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9399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包括相互对接的电连接器及对接连接器,电连接器定义有向前开口的对接腔且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及金属壳体,金属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导电端子具有接触部,对接连接器具有另一绝缘本体、与导电端子电性接触的对接端子及对接壳体,对接壳体具有外表面及扣持孔,金属壳体于第一侧壁设有弹性扣持部,金属壳体于第二侧壁设有弹性抵压部,当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相互对接时,弹性扣持部进入扣持孔内,弹性抵压部弹性抵压于所述外表面。金属壳体的第一侧壁延伸有弹性扣持部,第二侧壁延伸有弹性抵压部,使得所述金属壳体的长度及其前段形状可以作出一定的调整以满足特定电子产品的外观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所述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扣持配合。
技术介绍
美国专利技术专利第US7699663号公开了一种USB3.0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围在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舌板,所述金属壳体包围所述对接舌板形成向前开口的对接腔,所述金属壳体具有包围形成所述对接腔且相对设置的两个长侧壁,所述两个长侧壁对称设有向内延伸入所述对接腔内的弹性扣持片,当所述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配合时,所述两长侧壁上的弹性扣持片均扣持住所述对接连接器上的扣持孔。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电子产品的外观呈现不同的形状,这就要求作为接口的电连接器作出相应的改变,有些需要将金属壳体的前段设置成倾斜面,有的需要将金属壳体的长度缩短,如此,金属壳体很难形成特性长度的弹性扣持片与标准的对接连接器对接配合。所以,希望设计一种方案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所述电连接器可以满足特定产品的外观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定义有向前开口的对接腔,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围在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所述导电端子具有裸露于所述对接部的接触部,所述金属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长侧壁及连接所述两个长侧壁的短侧壁,所述金属壳体于其中一个长边设有向内延伸入所述对接腔的弹性扣持部,于另一个长边设有向内延伸入所述对接腔的弹性抵压部。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扣持部为悬臂状的弹片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扣持部具有第一自由端部,所述第一自由端部弯折而形成有弧形的扣持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抵压部为悬臂状的弹片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抵压部具有第二自由端部,所述第二自由端部弯折而形成有弧形的抵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扣持部具有扣持结构,所述弹性抵压部具有抵压结构,所述抵压结构位于所述扣持结构的后方。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抵压部的长度小于所述弹性扣持部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抵压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弹性扣持部的宽度。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壳体具有前边缘,所述对接部向前凸伸出所述前边缘,所述弹性扣持部向前延伸至所述前边缘而向前裸露,所述弹性抵压部躲藏在所述前边缘的后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包括相互对接的电连接器及对接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定义有向前开口的对接腔且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及包围在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具有形成所述对接腔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导电端子具有裸露在所述对接腔内的接触部,所述对接连接器具有另一绝缘本体、与所述导电端子电性接触的对接端子及对接壳体,所述对接壳体具有外表面及扣持孔,所述金属壳体于所述第一侧壁设有向内延伸入所述对接腔的弹性扣持部,所述金属壳体于所述第二侧壁设有向内延伸入所述对接腔的弹性抵压部,当所述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相互对接时,所述弹性扣持部进入所述扣持孔内,所述弹性抵压部弹性抵压于所述外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金属壳体的第一侧壁延伸有弹性扣持部,第二侧壁延伸有弹性抵压部,使得所述金属壳体的长度及其前段形状可以作出一定的调整以满足特定电子产品的外观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图,其中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相互对接配合。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图,其中所述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未相互对接配合。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组合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4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5是图4所示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6是图5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7是图5所示电连接器进一步分解的立体分解图,其中金属壳体未显示。图8是图7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9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沿A-A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组合1000,所述电连接器组合1000包括相互对接的电连接器100及对接连接器200。所述电连接器100定义有向前贯穿的对接腔10,该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若干导电端子2、包围在所述绝缘本体1外的金属壳体3及辅助绝缘体4。所述辅助绝缘体4向前延伸入所述对接腔10内。所述对接连接器200具有另一绝缘本体201、与所述导电端子2电性接触的对接端子202及对接壳体203,所述对接壳体203具有外表面205及扣持孔204。参图4至图8,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基部11及自所述基部11向前延伸的对接部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对接部12为对接舌板。所述导电端子2具有裸露于所述对接部12的接触部21及延伸出所述基部11的连接部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端子2具有通过注塑成型的制造方法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USB3.1或者USB3.0端子及插入固定至所述绝缘本体1的USB2.0端子。所述辅助绝缘体4组装固定至所述绝缘本体1上,所述辅助绝缘体4具有设置在所述对接腔10内一侧的延伸壁41及一体连接于所述延伸壁41的固定部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延伸壁41平行于所述对接舌板12。沿垂直于所述前后方向的竖直方向上,所述对接部12将所述对接腔10分隔成较小的第一收容腔101与较大的第二收容腔102,所述延伸壁41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二收容腔102的第一延伸部411及自所述第一延伸部411的相对两端延伸至所述对接腔10两侧的两个第二延伸部412,所述第一延伸部411及第二延伸部412均贴靠在所述金属壳体3的内表面。所述固定部42设有若干固定槽421,所述连接部22固定于所述固定槽421。所述金属壳体3具有的前端面30,所述延伸壁41具有前端面40,所述金属壳体3的前端面30与所述延伸壁41的前端面40平齐,所述对接部12向前凸伸出所述前端面30。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延伸壁41可以与所述绝缘本体1一体成型。所述延伸壁41的设置可以加强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强度,进而增强所述电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200的对接稳定性。参图1至图8,所述金属壳体3组装固定至所述绝缘本体1,所述金属壳体1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长侧壁34、35及连接所述两个长侧壁34、35的两个短侧壁36,所述两个长侧壁34、35及两个短侧壁36共同包围所述对接部12形成所述对接腔10,因此,所述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31裸露于所述对接腔10。所述金属壳体3于其中一个长侧壁34/35设有向内延伸入所述对接腔10的弹性扣持部,于另一个长侧壁34/35设有向内延伸入所述对接腔10的弹性抵压部。在本实施例中,位于上方的长侧壁34设置有弹性扣持部31,位于下方的长侧壁35设置有弹性抵压部32。所述弹性扣持部31及弹性抵压部均为悬臂状的弹片结构,所述弹性扣持部31具有第一自由端部310,所述第一自由端部310弯折而形成有弧形的扣持结构311。所述弹性抵压部32具有第二自由端部320,所述第二自由端部320弯折而形成有弧形的抵压结构321。沿所述前后方向上,所述抵压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定义有向前开口的对接腔,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围在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所述导电端子具有裸露于所述对接部的接触部,所述金属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长侧壁及连接所述两个长侧壁的短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于其中一个长侧壁设有向内延伸入所述对接腔的弹性扣持部,于另一个长侧壁设有向内延伸入所述对接腔的弹性抵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定义有向前开口的对接腔,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围在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所述导电端子具有裸露于所述对接部的接触部,所述金属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长侧壁及连接所述两个长侧壁的短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于其中一个长侧壁设有向内延伸入所述对接腔的弹性扣持部,于另一个长侧壁设有向内延伸入所述对接腔的弹性抵压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扣持部为悬臂状的弹片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扣持部具有第一自由端部,所述第一自由端部弯折而形成有弧形的扣持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抵压部为悬臂状的弹片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抵压部具有第二自由端部,所述第二自由端部弯折而形成有弧形的抵压结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扣持部具有扣持结构,所述弹性抵压部具有抵压结构,所述抵压结构位于所述扣持结构的后方。7.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得明杜小波俞春明张国华龚亮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