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72133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1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信号传递装置,包括密闭的壳体、推杆、触桥、支撑件、接线柱、辅助触板、辅助触点和两根信号线,所述推杆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触桥套接于所述推杆的上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触桥刚性连接;所述接线柱设置于所述触桥的上方;所述辅助触点固定于所述支撑件的上方;所述辅助触板设置于所述辅助触点和支撑件之间,且辅助触板靠近所述辅助触点的一端悬空,辅助触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一根信号线连接于所述辅助触点,另一根信号线连接于所述辅助触板;所述支撑件到辅助触板的距离与辅助触板到辅助触点之间的距离之和小于所述触桥到接线柱之间的距离。该信号传递装置可有效防止主触头熔焊导致的误判。

A signal transmiss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号传递装置
本技术涉及信号传递
,尤其涉及一种信号传递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种传递信号用的触头结构,这些结构包括主触头和辅助触头,主触头和辅助触头一般为同步设计,辅助触头通常用来传递信号,以显示主触头的通断情况。主触头若长时间通过过负载电流、频繁起动停止等原因发生过热或熔焊现象。而熔焊现象会对主触头的断开过程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主触头发生熔焊现象,那么在辅助触头断开时(即辅助触头已将主触头断开的信号传递出去),主触头实际还处于粘结接通的状态,辅助触头不能够同步传递主触头的工作状态,造成传递出去的信号与实际状态不符,从而导致误判,容易造成严重的生产失误。此外,现有技术的传递信号端与接收信号端是在同一个空间内,如果信号发出端的工作环境恶劣(多尘,潮湿或有毒气体等),传递信号端和接收信号端不能在同一个空间,但是又要及时准确的了解该空间中的状态,那现有技术的结构类型就不能再适用。因此,需要有一种新的信号传递装置,能够准确地同步传递主触头的状态信号,避免发生误判现象,还能够对传递信号端和接收信号端进行隔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信号传递装置,可准确地同步传递主触头的状态信号,防止熔焊导致的误判,还能够对传递信号端和接收信号端进行隔离。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信号传递装置,包括密闭的壳体、推杆、触桥、支撑件、接线柱、辅助触板、辅助触点和两根信号线,所述推杆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触桥套接于所述推杆的上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触桥刚性连接;所述接线柱设置于所述触桥的上方;所述辅助触点固定于所述支撑件的上方;所述辅助触板设置于所述辅助触点和支撑件之间,且辅助触板靠近所述辅助触点的一端悬空,辅助触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一根信号线连接于所述辅助触点,另一根信号线连接于所述辅助触板;所述支撑件到辅助触板的距离与辅助触板到辅助触点之间的距离之和小于所述触桥到接线柱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推杆的顶部设置有台阶,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推杆,第一弹簧的一端抵持于所述台阶,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持于所述触桥。进一步的,还包括磁铁和线圈,所述磁铁和线圈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线圈围绕所述磁铁设置;所述推杆的下部抵接于所述磁铁。进一步的,还包括挡板和第二弹簧,所述挡板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推杆穿过所述挡板,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推杆,且第二弹簧的一端抵持于所述挡板,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抵持于所述磁铁。进一步的,还包括接线端子和铜铆钉,所述接线端子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另一根信号线,接线端子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铜铆钉与所述辅助触板铆接。进一步的,还包括灭弧罩,所述灭弧罩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辅助触板和所述信号线分别设置于所述灭弧罩的两侧;所述辅助触点穿设于所述灭弧罩,且辅助触点靠近辅助触板的一端的端面大于与灭弧罩的配合面。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基座和盖子,所述盖子为密封胶,所述信号线的一端密封于所述盖子内,信号线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盖子。进一步的,所述盖子为陶瓷,所述盖子的周边与基座之间钎焊有可伐合金。进一步的,所述辅助触板靠近所述辅助触点的一端朝向辅助触点弯曲。