cm的聚氨酯防水层。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碎石透水层的孔隙率为20%~3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轻混凝土纵坡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结构,轻混凝土纵坡的坡面倾斜角度为30~4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碎石透水层底部与轻混凝土纵坡下方的碎石透水层连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土墙本体顶面和外侧面均设有水泥砂浆面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一种建筑施工用挡土墙结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结构稳固,有效对施工土堆进行阻挡,并且能够对施工土堆渗出的雨水有效过滤、疏水排出,提高了挡土墙本体的排水效果,避免施工土堆内造成雨水淤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密实混凝土基层、2-防水层、3-素土夯实层、4-导流踢脚、5-施工土堆、6-透水混凝土面层、7-透水混凝土强固层、8-砂滤层、9-细石混凝土过滤层、10-碎石透水层、11-挡土墙本体、12-水泥砂浆面层、13-砖砌墙体、14-轻混凝土纵坡、15-疏水通道、16-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建筑施工用挡土墙结构,包括素土夯实层3、施工土堆5和挡土墙本体11,所述素土夯实层3上部铺设有挡土墙本体11,挡土墙本体11由砖砌墙体13、轻混凝土纵坡14、疏水通道15、密实混凝土基层1和防水层2组成,挡土墙本体11截面呈直角梯形结构,所述密实混凝土基层1铺设有在素土夯实层3上,密实混凝土基层1是由厚度20~30cm的C60混凝土层构成,所述密实混凝土基层1前端设有向上凸起的导流踢脚4,密实混凝土基层1和导流踢脚4上表面铺设有防水层2,防水层2采用厚度为5~10cm的聚氨酯防水层,防水效果好;所述防水层2上部铺设有碎石透水层10,碎石透水层10的孔隙率为20%~30%,碎石透水层10内部孔隙设为疏水通道15,疏水通道15外侧插入有排水管16,疏水通道15中的若干孔隙通道方便雨水流通,导水、排水效果好。所述砖砌墙体13固定在密实混凝土基层1外侧的碎石透水层10上,砖砌墙体13内侧的碎石透水层10上浇筑有轻混凝土纵坡14,轻混凝土纵坡14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结构,轻混凝土纵坡14的倾斜面上铺设有碎石透水层10,碎石透水层10底部与轻混凝土纵坡14下方的碎石透水层10连通,所述轻混凝土纵坡14倾斜面的碎石透水层10外侧铺设有细石混凝土过滤层9,细石混凝土过滤层9外侧铺设有砂滤层8,砂滤层8外侧设有透水混凝土强固层7,透水混凝土强固层7外层设有透水混凝土面层6。所述挡土墙本体11顶面和外侧面均设有水泥砂浆面层12,所述挡土墙本体11内侧面为施工土堆5,挡土墙本体11有效对施工土堆5进行阻挡。本技术的构造做法是:1、素土夯实:对与软弱的土层,经过施工夯实后,确保素土夯实层3的密实度≥95%。2、垫层素土夯实层3完成后,在其上部浇筑厚度20~30cm的C60混凝土层构成密实混凝土基层1,凝固后,在密实混凝土基层1上面铺设厚度为5~10cm的聚氨酯防水层作防水层2,然后防水层2上铺设碎石透水层10,并且碎石透水层10外端预埋排水管16。3、砌墙、浇筑将砖砌墙体13砌筑在碎石透水层10外侧并与密实混凝土基层1平齐,然后在砖砌墙体13内侧浇筑轻混凝土纵坡14,轻混凝土纵坡14的坡面倾斜角度为30~45°。4、滤水层在轻混凝土纵坡14的坡面铺设碎石透水层10,并在碎石透水层10外侧依次铺设细石混凝土过滤层9、砂滤层8、透水混凝土强固层7和透水混凝土面层6。5、砂浆抹面在挡土墙本体11顶面和外侧面抹水泥砂浆面层12,增加挡土墙本体11的饰面和隔离效果。6、挡土、排水构造完成的挡土墙本体11坡面用于堆放施工土堆5,施工土堆5内渗出的水透过透水混凝土面层6、透水混凝土强固层7、砂滤层8、细石混凝土过滤层9进入碎石透水层10,然后沿疏水通道15从排水管16排出,提高了挡土墙本体11疏水导流的效果。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建筑施工用挡土墙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施工用挡土墙结构,包括素土夯实层(3)、施工土堆(5)和挡土墙本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素土夯实层(3)上部铺设有挡土墙本体(11),挡土墙本体(11)由砖砌墙体(13)、轻混凝土纵坡(14)、疏水通道(15)、密实混凝土基层(1)和防水层(2)组成,所述密实混凝土基层(1)铺设有在素土夯实层(3)上,所述密实混凝土基层(1)前端设有向上凸起的导流踢脚(4),密实混凝土基层(1)和导流踢脚(4)上表面铺设有防水层(2);所述防水层(2)上部铺设有碎石透水层(10),碎石透水层(10)内部孔隙设为疏水通道(15),疏水通道(15)外侧插入有排水管(16);所述砖砌墙体(13)固定在密实混凝土基层(1)外侧的碎石透水层(10)上,砖砌墙体(13)内侧的碎石透水层(10)上浇筑有轻混凝土纵坡(14),轻混凝土纵坡(14)的倾斜面上铺设有碎石透水层(10),所述轻混凝土纵坡(14)倾斜面的碎石透水层(10)外侧铺设有细石混凝土过滤层(9),细石混凝土过滤层(9)外侧铺设有砂滤层(8),砂滤层(8)外侧设有透水混凝土强固层(7),透水混凝土强固层(7)外层设有透水混凝土面层(6);所述挡土墙本体(11)内侧面为施工土堆(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挡土墙结构,包括素土夯实层(3)、施工土堆(5)和挡土墙本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素土夯实层(3)上部铺设有挡土墙本体(11),挡土墙本体(11)由砖砌墙体(13)、轻混凝土纵坡(14)、疏水通道(15)、密实混凝土基层(1)和防水层(2)组成,所述密实混凝土基层(1)铺设有在素土夯实层(3)上,所述密实混凝土基层(1)前端设有向上凸起的导流踢脚(4),密实混凝土基层(1)和导流踢脚(4)上表面铺设有防水层(2);所述防水层(2)上部铺设有碎石透水层(10),碎石透水层(10)内部孔隙设为疏水通道(15),疏水通道(15)外侧插入有排水管(16);所述砖砌墙体(13)固定在密实混凝土基层(1)外侧的碎石透水层(10)上,砖砌墙体(13)内侧的碎石透水层(10)上浇筑有轻混凝土纵坡(14),轻混凝土纵坡(14)的倾斜面上铺设有碎石透水层(10),所述轻混凝土纵坡(14)倾斜面的碎石透水层(10)外侧铺设有细石混凝土过滤层(9),细石混凝土过滤层(9)外侧铺设有砂滤层(8),砂滤层(8)外侧设有透水混凝土强固层(7),透水混凝土强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平
申请(专利权)人:陈伟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