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撞针导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934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撞针导电结构,属于电流传输技术领域,包括插接在隔离板上的绝缘套筒和一端与高压电线电连接的导电撞针,导电撞针穿接在绝缘套筒的内孔内,绝缘套筒的内孔内设置有环状挡板,导电撞针包括A圆杆和B圆杆,A圆杆的直径大于B圆杆的直径,高压电线电连接在B圆杆的一端,B圆杆的另一端穿过环状挡板的内孔并连接在A圆杆的一端,A圆杆的另一端穿出绝缘套筒,还包括罩设在导电撞针外的伸缩保护套,伸缩保护套的一端安装在隔离板上远离高压电线一侧侧壁上。通过该结构,使用者可以观察导电撞针上连接有高压电线的一端是否突出上述绝缘套筒,从而判断上述导电撞针是否与上述接触盘良好接触,简单方便,准确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撞针导电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流传输
,特别涉及一种撞针导电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很多家用电器均是采用220V国家电网进行供电,其供电的时候,需要将220V的高压电线连接在一个触头安装块上,然后将该触头安装块安装在隔离板或者电器门板上,在该触头安装块上靠近电器内部的一端设置有触头,该触头可以与电器内部的接触盘接触导电,该接触盘与一根能产生高压电场的螺杆电连接,从而使得电器内部某些特定的区域内能产生高压电场。现有技术中,在接触板与上述隔离板或者电器门板之间安装有一根弹簧,该弹簧可以辅助使用者判断上述触头是否与接触盘接触并相抵。但是,由于隔离板或者电器门板和电器外壳的阻隔视线作用,使用者并不能直接看见上述电器壳与隔离板或者电器门板以内的触头是否与上述接触盘接触良好,从而存在不便利的问题。另外,上述弹簧直接暴露在电器壳内的空气里面,很容易收到污染,并且由于弹簧本身是螺旋的长条状结构,其自身不具有阻挡密封的效果,从而导致上述触头也将直接暴露在电器壳内的空气里面,如若空气里面存在很多杂质或者油烟,则容易在弹簧上出现爬电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撞针导电结构,其通过在插接于隔离板上的绝缘套筒内穿接导电撞针,该导电撞针的一端与高压电线电连接,此时,该导电撞针上远离上述高压电线的一端将会形成上述触头,当上述接触板朝电器内移动的时候,若触头与上述接触盘接触相抵的时候,将会驱使上述导电撞针靠近高压电线的一端朝电器外运动,此时,该导电撞针上连接有高压电线的一端将会突出上述绝缘套筒,使用者可以观察上述导电撞针上连接有高压电线的一端是否突出上述绝缘套筒或者朝电器外移动,从而判断上述导电撞针是否与上述接触盘良好接触,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撞针导电结构,包括插接在隔离板上的绝缘套筒和一端与高压电线电连接的导电撞针,所述导电撞针穿接在所述绝缘套筒的内孔内。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绝缘套筒的内孔内设置有环状挡板,所述导电撞针包括A圆杆和B圆杆,所述A圆杆的直径大于B圆杆的直径,所述高压电线电连接在所述B圆杆的一端,所述B圆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环状挡板的内孔并连接在所述A圆杆的一端,所述A圆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绝缘套筒。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套筒内的复位弹簧,所述B圆杆套接在所述复位弹簧内,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在所述环状挡板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抵在所述A圆杆的端面上。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A圆杆上远离所述绝缘套筒的一端端部同轴设置有圆锥头,所述圆锥头由固体导电材料制成。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还包括罩设在所述导电撞针外的伸缩保护套,所述伸缩保护套的一端安装在所述隔离板上远离所述高压电线一侧侧壁上。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伸缩保护套为波纹管。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波纹管由绝缘材料制成。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伸缩保护套为风琴罩。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B圆杆上远离所述A圆杆的一端同轴设置有圆板,所述圆板上远离所述A圆杆的一端面上同轴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螺接有螺母,所述高压电线压紧于所述螺母与所述圆板之间。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A圆杆、B圆杆、圆锥头、圆板以及螺杆均由铸铁或不锈钢或铜或铝材料制成。