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推杆向上动作时,触桥和支撑件也随之向上运动,触桥与接线柱接触实现主触头的接通;同时悬臂设置的辅助触板在支撑件的顶力作用下向上变形与辅助触点接触,从而接通两根信号线,实现辅助触头的信号传递;辅助触头的行程(支撑件到辅助触板的距离与辅助触板到辅助触点之间的距离之和)略小于主触头的行程(触桥到接线柱之间的距离),且悬臂的辅助触板具有弹性变形空间,主触头接通时,辅助触头处于超程状态,可保证该装置的性能和寿命,主触头断开时,辅助触头会略迟于主触头断开,可有效防止主触头熔焊导致的误判;此外,将两根信号线的接收端穿设于密闭的壳体外,可使信号接收端与信号发出端隔离开,使该信号传递装置能够适用于各种恶劣的环境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信号传递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信号传递装置的A-A剖视图;图3为局部E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信号传递装置的B-B剖视图;图5为局部F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信号传递装置的C-C剖视图(主触头和辅助触头均断开);图7为局部G的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信号传递装置的C-C剖视图(主触头未接通,辅助触头接通);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信号传递装置的C-C剖视图(主触头接通,辅助触头存在超程);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信号传递装置的C-C剖视图(主触头和辅助触头接通均存在超程);标号说明:1、壳体;1-1、基座;1-2、盖子;2、推杆;3、触桥;4、支撑件;5、接线柱;6、辅助触板;7、辅助触点;8、第一信号线;9、第二信号线;10、接线端子;11、铜铆钉;12、第一弹簧;13、第二弹簧;14、磁铁;15、线圈;16、线圈导线;17、挡板;18、灭弧罩。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主触头包括触桥3和接线柱5,辅助触头包括依次设置的支撑件4、悬臂设置的辅助触板6和辅助触点7,触桥3和支撑件4均由推杆2带动,辅助触头的行程略小于主触头的行程。请参照图1至图7,一种信号传递装置,包括密闭的壳体1、推杆2、触桥3、支撑件4、接线柱5、辅助触板6、辅助触点7和两根信号线,所述推杆2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触桥3套接于所述推杆2的上部;所述支撑件4与所述触桥3刚性连接;所述接线柱5设置于所述触桥3的上方;所述辅助触点7固定于所述支撑件4的上方;所述辅助触板6设置于所述辅助触点7和支撑件4之间,且辅助触板6靠近所述辅助触点7的一端悬空,辅助触板6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1;一根信号线连接于所述辅助触点7,另一根信号线连接于所述辅助触板6;所述支撑件4到辅助触板6的距离与辅助触板6到辅助触点7之间的距离之和小于所述触桥3到接线柱5之间的距离。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推杆向上动作时,触桥和支撑件也随之向上运动,触桥与接线柱接触实现主触头的接通;同时悬臂设置的辅助触板在支撑件的顶力作用下向上变形与辅助触点接触,从而接通两根信号线,实现辅助触头的信号传递;辅助触头的行程略小于主触头的行程,且悬臂的辅助触板具有弹性变形空间,主触头接通时,辅助触头处于超程状态,可保证该装置的性能和寿命,主触头断开时,辅助触头会略迟于主触头断开,可有效防止主触头熔焊导致的误判;此外,将两根信号线的接收端穿设于密闭的壳体外,可使信号接收端与信号发出端隔离开,使该信号传递装置能够适用于各种恶劣的环境中。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弹簧12,所述推杆2的顶部设置有台阶,所述第一弹簧12套设于所述推杆2,第一弹簧12的一端抵持于所述台阶,第一弹簧12的另一端抵持于所述触桥3。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推杆与触桥之间是弹性连接,可使主触头在闭合时产生超程,能够保证主触头电腐蚀后仍能够可靠接触,提高寿命。进一步的,还包括磁铁14和线圈15,所述磁铁14和线圈15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线圈15围绕所述磁铁14设置;所述推杆2的下部抵接于所述磁铁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信号传递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号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的壳体、推杆、触桥、支撑件、接线柱、辅助触板、辅助触点和两根信号线,所述推杆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触桥套接于所述推杆的上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触桥刚性连接;所述接线柱设置于所述触桥的上方;所述辅助触点固定于所述支撑件的上方;所述辅助触板设置于所述辅助触点和支撑件之间,且辅助触板靠近所述辅助触点的一端悬空,辅助触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一根信号线连接于所述辅助触点,另一根信号线连接于所述辅助触板;所述支撑件到辅助触板的距离与辅助触板到辅助触点之间的距离之和小于所述触桥到接线柱之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的壳体、推杆、触桥、支撑件、接线柱、辅助触板、辅助触点和两根信号线,所述推杆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触桥套接于所述推杆的上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触桥刚性连接;所述接线柱设置于所述触桥的上方;所述辅助触点固定于所述支撑件的上方;所述辅助触板设置于所述辅助触点和支撑件之间,且辅助触板靠近所述辅助触点的一端悬空,辅助触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一根信号线连接于所述辅助触点,另一根信号线连接于所述辅助触板;所述支撑件到辅助触板的距离与辅助触板到辅助触点之间的距离之和小于所述触桥到接线柱之间的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推杆的顶部设置有台阶,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推杆,第一弹簧的一端抵持于所述台阶,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持于所述触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铁和线圈,所述磁铁和线圈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线圈围绕所述磁铁设置;所述推杆的下部抵接于所述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明席志刚贺小良陈礼宁汪彤赵振刚苗亚娥
申请(专利权)人:天水二一三电器有限公司天水二一三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