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碲化镉薄膜组件的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590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碲化镉薄膜组件的接线盒,包括:接线盒本体(14)及接线盒盖(11);其中,接线盒本体(14)内设置有导热胶路管(5)、灌胶腔、正极组件、负极组件及二极管(4),所述灌胶腔设置于导热胶路管(5)的两侧,二极管(4)的两端分别连接正极组件及负极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碲化镉薄膜组件的接线盒,其通过加入导热胶路管(5)达到减小灌胶量以防止短路的良好效果,同时,也提高了装置良好的散热效果,增加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A junction box for cadmium telluride film component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junction box, cadmium telluride thin film assembly includes a terminal box body (14) and (11); the junction box, junction box body (14) is arranged in the heat conducting glue pipes (5), glue, cathode, anode cavity component assembly and diode (4). The glue cavity is arranged on the heat conducting rubber road pipe (5) on both sides of the diode (4)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both ends of the cathode and anode assembly component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junction box for cadmium telluride membrane assembly, which reduces the amount of glue pouring to prevent short circuit by adding heat conductive glue pipe (5), and improves the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of the device, and increases the application scope of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碲化镉薄膜组件的接线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碲化镉薄膜组件的配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碲化镉薄膜组件的接线盒。
技术介绍
光伏接线盒是介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和太阳能充电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器,其在太阳能组件的组成中非常重要,主要作用是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与外部线路连接。因此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选型非常重要,光伏接线盒的选择主要看的信息应该是组件工作的最大电流及短路电流。由于碲化镉电池转换效率高、电流和电压偏大,从而使得传统的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的太阳能电池的接线盒不适用于碲化镉电池,且传统的接线盒空间大,灌胶量大,散热效果差,无法满足碲化镉薄膜电池的需要,从而限制了其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碲化镉薄膜组件的接线盒,具备灌胶量小、散热性好的特点。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碲化镉薄膜组件的接线盒,包括:接线盒本体(14)及接线盒盖(11);其中,接线盒本体(14)内设置有导热胶路管(5)、灌胶腔、正极组件、负极组件及二极管(4),所述灌胶腔设置于导热胶路管(5)的两侧,二极管(4)的两端分别连接正极组件及负极组件。优选的,所述正极组件与负极组件相互分离。优选的,所述接线盒盖(11)上设置有进胶口(9)及出胶口(10)。优选的,所述正极组件包括正极电缆(1)、正极电缆压接头(2)及正极接线端子(3),其中,二极管(4)上侧连接依次相接的正极接线端子(3)、正极电缆压接头(2)及正极电缆(1)。优选的,所述负极组件包括负极接线端子(6)、负极电缆压接头(7)及负极电缆(8),其中,二极管(4)下侧连接依次相接的负极接线端子(6)、负极电缆压接头(7)及负极电缆(8)。优选的,所述灌胶腔包括第一灌胶腔(12)和第二灌胶腔(13),其中,第一灌胶腔(12)设置于导热胶路管(5)的上侧,第二灌胶腔(13)设置于导热胶路管(5)的下侧。优选的,所述正极接线端子(3)设置于第一灌胶腔(12)的内部,负极接线端子(6)设置于第二灌胶腔(13)的内部。优选的,所述进胶口(9)的一端与正极电缆压接头(2)的右侧相连,进胶口(9)的另一端与第二灌胶腔(13)相连;所述出胶口(10)的一端与负极电缆压接头(7)的右侧相连,出胶口(10)的另一端与第一灌胶腔(12)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一灌胶腔(12)和第二灌胶腔(13)相互独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碲化镉薄膜组件的接线盒,包括:接线盒本体(14)及接线盒盖(11);其中,接线盒本体(14)内设置有导热胶路管(5)、灌胶腔、正极组件、负极组件及二极管(4),所述灌胶腔设置于导热胶路管(5)的两侧,二极管(4)的两端分别连接正极组件及负极组件。