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插接于隔离板上的绝缘套筒内穿接导电撞针,该导电撞针的一端与高压电线电连接,此时,该导电撞针上远离上述高压电线的一端将会形成上述触头,当上述接触板朝电器内移动的时候,若触头与上述接触盘接触相抵的时候,将会驱使上述导电撞针靠近高压电线的一端朝电器外运动,此时,该导电撞针上连接有高压电线的一端将会突出上述绝缘套筒,使用者可以观察上述导电撞针上连接有高压电线的一端是否突出上述绝缘套筒或者朝电器外移动,从而判断上述导电撞针是否与上述接触盘良好接触,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2)本技术中的导电撞针不会从上述绝缘套筒的内孔内掉落,由于导电撞针带有高压电,从而保证本技术的安全性;(3)本技术中,在上述绝缘套筒的内孔内还设置有复位弹簧,当上述导电撞针相抵接触在接触盘上并驱使导电撞针的朝电器外移动的时候,导电撞针的A圆杆与设置在绝缘套筒内的环状挡板将会挤压上述复位,该复位弹簧将会施加在A圆杆上一个朝向电器内的作用力,驱使上述导电撞针的A圆杆的端部与上述接触盘紧密相抵接触,从而保证本技术在使用的时候能具有良好的接触导电效果,进而增强了本技术的实用性;(4)本技术中,在上述导电针外还罩设有伸缩保护套,该伸缩保护套可以将电器内空气中的杂质或者油污直接与上述导电撞针进行隔离,从而避免杂质或者油污贴附在导电撞针的表面,避免出现爬电现象;(5)本使用新型中伸缩保护套的一端安装在所述隔离板上,在具体安装的时候,将该伸缩保护套的另一端安装在上述电器内部的元部件上,该伸缩保护套可以随着上述隔离板远离或者靠近上述接触板而伸展开或者缩紧,其不会阻碍上述隔离板的移动,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实施例1中的撞针导电结构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2是实施例2中的撞针导电结构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触头导电结构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中1-隔离板;2-绝缘套筒;21-环状挡板;3-高压电线;4-A圆杆;5-B圆杆;6-圆锥头;7-复位弹簧;8-伸缩保护套;9-接触盘;10-电场;11-弹簧;12-触头;13-触头安装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一种撞针导电结构,包括插接在隔离板1上的绝缘套筒2和一端与高压电线3电连接的导电撞针,本实施例中的隔离板1相当于是一般家用电器如等离子抽油烟机机的门板,其具有隔离的效果,将电器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隔离开。本实施例中的导电撞针插接在上述绝缘套筒2的内孔内。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上述绝缘套筒2的内孔内设置有环状挡板21,优选的地,设置该环状挡板21的一个表面与上述绝缘套筒2的一个表面平齐,限定上述导电撞针包括连接在一起的A圆杆4和B圆杆5,该A圆杆4的直径大于上述B圆杆的直径,其具体安装方式如下:将上述高压电线3电连接在上述B圆杆5的一端端部,将该B圆杆5的另一端端部穿过上述环状挡板21的内孔并伸入上述绝缘套筒2的内孔内,将该B圆杆5的另一端与上述A圆杆4的一端同轴连接在一起,此时,该A圆杆4的另一端将会穿出上述绝缘套筒2。上述环状挡板21可以挡住A圆杆4,防止该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撞针导电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撞针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接在隔离板上的绝缘套筒和一端与高压电线电连接的导电撞针,所述导电撞针穿接在所述绝缘套筒的内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撞针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接在隔离板上的绝缘套筒和一端与高压电线电连接的导电撞针,所述导电撞针穿接在所述绝缘套筒的内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撞针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筒的内孔内设置有环状挡板,所述导电撞针包括A圆杆和B圆杆,所述A圆杆的直径大于B圆杆的直径,所述高压电线电连接在所述B圆杆的一端,所述B圆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环状挡板的内孔并连接在所述A圆杆的一端,所述A圆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绝缘套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撞针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套筒内的复位弹簧,所述B圆杆套接在所述复位弹簧内,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在所述环状挡板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抵在所述A圆杆的端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撞针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圆杆上远离所述绝缘套筒的一端端部同轴设置有圆锥头,所述圆锥头由固体导电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娟周建平汤培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