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9489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组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接线盒,包括输出电流模块、智能模块、下盒体、盒盖中层和中层盒盖,输出电流模块通过灌封胶灌封于下盒体内,输出电流模块的镀锡铜片接头上连接有铜针,铜针固定在下盒体内,盒盖中层的下部与下盒体扣合连接,上部与中层盒盖扣合连接,智能模块设置在盒盖中层与中层盒盖形成的内腔中,盒盖中层上固定安装有铜管,智能模块通过铜管和铜针与输出电流模块连接,通过使用该接线盒,使得智能模块与输出电流模块进行隔离,使得输出电流模块能够用灌封胶进行灌封,提高接线盒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接线盒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组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接线盒。
技术介绍
随着传统能源的枯竭和人类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为了实现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太阳能发电作为清洁能源得到巨大发展。太阳能电池板是收集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太阳能接线盒作为太阳能组件上相当重要的部件,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板搭载的接线盒只具有连接电池板和传输电流的作用。但是,在太阳能光伏系统的漫长使用中,经常会由于树叶、脏污等遮挡因素影响而大大降低了发电效率同时也增加了火灾隐患,国际权威太阳能光伏专家研究表明,在严重情况下光伏系统有10%的发电面积被遮挡时,最高损失的电量可能达到整套系统的60%;同时即便没有特殊因素的影响,在正常使用环境下,太阳能电站因为各种综合因素也会造成功率损失。降低光伏系统发电效率。目前,通过在传统的非智能接线盒的输出电流模块的镀锡铜片接头上连接智能模块来解决上述问题,智能模块的作用是以光伏组件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的单调连接非线性的特点为基础实现最大功率跟踪,通过集成的无线通讯模块实现接线盒的智能监控功能;但是现有技术是将智能模块直接安装在接线盒内,使得接线盒内部的部件不能用灌封胶进行灌封,因此接线盒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接线盒,通过使用该接线盒,使得智能模块与输出电流模块进行隔离,使得输出电流模块能够用灌封胶进行灌封,提高接线盒的使用寿命。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接线盒,包括输出电流模块、智能模块、下盒体、盒盖中层和中层盒盖,输出电流模块通过灌封胶灌封于下盒体内,输出电流模块的镀锡铜片接头上连接有铜针,铜针固定在下盒体内,盒盖中层的下部与下盒体扣合连接,上部与中层盒盖扣合连接,智能模块设置在盒盖中层与中层盒盖形成的内腔中,盒盖中层上固定安装有铜管,智能模块通过铜管和铜针与输出电流模块连接。所述盒盖中层上与中层盒盖的连接部设置有密封橡胶圈。智能模块与输出电流模块连接时,铜管套于铜针的外部。铜管的内孔与铜针之间为过渡配合。所述盒盖中层包括中间层,中间层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有一圈连接上凸缘,下表面向下延伸有一圈连接下凸缘,盒盖中层通过连接上凸缘与中层盒盖扣合连接,通过连接下凸缘与下盒体扣合连接,铜管处于连接上凸缘的内圈,铜管贯穿中间层并与中间层固定连接。中间层的上表面设有智能模块安装部,智能模块通过智能模块安装部安装于中间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智能接线盒通过将输出电流模块通过灌封胶灌封于下盒体内,在输出电流模块的镀锡铜片接头上连接铜针,盒盖中层的下部与下盒体扣合连接,上部与中层盒盖扣合连接,智能模块设置在盒盖中层与中层盒盖形成的内腔中,盒盖中层上固定安装铜管,智能模块通过铜管和铜针与输出电流模块连接,因此,本技术的智能接线盒使得智能模块与输出电流模块能够进行隔离,使得输出电流模块能够用灌封胶进行灌封,提高接线盒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盒盖中层上与中层盒盖的连接部设置有密封橡胶圈,因此能够使得盒盖中层与中层盒盖形成的内腔中保持干燥,避免智能模块损坏。进一步的,铜管的内孔与铜针之间为过渡配合,因此保证了铜管与铜针之间电连接的可靠性。进一步的,中间层的上表面设有智能模块安装部,智能模块通过智能模块安装部安装于中间层,使得智能模块能够稳定的处于盒盖中层内,防止智能模块发生晃动。