本专利技术装置在使用时,将注射枪头插入接线盒本体上的进胶口,胶通过进胶口,依次通过第二灌胶腔、导热胶路管、第一灌胶腔、并从出胶口冒出,当胶冒出时,注射枪头停止动作,在这过程中,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本专利技术中设置的导热胶路管,其散热性能为空气的15倍,热量可依次通过灌胶腔、导热胶路管进行充分的散发,同时,导热胶路管可将两个灌胶腔相连,较小了灌胶腔的面积,即减少了灌胶量,对防止短路起到良好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灌胶腔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灌胶腔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看图1-图3,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碲化镉薄膜组件的接线盒,包括:接线盒本体(14)及接线盒盖(11);其中,接线盒本体(14)内设置有导热胶路管(5)、灌胶腔、正极组件、负极组件及二极管(4),所述灌胶腔设置于导热胶路管(5)的两侧,二极管(4)的两端分别连接正极组件及负极组件,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所述正极组件与负极组件相互分离;所述接线盒盖(11)上设置有进胶口(9)及出胶口(10);所述正极组件包括正极电缆(1)、正极电缆压接头(2)及正极接线端子(3),其中,二极管(4)上侧连接依次相接的正极接线端子(3)、正极电缆压接头(2)及正极电缆(1);所述负极组件包括负极接线端子(6)、负极电缆压接头(7)及负极电缆(8),其中,二极管(4)下侧连接依次相接的负极接线端子(6)、负极电缆压接头(7)及负极电缆(8);所述灌胶腔包括第一灌胶腔(12)和第二灌胶腔(13),其中,第一灌胶腔(12)设置于导热胶路管(5)的上侧,第二灌胶腔(13)设置于导热胶路管(5)的下侧。其中,所述正极接线端子(3)设置于第一灌胶腔(12)的内部,负极接线端子(6)设置于第二灌胶腔(13)的内部;所述进胶口(9)的一端与正极电缆压接头(2)的右侧相连,进胶口(9)的另一端与第二灌胶腔(13)相连;所述出胶口(10)的一端与负极电缆压接头(7)的右侧相连,出胶口(10)的另一端与第一灌胶腔(12)相连;所述第一灌胶腔(12)和第二灌胶腔(13)相互独立。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将注射枪头插入接线盒本体上的进胶口(9),胶通过进胶口(9),依次通过第二灌胶腔(13)、导热胶路管(5)、第一灌胶腔(12)、并从出胶口(10)冒出,当胶冒出时,注射枪头停止动作。在使用过程中,正极端子(3)和负极端子(6)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会依次通过第一灌胶腔(12)、导热胶路管(5)、第二灌胶腔(13)进行充分的散热。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碲化镉薄膜组件的接线盒,其采用灌胶模式,为了实现较小的灌胶量及良好的散热效果,本专利技术在接线盒的上下部分均设有两个较小的灌胶腔,即第一灌胶腔(12)和第二灌胶腔(13),其中,第一灌胶腔(12)和第二灌胶腔(13)通过导热胶路管(5)相接,其减小了灌胶腔的面积,即减小了灌胶量,对防止短路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时,导热胶路管(5)的散热性能较空气的散热性能高达15倍,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可通过导热胶路管(5)充分散发。本专利技术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碲化镉薄膜组件的接线盒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碲化镉薄膜组件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盒本体(14)及接线盒盖(11);其中,接线盒本体(14)内设置有导热胶路管(5)、灌胶腔、正极组件、负极组件及二极管(4),所述灌胶腔设置于导热胶路管(5)的两侧,二极管(4)的两端分别连接正极组件及负极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碲化镉薄膜组件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盒本体(14)及接线盒盖(11);其中,接线盒本体(14)内设置有导热胶路管(5)、灌胶腔、正极组件、负极组件及二极管(4),所述灌胶腔设置于导热胶路管(5)的两侧,二极管(4)的两端分别连接正极组件及负极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用于碲化镉薄膜组件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组件与负极组件相互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用于碲化镉薄膜组件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盖(11)上设置有进胶口(9)及出胶口(10)。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用于碲化镉薄膜组件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组件包括正极电缆(1)、正极电缆压接头(2)及正极接线端子(3),其中,二极管(4)上侧连接依次相接的正极接线端子(3)、正极电缆压接头(2)及正极电缆(1)。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用于碲化镉薄膜组件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组件包括负极接线端子(6)、负极电缆压接头(7)及负极电缆(8),其中,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寿马立云潘锦功殷新建赵雷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