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光伏电池接线盒;图2为本技术的盒盖中层与中层盒该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盒盖中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盒盖中层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从下部向上部方向看);图5为本技术的盒盖中层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盒盖中层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输出电流模块与下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智能接线盒的输出电流模块上设置铜针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下盒体,2-上盒盖,3-盒盖中层,3-1-连接上凸缘,3-2-连接下凸缘,3-3-中间层,4-铜管,5-智能模块安装部,6-密封橡胶圈,7-中层盒盖,8-铜针,9-镀锡铜片,10-镀锡铜片接头,11-导线,12-输出电流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2至图8所示,本技术的智能接线盒,包括输出电流模块12、智能模块、下盒体1、盒盖中层3和中层盒盖7,输出电流模块12通过灌封胶灌封于下盒体1内,输出电流模块12的镀锡铜片接头10的通过导线11连接有铜针8,铜针8固定在下盒体1内,盒盖中层3的下部与下盒体1扣合连接,上部与中层盒盖7扣合连接,盒盖中层与中层盒该通过卡扣方式连接,智能模块设置在盒盖中层3与中层盒盖7形成的内腔中,盒盖中层3上固定安装有铜管4,智能模块通过铜管4和铜针8与输出电流模块12连接,智能模块与输出电流模块12连接时,铜管4套于铜针8的外部,铜管4的内孔与铜针8之间为过渡配合。如图3和图6所示,本技术的盒盖中层3上与中层盒盖7的连接部设置有密封橡胶圈6。如图2至图6,盒盖中层3包括中间层3-3,中间层3-3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有一圈连接上凸缘3-1,下表面向下延伸有一圈连接下凸缘3-2,盒盖中层3通过连接上凸缘3-1与中层盒盖2扣合连接,通过连接下凸缘3-2与下盒体1扣合连接,铜管4处于连接上凸缘3-1的内圈,铜管4贯穿中间层3-3并与中间层3-3固定连接,中间层3-3的上表面设有智能模块安装部5,智能模块通过智能模块安装部5安装于中间层3-3。本技术的智能接线盒通过橡胶密封圈能够彻底隔绝智能模块与外部环境,达到防水防尘的效果,保护智能部分不受损害,盒盖中层与中层盒之间可拆卸,当智能部分异常时,专业人士可进行开盖维修。本技术的铜针与铜管连接方式还可更换为铜片接触连接等接触式连接。整个智能模块密封在中层,且不用灌封胶进行灌封,日常使用时,智能模块在组件背面,不受太阳光照射,也不直接接触组件,有助于智能部分的散热。下盒体1与现有技术的下盒体相比没有变动,输出电流模块与下盒体按照原有方法进行焊接,灌封,铜针所在位置没有灌封胶,故能够在盒盖中层与下盒体连接时,铜针能够插入铜管内部。输出电流模块部分没有复杂的电子元件,被灌封后有助于提高接线盒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1.通过对原有传统接线盒的重新设计,智能模块处于盒盖中层3的连接上凸缘3-1和中层盒该7形成的内腔中,由于智能部分不能被灌封胶灌封,故使用连接上凸缘3-1和中层盒该7进行卡扣,以及在两者的连接部设置橡胶密封圈的组合进行密封,便于智能模块的维修。2.智能模块与输出电流模块分开放置,在生产安装接线盒过程中不会由于操作问题损坏接线盒,当智能模块或输出电流模块受损或异常时可单独对其进行更换或维修,不会产生维修电流输出模块无意损伤到智能模块的现象。3.当由于成本原因,或使用异常等引起的使用过程中的智能接线盒不想要智能模块时,只需开盖去除中层重新合盖即可,完全变为传统的接线盒,原有输出电流模块功能不受影响,不会对组件产生任何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接线盒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电流模块(12)、智能模块、下盒体(1)、盒盖中层(3)和中层盒盖(7),输出电流模块(12)通过灌封胶灌封于下盒体(1)内,输出电流模块(12)的镀锡铜片接头(10)上连接有铜针(8),铜针(8)固定在下盒体(1)内,盒盖中层(3)的下部与下盒体(1)扣合连接,上部与中层盒盖(7)扣合连接,智能模块设置在盒盖中层(3)与中层盒盖(7)形成的内腔中,盒盖中层(3)上固定安装有铜管(4),智能模块通过铜管(4)和铜针(8)与输出电流模块(1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电流模块(12)、智能模块、下盒体(1)、盒盖中层(3)和中层盒盖(7),输出电流模块(12)通过灌封胶灌封于下盒体(1)内,输出电流模块(12)的镀锡铜片接头(10)上连接有铜针(8),铜针(8)固定在下盒体(1)内,盒盖中层(3)的下部与下盒体(1)扣合连接,上部与中层盒盖(7)扣合连接,智能模块设置在盒盖中层(3)与中层盒盖(7)形成的内腔中,盒盖中层(3)上固定安装有铜管(4),智能模块通过铜管(4)和铜针(8)与输出电流模块(1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中层(3)上与中层盒盖(7)的连接部设置有密封橡胶圈(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智能模块与输出电流模块(12)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袁尧年陈琴琴王崇敏范佚赖文浩孙升升李晓阳马翠郑嘉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